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與反思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

來源:文萃谷 1.48W

對高中地理在新課標下的總結與反思

總結與反思新課標下的高中地理

【摘要】學生在地理課堂上學習地理知識,並在學習地理知識的同時,不斷地體會和領悟其中的地理思想與地理思維方法,從而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素質。本文作者結合新課標高中地理改革中的實踐,從不同方面進行了總結和反思,並提出了相應對策。

【關鍵詞】高中地理;新課改;體會

一、教師角色的轉變

新課程要求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倡探究式學習,以學生為主體,積極鼓勵學生參與,讓學生自主探索和學習,而教師則是地理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因此,在組織整個課堂教學時,要注意放下“師”的權威架子,要以學生學習合作伙伴的角色出現在學生面前,消除學生對教師的戒備心理,真正體現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形成一個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處於一種輕鬆愉快的心理狀態,積極思維與想象。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通過遊戲、討論、探究、實驗、觀察、調查、信息蒐集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創設學生主動參與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積極主動地學習,使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在教師引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的發展過程。在課堂上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展示自己對問題的解釋,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證據和共同探究的策略,進行小組討論,讓學生自己尋求合理的答案。另一方面,拓展學生學習地理的時間和空間,把獲取的地理知識信息的渠道延伸到課外,從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新教材內容體系的改變

新課標高中地理教材正文簡短,圖、活動、案例增多,很多知識點到為止,內容非常突出時代信息,許多新內容教師沒有接觸過,這對我們教師來説是變相地加重了負擔。設計的探索活動靈活新穎,學生很活躍,但由於活動過程多,一些活動需花費很長時間,一節課很難講完,往往按設計把試驗做了,但後面的內容難以進行完,出現了地理教學任務重,課時不足的現象。並且有些探索活動沒有現成的答案。答案開放性過大,這對我們教師的要求非常高。因此,講哪些、講多少、講多深、怎麼講,很難把握。

在這種形式下,作為一線教師在業務上要加強自身修養,強化教育理論與地理知識的學習,及時更新自己的存量知識,使自己的地理教學能力提高,跟上新課程的時代步伐,進而推進新課程改革的落實。備課時要加強集體備課、統一要求、集體討論,按單元進行課時備課,對每一節課要講的內容統籌安排(講多少、講哪些、講多深、怎麼講)。並緊密結合實際、尋找生活中的一些和地理知識相關的`案例,蒐集相關地理教材和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參考不同版本的教材,豐富相關知識點,發動學生觀察現實生活和蒐集相關材料。對於實驗課等花費時間長這一點,在課前就對學生説明該實驗的目的,操作過程,提前準備,如“沙塵暴的成因和風沙災害的防治”。這樣既不耽誤時間,又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流暢性。

三、使用教材的轉變

新課程地理教材只給教師提供了一個資源平台,因為各地區使用不同版本的教材,並且所有的教材都是在統一的課程標準下編寫的,所以,教師應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地理知識缺乏系統性,比較零散,新課標教材高中地理更加重了這個特性。教材中安排了各種形式的活動,並且高中地理學習內容與其它學科學習內容不同步,從而嚴重妨礙了學生對有些自然地理過程的正確理解。如風的形成、黃赤交角、自然環境演變過程等等,對教師來説教起來困難,學生學起來更困難,學生普遍感到地理難學。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每上完一節課都要進行課堂小結,每學一個單元也要進行小結,及時對所學知識梳理歸納。在教學過程中把課程標準分解,剛開始要求放低些,讓學生嘗試到成功,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心理上預先讓學生喜歡它。另一方面不要急於把現成的知識硬灌給學生,而要善於啟發學生。幫助他們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善於聯繫新舊知識和學科間的知識,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已學知識探求新的知識。針對各種各樣的活動,我們要辯證地加強活動教學與其它教學形式的相互關係,使各種教學形式相互補充和相輔相成,有機統一於地理課堂教學中。

教師對學生的活動不宜指手劃腳,橫加干涉,全盤否定,但也不能撒手不管,放任自流,不分對錯。教師應在目標導向、動機激發、情景創設、方法指導、疑難解答、反饋指點等方面發揮指導作用,以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因此,我們教師要認真分析教材,對其內容進行調整,創設新的教學情景,完成對知識的重新建構,甚至可以替換教科書中的案例,自選教學素材,自行設計教學過程,積極開發地理課程資源,特別是身邊的校本課程資源,使其更有利於活動的開展。

四、對學生評價方式的轉變

一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知道怎麼出題來評價學生,而且新課標地理教材的複習材料中體現了很多舊教材的知識體系,出現了講新課標地理教材,用舊地理體系題來評價學生的情況。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