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那些俗語經典情感散文

來源:文萃谷 2.32W

母親對俗語的運用妥帖、嫻熟,隨手拈來,又恰到好處。近些年,每每回首往事,那些俗語總是不時地跳出來,在大腦屏幕上閃現,似在提醒我的關注。細細地品味,慢慢地咀嚼,竟然品出了不尋常的味道。那裏包含着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沉澱,生活的哲理和命運的感歎,悔之當初,竟然全當成了耳邊風,讓它一刮而過,根本沒往心裏去。

母親的那些俗語經典情感散文

她説過:給窮人一口,不給富人壹鬥。如今加上我的經歷品嚼起來,就品出了深層的含義。我至今未入富人之列,卻有許多苦日子的記憶。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初,我二十多歲,在農場上班,有一次週末,宿舍的人都走了,而我感冒發燒,一整天沒吃飯,晃晃悠悠地提個暖水瓶去鍋爐房打水,被水房的鍋爐工人看見了。她幫我打了水,送到我的房間。晚上,給我端來半飯盒餃子,那是她下班回家後現包的,為了保温,拿一條舊毛巾包着鋁飯盒。打開飯盒,幾滴醬油在冒着熱氣的餃子上滾動。那個鍋爐工四十上下的年紀,接過飯盒,我不知叫她大姐,還是叫她阿姨合適,也不知她姓什麼,叫什麼。道了謝,趕緊吃。那年月,餃子是稀罕物,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着。多年以後,一次又一次地回想起那半飯盒餃子,還有那幾滴醬油,星星點點地在白白的`餃子上黑寶石一樣地滾動。那位鍋爐工的一張圓臉時而浮出記憶,五官已日見模糊,但是那份温暖卻是永存的。這些年,別人請我吃的那些美味佳餚,都沒給我留下如此深刻的記憶,讓我在閒暇時一次又一次地回想,每個細節、每個片斷,都像滾落在地上的珠寶,被我小心翼翼地揀起來收藏。母親還説過:有飯送給飢人,有話説給知音。這後半句感觸就更深了,是知音,酒逢知己千杯少,反之,話不投機半句多。知音相逢,總有説不完的心裏話。

母親説過:自己的夢自己圓,自己跌倒了自己爬。那個爬,是説自己爬起來,不要等別人來扶你。想起自己當初小小年紀懷揣着寫作的夢想,沒日沒夜地看書,偷偷地寫作。親友們不解,在一邊搖頭歎氣説:這孩子看書看傻了,二十好幾了,還不知道找對象。看你又捧起一本書,如痴如醉,被書裏的故事感動的又哭又笑,他們説這是着魔了。終於圓了這個夢,幻想變成了現實。現在去想,這是一個多麼小的夢啊!愛好文學,愛好寫作,多看書,勤練筆,日積月累,圓一個小小的夢想。而當年以為懷着多麼遠大的理想,多麼遙不可及的夢幻。一篇稿子反來複去地修改,滿懷希望地寄出去,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失敗了再寫。那也就是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自己的夢自己圓。

有許多俗語是一代又一代流傳下來的,而我的母親是最善於收集和運用的。例如,説婚姻是什麼?她説,那就是四稜木頭往圓眼裏鑽。只有四個角都磨平了,你才能鑽進去呀。想一想,她當年一定也是帶着稜角抗拒生活的磨勵,而終於繳械時,才悟出被打磨的痛苦與無奈。我是許多年之後才明白這句話的內涵。

一個親戚來求助,五尺高的漢子,低着頭,弓着腰,紅着臉,結結巴巴的地説着日子的艱難。母親唉歎道:人窮志短,馬瘦毛長啊!破房子,病老婆,再剛強的爺們也扛不住啊!轉過身來又教誨我們:窮不紮根,富不結果。人窮志不窮,得要強,知道上進,不能讓人下眼瞧你。母親也有求人的時候,在富裕的親戚那裏遭到了冷遇,回到家裏一臉的愁苦,説:肩膀頭齊,是親戚,肩膀頭不齊,不是親戚。人都勢利眼,你不行,親戚都瞧不起你,何況外人。

星期天,母親讓我幫她扒苞米。我看着那半袋子苞米發愁,母親説,眼睛是懶蛋,手是好漢。光看有什麼用,得動手幹。果然,沒一會就扒完了。小時候,我在路邊看見一座新墳,嚇得猛跑,因為那人生前我見過。母親在一邊説;遠怕水,近怕鬼。後半句聽懂了,前半句是多年以後才明白。因為騎車上下班,每次遇到大雨天,走在不熟的路段,見到一大片積水時,總是不敢冒險通過,因為不知深淺。我上國小時,有時老師周天留作業,我週日的整個白天東走西逛,一直玩到天黑才回家,急急忙忙的寫作業。母親説,你這是白天繞街打卦,夜晚點燈扒麻。她不會説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説:你守啥人學啥人,守個巫婆學會跳大神。

在母親去世多年以後,她的那些張口就來的,精練、簡潔的俗語,仍然不時地在我的記憶裏閃現,咀嚼品味,內涵深刻,餘韻悠長,歲月的遠逝並沒有減弱它的智慧之光。有的俗語,也許就是母親自己的生活感悟和原創,因為,我再也沒有聽人説起過。我能想起來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也許任憑歲月的沉埋,永遠也不會為人所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