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閬的《酒泉子》詞賞析

來源:文萃谷 2.74W

【作品介紹】

潘閬的《酒泉子》詞賞析

《酒泉子·長憶西湖》是北宋詞人潘閬的作品,為潘閬憶杭州組詞十首之一。 此詞借回憶寫西湖美景,用水上漁舟、小島秋光、笛聲蘆花、 白烏驚飛有機地組合構圖。 此詞用笛音貫穿下闋,聲色俱韻, 內涵雋永。全詞畫面恬淡, 意藴流轉,表現了作者對西湖的神往和愛戀以及作者出塵的思想。

【原文】

酒泉子

長憶西湖①。盡日②憑③闌④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⑤正清秋。

笛聲依約⑥蘆花裏,白鳥⑦成行忽驚起。別來閒整釣魚竿,思入水雲⑧寒。

【註釋】

①西湖:即今杭州西湖。

②盡日:整天。

③憑:靠着。

④闌(lán):橫格柵門。

⑤島嶼:指湖中三潭印月、阮公墩和孤山三島。

⑥依約:隱隱約約。

⑦白鳥:白鷗。

⑧水雲:水和雲融為一起,淡藍乳白相間,給人清涼爽快之感,這裏指西湖秋天的景色。

【白話譯文】

我經常想起漫遊西湖, 整天站在樓台上,扶欄遠眺那湖光山色的情景:湖面上三三兩兩的釣魚小船, 小島上天高淡遠的號色。最難忘的.是,一陣悠揚的笛聲隱隱約約地從蘆花蕩裏傳長時, 驚動了棲息在那裏的白鷺, 它們倏地成羣飛起,排列成行。西湖的景色使我豔羨神往, 因此一旦離開它,閒暇時, 又撩起我垂約的情趣,開始整修釣魚工具,此刻彷彿又置身於清涼爽闊的西湖秋色之中了。

【創作背景】

潘閬共作《酒泉子》十首,來吟詠錢塘地區的自然景物,是憶杭州的組詞。每首詞都以“長憶”起句,是宋詞中最早的組詞。把山水形勝作為詞的描寫重點,作者潘閬可以説是一個早期嘗試者。此詞寫的是杭州西湖的景色。潘閩曾幾次被貶謫,漂泊林泉多年。詞人回憶西湖美景萌生出世思想。

【賞析】

詞上片寫到秋高氣爽的時節,憑欄遠眺,西湖水如明鏡,孤山景色清爽,幾隻漁船悠然自得,寥寥幾筆,勾勒了一幅遠近相宜、意趣恬淡的優美畫面,寫景靜中有動,以動襯靜。“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前句寫風物,後句寫背景,相映生輝。“三三兩兩”句點漁舟位置,有悠然自得、不擾不喧的意思。以“三三兩兩釣魚舟”映襯湖水的寬闊,以笛聲依約、白鳥成行烘托景緻的幽雅。將依依相思之情融入筆端,描寫極富詩情畫意,經“憶”字提示,下文便從現實中脱開,轉入回憶。接下來由眼前的不懈思念,引出當年無盡的棲遲,用感情帶動寫景。“憑闌樓上”用到這裏,表明作者終日留戀的同時,還使以下諸景因之入目無遺。

詞下片蘆花叢中傳來依約的笛聲,驚動了白鳥從水裏飛起,用“忽驚起”狀白鳥(即白鷺)翩然而逝、倏然而驚的形態,色彩明快,頗具情味,樸實的白描中透出空靈。“別來”二字將思路從回憶拉到現實。“閒整釣魚竿”不僅應上片之“釣魚舟”,而且以收拾魚竿、急欲赴西湖垂釣的神情,襯托憶西湖憶得不能忍耐、亟想歸隱湖上的念頭。詞之下片,營造出釣翁漁隱出沒的寥闊蒼茫的背景,以景寓情,寄託了詞人的“出塵”思想。

全詞情景交融,先寫西湖光景,後寫憶者之情。詞中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並用,景中寄情,情中寄景,選景高潔,情調閒雅,用筆淡煉,純用白描,藝術手法甚為高超。結尾與起首自然照應,用筆清閒。全篇意境悠遠,情懷逍遙,表現了作者吟詠瀟灑、舒捲自如的過人才氣。

名師點評

宋楊湜《古今詞話》:潘逍遙狂逸不羈,往往有出塵之語。石曼傾見此詞,使畫工彩繪之,作小景圖。

宋釋文瑩《湘山野錄》卷下:闖有清才.嘗作《憶餘杭》一闋。錢希自愛之,自寫於玉堂後壁。

清朝陳廷焯《詞則·別調集》卷一:瀟灑出塵。結更清高閒遠。

【作者介紹】

潘閬(làng)(?—1009)北宋詩人、詞人。字逍遙,又號逍遙子,大名(今河北大名)人。嘗居洛陽,賣藥。宋太宗時,因能作詩,被人推薦,至道元年,賜進士及第,授四門國子博士(國立大學的教官)。曾幾次被貶謫,漂泊林泉多年。真宗時釋其罪,任滁州(今安徽滁縣)參軍。大中祥符二年卒。更多古詩詞賞析內容請關注“”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