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4篇

來源:文萃谷 7.37K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説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或講述文化知識,或發表學術觀點,或評析世態人情,啟人心智,引人深思。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學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國小語文教學隨筆14篇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1

國小三年級是學生從低年級邁向中年級的第一個階段,這個年級的學生已經基本上適應語文的學習,而如果需要得到提高,也必須由語文老師加以引導,三年級以段的教學為重點,那麼,怎樣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是應切實抓好段的讀、説、抄、寫訓練。

一、讀段

在段的讀、説、抄、寫過程中,讀是基礎,應抓好三個環節的讀。一是初讀,要突出"順"字,要讀準字音、讀好停頓、重音,乃至速度、語氣,能流利地把課文讀下來。在此基礎上,才轉入講讀,指導理解課文內容。

二、講讀

要突出"思"字,要把學生學語文的過程和學生的認知過程統一起來,讓學生從語言文字入手理解思想內容,經歷"具體——抽象——具體"的心理歷程。如《花鐘》第一自然段,第一遍讀,初步瞭解整段話寫什麼;第二遍讀,概括每句話寫什麼;第三遍讀,抓住重點詞理解句子意思,如第二句,這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是寫花的種類多、姿態美。)第三句話寫什麼?從哪些地方可以知道?第四遍讀,概括段意。講讀後的讀,要突出"熟"字,要指導反覆誦讀,直至熟讀成誦。

三、説段

説段在讀段之後進行,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表達對段的思想內容的理解,這樣把課文語言轉化為個性語言,對課文語言進行同化或順應的基本訓練。剛開始説段訓練時,學生會用接近原文的`句子的複述甚至是背原文,老師應具體指導學生一句一句地説,然後,把整段話連起來説。《金色的草地》第2自然段,在指導説段時,先複習。然後説説這段寫了什麼季節的景物,反映了什麼?(這段寫了草地秋天的景物,反映了孩子們自由自在的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在指導説段時,還應把概括地説和具體地説結合起來進行。

四、抄段

抄段,可以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為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要選擇好抄學的段落,二是要指導抄寫的方法。所抄寫的自然段,應是在表達方面有特色的典型段落,並且容易被學生模仿的。如《風箏》第二自然段寫放風箏的動作,但第三自然段寫放風箏的快樂,兩段均有特色,但第二段結構比較複雜,而第三段文字優美,兩相比較,應把第而二、三段作為抄寫內容。

在抄寫過程中,看一個字抄一個字,看一詞抄一個詞也不行,應做到至少是抄句。即看一句抄一句,逐步過渡到抄段,即熟讀後抄下來。抄好後應認真檢查一遍,漏了的詞要補上,多了的詞要刪掉。一般來説,遺漏或隨意增加的部分都是不甚理解的表現。因此修改後應再讀一讀,想一想,加深理解。

五、寫段

三年級作文重點是練習“寫出內容比較具體的片斷”在實踐中,我把寫好總分段作為寫段的基本訓練。並堅持寫好總分段的幾條具體要求:

第一句概括段的意思,中間用幾句話對第一句展開記敍,末句要總結段的意思,但字面不能與第一句重複。主要練習形式有三種:

1、補段。補總述句和總結句;或補分説句。

2、用自己的話寫課文某段話的意思,要求用總分段式來寫。如學了《風箏》一文,要求用總分段式寫作文。(根據第一段的意思寫)。

3、仿段。規定選材範圍,要求用總分段式寫。

此外,我還經常訓練另一種段式,即在一段話裏要含有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經過、事情發展的結果、自己的感受、看法六要素,重點要用優美的詞句寫明白事情發展的過程。寫好這種方式,對學生初步掌握記敍文的要求是非常有益的。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2

閲讀教學中,學生只有讀進去,才能進入角色,有所感悟和思考,以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情趣,因此,學生靜心讀書是教學之本,而教師對文本的分析只是枝葉。我們要把讀(朗讀、默讀、精讀、略讀、瀏覽)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用讀來穿針引線,帶動課堂。既要根據不同文體選擇不同的閲讀方法,又要明確每次讀的任務,使讀具有科學性、目的性、層次性、實效性。教師要重視讀書方法的指導,如默讀,既要教給學生概括要點、理清行文思路、揣摩語言、感悟思想感情、鑑賞評價的方法,又要訓練學生的閲讀速度,培養學生動筆圈點勾畫的讀書習慣。這樣,通過多次的閲讀實踐,學生才能具有閲讀能力。

隨着社會的前進,科技的發展,在語文教學中要充分認識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特別是電腦的普及﹑網絡的發展對語文教學產生的影響。我們可以在用好教科書的基礎上,在現有的教學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地引導學生上網收集相關資料,閲讀相關的文章,課後推薦相關讀物,以增加對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瞭解,拓展學習內容,提高閲讀能力,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媒體,讓學生對語文學科所展示的魅力有更直觀、更形象地瞭解,這充分體現了課程標準的精神。

我們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講到字、詞的認識時,常用的教學方法是板書在黑板上的間架結構筆畫筆順,組詞以及對字、詞認識和方法,最多是讓學生查查字典,更進一步地讓學生對它的瞭解。其實,當你走進現代教學媒體的時候,你就會感覺到語文資源的魄力無限。比如人教版第十一冊課文《童年的發現》中有個詞“草履蟲”,學生在課前也進行了預習,知道“草履蟲”是原生動物,形狀象草鞋底,生活在停滯的淡水裏,吃細菌、水藻等,身體周圍有纖毛,是它的運動器官。在課堂中,我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説説眼中的草履蟲。有的.同學説得並非是草履蟲,有的同學説得卻似象非象,可有的同學卻又表述不清。望着這些基本與生活實際相脱離的孩子,望着這些似懂非懂的學生,我充分利用現代化媒體教學,從自然這門學科中搜尋“草履蟲”,學生望着課件中在蠕動的草履蟲,不僅知道了“草履蟲”長得樣子,還知道了“草履蟲”何以而得名。比如低年級的課文中,讓學生對字、詞的瞭解更加有意思,學生像欣賞動畫片一樣極為興趣。如:人教版實驗教材第一冊中《雪地裏的小畫家》,“下雪啦,下雪啦!雪地裏來了一羣小畫家。小雞畫竹葉,小狗畫梅花,小鴨畫楓葉,小馬畫月牙。不用顏料不用筆,幾步就成一幅畫。青蛙為什麼沒參加?他在洞裏睡着啦。”學生印象中的“小畫家”是什麼樣?很抽象,可是多媒體一展示,學生樂了,竹葉、梅花、楓葉、月牙,一幅幅畫面栩栩如生、形象直觀。

總之,語文教師可以從各個方面充分地利用好現代教學媒體,創造性地開展各項語文活動,促進語文課堂教學面貌的改變,努力使語文教學新鮮、活潑、豐富起來。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3

近期在語文教學中我發現,國小高年級語文教學中不可忽略思維訓練。語文教學的核心是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教師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的同時,必須大力發展學生思維的能力。思維訓練和語言訓練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思維是對外界事物的概括的、間接的反映,思維是藉助於語言來實現的,學生要學好語文,提高語文能力,思維方面應進行紮紮實實的訓練。如果忽略了這一點,學生就會;有口無心地讀;浮光掠影地看;不得要領地説;詞不達意地寫。

我們要設法讓學生愛思、會思、多思、深思,就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敲擊學生思維的門扉,引導他們走出迷惘。

1、激疑: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疑是思之始,學之端。“疑”是刺激學生積極思維的誘因,激發學習的動力。為此,語文教學中要激發學生在求知過程中產生疑問,有所發現。我備課不僅備知識,還精心設計足以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創設生疑條件,啟發他們積極思維,參與課堂教學活動。

在授新課前要求學生先預習課文,獨立閲讀,發現問題,學生初步自學課文時,要求做到三看一查一提問。三看就是看課文、看預習提示和課後練習、看本單元的讀寫例話;一查就是、詞典與有關資料(工具書);一提問就是提出自己閲讀中不精楚的、有疑問的、不會解答的問題。學生預習前,我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擬一個預習提綱加以引導。如教學小語第十二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我要求學生自主預習,做到三看一查一提問。

預習提綱:

⑴課文主要講了誰?描寫了他的什麼事?

⑵課文的歷史背景如何?你對課文的主人公了解嗎?有什麼看法?

⑶課文那裏給你的印象最深,為什麼?

2、抓住矛盾加以展示,激發思考:

對立的事物互相排斥,人們碰到這種情況容易引起思考,學習也如此。抓住課文本身的予盾,抓住學生理解課文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矛盾,引導學生開動腦筋。如教學小語第十二冊《十六年前的回憶》,尋找課文內容、課文首尾的聯繫。

比較時要注意兩點:

⑴是注意調動學生“倉庫”裏的知識。

⑵靈活運用比較方法,培養思維習慣,發展思維能力。

從思維的類型看,可以分為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從思維的過程看,可能分為分析、綜合、判斷、推理等等。要發展這些能力在教學語言文字時經常採用比較的方法可收到一定的效果。

對於同一篇課文我們可先用橫向比較;對一類課文,我們可以用縱向比較。

此外我們還可能經常去掉文章句子中幾個關鍵字詞,然後再與原句比較,從國小生很容易體會到作者遣詞造句的精湛技巧。

有比較,才有鑑別,才能深入認識事物的特點,掌握其規律,故而,在讀寫聽説能力的訓練中,把比較的方法用在節骨眼上,學生思維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鍛鍊。他們課上的表現讓我很滿意。

3、提倡創造性思維:

學生辨疑、析疑時,教師無論如何不能以自己思考問題的範圍給學生“畫地為牢”叫學生“就範”,學生思考問題通常有一種習慣性的思路,有時由於某些因素的觸發,會突破習慣性的束縛,閃發出創造的'火花。如教學小語第十二冊《十六年前的回憶》時,一生説:“李大釗知道會被抓,為什麼不提前設法躲避抓捕,他不犧牲對組織不是有更大的益處嗎?如果我……”這時學生的思路與書中的觀點背道而馳,我並沒有老牛硬拉車,強讓他回頭。也沒有否定他的觀點,而是讓學生通過對比兩種觀點發表自己的看法……。評論中他們又有了新的發現。

總之,教學過程應該是我和學生共同參加的一個統一的腦力勞動過程,我是學生腦力勞動的指導員,要千方百計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指導和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腦力勞動學習語言文字,利用學習的認識規律為學生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導航,不要讓思維訓練成為被遺忘的角落。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4

剛跟《山中訪友》過完招,接着便是更難上的《山雨》,這是散文家趙麗紅的一篇文質兼美的散文。

仔細閲讀了課文,我發現這篇課文的特色之一便是大量的使用破折號和省略號,大約有六處之多。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雖然常講,但沒有整理過,而且給我的感覺是邊講邊忘,學生並沒有掌握。

上這一課,我索性將破折號和省略號的用法打在屏幕上,讓學生邊讀課文邊揣摩用法。用法出自《國小語文教師實用辭典》

省略號:1、引文省略;2、列舉省略;3、話沒有説完或語意未盡;4、語意含蓄讓讀者想象;5、表示聲音的斷續或延長。

破折號:表示語意的註釋、轉換、躍進、或語言的中斷聲音的延長。

大多數學生能夠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給標點符號選擇正確的義項,但這一處略有爭議:先是聽見它的聲音,從很遠的山林裏傳來,從很高的山坡上傳來——

沙啦啦……沙啦啦……

這裏的破折號的用法眾説紛紜,我以為是躍進,但未敢貿然定論。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我覺得在理清課文的寫作思路的基礎上,重點處理以下三個句子就可以了:

1、象一曲無字的.歌謠,神奇的從四面八方飄然而起,逐漸清晰起來,響亮起來,由遠而近,由遠而近……

2、雨聲裏,山中的每一塊巖石,每一片樹葉,每一叢綠草,都變成了奇妙無比的琴鍵。飄飄灑灑的雨絲是無數輕捷柔軟的手指,彈奏出一首又一首優雅的小曲,每一個音符都帶着幻想的色彩。

3、這清新的綠色彷彿在雨霧中流動,流進我的眼睛,流進我的心胸。

這三句話,勾勒出雨來的神奇,雨中的音韻美和色彩美,雨後清新的綠色,以及我對山雨的喜愛,大自然的讚美。且這三句話集中體現了課文的表達情感的手法:比喻,擬人,想象。抓住重點,問題便迎刃而解。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5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國小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而實際學生表現出的往往是不願學或是泛泛地學、完成任務地學。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在於學生是否能主動積極地參與其中。況且,低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極為短暫而有限。如果學生對這件事情不感興趣的話,他是不可能主動參與的。即使在形式上表現出在做這件事,那也是為完成老師的任務而迫不得已。因此,教學總是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由此我認為:在低年級,語文課堂上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

1.注重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增強課堂活力

低年級的學生,其直觀思維佔主導,他們對教師的言行、動作尤其喜歡模仿。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設計時,教師的一個眼神,一個滑稽的動作,一句幽默的話語,一個誇張的手勢……都可能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進而將專注的目光投向於你。同時,教師還應該對教材爛熟於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注重多鼓勵,多賞識,讓學生在學中變得自信

對於一個低年級的小孩子,他們不懂得什麼叫自信。但他們都喜歡在集體中表現自己,喜歡在競爭中獲得勝利,進而獲得老師和同學賞識的目光。作為老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也應該利用學生這種心理,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合適的場合予以鼓勵、表揚,讓他們嘗試到成功的喜悦,進而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如果我們老師能夠發現他們的優點,哪怕是很微小的一點成績,老師的鼓勵,説不定就會喚起他沉睡的`心靈,繼而獲取更大的成功。 當然,表揚與賞識、鼓勵,要適度,要因人而異。對於“優生”不能過分地表揚,那樣會讓這類同學飄飄然,變得驕傲自大,自以為是。而對於差生,我們必須呵護他們,走進他們的心靈,用心去溝通,去鼓勵,讓他們摒棄“破罐破摔”的心理,進而取得一點點的進步。

3.注重因“趣”利導,激發學習熱情

每個人都是隻有對某件事產生了興趣就一定會表現出熱情,有了熱情就會完成得很出色。國小生都具有好動的天性、愛玩、有強烈的求知慾這些潛在的興趣傾向。在教學中,教師重要的作用就是要因“趣”利導,運用新穎的教學方式、靈活的教學程序、探索性的教學活動,積極把學生潛在的興趣轉化為現實性。讓學生在愉悦的氛圍中學習,有效地激發了孩子們的信息激情並主動參與其中,還培養了他們的閲讀興趣。

4.注重課堂作業趣味性,喚起學生學習慾望

作業的設計要可寫、可讀、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讓每項活動增加目的性,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讓聽、説、讀、寫與演、唱、畫、做等多種形式相結合,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符合他們好奇、愛動、形象思維佔優勢的特點,把語文技能的培養與活動相貫穿,讓學生對作業充滿興趣。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6

屈指算來,從教已20多年了,猛一回頭,覺得什麼也沒留下,大腦一片空白。靜下心來,仔細回味,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敗的教訓。

今年我擔任四年級的語文教學,並擔任班主任的工作。學期初,我看了成績單,不看不要緊,一看下了不小的一跳,這個班後進生太多了,尤其是有兩個學生三科加起來還不夠一百分,搭檔曾和我説,我算看透了,咱們這一年算是白乾了,我苦笑了一下,心裏暗想,怎麼會呢?話是這麼説,真正實踐起來可真不容易。

因為兩個孩子從一年級基礎就差,慢慢越來越落後,我千方百計地找原因,兩個孩子都吃小餐桌,其中這個男生遵守紀律還很差,作業經常交不上來,下課追跑打鬧現象很嚴重,於是課餘時間我就多接近他,和他拉家常,問問他家裏幾口人,他總是連一句完整的話都不會説,我沒有不耐煩,而是耐心地聽着,久而久之,他覺得老師沒有瞧不起他,反而很願意和我説一些話。我還發現班上很多同學瞧不起他,於是我就找到他周圍的同學和他們説,學習差也是我們中的一員,我們大家在一起是緣分,我們要幫助他,我給他派了一個各方面很優秀的學生和他同桌。果然從其中的8分到期末的23分,他自己高興,我很高興,全班都很高興。現在只要發現他有一點進步,我也不放過,在班上表揚他,他越來越努力了。説實在的一個當老師的最大的幸福莫過於自己教的學生有進步了。

通過我的觀察瞭解,我班的.這個女生她比較老實,平時一句話也不説,不論上課下課她總愛坐在位上發呆。我就從側面打聽她為什麼會這樣?原來她家離學校較遠,平時住在小餐桌,父母根本不管她,因為成績太差,同學們都疏遠她,正當我苦思冥想,用什麼辦法鼓勵她的時候,機會來了,在一次以“展示自我”為主題的班會上,她唱了一首歌,除去聲音小點,還真不錯,我帶頭鼓起了掌,隨之同學們把熱烈的掌聲送給了她,我發現她的臉紅了,順勢我又表揚了她,我發現她很不好意思。從此之後她變了,變的愛笑了,愛和同學交流了。學習成績也有了進步。

通過對這兩個孩子的教育,自己也得到了很多,我覺得作為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在工作中一定要有耐心、有恆心,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精誠所加,金石為開。”也就是説的這個道理吧。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7

《怎麼都快樂》是一篇很輕鬆愉悦的兒歌,意在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讓學生明白遊戲快樂,學習也快樂。如何構建充滿活力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從本節課與學生的學習中我悟得了一些道理:

一、快樂識字,輕鬆學習

“興趣是的老師”。讓學生喜歡學習漢字,培養學生主動識字的願望,逐步形成識字能力,為自主識字、大量閲讀打好基礎。本節課的設計,導入新課時的“遊戲”的情境,讓學生輕輕鬆鬆進入到學習中去,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要。識字目標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得以實現,學生在快樂的遊戲,快樂地看圖片中識字,輕鬆學習。很快地學生就與本節課要求認識的12個認讀字交上了朋友。

二、表情朗讀,快樂體會

在朗讀教學中,我們往往會誤解讀書僅僅是重複課文的內容,這是錯誤的。朗讀不亞於演員對角色的`再創造。在朗讀的過程中體會感情,在評議中尋求答案,用讀來引發學生對文章內容的進一步理解和認識。在本節課中,給學生充分讀書時間,多種朗讀方式相結合,讓學生入情入境。

三、自主學習,精心組織

自主學習必須在教學中正確處理好學生自主參與和教師合理引導的關係。教師要精心組織教學活動,有效引導、積極參與,才會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取得實效。

四、快樂學習,貫穿始終

從開頭的遊戲導入,到結束時的小結,教師都儘量為學生營造一個輕鬆愉悦的氣氛,讓學生能在快樂的遊戲,輕鬆的氛圍中學習。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8

詩人肖光説:在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詩的教育,是催生中華民族新一代美學智能行之有效的契機。在現行語文教材中,最受學生歡迎的,除童話外非兒童詩莫屬了。兒童詩語言稚嫩活潑,感情直率明朗,敍事生動形象,融童情、童心、童趣為一體,觀兒童之所觀, 詩人肖光説:“在全面開展素質教育的今天,詩的教育,是催生中華民族新一代美學智能行之有效的契機。”在現行語文教材中,最受學生歡迎的,除童話外非兒童詩莫屬了。兒童詩語言稚嫩活潑,感情直率明朗,敍事生動形象,融童情、童心、童趣為一體,觀兒童之所觀,思兒童之所思,感兒童之所感,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是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創造能力的上乘之作。

如何把握兒童詩的特點,達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提高學生創新水平的目的呢?結合近日對語文五年級下冊《兒童詩兩首》(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的教學,我認為,創造生動的情境,引導孩子用心靈去感受詩中情感,在詩情與童心的融匯交流中產生共鳴,進而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創造出屬於自己的個性篇章。

一、交流中生共鳴

本課的兩首兒童詩一為《我想》,一為《童年的水墨畫》,都是描述兒童豐富多彩的生活,展示孩童純真、細緻的內心,與學生息息相通。因此,運用不同的朗讀方式,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是體會兒童詩情感美的有效手段,能使學生與詩人產生心靈的共鳴。

《我想》一詩行文跳躍,想象大膽奇麗,表達了一個孩童內心的美好願望,極富韻律美,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本課是略讀課文,在教學時,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做到初讀了解詩的內容美,賽讀感受詩的節奏美,默讀想象詩的意境美,品讀體會詩的語言美。在反覆地誦讀中,學生自主學習,瞭解到詩中表達的綠化環境、美化春天、探索奧祕、讓世界更美的純真願望。品讀時,孩子們找出了“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把眼睛裝在風箏上”這些生動的用詞,感受到了“悠啊,悠……”“長啊,長……”“望啊,望……”“飛啊,飛……”

這種強烈的韻律美,並在教師課件製作的“柳絮飄揚、孩童托腮展望”的情境中進入了想象的天地。“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怎樣的畫面?”教師這一問,使學生與詩中孩童一起展開想象:“我彷彿看見了草地上盛開着五彩繽紛的花兒,孩子們高興地唱着春天的歌謠”;“我看見了一棵棵茂盛的樹長起來了,綠蔭如蓋”;“藍天飄着白雲朵朵,令人神往”……孩子們的心靈體會加深了,童心與詩情迸出了火花。學生與詩人在交流,形成了共鳴,自然而然體會到了詩的.情境美。

《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包括了三首小詩,分別以“街頭”、“溪邊”、“江上”為題,表現了兒童極富情趣的生活,似一幅幅水墨畫般美麗。情趣是兒童詩的靈魂,是兒童天真活潑的性格寫照,是勾勒兒童內心世界的圖畫,是詩人在充分了解兒童生活的基礎上精心尋來的神來之筆,也是兒童詩審美教育的閃光點。因此,我們不能輕易放過,而要引導孩子走到詩的境界中去,細細品味,輕輕咀嚼,充分領略其中的妙趣,感受其中的美。在動聽的樂聲中,教師讓學生在熟讀之後,選擇其中的一首細細品味,與全班交流自己最喜歡的句子,並談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比如,“書頁輕輕翻動,嘴角漾着絲絲摸不掉的笑……”“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着魚兒和笑聲……”“是哪個水葫蘆一下鑽入水中?出水時只見一陣水花兩對虎牙……”使學生想象出了孩童在街頭沉浸在讀書樂趣中、在溪邊垂釣歡笑陣陣、在江中戲水玩鬧的一個個生動畫面。

“作者胸有意,入境始與親”,好的兒童詩,字字句句都藴藏着作者的匠心,包含着作者濃烈的情感,我們要儘可能地幫助孩子們在情感的帶動下,體會詩中的妙趣,走進詩的意境,真正產生心靈上的共鳴。

二、共鳴中再創造

新理念指導下的語文教學,更應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不僅突出課文“工具性”的特點,還應突出“人文性”的特點。尤其是兒童詩的教學,要給學生更多的個體感悟、交流溝通、放飛想象的空間。

兒童詩的篇幅不長,語言精煉,留有許多空間可供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從而補充再現美的詩境,使詩的內容更加充實。《我想》最後一節寫到:“我想飛到更遠的地方去,不過要和爸爸媽媽商量商量……”教學時就能夠藉此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孩子還想飛到哪些地方去?你能接下去寫一寫嗎?”再比如《童年的水墨畫》這組詩,教師啟發學生回顧童年:“詩裏用優美的語言向我們展示了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斷,你的童年生活一定更有趣味。你也來試着用美麗的語言描繪下自己童年生活中的生動場景吧。”

兒童詩的教學,將使學生更富情趣,對生活更加熱愛,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品質有其獨到之處。這將成為我們繼續探索研究的又一個廣闊的空間。我們期待着,有更多更美的兒童詩從學生的筆下流瀉而出!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9

社會關係善良者的煩惱

玉門市管莊學校李秀蘭

在現代這個特殊的社會裏,人際關係決定着一個人的命運前途以及幸福生活,而作為很少和外界打交道的教師則只能在關係網中望洋興歎了。其實,興歎到也無所謂,主要是一遇到麻煩事,則真地讓人煩惱得怒火中燒,比如説,你要去辦點事情,如果讓人家知道你是老師,馬上就會遭受白眼和冷淡,而如果你慌稱自己是某某機關的,那麼,馬上人家就會對你另眼相看,這時,你會感悟什麼是權勢,什麼是沒有地位。因此,作為老師最好是無事,無病無災,這樣萬事大吉,自得其樂,然而,這種情況似乎不太多,人生難免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這時,你就不得不硬着頭皮,磨破腳皮,厚着臉皮,説破嘴皮地去跟人家打持久戰,這時,你就會發現學校裏對真善美的追求,到了社會上是多麼地格格不入,這種“不入”很是讓老師心中感到任務的艱鉅和內心的煩惱。或許有人説,還有學生嗎?學生也可以給你幫忙嗎。一方面教師羞於知識分子的面子不願意讓學生幫忙,另一方面似乎有些掌握重大關係的學生也不肯為老師幫忙,因為老師沒有東西給他嘛。所以,在關係大網面前,善良的老師只有一片煩惱了。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10

這一堂課,是孩子和我最喜歡上的“口語交際”,我信心百倍的走進教室,這次交際的內容,很貼近孩子們的生活,對生活中幫助過自己的人表示感謝,對需要安慰的人進行安慰,這個話題有助於引導學生將學習本組課文所獲得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進行遷移,並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體驗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快樂,同時鍛鍊口語交際能力和人際交際能力。我想,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得到過多少人的幫助啊,一定會有話説,倒是現在的嬌寶寶們,會關愛別人嗎?他們會安慰別人嗎?我心中很忐忑······

“同學們,在你的生活中,曾得到多哪些人的幫助?”一雙雙小手忽的一下就舉了起來!“我得到過黃舒平的幫助。”“我得到過肖沁怡的幫助。”“我們都得到過楊老師的幫助”·······“是的,同學們,我們曾得到過很多人的幫助,那麼他是在什麼情況下幫助你的,當時您的心情如何?”我見孩子們説的太簡單,繼續啟發到。這一次,我讓他們多考慮了幾分鐘,一會兒,李宗航舉起了手,我對他輕輕點點頭,示意他發言,他眼睛亮晶晶的,望着我,説:“我要感謝楊老師,是您教給我知識,還教給我做人的道理,我的心裏一直很感謝您,楊老師,謝謝您!”説完並向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感動!接着,剛轉來的張姝潔説:“我最感謝黃舒平同學,因為我剛剛來到這個班集體,對每個同學都很陌生,於是很孤獨很寂寞,是她來到我的身邊,真誠的對我説‘歡迎你來到四(1)班,讓我們做朋友吧!’現在我們是最好的朋友!黃舒平,在這裏我要對你説聲謝謝,是你在我最需要朋友的時候給了我珍貴的友誼!”黃舒平小臉通紅,激動地説:“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接着同學們都説起了哪位老師對自己的幫助,哪位同學對自己的幫助。我在這一陣高潮過後,輕聲説:“孩子們,其實,老師和同學都只是在某些時候給了你幫助,請你們想一想,除了老師和同學們,還有誰最最關心你們?關心你們的身體,關心你們的'學習,是誰在下雪天會想到你是否會冷?是誰在你失敗時給你鼓勵?是誰在你生病時徹夜守護在你的身旁?誰最關愛我們,為我們付出最多,我們就該感謝誰,對嗎?”聽了我一席話,同學們都默默無語,我知道這是一片可貴的沉默。“我希望,你們能把對他們的感謝在今天的課堂上説出來,好嗎?”接着,我就安排孩子們四人小組交流,把自己最真實的感受,心靈深處最真摯的情感表達出來,小組推選一個人向大家展示,看誰説的感謝的話語最真誠,最動人!我在其間巡視,聽見有人説要感謝自己的爸爸、媽媽,有人要感謝自己的爺爺、奶奶,(尤其是幾個留守兒童),有人要感謝自己的姨媽,(媽媽在外工作,隨姨媽住)······孩子們知道了感謝自己的親人,不再認為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是理所當然,我欣慰!!

忽然,我發現黃兆煜眼瞼裏滿是淚水,她在拼命地抑制自己,不讓淚水流下來,和她同小組的同學也眼圈紅紅的。我快步走過去,輕聲詢問她:“你怎麼了?”她搖搖頭説沒什麼,旁邊的同學説:“她説的感謝她爸爸的話,把我們都感動了!”哦,原來是這樣啊!全班交流的時候,他們這小組果然是她被推選上了!只見她慢慢走上講台,站定,還沒開始説,兩眼就蓄滿淚水,還有點躁動的教室,瞬間安靜下來。 “不要緊,慢慢講,把想對爸爸説的話都説出來,好嗎?”我鼓勵她。“嗯!”她乖巧的應到。“我最感謝的人是我的爸爸,我從小就在爸爸深切的關愛和温暖的懷抱中長大,爸爸不讓我吃一點苦,不讓我受一點委屈······”她停了一下,繼續説到:“爸爸,身體本身就不好,可是最近他的身體,嗚嗚······”我知道她的情況,父母在她一年級的時候就離異了,她一直跟爸爸一起生活,她爸爸身體不是很好,得了比較嚴重的肝病,可是對她確實盡心盡力,無微不至的關懷。她又抽噎起來,“別哭,把話説完,好嗎?”我聽見自己的聲音在顫抖,“他最近病情又加重了,前幾天到武漢去檢查了。爸爸一直最擔心我的學習,可是這一學期,我的學習又下降的這麼厲害······嗚嗚······爸爸,我對不起你!嗚嗚······”我輕輕地用紙巾擦去她的淚水,送她上位,才發現自己已淚流滿面,大多數孩子也已經淚水漣漣,教室裏唏噓一片!

按計劃,我下一步教學的內容是: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需要安慰的人嗎?你會怎麼安慰她?我忽然意識到這正是我要進行下一步教學的最好素材和契機!我對孩子們説:“同學們,黃兆煜同學的爸爸,現在正遭受到了不幸,請大家來安慰安慰她,讓她鼓起克服困難的勇氣,好嗎?”“好!”同學們異口同聲答道。幾分鐘過後,小作家向詩怡説:“黃兆煜,你不要哭了,人生那會一帆風順,都會遇到困難和挫折,你要堅強啊!”小詩人李詩睿説:“黃兆煜,你要知道,你爸爸最擔心的是你的學習,你只要好好學習,考出滿意的成績就是你爸爸治病的良藥,你爸爸的病一定會有轉機的!”小淘氣金利輝説:“我相信你的爸爸雖然遠在武漢,但是心一定和你緊緊地連在一起,只有你快樂,你爸爸才會快樂,所以你一定要堅強,不要再哭了,好嗎?”小組長黃舒平説:“黃兆煜,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一定要正確面對困難,相信你爸爸一定會早日康復的,你要有信心!”聽着孩子們一句句暖人心的話語,我忐忑的心早已放下,誰説他們都是嬌寶寶,只會等別人愛,不會愛別人?看着不斷舉起的小手,我知道孩子們都想對黃兆煜説上幾句暖人心的話安慰她,表達自己的關愛之情。我於是決定讓孩子們把你想對她説的好寫在紙上,送給黃兆煜。那一次我發現孩子們寫得極其認真,有的還在安慰她的話旁邊畫上了美麗的圖畫,有的把紙折成了千紙鶴的形狀,祝她爸爸早日康復!有的把祝福的話語寫在卡片上,滿篇都是愛心······

我感動着孩子們的感動,孩子們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在這一刻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原來,教育的契機,教學的契機,就在這感動的一瞬間!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11

開放性閲讀教學是針對傳統閲讀教學中的封閉性特點提出的,它充分顧及學生在閲讀態度上的主動性,閲讀需求的多樣性,閲讀心理的獨特性和閲讀方式的探究性。在開放性的閲讀教學中應營造開放性的氛圍,注重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開放性,倡導質疑、感悟學習,探索個性化教學,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近年來對國小語文教學的關注越來越多,其中對閲讀教學的關注尤其多。因為閲讀教學是國小語文教學的中心環節,培養閲讀能力是國小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閲讀教學的效率是提高國小語文教學質量的關鍵。

閲讀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徑,加強閲讀教學是培養未來人才的需要。同時閲讀教學是培養聽説讀寫能力的重要環節。閲讀教學有豐富知識,鍛鍊思維,發展智力,陶冶情操,培養品德的作用。

傳統的閲讀教學,課堂氣氛嚴肅,師生互動缺乏,國中語文教師只是對課文做一些純理性的,甚至是機械的分析,追求的是標準、結論、答案的統一,忽視了學生在閲讀中的情感體驗,壓抑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違背了閲讀的規律,把“分段”、“概括段意”、這個手段變成了必不可少的訓練程式,這極大地扼殺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回想我們當時所受的中國小教育,不難發現,我們的教師始終給我們以一種高高在上的感覺,在課堂上教師的思維方式主宰了我們,師生互動的機率極低,唯一的互動方式就是簡單的一問一答式的,而且始終侷限於課文本身,學生只是知識的單向接收者。在這樣的課堂環境中信息的流動方式基本上是單向性的,既師→生,這種封閉的信息系統,導致了信息的淤積,學生的想法得不到表達與交流,阻礙了學生的思維發展。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12

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育語感發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潛力,閲讀潛力,寫作潛力,口語交際潛力。使他們構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作為重中之重。

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每個語言文字都是一顆跳動的生命,都具有必須的感情色彩,豐富的內涵。花能使你百花盛開,那是五彩繽紛的大花園;還能使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卻那樣堅韌,在風雪中傲立的小花。百合花讓你感覺清純、淡雅;玫瑰花則讓你感覺豔麗芬芳,熱情似火。百合與玫瑰僅僅是兩個字的差別,給我們的心靈帶來不一樣的刺激、感受。這就是我們的母語所賦予我們的空間、靈感。也就是唯有我們的母語才有如此的魅力。每個跳動的音符都會激起孩子們的遐想,給以美的享受。都會是你產生豐富的聯想,都會讓你想到一幅幅生動的畫面。

作為一位語文教師,我們應指導孩子們賦予每個文字以新的生命,賦予它變化的色彩,使它盡顯英雄本色,盡其使命。讓孩子們盡情享受語言文字給他們帶來的歡樂,用孩子們特有的童音,用他們特有的理解,讓他暢遊在知識的海洋中,那是最高的一種境界。讓每個中國人都喜歡我們的母語,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肩負的職責。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13

第7課《棉鞋裏的陽光》有8個小節,相比前面的課文,不但篇幅較長,不容易讀好,而且理解內容也有難度。在吸取了學習《看電視》一文的教訓後,我謹記“多讀方能自悟”的原則,幫助學生學好這篇課文,為學習下一課《月亮的心願》打好基礎。

我至少花了將近20多分鐘的時間以各種方式引導學生讀準、讀通課文,並着力訓練他們最感興趣的分角色朗讀,讓他們初步體驗讀書的快樂。我也時不時用簡短明確的語言激勵他們:“你們讀書的聲音真好聽。”“你的聲音比以前更精神了,能讀好問句,真棒!”……在老師的鼓勵,同伴的誇獎中,孩子們讀書熱情比較高,搶着當眾表演朗讀。

在他們瞭解課文內容後,我就以“你喜歡誰?為什麼?”引導學生用文中語句説明小峯是個好孩子,我相機板書“擺棉鞋在陽光曬到的地方、把棉鞋放回牀前”,讓學生體會到小峯做事細心,再指導觀察插圖,練習説話,注意讓學生留意畫面人物的表情,指導他們把意思説清楚。同時聯繫課文前一部分內容,讓學生知道小峯的媽媽是個孝順老人的好媽媽。

以上學習環節進行得比較順利,因為給予給孩子的讀書時間很充足,讓學生真正進入故事情境,和老師一起與文本對話,這真是驗證了“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

再想一想,覺得自己組織讀書的方式也有待改進。雖然大多數孩子開始喜歡朗讀,學會了和同桌合作讀書,互相正音,但是除了採用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外,得多運用競賽的'方式,激發起孩子們你追我趕的上進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不斷提高朗讀水平。

的確,一年級學生學習語文,關鍵是要學好字詞,對於閲讀教學,就應該在寬鬆的環境下,有充裕的時間盡情朗讀,不為別的,只為培養讀書興趣,提高朗讀的積極性,那麼,所有他們該理解的問題,能感悟的內容,也都通過朗讀解決了。只要自己今後能繼續強化這方面的認識,在課堂上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語文,應該是很輕鬆愉快的事情。

國小語文教學隨筆 篇14

以語文的主要反思在於"悟"。

你悟的越深 也就反思的越深。

走進了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國小語文教學,在這一過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滿活力的優秀教師,一節節撞擊着智慧火花的語文課堂。主體意識,創新意識感人深思,“三維整合”耳濡目染。我曾興奮地説,新課程真好。新課改在萬州已有兩歲了,如果現在談到新課程改革還僅僅是“新課程真好”,那課改在萬州就值得思考了。可喜的是,在萬州區教科所的引領下,在各級教研室的組織實施中,我們許多教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程改革,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萬州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以真的精彩。我謹以個人體會談談小語教學的一點反思,與各位同仁共勉!

記得在課程改革開始的時候,很多教師、家長這樣説:“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着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教育家杜威先生説過:“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着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我以為:“教師在乎什麼,學生就發展什麼。”

給學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一個語文教師應該讓學生覺得極富“激情” 在語文課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燃燒的歲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閲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教學《只有一個地球》這篇課文時,我找來銀河、天體、宇宙的圖片和資料與學生一同欣賞,當浩瀚的宇宙呈現在孩子們眼前的時候,我是那樣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他們渴求的眼神!他們太想了解銀河、瞭解宇宙了!我扣之心絃地提出:“你們想問銀河些什麼呢?你還想説些什麼?”孩子們個個興趣盎然,躍躍欲試。“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3、教學活動中要注重置師生於課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