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子樹狀物類散文

來源:文萃谷 2.28W

桐子樹,過去在鄉村是極普通到處生長着的經濟樹種,而今,卻成了稀罕植物,難以尋覓。

桐子樹狀物類散文

我的家鄉門前的一座山的山腳與一塊地的連接處,仍然生長着兩樹高大的桐子樹。每到春天婆娑的枝葉和嬌豔的花朵,坦露出綺麗婀娜的姿態,搖曳着一簇生命的燦爛。只不過,蒼茫的曠野中,僅有的兩棵桐子樹,相互依偎,砥礪並存,缺少了曾有的叢叢簇擁的熱烈,看上去多少有些沉寂的況味。然而,兩棵桐子樹並沒有把一份冷寂落寞放在心上,而是突兀地站在山腳邊,用生存的執着,用嚮往的內藴,用坦美的意念,展現遺世獨立的靜美,彰顯脱世不俗的風骨。春天裏,陽光明亮,桐子樹的嫩綠與山上的樹木聯袂在一起,共同打造春天青翠的景色;雨霧中,煙霧繚繞,桐子樹以深沉的綠,衝破煙雨的遮掩,將綠搖曳在細雨中;月光下,夜色朦朧,桐子樹靜默清亮,與月影交織着,勾起人們往事如煙的回憶

桐子樹曾是名聲響亮的樹種,有着很大的經濟價值。桐籽榨的油在農耕時代被廣泛使用。年少時,村莊對面更遠的一片山崗上長滿了桐子樹,每到春夏季節,嶺頭上層層疊疊牽連的桐葉展現出桐林的芊綿,猶如天上飄落的一塊厚大的綠雲,把整個山頭都襯得濃綠漫漶。到了深春季節,白中帶絲絲淺紅的桐花就從濃綠的樹葉中伸出,綠白相間,別樣好着。我總認為那是山村景物畫中最美的一幀。面對此景,人們會不由得感激陽光雨露的慷慨:對大地上的萬物,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毫不吝嗇,不分彼此,養育得綠肥紅豔,水靈嫩碧。那些高大挺撥、青翠幽靜的桐子樹的葉子更是有着不同的韻味和神采,寬大而厚實,呈現出一般的樹葉無法比擬的豐腴寬宏,大口大口地吸納天地間的雨露。我有時想,桐子樹是靠着寬大的葉子吸收雨露的澆灌才長成如此茂盛的。朝陽裏,露水在葉片上晶瑩瑩的滾動着的緩緩流向邊緣,滴落在樹灰白的枝上、幹上,進而浸潤到樹的蔸下。到了秋天,桐子樹的葉子凋零了,露水就順着樹光禿禿的枝丫、皮膚滲透進它的體內。若是少了雨露,世上哪來壯碩婆娑的桐子樹,又哪能結出油汁飽滿的桐籽。秋將闌珊,也就到了收穫桐籽的季節。人們採摘下桐子,剝去外殼,將油滑溜光的仁兒,曬上幾個時日,就可以換取黃燦燦的桐油。

桐油的用途是塗刷家中木製的用具。臉盆、腳盆、水桶、尿桶、犁、耙等用具塗刷了幾遍桐油,就不易腐爛,經久耐用,那些盛液體的就不會滲漏。到了農曆六月,太陽最火辣的時候,人們就會將木製的用具洗淨,放在太陽裏曝曬,等完全乾燥了,就頂着火辣辣的太陽,將桐油塗抹上去。邊刷,你彷彿能聽得到木料“吃”油的“吱吱”聲響。如果是新置的用具,要塗刷了再曬,曬乾了再塗刷,如是反覆幾遍,讓它們吃透了桐油,方能使用。這種勞動的場景,凡是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都有磨滅不了的記憶。後來,時代進步了,工廠生產的塑料用具代替了木料製作的,桐油派不上了用場,人們也就不撿拾桐子了。塑料用具的登場,意昧着漫長的農耕時代將要謝幕,一些沿襲了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傳統用具黯然地退出了歷史舞台。工業化的快速生產,帶來了物資的豐富,源源不斷地補充着人們的生產生活所需,人們的生活節奏變快了,變便利了,變現代了,但接下來的是工業的污染,環境的惡化,生態的退化,人們的健康受到威脅。桐油沒有了使用的價值,桐子樹也被人們砍伐當了柴火。從此,家鄉的土地上就缺少了桐葉桐花的飄搖。等到這種植物的消失,人們才感到桐子樹與眾不同的濃綠多麼的意韻無窮,多少的彌足珍貴。於是,鍾情桐子樹的鄉人,帶着對它眷戀,在山邊邊種下了兩棵桐子樹,讓屋場前長久地飄動着桐子樹的身影和樸素的桐花芬芳,緩解人們對桐子樹的念想。那兩棵桐子樹不負鄉人所望,在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在歲月的磨礪中,丟棄煢煢孑立的孤單鬱悶,不改變以往的秉性,依然以葳蕤葱鬱,樹葉婆娑,深綠如黛的昂揚姿態佇立在貧瘠的土地上,孤獨中顯出堅毅和執着,靜穆中展現熱烈和嚮往,深沉中坦露不屈和孤傲,以不蔓不枝的端莊形象示人。它如特立獨行的`物種,在自然的懷抱中張揚着生命的活力。你看,那葉子依然犖犖大方地生長着,在春天裏不亢不卑地唱着昔日的歌謠,搖曳出大而質樸的深綠;那花兒依然從容自信地綻開着,吐露着幽幽芳香,展示出含蓄的秀美和不一樣的別緻;那青果依然密密地掛於枝頭,不顯半點無人問津的自卑,豐厚而沉重,自信地做着肥沃腳下土地的夢想。桐子樹的熱烈、執着、自信,以及漠視被遺棄的冷傲,頂風冒雨的頑強,成了這塊土地上仍然留守的人們精神的象徵——他們在寂靜的鄉村裏,守望着熟悉的土地和風物,守着已往的舊夢,在冷清中沒有半點怨言。

我第一次認識桐子樹,是在春天家鄉的那片桐樹林裏,它們以挺撥茂盛的模樣走進我的記憶。打那時起,我就喜歡上了桐子樹青秀的樹形,喜歡上了它寬厚的樹葉和淡雅的花朵,喜歡上了它葉片上晶瑩的露珠。後來,我還喜歡那桐籽榨出的金燦燦的耐看的桐油,喜歡看大人們聚精會神往用具上塗刷桐油的悠然動作。儘管在歲月匆匆的腳步中桐子樹被時代的進步淘汰了,被一些人忽視、忘卻了,甚至遭到了遺棄的命運,但我卻深深記得這種不事聲張的樹種,記得它的樸實無華,淡雅清秀;它的獨特清幽,如畫如靈;它的孤傲靜穆,如夢如訴,記得它給人們帶來的青翠、嬌豔和實惠。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