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打燈籠照舅經典散文

來源:文萃谷 1.16W

一提起“外甥打燈籠——照舅(舊)”這句歇後語,全中國的男女老少,差不多人人都會知道;但要問起這句歇後語的來歷,恐怕就鮮為人知了。其實,這句歇後語就來源於東漢初年的河內郡懷縣(今河南省武陟縣)。究竟是什麼來龍去脈,我一説你就會明白了。

外甥打燈籠照舅經典散文

按照武陟縣農村傳統老習俗,在正月初六到初九(初六或初九居多),當舅舅的要給外甥送兩個大紅燈籠,還有十支蠟燭,寓意好事成雙,十全十美。舅舅通常是用整根甘蔗把燈籠挑在兩頭,擔在肩上送給外甥,寓意外甥未來的日子節節甜。若沒有甘蔗則用竹篙代替,寓意節節高。“送燈”習俗,是寓意前途光明、幸福美好,以此表達舅舅的衷心祝福。正月十五傍晚,外甥要恭請舅舅到外甥家中赴宴謝恩,打着燈籠遠道迎接舅舅上門。外甥在前面打着燈籠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對舅舅的孝敬。所以就有了一句歇後語:外甥打燈籠——照舅。外甥把舅舅接到家後,便把燈籠掛到自家大門上,以示吉祥。俗話説:“孃親舅大”,舅舅的地位是很尊貴的。在武陟縣,舅舅的的權力非常大,外甥們的分家析產、外甥母親的養老待遇以及後事處理都是舅舅説了算。在甥舅團圓的謝恩宴上,外甥要給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禮,舅舅方才動筷子。

那麼,這個打燈籠照舅舅的民俗又是何時起源的呢?這就要從東漢初年的河內郡懷縣説起。

劉秀在南陽起兵反王莽,屢戰屢敗,後來在懷縣城紮下根據地,建有懷宮和宗廟,還在此設立工官,製造銅錢等貴重物品,各種作坊應有盡有,作為戰時首都,稱為懷都(定都洛陽後改為陪都)。懷都成了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要地和手工業製造中心。由此為轉折點,劉秀才由弱變強,滅了羣雄,坐了天下。直到今天,武陟大地上還到處珍存着劉秀當時的遺蹟和故事。

據史書記載,建武元年(公元25年)8月,光武帝於懷宮祭社稷,並祭高祖劉邦、文帝劉恆、武帝劉徹,後進洛陽定都。懷縣城在建武初期仍然是劉秀最重要的軍事後方基地,建武元年至建武八年,劉秀曾經九次幸懷,在全國沒統一之前,每次重大軍事行動都是在此運籌決策。

東漢建武年間,強項令董宣曾在懷縣(今武陟縣)任縣令多年。他為官正直廉潔,秉公執法,不畏權勢,除暴安良,懲惡揚善,為民造福,深受武陟老百姓世世代代頌揚。因此,在武陟縣民間至今仍然流傳着董宣的很多傳説故事。對於董宣的故事,人們津津樂道,有口皆碑。

據《後漢書》記載:董宣,字少平,陳留圉縣(今河南杞縣圉鎮)人。他早年豪爽直率,愛打抱不平。為官後克己奉公,政績顯著,沒幾年就升任為北海(今山東昌樂縣西)相。在北海,他不畏強暴,依法處斬了殘害無辜百姓的武官公孫丹父子及其朋黨三十多人,董宣以“酷吏濫殺”的罪名被押送京城判為死刑。臨斬前,漢光武帝劉秀得知董宣實屬秉公執法,被殺的公孫丹等人罪有應得,遂派人飛馬傳詔,刀下留人,赦免了董宣,並把其調任為懷縣縣令。後來董宣又升任洛陽令,不畏權勢,執法如山,當面斬決了皇帝姐姐湖陽公主包庇的犯了死罪的心愛男僕,不怕皇帝棒殺,據理死諫,拒不低頭向公主認錯,被光武帝劉秀譽為“強項令”。董宣死後,光武帝很悲痛,派專人前去弔唁,只見到董宣遺體上僅蓋着一塊破布被頭,家中除了一輛破車和幾斗大麥,別無他物。光武帝聞奏後感慨地説:“董宣廉潔,死乃知之!”下令以大夫之禮厚葬董宣。

首都洛陽至懷都之間二百餘里,建有直達馳道,每隔三十里設一驛站,交通非常快捷,當天能打個來回。劉秀經常來懷宮居住與聽政,並定期來此宗廟祭祖,皇親國戚和文武大臣更是常來常往。有的皇親國戚、文武高官依仗權勢,在懷都城中恣意妄為,巧取豪奪,把懷都搞得烏煙瘴氣。地方官員對此裝聾作啞,不敢去管。城中民眾有冤難訴,怨聲載道。劉秀得知這種態勢愈演愈烈,感到非常頭疼,生怕發展下去危害自己的江山社稷,於是就點名叫秉公執法、不畏權勢的董宣當上了懷縣縣令。

董宣一當上懷縣縣令,就深入民間,瞭解百姓呼聲,貼出了“王法面前人人平等,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的通令,違法亂紀者頓時收斂了許多,社會秩序空前好轉。但是,也有的皇親國戚認為這個通令對於他們來説,只不過是一紙空文,絲毫不把他這個小小的懷縣縣令放在眼裏,陰國舅就是其中的“挑尖人”。陰國舅是皇后陰麗華的弟弟,姐姐陰麗華從小就特別疼愛他。他仗着立有戰功,在姐夫劉秀面前也很受寵愛。因此,他依仗權勢,橫行霸道,欺男霸女,巧取豪奪,成了懷都城裏的`臭名遠揚的“貪錢太歲”。他嗜錢如命,只恨自己的錢少,就開了一家大賭坊,千方百計引誘平民百姓前來參賭。大賭坊只憑權勢,無本萬利,日進斗金;參賭百姓不少人傾家蕩產、尋死上吊,妻離子散。

且説懷都城裏有一户人家,户主趙有財,開有懷藥商鋪,家中富有錢財。娶妻董氏,單生一子趙登,年方七歲,長得甚是聰明可愛,一家三口,日子幸福美滿。沒料想趙有財深受大賭坊“大發橫財,一夜暴富”的誘惑,越賭越輸,越陷越深,不但落了個傾家蕩產,而且債台高築,無法償還。正月初六,賭坊開市大吉。陰國舅帶領賭坊打手武力逼債,趙有財上吊自盡。陰國舅連孤兒寡母也不放過,聲言“父債子還”,又從母親懷中搶走兒子趙登抵債。董氏寡婦呼天搶地,大呼救命。引來了眾多鄉親圍觀。鄉親們攝於陰國舅權勢,人人義憤填膺,敢怒而不敢言。

懷縣令董宣微服私訪,體察民情,恰巧路過此地,聽到人聲喧譁,哭聲悽慘,就急步入內觀看。當他從圍觀羣眾中詳細瞭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也感到棘手難管。一邊是當朝國舅,位高勢大,自己是個小小的縣令根本就不在他的話下。陰國舅手裏拿着趙有財親筆立下的借據和還債承諾書,表面上冠冕堂皇,理直氣壯。另一邊是孤兒寡母,處境悽慘,實在可憐,於心不忍,不可不管。董宣急得不停轉圈行走,一時束手無策。眾鄉親紛紛議論陰國舅,陰國舅的“舅”字充滿了董宣的耳朵。有的鄉親直歎息董寡婦可憐,董寡婦的“董”字也開始在董宣的腦海裏迴旋。這兩個字讓董宣豁然開朗,急中生智,計上心來。他假戲真唱,擠入人羣的中心,嚎啕大哭:“我的姐夫呀,兄弟我來遲了,你死得好慘呀!”他趁眾打手一時發愣,沒做防備,就把兒童趙登搶了過來,交到了董寡婦的懷中。眾打手惱羞成怒,紛紛上前要打董宣。董宣挺身大喊:“我是縣令董宣,誰敢打我!”眾打手不敢再動。陰國舅走上前來,辨認確是董宣,就手裏揚着借據和還債承諾書開口言道:“欠債還錢,天經地義,這筆賬如何了結?”董宣把這兩張字據搶到手中,朗聲答道:“董氏是我董宣的姐姐,這個趙登是我的外甥,這賬由我董宣了結。”陰國舅一時真假難辨,不好下台,只好敷衍幾句,領着打手悻悻而去。

董寡婦拉着小趙登對董宣千恩萬謝。董宣説道:“咱們一個董字掰不開,你就是我的親姐姐,這孩子就是我的親外甥,咱們親如一家,不必感謝,不要外氣。”

董寡婦害怕陰國舅再來討債。董宣笑道:“字據在我手中,賭債乃不義之財,諒他也不敢再來。”董寡婦不信,仍然惶惶不安。董宣回到縣衙,正值正月初六之夜,就拿了自己的官銜燈籠送到趙登家,將燈籠掛到了趙登家的大門之上,只見燈籠上“懷縣令董宣”五個大字格外醒目耀眼。從此之後,無人敢來再找董寡婦的麻煩,趙登家平安無事,小趙登前途光明。此等好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懷縣,老百姓紛紛效仿,當舅舅的都學董宣的樣子在正月初六給外甥送燈籠,以此表達舅舅的美好祝願。而當外甥的則要學小趙登那樣在正月十五打着燈籠迎接舅舅上門謝恩,外甥在前頭打着燈籠照着舅舅走路,以表示對舅舅的格外孝敬。在甥舅團圓的謝恩宴上,外甥要給舅舅行三跪九叩的大禮,感謝舅舅的天大恩情。約定俗成,“外甥打燈籠——照舅”這句古語,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這個民間習俗傳到了懷宮,光武帝劉秀聽了很感興趣,心想自己也是當舅舅的,也想得到外甥的這種特殊孝敬,欲下令推廣全國。陰國舅從姐姐陰麗華皇后那裏得知了這個消息後,就極力阻礙劉秀的這個英明決策。劉秀經多方瞭解,得知了這個民俗產生的根源,就對陰國舅嚴厲斥責,對董宣大加褒獎。陰國舅從此對董宣懷恨在心,蓄意報復。以後董宣和陰國舅多次鬥智鬥勇,“董宣智囚陰國舅”(見江山網微型小説欄目2017.12.23我的另文)最終董宣取得了勝利。此是後話,在此不表。由於陰皇后的從中作弊,劉秀將這個民俗推廣到全國的想法沒有得到完全實現。因此,現在有的地方保留了這個民俗,有的地方不流行這個民俗,但“外甥打燈籠——照舅”這句古語卻在全國留傳了下來。

在老社會的武陟縣,“外甥打燈籠照舅舅”這個民俗根深蒂固,無論貧富,一概遵行。貧窮人家,哪怕舅舅只送個紙糊的小燈籠,也不得不送。外甥就是請舅舅喝碗稀湯,也不敢不請。至於富貴人家,那就排場大得很了。清代的武陟縣毛昶熙家就是典型的範例。

毛昶熙,武陟縣木欒店人,生於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卒於光緒八年(1882年)。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考中進士,咸豐十年(1860年)以左副都御史銜,在籍辦團練,次年任內閣學士。同治元年(1862年)授禮部侍郎,先後調吏部、户部,授左都御史。光緒八年(1882年),任兵部尚書。在清代後期,毛昶熙是一位極其重要的人物,與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張之洞幾位同等重要,深為慈禧和光緒皇帝所倚重。

毛昶熙的舅舅姜鎬宜,是修武縣五里源村人,為修武縣的高門望族。姜鎬宜在宗譜中名姜慄,字鎬宜,雖為武生,但官授衞千總之職。毛昶熙之母姜氏,在家裏四兄妹中最小,十六歲就嫁給了毛昶熙之父毛樹堂做填房。

武陟縣至今還流傳着關於姜氏的民間傳説。傳説姜氏麻臉大腳,有一次,毛昶熙和他娘一起去拜訪親友,姜氏不小心把腳從轎中露了出來。毛昶熙看到孃的大腳,怕路人笑話,就輕聲説:“娘啊,快把你的腳藏進去吧!”姜氏大怒:“恁爹還不嫌我的腳大,你倒嫌了?”説完,故意把腳伸出轎外,一搖一晃地招搖過市。

據傳説,毛昶熙的舅舅姜鎬宜給外甥毛昶熙送燈籠時,五里長街,馬車從街頭排到街尾,車上滿載士兵,放銃震天動地,鞭炮響聲不絕,大紅燈籠開路,六班嗩吶鑼鼓,一路吹吹打打。四條清、白、黃、黑長龍,蜿蜒飛舞。湧動的人羣絡繹不絕,人山人海,推擠不動,都來觀賞這個豪華的送燈場面。

外甥毛昶熙“打燈籠照舅舅”的時候,因官居極品,打十三棒鑼開道,儀仗扈從,前擁後簇,車乘相銜,旌旗招展。朝廷恩典,動用了半幅鑾駕,有對旗、對鑼、對牌、對傘、對扇、金瓜、月斧、朝天鐙。對旗上面繡有龍鳳,是按照官階做的。對牌上面寫有官階名和“迴避”、“肅靜”等。對扇有二米高,把兒長一米,扇子上嵌有小鏡子,閃閃發光。對傘有一丈多高。金瓜、月斧、朝天鐙,也是成對的,一丈多長。頂上的金瓜,跟現在的香瓜差不多。月斧就是月牙形的斧子。朝天鐙就是馬鐙,但在杆子的頂部朝向天空。

毛昶熙手提燈籠照舅舅,跪請舅舅坐上八抬大轎,抬轎人穿着特製的紅色緞子馬褂,步伐一致,優雅緩行。毛昶熙手提燈籠徒步前領。到了大門口,舅舅象徵性地高舉外甥門頭掛燈。感恩宴上,毛昶熙向舅舅三跪九叩,恭請舅舅開席。宴會是滿漢全席,歌舞演唱,熱鬧非凡。各地官員,爭相祝賀,所送禮物,堆積如山。

俗話説:“甥舅親,骨血親,打斷骨頭連着筋。”因母親與舅舅是同胞手足,遺傳基因相近,所以許多外甥長得很像舅舅。

我也長得很像舅舅,舅舅待我比親兒子還親。我五歲的時候有個寒天住在舅家,和表哥並肩躺在一起睡覺,舅舅逼着表哥下牀撒尿。我也要下牀,舅舅卻把我按在牀上不讓下來,叫我蓋着被子尿在草褥上,生怕我受涼感冒。舅舅家很窮,平時沒有鹽吃。只要我去他家吃飯,他必定把我當成最尊貴的客人對待,想方設法也要借回一點鹽來只讓我一個人吃,生怕我受到一點委屈。我1963年考上國中時,因無錢交十二元的書籍學雜費,母親就不讓我上學了。我的舅舅得知這個消息後,就來俺家和我母親吵了一架,又耐心説服她同意我繼續上學。他回去變賣了家中僅有的口糧,替我交上了學雜費。因為我的父親下世早,所以俺家的大事都是舅舅替我的母親最後拍板。

我從小就特別喜愛舅舅,對舅舅有着特殊的感情。童謠説:“二月二,剃孩頭,大倉滿,小倉流,兒孝女孝日子甜,吃喝穿戴不用愁。男孩才高中狀元,女孩富貴住高樓。小孩們,不剃頭,生疙瘩,長蝨蟣。腫得頭象大燈籠,一年四季黃水流。父母打罵不停息,十冬臘月死他舅。”我怕舅舅死在十冬臘月,必定在二月二乖乖剃頭。童謠還説:“小外甥,打燈籠,正月十五照舅舅。請來舅舅吃宴席,撲通撲通磕響頭。”這首童謠我銘記在心,每年都按時“照舅舅”。雖然舅舅很窮,只是送我一個紙糊的小燈籠,我也感到特別珍貴;雖然我家也不富裕,只是請舅舅吃一頓家常便飯,舅舅也感到非常開心。

我當兵退伍回到家中,口袋裏第一次有了一百五十元錢的“巨大財富”,我拿出了一百元舉辦“打燈籠,照舅舅”的隆重儀式,以報答舅舅對我的天大恩情。我在宴席上對舅舅長跪不起,舅舅把我緊緊地摟在懷裏,甥舅倆抱頭痛哭,在場的人也都隨着流下了眼淚,一切真情實感都化在了沒有語言的行動之中。

如今有的年輕人連父母都不想孝敬,更別提孝敬舅舅了,對“打燈籠,照舅舅”這個傳統習俗更是不屑一顧,嗤之以鼻。

現在過年過節時打燈籠的也很少見到了,紙糊的燈籠也被各種造型的塑料燈籠所取代,燈籠裏用的蠟燭也換成了電池、燈泡。不過,我個人認為,有些傳統美德若是丟掉了實在可惜。我真的不希望“打燈籠照舅舅”這種表達尊老敬老的傳統民俗煙消雲散,只是成為老人們的遙遠記憶。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