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家路上散文

來源:文萃谷 2.3W

過年了,千千萬萬的中國人,匆忙行走在回家的路上。因為,路的那頭,是家鄉,是親人,是思念……因為,路的那頭,是温暖的家,是眼巴巴盼兒女回家團聚的老人,而我,在這中國傳統佳節到來之際,也像一泓東歸的溪流,匯入了千千萬萬蟻族組成的回家洪流之中,因為母親從那裏來……

在回家路上散文

一路勞頓顛簸,峯迴路轉之後,終於回到了生養母親的故鄉——甘肅涇川。一踏上這片黃土地世界,彷彿一下子變的恬淡安靜了,沒有了鱗次櫛比的水泥森林,沒有了匆匆趕路的人羣,沒有了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只有依稀透射着早春新綠的原野,和返青麥田的氤氲氣息。這裏的世界獨守一片安寧,潔淨的空氣裏見不到一絲霧霾,天邊的流雲還是那麼潔白晶瑩的漂浮在瓦藍瓦藍的天空下。遠離喧囂的鄉村世界,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坡連綿起伏、伸向遠方,靜靜地訴説着歲月的風雨。放眼望去,一塊塊,一條條,層層疊疊的梯田錯落有致的在山谷裏蔓延。內地的春天似乎來的更早一些,此時,田地頭間已然露出了新綠,綠油油的麥苗俏皮的從地面露出頭來,彷彿是在向路人們講述着成長的心事。隨着我腳步的前移,山坡一隅不時傳來陣陣吆喝聲,尋聲望去,一個牧羊人揮動着手中的羊鞭,在半空裏甩着響鞭,招呼那些羊兒快快趕路,而那些看上去肥碩的羊羣似乎並沒有立刻要走的意思,一點也不捨得抬頭趕路,只是不時抬頭看看,然後齧合着靈巧的嘴脣,抓緊一切時間蠕動着嘴裏的吃食,偶有移動的身影。

在這孕育了數千年中華文明的黃土塬上,降水和溪流把這裏的生存區域分成立兩大塊,一種就是頂部比較平坦、利於耕種的黃土高坡,當地人稱塬上,再就是流水沖刷形成的川。一般來講,川裏的人比塬上的人家富裕,主要就是川裏的土地平坦,萬千溝壑的土壤有機物都被徑流富集到這裏,水源豐沛不容易受旱,作物產量比較高,而在塬上的就剛好相反,作物產量和品質相對較低。

別看這裏是黃土高原,貌似寂靜的山坡間卻並不失熱鬧,各家栽種的花椒樹、梨樹、桑樹、杏樹,還有那小酸棗,以及一些叫不上名的樹種,都匯聚於此,各自佔據一片領地。雖然回來時是早春季節,沒能看到這鬱鬱葱葱的植被繁茂生長景象,但我心中的春天早已是鬱鬱葱葱、花紅柳綠。因為這裏的花香、果香、好聞的青草氣息早已深深嵌入我的心底,因為我的血液裏,也同樣流淌着着黃土高原上年復一年的飛揚和悸動。在母親舊居附近的一個坡底,有一眼山泉,泉水甘甜,清澈見底,長年就這麼在高原上不知疲倦的緩緩流淌着,滋養着這裏的山川和生靈,孕育着樸素厚重的鄉村文化。放學的孩子、路過的行人、地裏的莊稼人,若是途經此地口渴了,便手捧着咕咚咕咚喝上它幾口,聽這裏的老人們説,這口泉水已有數百餘年曆史了,養育着村裏的一代又一代人……

這裏的鄉村民風淳樸,這裏的人們熱情好客,充滿着濃郁的鄉土氣息。要是誰家遠道而來了親戚,村裏人都會熱情相迎,就像是久別重逢的老朋友,上前拉着家常,噓寒問暖,談話間,一捧核桃、一把香甜的杏幹不覺中已塞滿口袋……鄉親們參雜着濃重的地方口音,雖然聽不大懂,但心是暖的,情是真摯的。

此時此刻,也許我似乎明白了母親心中的那份牽掛,母親來疆幾十載,鄉音未改,許是心中放不下對家鄉的依戀吧,記得每逢過節,母親總忙着張羅給老家寄些新疆的時令乾果特產,幾十年從未間斷過,那一個個小小包裹寄託着遊子的思鄉情,從這頭到那頭,萬水千山總是情。還記得兒時,母親總會樂此不疲的給我講着家鄉的故事,訴説着這裏的種種,當時的我從心裏並不理解母親對家鄉的那份情愫,只覺得很是囉嗦,家鄉的故事聽的太多太多……如今我已長大成家,有了自己的小窩,如今終於理解了母親的思鄉情懷,這片熱土上有母親生長的足跡,有母親難以割捨的依戀,這裏有母親太多太多的美好回憶

家鄉,一個讓人終身難以忘懷的地方,一個讓人魂牽夢繞的地方,無論走到哪裏,請不要忘記,我們的根,在哪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