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筆(通用5篇)

來源:文萃谷 5.28K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對隨筆應該很熟悉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為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隨筆(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隨筆(通用5篇)

讀書隨筆 篇1

看過了《暮鼓晨鐘》,再看《慈禧前傳》,大清朝的歷史,就是一部爾虞我詐、勾心鬥角、爭權奪利的劇本。也許,哪個朝代都是如此,就算是在當下,亦不例外。想起一句話:男人通過征服世界來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來征服世界。孝莊也好,慈禧也罷,不過都是踩在了多而滾和恭親王肩上得到那萬人之上的地位。孝莊是個太不平凡的有大智慧的女人,註定了不能寂寞。二十多歲的皇太后,用盡了多少心血耗盡了多少心力,步步為營環環相扣,算計着先後將順治和康熙送上帝位的寶座。還要讓一個可唾手可得大清江山的男人多爾袞心甘情願放棄帝位,輔佐自己的兒子做皇帝,更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即便是她與多爾袞有舊情,這期間也失去太多,值得與否只有她自己才能體會深切。與孝莊的不能寂寞相比,慈禧則是一個不甘寂寞的女人。從“天地一家春”到垂簾聽政,也是機關算盡。如果文宗與恭親王之間兄弟失和,慈禧是不會有可趁之機。假設顧命大臣中有恭親王,能夠和肅順相互牽制,祖宗的法制不會變,大清末期的歷史恐怕也會改寫了。女人和男人同台演出,演繹了一場歷史的戲。只是,榮華富貴一手遮天的權利亦不能幫助她們多活一天。不幸生在帝王家啊。成天算計着別人,又提防着別人算計,生亦無歡。

那日,看了香港電視台的《金枝玉孽》,劇情早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可誰又能説那深深的帝王之家中,不是最能藏污納垢的地方?不知道生活在帝王家中,面對那麼多的你爭我鬥是怎樣的心情?不知道那時候的女子,怎麼去容忍男人的三妻四妾七十二嬪妃?有得寬容才叫賢淑,能夠容忍才叫有德。我想,就是現在的男人,也都希望自己是古時候的九五之尊,能夠坐享齊人之福的。現在的女人,都希望自己能如楊玉環,三千寵愛在一身。各自心懷鬼胎,機關算盡。男人和女人,都有着不同的貪婪慾望,不過是有些人的慾望沒有被現實所勾起罷了。

人,活着到底是為什麼?越大,卻越是不明白了。司馬遷在《史記》裏説: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為名為利,到了也就只能佔個一身之地。人分三六九等。男人大多數一生都在追求地位名利,就像馬原所説的那樣,不過是為了得到權利給自己帶來的那種征服的慾望。他們需要別人用敬仰的眼神去看待他們,他們需要那種運籌帷幄指點江山的成就感,到最後,就是為了征服他們所要征服的人,和一切!得到了,還得要更加費心地鞏固地位,擔心有朝一日會失去這令人炫目的權利地位。做人真的很累很累,有幾個人是真正為自己而活呢?有時候會想,若是我出生在古時候官宦家庭,會不會也有很大的野心呢?和朋友聊天的時候問起,他們居然説都我一定是有野心的女人,而且武斷剛愎自用。有些道理吧,畢竟他們旁觀者清。只是有一點,我倒覺得沒有女人天生野心大,大多是生活的經歷逼得她們不得不如此。十五年前的我,做夢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象今天這樣。看着以前的照片和錄像,真的做夢想不到自己那時候單純得近似於蛋白質。可能是我的脾氣越來越不好,才會讓他們有這樣的感受吧。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既便有心想再回到從前的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我能做的,是要好好再多讀點書,讓自己變得充實一些。我既不要做孝莊,更不要做慈禧,我只想做一個普通平凡的小女人,就連做好這點,都不太容易呢。收回自己不切實際的夢想和幻想,務實一些,回到自己的軌道上。

不能改變什麼,但可以倒空憂傷,讓自己快樂生活。不為凡塵俗世的事情浪費更多的精力和時間。該來的讓他來,該走的讓他走。巴爾扎克説:“生活本來就是一場煩惱,我們還在不停地製造災難”。多麼尖鋭啊!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我應該知足了。日子就這麼不鹹不淡地過下去吧。至少,衣食無憂。其他的,少想或者不想為妙。閒得無聊的時候,想想那些掙扎在貧困線上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人吧,比起他們,我簡直就是在天堂裏生活,不知道要強到哪裏去了。

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寫下如此文字,僅以自勉!

讀書隨筆 篇2

今年暑假,媽媽給我買了《手斧男孩》整套書,分別有《手斧男孩》、《冒險河》、《一個人的冬天》、《尋找鹿精靈》和《獵殺布萊恩》五個故事。當我拿起第一本《手斧男孩》時,我發現它竟有如此強大的魅力,讓我愛不釋手。於是,我就如飢似渴地看了下去。

《手斧男孩》這套書是蓋瑞。伯森寫的,他於1939年出生於美國的明尼蘇達州。他先後當過卡車司機、獵手、弓箭手、導演、演員、歌手、水手、工程師、農夫和教師,多種職業經歷造就了他豐富的人生經驗。

《手斧男孩》這本書主要敍述了一個只憑一把手斧在叢林中掙扎着度過54天的勇敢男孩的故事。

這個名叫布萊恩。羅伯遜的13歲男孩,因為父母離異,所以他平時跟媽媽住,每逢寒暑假就坐小型飛機去爸爸那兒。但有一次發生了意外,飛行員突發心臟病去世,布萊恩只能獨自駕駛飛機,被迫墜落到了一個荒無人煙的大森林裏,而此時布萊恩身上唯一的武器就是臨走前媽媽給他的一把手斧。

在這裏,布萊恩飢寒交迫,不得不以野果當食物,還要提防“吸血鬼”蚊子的進攻。但是,他用手斧製作出了打獵用的弓、箭,製作出了捕魚用的魚叉,找到了臨時的“家”——石屋,成功地用手斧、燧石、樺樹皮生起了火,甚至只憑一己之力學會了打獵。

在這裏,布萊恩先後被滿身剛毛的豪豬偷襲,被有強大鹿角的駝鹿的襲擊,被臭氣熏天的臭鼬屁薰到,被橫掃一切的龍捲風捲走好多“家當”……但是,這一切他都挺過來了!布萊恩真正成長了,他明白了兩個道理:自憐自哀毫無用處,對任何生物來説進食是最重要的生存方式。

和其它冒險小説一樣,主人公經歷了種種磨難後,最終獲救了,布萊恩獲救的情節設計得十分巧妙。

當布萊恩在森林中生存的第54天,他突然想起墜毀的飛機中有個急救包,於是他冒着危險潛入墜毀的飛機裏,找到了急救包。打開一看,裏面竟有那麼多好東西!有食物、果汁,有杯子、鍋、勺子,有釣魚用的魚線、魚餌,還有打火機、槍。突然,他發現包裏竟有一個應急無線電發報機!布萊恩按了一下,沒有反應,估計是摔壞了。這時,一駕小型飛機忽然降落,駕駛員對布萊恩説:“我收到了你發的無線電,我是來接你的。”布萊恩看了看飛行員,清了清嗓子説:“我叫布萊恩。羅伯遜。”於是,他獲救了。

看完這本書,我非常敬佩布萊恩。他憑藉自己的能力,孤身一人在森林中度過了54天,換做是我,恐怕連5。4天都無法度過。我佩服他的勇氣、信心、沉着,佩服他的頑強、機智、聰明,還佩服他超強的生存能力。我經常想,如果我是布萊恩,我能像他一樣化險為夷嗎?

書中的一句話非常吸引我:

困境之中,一把手斧可以化險為夷。但是,即使沒有手斧,還是要有勇氣!

讀完這本書,我更明白了一個道理:

只有經歷過真正的磨難,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讀書隨筆 篇3

今天,我讀了《佐賀的超級阿嬤》。這本書講述的是作者洋七先生與他的外婆一起度過的那八年時光。在物質缺乏的時代,作者從外婆身上感受到的,是樂觀的力量。

外婆的一生經歷貴族的光彩和失去丈夫後獨自撫養七個子女和一個外孫的艱辛。在生活的巨大落差面前,樂觀的態度讓艱苦的生活變得快樂,她説:“窮有兩種:窮的消沉和窮的開朗。我們家是窮的開朗。”於是,在貧窮的日子中,作者一樣感受到了幸福,這也許便説明了前言中的“幸福不是金錢左右的,而是取決於你的心態”,正是樂觀的心態帶來了幸福。 作者洋七先生曾是作為棒球特招生進入棒球強校廣陵高中,懷有成為職業棒球手的夢想,但卻在高二時因傷未能如願,極大的失落中,他選擇去闖蕩天下,應聘歌手、汽車修理工、出租司機等職位一一失敗。樂觀的心態又給了他力量,從跑龍套做起,終於成為喜劇泰斗。

任何時候都能開朗樂觀的孩子與"欺負事件"無緣。如果被別人説到痛處比如"肥蛋"、"窮光蛋"等,你或許會受到傷害,但是,以前的孩子具有將這些難堪轉化為笑聲的開朗與堅強。 "窮光蛋!""你説什麼?如果不服氣,你也做做看呀。你想做窮光蛋還做不上呢。"

外婆給我們的,便是這樣一份精神財。

讀書隨筆 篇4

今天我們學習了《烏塔》這篇課文,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14歲的烏塔獨自一人遊歐洲,在羅馬的青年旅館遇見作者,以及他們之間的對話。表現了烏塔的自立意識和獨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她對生活的熱愛。

當我讀到“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的`怎麼樣”和她很自然地回答我的問題時,我感到烏塔很有禮貌,對人熱情,善於交朋友。而我卻恰恰相反,不要説見陌生人了,就是見到自己的親朋好友,也要父母提醒才不好意思地打個招呼,讓別人覺得自己很不禮貌,冷冰冰的。

從烏塔14歲就能一個人遊歐洲這件事,我聯想到中外父母愛孩子的不同方式。外國的父母會比中國父母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比如:剛學會走路的小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外國的家長會只説幾句鼓勵的話,就各忙各的去了。而中國的家長會立刻放下手中的活,抱起孩子,親親摟摟。

我又想起發生在我身上的一件事情:三年級的時候,騰鈺含約我到新華書店,我向爸爸媽媽説明情況準備走的時候,卻遭到了他們的極力反對:“沒有一個大人的陪同,萬一出了事咋辦?”爺爺也急着説:“就是就是,萬一出了事,我就見不到我孫子了,別去了,寶貝!”

不就是新華書店嘛,紅綠燈都不過,哪有多遠啊!後來,我使出獨家絕門祕籍:哭,拼命地哭!但無濟於事,書店之行就這樣泡湯了。

哎,我和大膽、獨立性強的烏塔差的有十萬八千里呀!真希望我的爸爸媽媽,所有中國的爸爸媽媽也都好好讀讀《烏塔》這篇文章。

《烏塔》這篇課文讓我感受很深,首先我想對家長説:“給孩子多一些鍛鍊的機會,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吧!”其次,我想對和我一樣大的中國孩子説:“我們不要做温室裏的花朵,要像雛鷹一樣在風雨中成長!”最後,我還要對烏塔説:“我一定要向你學習,遇到問題,自己解決,在生活中不斷地鍛鍊自己,把自己培養成自立、自強的人。”

讀書隨筆 篇5

《賞識你的學生》中無數的成功者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外因並不是決定因素,內因才決定了事物的最終走向。學生的成長應該是學生自己的事,只有調動和依靠學生自身積極因素才能真正做到。美國作家巴德·舒爾伯格七八歲時寫了第一首詩,母親對他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父親的評價恰恰相反:糟糕透了。從母親的“賞識”聲中,他得到了愛的力量,那成了他今後靈感和創作的源泉;從父親的批評聲中,他得到了警告的力量,於是不時提醒自己“小心、注意、總結、提高”。在這兩種力量的鼓勵下,他終於成為一個著名的作家。透過這個事例,我們可以認識到,賞識是很多促進學生成長的催化劑中的極為有效的一種,它能夠激勵、喚醒、鼓舞學生內在的積極因素,從而使很多的不可能成為可能。

很多時候,我們怨天尤人,埋怨學生不夠聰明,埋怨好心得不到好報,靜下心來,想想平日裏那些毫不起眼的孩子,那些盡惹我生氣的寶貝,原來也都有可愛的一面。猛然醒悟: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只是有時匆忙的步履,泥濘的心情遮掩了我們的雙眼;繁瑣的工作,忙亂的頭緒,鈍化了我們的敏鋭;成績的鐐銬,升學的壓力擾亂了我們的心智,所以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學生的缺點,而忽略了那一雙雙天真的眼睛,那一顆顆純潔的心靈。他們需要老師的關心和認可,需要老師的呵護和鼓勵,即使因為無心犯了錯誤,也需要我們的老師温和地指出,他們需要的是引導而不是指責,是真誠而不是偽善。他們是成長中的孩子,需要盡情地沐浴陽光,吸吮雨露,需要風雪的磨練,鮮花的簇擁。他們是最為敏感的一個羣體,能準確地識別老師對他們的幫助是出於關愛還是僅僅是功利的表現。所以教育應該是牽手,是澄明,是温情,是質樸,是師生間的彼此信任,相互尊重,互相理解。所以要學會賞識你的學生,先學會從心底去愛他們。

賞識學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孩子來看待,挖掘他們的閃光點,理解學生、相信學生,不斷地鼓勵表揚他們,我想我們也一定會得到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詹姆斯説過這樣的話:“人性中最深切的本質就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無論年齡大小,地位高低,人們都希望得到別人的不同,都不會拒絕別人的讚揚,來自別人的讚揚或獎勵,都會令被表揚者產生愉悦的情緒體驗,那麼學生也一定會朝着你引導的方向前進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