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8.71K

人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孝排在第一了,百善孝為先。孔子説,孝是仁愛之本。

弟-子規入則孝讀後感

孝:上為老、下為子,那意思呢,是人老了,行動困難,應該由子女來扶持。一個人生在世間,對我們恩義最大的應該就是父母了,那孝道怎麼能不講呢?孝道不存,所有一切德行仁義無從談起呀。

孝:父與子本為一體,父也是子子也是父,想要兒孫孝自己必須孝。父子傳承,過去無始、未來無終;.

孝:子女傳承父母的血脈和家訓,子女之身是父母的分身,不孝父母就失去自身根本。所以孝乃天經地義;

孝:父子本一體,盡孝應愛護自己,勿讓父母擔憂。此乃孝之第一步。

儒家認為:“孝為百行之冠,眾善之始,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文行也,德之本也。”可見,儒家思想以“孝”為先,“孝字上半部為老,下半部為子。有老人扶子之義。”因此,孝的道德倫理觀最初是用於協調父與子之間關係的行為準則。到了封建社會時期,儒家思想佔據了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主流,並列為三綱五常之首,凡是以孝為先,封建統治者正是依據此統治來縛着勞苦大眾的思想靈魂,進而進化上升到“效”、“忠”的意識形態高度,有利於封建統治階級政級政權的鞏固和維持。這個轉變過程本質上包含着“政治”和“倫理”的雙重含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在中國統治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使得華夏農耕民族“順從、軟弱”的農耕民族性格代代延續,成為農耕民族根深蒂固,頑固不化的傳統思想觀念。因而,在這種崇尚儒家封建文化的氛圍中,農耕民族總是認認真真地盡孝道。於是孝順父母這一古老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便逐漸成為農村家庭養老的核心因素。

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我捧着《弟-子規》坐在小道的板凳上,懷着愉悦的心情誦讀《弟-子規》“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讀完這段,我感觸甚多,止不住思緒翩翩……

世界上最精彩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而我們的生命就是父母賦予我們的.。“殫竭力盡終為子,可憐天下父母心。”可想而知,從我們出生到現在父母又在我們身上顧注了多少心血?試着抑心自問,父母給我們的愛是不是比天還闊,比海還深呢?在我們承載了這比天還闊比海還深的受罪後,是不是該懂得感恩呢?

我相信在眾多人的潛意識裏都有着“自善孝為先”的觀念。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從傳承角度來講,我們這一代青年肩負着重大的歷史使命,我們應該繼承和發揚前人所留下的美德——孝。從我們自身來講,看着父母為我們付出的一切一切,我們也會萌動孝心。那我們怎樣孝敬父母呢?《弟-子規》教了我們很多。

我們應尊重父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面對父母的叮囑,教導,我們應虛心聽取接受。或者有些青少年認為,父母的恩想觀念已過時,自己的所作所為不用聽取父母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總會犯錯誤,父母幾十年的經驗難道不比我們強嗎?因此,我們要尊重父母對我們的教導。

我們要為父母做些我們能做的事。“冬則温、夏則清、晨則盛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我們不要把父母為我們做的事當作是理當然。這之間無必然聯繫。回憶父母為我們做的點點滴滴,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為父母做的不一定要轟轟烈烈的大事。比如平時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父母下班後問候一下或送上一杯清水;節日時,送上自己的祝福和問候,表達自己對父母的感恩之心。我想,反這些小事父母也會感到很欣慰,他們在百忙之間也會笑一笑吧……

我重整思緒,我想:以後,我會更加珍惜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孝敬父母,努力學習,不幸負他們對我的期望……

繼續翻開下一頁。“出則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悠揚的迴盪在空中。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