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萬家燈火觀後感範文

來源:文萃谷 1.61W

話劇《萬家燈火》是新時期中國現實主義戲劇的一大典範。但《萬家燈火》也不是萬能的,它也有一些欠缺。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話劇萬家燈火的觀後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話劇萬家燈火觀後感範文

  話劇萬家燈火觀後感篇一

劇幕剛揭開,特有的北京胡同文化撲面而來,一下子把我拉到了小時候,那些好多好多令人懷念的景緻。

奶奶領着我的小手,到樓後面的小商店買牛皮豆,簡單的玻璃貨櫃後面站着熱情的售貨員叔叔和阿姨,笑嘻嘻地摸摸我的臉;暗黃色的牛皮紙,熟練地包裹着一把把的牛皮豆;商店裏的那種什麼醬油啊、花生油的味道,似乎現在眼前還飄溢着這種醬香……

現在的超市呢,導購小姐們帶着蒙娜麗莎式的迷濛笑臉,讓你看不清黑白;面對你喜歡的琳琅滿目的商品,要先過她們的“政審”,從頭到腳將你審視一番,被pass掉的標誌性特徵就是:這件東西多少多少元;如果通過了,那麼她對你的讚歌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亦如黃河氾濫,一發不可收拾……

依舊是演老太太專業户的宋丹丹飾演何老太,聲調好像有點不穩定,有時候像老太太,有時候又不像;濮存昕飾演的何老三似乎也沒留下特多的精彩。還是覺得“大腕”演配角比較好,發揮餘地大,主角呢,不好捱罵,好呢也是那個角色本身特性所定。

最大的`敗筆,我認為是每場之間用新聞來銜接,突出政府在金魚衚衕危房改建方面的用心以及政績。不過如裹腳布,又臭又長。有些事情似乎不用説的,最後的金魚社區的景緻,經歷了多少人的心血,多少年的變遷,相信老百姓心裏自然有桿秤。

最後的場景是金魚社區裏已是高樓林立,不再是喧鬧的小衚衕,乘涼的人們帶着感激、心酸、期待漫步而歸,留下寂靜的夏夜,幕布緩緩拉起,然而回旋的時鐘卻在盪漾着我的心。

  話劇萬家燈火觀後感篇二

昨天晚上去首都劇場看了由宋丹丹、濮存昕主演的話劇《萬家燈火》。説實話,我一向對主旋律的東西沒有太多興趣,看這場話劇絕對是衝着幾個腕去的。

去晚了,沒有看開頭。進場時只覺得舞台上一片龐雜,一堆演員堆在台上。我心説果然是林兆華和李六乙這種大導演導的戲,瞅瞅這架勢。

看完之後最強烈的感覺是,好的演員真的是被妖魔化了的。濮存昕已經50多歲了,但是看來卻儼然是一大男孩。歲月怎麼在他們身上走的這麼慢呢???尤其是濮存昕對着母親(宋丹丹飾)撒嬌的樣子,真是讓人過目不忘啊。

先説這麼多吧,有事要做。

  話劇萬家燈火觀後感篇三

7月19日星期四-看話劇《萬家燈火》

因為前陣子看了宋丹丹的自傳《幸福深處》,裏面提到了這個反映老北京南城危房改造的話劇,於是就買票去了。跟姐姐進去後,拿了一張介紹,上面寫着導演是林兆華和李六乙,姐姐笑着説,“你傻了吧,他倆都是我的朋友,這票還用買?”於是自信地給導演打了個電話,寒暄幾句後直切主題地把我要看《天下第一樓》那場的事搞定。

實話説,《萬家燈火》是我最近看的四部話劇裏面最好的一部,它比《西望長安》要深刻,比《白鹿原》更親切,比《北京人》要積極樂觀得多。也許是它太貼近老北京的現實生活了,把北京老城區密度高的老房子裏生活的,貧窮、碎叨、樂觀、好面子、愛管閒事的一羣人活生生地搬到了舞台上。

年輕守寡,拉扯了七個孩子的何老太太,宋丹丹把她的老顏童心、偏心眼、耍小性兒、對孩子們的表面嚴厲和內心的愛、歷盡艱辛打磨出來的堅強和樂觀,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她的自傳裏面,宋丹丹曾提到自己之所以成功,就在於進了人藝且從一開始就演老太太,以至於年齡大了一樣有戲演。其中有一段舞台全黑、追光直衝她的獨白戲,實話説獨白戲可不是人人能演的,除了之前侯耀華在《壞話一條街》裏面的獨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外,象馮遠征在《全家福》裏、濮存昕在《建築師》裏的表現都不敢恭維。但宋丹丹將一個老太太回憶年輕時,如何含辛茹苦將孩子他爹的棺木送回老家埋葬講述得句句扣人心絃。也正應了一句我曾經説過的話,夫妻的意義其實在於:生老病死。生孩子,老來伴,病時助,死時埋。真正花前月下的美好瞬間有如流星般短暫,而生老病死之時,方顯夫妻感情恩愛之實。

我和姐姐都不是老北京,卻都有幸在北京生活了很長的時間,也都在擁擠的大雜院住過,所以劇情對我們是很貼近的,演出過程中,劇場傳出陣陣的掌聲和笑聲,我相信那些發自內心。這個片子去了就是為看宋丹丹去的,不過她沒有讓我失望。


看過“話劇萬家燈火觀後感%”的人還看了:

1.幼兒園中秋節小報

2.四年級的建軍節小報
3.開學第一課劉浩觀後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