寫出我心的讀書筆記

來源:文萃谷 2.59W

讀書常常有機緣巧合,在自我感覺困頓難熬的時期,是篤定要做的事情在支撐着我,這個時候重讀美國作家娜塔莉.戈德堡的《寫出我心》,再次探尋普通人如何通過寫作表達自己,在閲讀的過程中,重新梳理自己因為身體狀況不佳而變得混沌不堪的思緒,梳理過後,重新出發。

寫出我心的讀書筆記

在這次閲讀中,才發現這本在咱們國家最近兩三年才開始流傳的書,居然是娜塔莉在1986年出版的作品,這本鼓勵千千萬萬普通人拿起筆來開始寫作的暢銷書,足足過了30年才有了正經的中譯本,也迅速被奉為初寫作者的必讀書目之一。這似乎也在一個側面提醒我們學好英語的重要性,如果訓練自己的英文讀寫能力到達可以流暢閲讀的程度,對於很多感興趣領域的好書也不必等待過久的時間。

娜塔莉在書中説這本書的出版時間點非常幸運,正好趕上了美國的'大趨勢—美國人開始有了表達自己的強烈需求。在寫作這件事上,眾生平等,不論男女,不論膚色,都可以拿起筆寫下文字來表達自己。雖然並不是人人都想寫出最偉大的小説,但是人人都有想把自己的故事講給別人聽的願望。而隨着我們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我們也迎來了這種渴望表達自己的大趨勢。尤其是被微信微博簡書等一個又一個平台工具所帶動的全民自媒體時代的到來,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説:寫作,成為了一種新的宗教信仰。

即使只是我們普通人,我們也想在這碌碌一生中,對我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所見所聞做下記錄,通過持續不斷的反思和記錄,使得我們互相區別,使得我們獲得精神上的覺醒。寫作活動也是一種與自我的溝通交流,可以讓更多的人知道如何去了解自己,在這個過程中“認識你自己”,你會發現可以外顯的喜怒哀樂,只是自我冰山的一角,更大更深層的自我,還藏在水面之下,等着你去認識,去觸碰。

書中提到了很多貼近生活的小技巧,比如當不知道如何寫的時候,就從身邊看到的第一件事物開始寫,從這一刻開始寫起,不管此刻你腦中有什麼思緒,寫出來。這些各式各樣無傷大雅的小伎倆,只是為了督促寫作者養成寫的習慣。只有不斷地寫,才能不斷地挖掘出自己的潛力。通過觀察、覺察,溝通我們同周遭萬物的關聯,聆聽空氣、椅子和門,並且穿過那扇門,傾聽季節的聲音。

在娜塔莉看來,時時處處皆可寫作,而她本人也正是如此實踐的。即使在最開始的幾年,常常會覺得自己剛剛寫下的東西全是一堆堆垃圾,但這樣的心理感受也完全沒有阻礙她繼續前行。懷疑是一種折磨,承認你寫的東西,信任自己,接納自己,在這世界的中央,踏出積極的一步,在一團混亂的中心,採取明確的行動,只管寫寫寫。在限定的時間內,不停地寫,不要刪除,別擔心錯字標點符號和語法,放鬆控制,別思考,直搗要害,通過這樣的規則進入到初始意念當中,呈現心靈對某件事物的最初反應。

寫作是練習,不斷的練習。它不是一個線性的過程,沒有固定的套路,人人都可以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寫作本身就是一條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我們得以和自己相逢、相知、相守。從我們自身的生活工作中就獲取足夠的素材,如果再加上不斷汲取的新知識和觀念,就可以看見更加廣闊的天地。和其它的練習一樣,我們必須提高練習的頻率,越是經常練習,我們表現得就可能越好。靈感和慾望絕對不會自動來報到的,所以我們不能等待靈感來時才開始練習寫作。經由不斷的練習,我們一定能感受到自己的進步。

在練習寫作這條路上,會有無數種風景,不論好壞,我們完全可能在寫這一篇時感覺文思泉湧,似乎自己是無所不能的神,然而到了寫下一篇時,卻彷彿文思枯竭,一個字也寫不出來。我們常常要應對這樣那樣的突發狀況,因此為了保證有更多的話題可寫,平時的刻意蒐集和積累就是必不可少的步驟。更多的閲讀別人的作品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我們老是擔心不經意就在模仿別人的文風,但是人和人之間一定會有某些共性,就像娜塔莉説的,別人的作品中,哪一部分合乎你的本性,那一部分就會變成你。所以,放下這些擔心和憂慮,勇敢地去表達自己吧。

只要你想寫作,不論如何,你終究有辦法可寫。如果你也起心動念,不要猶豫,就是現在,開始寫作吧。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