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熱門】

來源:文萃谷 2.5W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可是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熱門】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

今天,我看了一個關於《舌尖上的中國3》的視頻短片,頗有感觸。

看過視頻,我知道了:原來在酸甜苦辣鹹這幾種味道里,辣最年輕,也最刺激。貴州遵義市,是一個吃辣很普遍的城市,也是中國最早把辣椒當做下飯菜來吃的地方。在外地工作的貴州人,經常會隨身攜帶一瓶辣椒醬,既是懷念家鄉的味道,又是對辣椒的忠誠。在成都的菜市場裏,辣椒遍地都是,隨處可見。很多成都人對辣椒都有着一種説不出的喜愛之情。想想我們廣東人,我們對辣椒的感情是不深的,因為辣椒不常吃,只是在做菜時,偶爾放一點提味。

説完辣椒,我再來説説白菜。冬季的中國東北,很多人都會吃白菜。它對於東北人的意義,不僅僅是由衷的喜愛,而且是打小的飲食習慣。東北天氣嚴寒,一到冬天便很少有蔬菜供大眾食用。沒有了當季的新鮮蔬菜,那麼白菜自然就成了首選。對於東北人來説,醃酸菜則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用新鮮的白菜來醃製,味道會更好。這件事看起來難,但做起來卻很簡單。醃好的酸菜可以配魚煮着吃,也可以和肉攪拌在一起,包成酸菜餡兒的餃子。時代在變,大家的口味也在調整,可對於大多數的東北人來説,不變的就是對酸菜的熱愛。

我覺得,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美食,不同的美食又有着不同的味道,我們應當享受這種美妙的味覺之旅。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2

七天假期,我們沒有出去旅遊,有較多時間。媽媽(她最愛美食)推薦我看《舌尖上的中國》。

從紀錄片中我瞭解到,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民族多樣,景觀豐富的國家。因為有森林、湖泊、高原、草原等各種景觀,所以造就了各種各樣,種類繁多的食物原材料。人們通過採集、撿拾、挖掘、捕撈,得到了這份自然的饋贈。

轉眼到了夏天,凌晨三點,卓瑪和媽媽到雲南香格里拉的原始森林裏尋找松茸(只有在無污染的地方才有)。卓瑪突然在松針下找到了一朵松茸,是一種珍貴的食用菌。卓瑪説:“一般走一公里的路,才能採到一朵松茸。”松茸從土裏挖出來了以後,必須要用松針蓋好,以防止菌絲的損壞,便於讓松茸更好地繼續生長。如果要挑松茸,就要看你挖的時候松茸的傘蓋有沒有打開,如果打開了的話,就不珍貴了。在大城市的餐廳裏,一份碳烤松茸的價格能達到1600元。

到了冬天,吉林的查幹湖上,已經結了厚厚的冰層。今天的天氣很好,收穫也很大,捕撈到了滿滿一網魚,但是你仔細觀察,會發現網裏都是大魚,沒有小魚,那是因為網的口徑控制在六寸左右,即使有小魚被捕捉到,也可以逃出去。這樣就可以保證來年也會有很大的收穫。

在雲南,人們用本地的礦鹽醃製火腿;在兩湖地區,人們在淤泥裏採集蓮藕;在海南,人們出海捕撈海魚,這就是自然對人類的饋贈。

如果我們對自然保護得越好,自然給我們的饋贈就越多。我覺得我們保護自然環境可以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説:垃圾分類、節約用電、一水多用等),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3

中國文化已有五千多年的歷史。無論是習俗還是食物。如今,我們的技術越來越先進,生活中充滿了科技之氣。也許,我們會感覺很幸福,但這樣真的好嗎?古老的職業和悠久的傳説,正被機械們一茬茬收割殆盡。

就連美食,也沒有從這悲慘的命運中逃脱。原本故鄉親切、熟悉的味道,轉化為了陌生而高貴的山珍海味。成百上千的人發瘋似的品嚐着這些華而不實的“人間珍品”,而不起眼兒的家鄉菜,卻被人們漸漸遺忘。只是因為家鄉菜的樣子並不華麗、美觀。但他們哪裏知道,越是珍貴的美味,看起來越是平常無奇。也許,當人們終於醒悟時,當他們再想品味家鄉的味道時,那親切、熟悉的香氣早已隨着時間,消失在這人世上。孩子的不捨,老人的落寞。這是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兩個鏡頭。他們要的不是富貴,而是能和家人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圍在一起,吃着團圓飯。但這真的是太難太難。這個願望是多麼地樸素,但樸素,卻充滿了力量,卻又是那麼的遙不可及。美味、習俗、文化……難道真的要隨着科技的發展,而“葬身海底”嗎?五千年啊,也同樣經受不住風風雨雨的考驗嗎?

無論怎樣,昨天已記入歷史,散發着或喜或悲的光芒;但明天卻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是與非,對與錯,全都要靠自己去編寫。

但我們必須明白:認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天的來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4

國產美食文化紀錄片,一部讓人欣慰的片子,是一個很好地開始,可惜太短了。

這部片子珍貴在其嚴肅紀實的手法,樸素地展示了手工藝人的價值,向觀眾呈現了全國各地特色文化。

我國的美食文化名鎮四海,源遠流長,讚美致辭難以言表。即使在工業革命的襲擊下,國人仍舊保持逛集市,對食材的追求精益求精,延承創新了我們的國寶文化。

正如我所説讚美致辭難以言表,我所等待的紀錄片不是歌功頌德的貢品。這部片子真正展現了全國各地的手工藝人,他們平常,踏實,延續着祖輩們的手法,耕耘,製作。這是有力度,有內涵紀錄。

每一集,都有讓我驚歎的新發現,或是從來沒見過的美食,食材,或是從來不能想象到的製作方式。

如有不足之處,是篇幅比例上的混亂。每集45分鐘居然囊括那麼多的內容,相比片子表達中肯的前提下,相對草率,遺憾。比如,每集在一個宏大標題地下,或南或北的採訪了很多不同手工藝人,廚師等,略顯次序上的混亂。如第三集“轉換的靈感”表述了:豆腐,奶酪,酒,醬油。每一種(除奶酪外)都是中國美食的代表作,用一集篇幅囊括,可惜。

本篇從頭到尾幾乎只有旁白,有時旁白過多歌功頌德,45分鐘很珍貴,在紀實,或讚美中,我選擇紀實。

時不時我很樂意聽到手工藝人和旁白的對白,這樣延續樸實的紀錄手法,更生活化,也更有説服力。

我期待一個如此高質量的紀錄片,每週都有播出,將本片作為一個開始,我們還有幾千幾萬個無數的篇章描述美食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5

央視一部記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引發了全社會的追捧和讚譽,總是沒能靜下來仔細觀賞這部傳奇紀錄片。偶然一天,看見了一本同名的書籍,極大地引起了的我的興趣。細細品來,還蠻有滋味。

一直對食物有一種執着,執着地相信食物傳遞給味蕾的信息會被大腦封存,味道是有記憶能力的。世界上的國家藉着其獨特的味道在歷史中輪迴。每個地區都有與眾不同的味覺傾向和飲食習慣。而各自將這些精妙的技藝發展為一種文化和習俗,這便使得我們流連於世界的每個角落。

而中國,坐落於東方的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度,這裏有稀奇的山珍,這裏有令人迴腸的美食,這裏有包含生活五味雜陳的味道。

不知你有沒有察覺過,其實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嘴裏常常提到的關於某種記憶,其實大都來自我們的味覺。食物是帶有很深的記憶的。食物於我的記憶,可以説是的兒時記憶,是家的記憶,是親人的記憶。

總記得,小時候奶奶會在過年時在餃子裏包上各種各樣的東西。看着大鍋裏的餃子煮的咕嘟咕嘟的,由衷地歡喜。媽媽會教我包餃子,現在長大了,就學着給父母包餃子。在兒時的心裏,已經埋下了一顆種子。這樣,無論我走到哪兒,都會想起父母家人,都會想起那盤熱氣騰騰的餃子,永遠忘不了那個味兒。

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代代相承,他們傳承給下一代的東西,下一代也會繼續傳承下去。就像餃子,就是中國人代代相傳的一種記憶,一種食物的記憶。

當今的中國,每座城看上去似乎都很相似,可以用來區分的似乎只有飲食和那瀰漫在城市上空的味道了。每個城市,每個種食材,每個味道,其背後都隱藏着無數的故事,這許多故事構成了一個友情有味的中國。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是食物本身,而是一種思考,一種脱離食物作為充飢果腹以外的意味。中國有句古話:民以食為天。從古代文人雅士吟誦的美食詩句到現代每每被人們提到的“食文化”,中國人對於食物的文字積澱構成了一場永不散席的文化盛宴。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6

近日,中央一套播放了一個異常火爆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片中的景象是如此的美妙,大流口水之際我也有着自己的感歎:

一、電視上的很多美食我們沒吃過。

第一集至第七集集集都有令人饞涎欲滴的美味,但是我們吃過的寥寥。而且我們發現,真正的、好吃的美味都是很稀少,很天然,很費功夫的。在速食氾濫的今天,在流水線充斥的現在,在添加劑無所不能的當下,在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的世界裏,哪裏才是自然珍貴的饋贈,哪裏才有浸透着汗水與辛苦的美食?因此,這一切,只能在電視裏,不能在肚子裏。是電視喚起了我們對美食與美好生活的希望。

二、我們的田野。

鋼筋與水泥里長不出來美食,忙碌與焦灼品嚐不了美味,但是我們都已經為了生活住進了城市。被鋼筋與水泥鎖定後我們發現我們心裏卻一直存在着一片長滿了瓜果的田野,那是我們心裏的淨土。為了這片田野,北京的那名師傅讓人拉了三卡車土,把自己的樓頂開闢成了田野,那片田野里長滿了放心的.瓜果蔬菜,清晨鳥語花香,晚上有鄰居聚餐,樓頂上滿是開心與快樂。

三、轉化的靈感。

我是陝西人,看了第二集“主食的故事”,其中的很多情景我都比較熟悉。那個陝北賣黃饃饃的人我似曾相識。他説,老天爺會把錢給勤快人,不會給懶人的。我覺得他的這句話是這部紀錄片的靈魂。豆子經過加工可以轉化為豆腐,大米經過發酵可以釀成美酒,這些,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這樣的真理:辛勤與汗水可以轉化為美好與幸福。

中國不在舌尖上,幸福在舌尖上。幸福就是如此的簡單,這麼容易令人感動。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7

除了美食和親情之外,這一集電視片中還讓我們看到農夫、麥客、漁民和養蜂人的辛苦勤勞和樸實無華,農民工和留守兒童分別時的酸楚和遠離後思念,具有遠超出美食之外的寓意。趕場為主顧割麥的麥客們,因為收割機械的競爭也許會成為最後一撥職業割麥人,這個古老的行業逐漸會退出歷史舞台。在機械競爭面前失去賴以掙錢養家餬口的工作機會,雖然有些許的悲涼,但也是無可奈何之事。人們通過勞作獲取食物或自足或賣出以維持生存,其背後付出的汗水和辛勞在片中隱約可見一斑,觀者雖不至於“長歎息以掩涕兮”,但有良知者可能會發出“哀民生之多艱”的慨歎也不為過,這些都是在歌舞昇平的春晚類節目裏不大能看得到的。故曰:名曰美食,實系民生!

第一集一個讓我感動的情節是,漁夫楊世櫓捕捉彈塗魚的場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捕捉它需要花多年時間才能練就這一絕技。楊世櫓在捕魚的時間,在遠處觀望的女兒佩服地説:“爸爸,你老厲害咧。”楊世櫓不無驕傲地回答:“當爸爸的就要能幹的。”多麼樸實的話語,這讓我想起小時候爸爸帶着我和哥哥出去釣鱔魚的情景,其情其景何其相似,不由得讓我唏噓感歎。父親是家鄉農具廠的木匠,但也是釣鱔魚的高手。爸爸釣鱔魚一方面是為我們三個孩子補充營養改善生活,有多餘的時候也可以拿到集市上賣,換點零錢貼補家用。哥哥和我後來都成為捕魚撈蝦釣黃鱔的好手,也是跟着父親耳濡目染學習的結果。現在父親已逝,我們也都在養育着自己的孩子,靠專業知識和技能來為他們提供衣食住行,做孩子們眼裏“能幹”的父親也是我們的目標。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8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所展現的中國傳統飲食文化魅力,讓我對吃有了新的定義,其中提到的中國傳統五味,還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產生了奇妙的聯想。

酸、甘、苦、辛、鹹是傳統中醫對五味所下的定義,這五味與中國人傳統的幸福觀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烹飪詞典裏,鹹是百味之首。鹹味帶給人許多聯想,汗水是鹹的,淚水也是鹹的。老人在教訓晚輩時也總喜歡語重心長地説: “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多……”鹹味是食物入味的基礎,就如同人生走過的路、看過的風景在光陰的流逝中沉澱為了人生的底色。奮鬥的汗水最終會醖釀為幸福的眼淚,開心喜悦,這份鹹始終伴隨於人的左右,在閲盡滄桑後讓人明白,平平淡淡才是真——這是關於幸福最樸素的解釋。

辛與酸在中國菜譜中是互補的味道。中國人喜歡用“酸”字來形容某種疼痛、某種妒嫉、某種不堪以及某種難以言説的苦難,而辣則代表着開朗、堅韌、果斷的個性。一個糾結,一個果敢;一個隱晦,一個奔放。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提倡中庸,倡導和諧。中國人性格中的這種對立的相互融合轉化則充分體現了這一點。中國菜中的酸辣融合能調出鮮,中國人外圓內方的性格則能調劑出和諧。懂得包容也講究原則,心胸寬廣也是非分明。酸與辣的結合就如同這種剛與柔的互補,在轉化中煅造出和諧的“太極八卦”,幸福也在這種包容中歷久彌新。

五味使中國菜的味道千變萬化,也為中國人在品味和回味各自的人生境遇時,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表達方式。舌尖上的傳統文化便如同這五味:最佳的存在方式,並不是讓其中某一味顯得格外突出,而是要讓五味在調和以及平衡中散發永恆的醇香。這不僅是中國曆代廚師和中醫不斷尋求的完美狀態,也是中國人在為人處世、追求幸福甚至在經世治國上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9

隨着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的流行,追食的浪潮已經席捲到房地產界。近日,萬科之家首日乘坐“舌尖”快車,表示將以“舌尖南沙”為名舉辦海鮮美食節。其實廣州人總是很好吃的。即使有著名的美食,也能吸引很多美食家。所以,以食為餌,確實可以讓一些潛在客户願意專程去房地產。

美食、購物、旅遊景點等。已經被許多開發者採用。比如中鐵建設荔灣國際城,專門製作了一份生活賞析手冊,裏面羅列了項目周邊的交通、美食、旅遊、購物場所,有圖文並茂的圖片,有明確的指引。在美食板塊,不僅列出了周邊5~20分鐘車程內的特色餐廳,還詳細標註了推薦的菜品、電話號碼和地址,讓人食指一動,馬上就會對樓盤產生親切的感覺。同樣,位於蘿崗區的萬科城門,也在項目附近列出了廣州植樹園、國際網球中心、皇冠假日翡翠酒店以及各種餐廳,甚至製作了樂活的卡通地圖,讓客户可以直觀的瞭解樓盤周邊的吃喝玩樂以及教育、醫療、文化等配套設施。

記者認為,這種豐富生活的促銷方式,比標榜自己在樓書的位置有多好,在哪個新城核心,未來前景有多光明,更能打動買家。對於剛剛需要的客户來説,買房其實是為了有更好的居住環境和更好的生活體驗。如果他能在腦海中描繪出未來的生活場景,也會讓客户離交易更近一步。也有業內人士認為,熱門話題的推廣方式不一定適合每一個項目。這種搭便車營銷更像是快餐文化。它看起來五顏六色,芳香撲鼻。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很多市民到現場,但不一定能讓人長久記住。在房地產的推廣中,仍然要注意突出自己的個性,並將這種特質延伸到每一項活動中。這樣項目才能在眾多樓盤中脱穎而出,培養出真正屬於項目的客户羣。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0

最近《舌尖上的中國》很受歡迎,很多朋友都在推薦,作為崇尚中華美食的饕餮,我也興致勃勃地在網上看完了整整7集的紀錄片。看完後,覺得在感動之餘,更耐人尋味。

感動的原因,可能是因為自己身在異國他鄉,看到祖國的美食,那些熟悉的和以前並不知道的美食及其相關的文化習俗,讓我倍感親切。然而和我想像中的不一樣的是,紀錄片並不是以很系統的方式來介紹中國的美食,而是從一個更特殊的角度來介紹——美食與最普通的勞動人民的關係的角度來寫,挖藕人站在滿是淤泥的池塘邊,抱着剛挖上來的藕,充滿成就感的微笑;雲南邊陲藏民冒雨上山挖松茸,及在之後拍賣松茸時充滿焦慮的眼神;陝北大叔,騎車三輪車賣黃饃饃時,充滿勞動自豪的話語。因此紀錄片所寫的美食,並非都如藝術品般的精緻,而是從食物最本質的功能出發,着重了食物與勞動人民的緊密聯繫。這部紀錄片並不旨在全面地介紹中國的美食,而是想借美食來歌頌勞動人民的辛勤勞動,其對食物的淳樸的追求,與當今中國充滿食品安全事故的現狀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就象是一種最終幻想,或者紀錄片策劃者想借此來喚醒人們心底最根本的良知?看到紀錄片又介紹了很多雲南地區少數民族的食物,我又想,策劃者可能還想借此來團結全國各民族?

不管如何,這部紀錄片的出發點是美好的,表達方式除了新穎,更重要的是讓人感動,那種從最心底處,對誠實勞動的讚美、對大自然提供的食物的感恩及人與大自然和諧、可持續發展的嚮往與呼喚,看到在紀錄片裏出現的那些淳樸而善良的人們,我希望這一切都是真的,能感動到更多的人,還原食物及大自然本身所應包含的滿足與真實。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1

哲學家費爾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東西。從一開始,《舌尖上的中國》就不只是一部關於吃紀錄片。“看着筍挖出來,火腿吊起來,漁網裏閃閃發光,揭開蒸籠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饅頭,拉麪摔打在案板上的脆響……,都讓人激動的落淚,多可愛的中國”。

從舌尖上的中國,到味蕾中的故鄉,影片所展示的厚重感,體現了該片的獨特性——“通過美食這個窗口更多的看到中國人、人和食物的關係、人和社會的關係。”

看這部充滿温情的紀錄片,有人想起了小時候“媽媽的味道”,有人體會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昇華到了“愛國主義”的境界,還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輸出”高度……一部作品為何能在不經意間獲得超越話題的巨大影響?

“不是空洞地宣揚飲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是從美食背後的製作工藝和生產過程入手,配合平常百姓的生活,在情感上引起共鳴。”《舌尖上的中國》告訴我們,即使是“愛國主義”的宏大主題,也可以充滿細節與温情;即便是對外傳播中國形象,也可以展示普通中國人的喜怒哀樂;即便是純粹的商業類節目,也可以實現藝術與經濟的雙贏。

“帶着對食物的敬意和感情做這個紀錄片”,導演陳曉卿這句話令人印象深刻。真誠是藝術的第一要義,感動自己才能感動別人,自己相信才能説服別人,這是該片走紅的“祕訣”,也是每個文化創作者應該深思的問題。

《舌尖上的中國》與其説事在介紹中國美食,不如更準確地説是在介紹中國文化,把文化通過味蕾傳給大腦。舌尖上舞動的不僅僅是那些或珍貴或平常,或鮮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國人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2

經過漫長的等待,繼《舌尖上的中國》熱播之後,續集《舌尖上的中國2》也終於播出了。作為它忠實的觀眾,我和爸爸每週都會收看。

顧名思義,《舌尖上的中國》描述的是食物,並且,是中國的食物。

所有人都知道,中華文明悠悠5000年的歷史博大精深,然而,從人類存在的那一天起,便都需要食物來維持生命,所以,有一句話叫“民以食為天”。

從人氣火熱的重慶麻辣火鍋,到金燦燦的菜籽油和香甜可口蜂蜜,沒有哪一種美味,是可以簡簡單單地獲得的。

當人們熱火朝天地吃着火鍋,享受着團圓的喜悦與火鍋的温暖,火鍋店的老闆耗費一個通宵與無數晶粒翻炒三大鍋辣椒,作為火鍋店五天的底料。

當村民們從油坊買取菜籽油,炒出香氣撲鼻的菜,菜籽油經過了道道工序,正由人用盡全身的力氣,進行着一次又一次的壓榨。

當我們閒來無事,泡一杯蜂蜜,獨坐一隅,享受這清香甘甜的滋味時,千里外的一名青年正爬上相當於10層樓高的大樹,取得最自然、最甜美的蜜。

食物,是大自然的饋贈,也需要人們去發覺,去尋找,去加工。“一份耕耘,一分收穫。”只有付出了努力,才會獲得彙報,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需要汗水的澆灌。

用自己的雙手,自己的努力,去獲取自己的食物,維持自己的生命,這種堅毅的精神,不正是我們中華土地上的人們一直所堅信的,一直在發揚的嗎?

《舌尖上的中國》講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多的,是食物中體現的中國,食物中體現的中華民族堅毅的品格。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需要傳承的文化,需要鍛鍊的品質。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3

我們中國人見面打招呼最常説的話就是:“吃飯沒呀?”這讓外國人驚訝不已,中國人怎麼就對吃如此情有獨鍾?確實,“民以食為天。”從人們的餐桌上便可看出人們的物質文化等信息。不同的時代,人們吃的東西也是不同。人們説:“一粒米中看世界”可真不假。今天,就讓我帶你們從舌尖上去看中國。

奶奶——麻煩的糧票時代

在我奶奶的那個時代,資源緊缺。什麼東西都要靠相應得票(比如:糧票、布票、油票……。)才能換取物資,並且要到供應站才能領到。吃不飽穿不暖是常有的事。據奶奶回憶:一次過年,奶奶和我的曾祖母去供應站換些糧食。這時,正值排隊高峯,供應站門口排起了長龍,人山人海。奶奶和曾祖母盼星星、盼月亮,終於領到了。可這個時間別説是午飯了,就連這年夜飯也不一定吃的上了。緊趕慢趕,總算是趕上了。而這年夜飯吃的又是什麼呢?醃蘿蔔、醃白菜,幾碗稀粥,中間放一個鹽罐子,就湊成了一桌“別具一格”的年夜飯。“那時最大的願望就是可以過上好日子,不用再忍飢挨餓了!”説到這兒奶奶發出了感概。

媽媽——“奢侈”的小康時代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糧票早已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人們的菜籃子,米袋子也在悄然發生着變化。醃菜被土豆、木耳、蘑菇等菜取而代之。那一鍋清粥也被一粒粒飽滿的米飯所替代。我聽媽媽説:到了80年代後期,在“飲食大舞台”上粗糧“退了休”,細糧成了“配角”,人們從未吃過的山珍海味晉升“主角”。還有更另類的:什麼蛇、鼠、果子狸紛紛出籠……

我們——饕餮的營養時代

到了我們這一輩,鮑魚、鱸魚等“土豪式”食物已舉行了“閉幕式”。人們對養生又多了一重認識,個個都追求起“純天然,無公害”的食物來。粗糧重新“上崗”,頗受人們青睞。乳業更是進入了一個巔峯!怎麼防衰老,抗氧化,成了人們津津樂道的熱門話題。

在今天,人們吃着並選擇着。人們的健康觀念在21世紀清醒而大步地邁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4

寒假裏,我觀看了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集《酥·奉上一桌點心盛宴》,特別是裏面介紹北方面點的部分。

我們中國人是很善於用食物傳達情誼的。點心,是中國人飲食生活中最為温情的部分。北方的小麥,南方的水稻,不同的食材構成了精巧別緻的中國點心。它們與歷史相連,與民俗相通。酥酥軟軟的點心裏寄託着中國人獨特的心思。東嶗少村的麪點高手郭秀青阿姨,做了三十多年的饅頭。她做的麪點栩栩如生,看得我口水都要流下了。我還知道了小麥原產於西亞,在大約400-000年前才進入的中國北方地區,但是在唐代以前人們很少吃。最初對小麥的做法是整粒蒸,整粒煮,但是不好吃。後石磨的出現才把小麥帶入了中國人生命的時光。經過碾磨之後的小麥搖身一變,終於濃墨重彩登上了中國人的餐桌。它已經不僅僅是一種食物,更是人生重要階段的見證者。滿月、定親、祝壽,都會用紅布包裹着用麪塑造的心意,有了童年的味道、愛的味道、團圓的味道。這使我想起了以前回媽媽的老家膠東,都會吃到的大饅頭,跟這個幾乎是一樣的呢。

唐宋時期,以小麥為食材的各種麪點開始大量出現,最極致的是宮廷點心,如貴妃餅,薩其馬。還有用麪粉做成的各種水果—面果兒,造型逼真,吃起跟真的水果是一個味兒的。這個是麪點大師王志強研究十幾年做出的,太了不起了。

有人形容,麪點就是拿着麪粉作畫。好的麪點師,做出的不只是簡單的食物,而是揮灑自如間傲然挺立的一藝術品。這些藝術品,凝聚了麪點師們的智慧與付出,幾十年如一日的付出、研究、實踐,才有了這些如此生動逼真的美食作品。

我熱愛美食,更熱愛富有創造力的偉大的中華民族。

舌尖上的中國觀後感15

在第二季中,很喜歡這句話:樸素,也是一種力量。

在現在這個高速發達的時代,導演陳小青通過中華傳統美食,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漫長而温柔的歲月,還原了從前古樸的模樣。

任何美食,現代機器都可以做出來,而且不會有人為的失誤,一個模子刻出來,效率極高。但是,有些獨特的味道,只會來自手工技藝,是不可超越的。用心做出來的食物,情感與時間火花般碰撞,是藴含着人們的熱愛與真誠,那種全心全意的心情是無法替代的。無論是做的人,還是吃的人,都會因為這份食物而幸福。

從古至今,人們對食物,生活笨拙而緩慢的探索與發展,彷彿輪子在悠長的時間軸上轉動,一點一點凝聚智慧,一代一代傳承,造就了今天精彩紛呈的中華美食薈萃。對於那些智慧,我是感到震驚的。特定土地所賦予當地人的創造力與想象力,是不可思議的。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身在這片土地,他們既無奈又慶幸。

懂得吃的人,不一定懂得做。因此,人們可以邊看邊學知識,換一個角度對待吃這件事情,更能珍惜食物,尊敬這份智慧。雖然並不能涵蓋所有的中華美食,但是可以有一個較為寬的框架,相對整體的瞭解。通過了解中華美食,觀眾可以產生文化認同感,愛國主義情懷油然而生。

該片有很多特寫食物的鏡頭,多種角度的拍攝,交替銜接,觀眾隔着屏幕也能身臨其境的感受新鮮食物的蒸騰熱氣與香味,那撲面而來的色香味俱全,看的時候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導演也説過,就是要拍的人們饞,這也是他對鏡頭質量評判的一個標準。除了食物,還有關於人採摘、烹飪,生活的畫面。獨有的風景地形,家庭環境,濃郁的生活氣息,使片子更加接地氣的聯繫到人們現實生活。時間流逝,多采用快鏡頭景色變化。渲染氛圍,則是對特定動作的慢鏡頭。節奏錯落有致,是一場完美的視聽覺盛宴。

這才是真正的國產片,是真正值得驕傲與認同的自身的文化精髓,也唯有我們自己才能拍出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