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司馬懿學管理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文萃谷 1.84W

《跟司馬懿學管理》延續了之前出版的《向諸葛亮借智慧》的風格,嘗試着運用管理學的規律和觀點來分析人物和事件。下面是本站小編給大家整理的跟司馬懿學管理觀後感,僅供參考。

跟司馬懿學管理心得體會範文

  跟司馬懿學管理觀後感篇一

這幾天,中央10 套科教頻道的百家講壇欄目正在播放“跟着司馬懿學管理”,我沒有從頭看,但看後感覺趙玉平教授講的很生動,話語非常幽默,其中藴含的管理內容通俗易懂。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就愛不釋眼,正好是中午吃飯時間播放,兩不誤,讓我對央視的時間安排是舉雙手贊成。

司馬懿這個人想必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不會陌生,陰 險 狡詐、冷酷,甘於府首,蟄伏等待時機。這是三國演義中給這個人物的刻畫。當然,這和史料晉書中的記載有着較大出入,司馬懿這個人具晉書的記載還是為人非常正直、有頭腦、多謀、善於分析思考,對曹魏政權也很忠心。他的一生是非常低調而又非常沉默的一生。當然三國演義中羅貫中老先生加入了個人的感情色彩,誇大了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貶低了司馬懿的才能和為人,這與歷史上真實的司馬懿是有出入的。

司馬懿,字仲達,我們多數人對其記憶憂新的典故是死諸葛嚇死活仲達(五丈原諸葛亮死後撤退時用的一計,諸葛亮為了死後蜀軍能安全撤退,製做了一尊木刻諸葛亮雕像,放在四輪車上,撤退中令司馬懿上當,最後蜀軍安全撤退。還有就是諸葛亮對其使用的空城計。) 當然,這一點 羅老先生也是 加入了個人的感情色彩,空城計曹軍都督並非是司馬懿。我喜歡“ 跟着司馬懿學管理”的原因是。

一、這個內容的真實,還原了真實的 司馬懿,三國演義中司馬懿的形象在這裏得到更正,趙玉平教授引用的記載都是晉書中的原話。

二、很客觀,任何人都有功過,我們在這裏不戴有色眼睛看任何一個人。看人要客觀,好的方面,值得拿出來大家學習分享。對待司馬懿,趙玉平教授是非常客觀的在分析。

三、司馬懿許多的用人和做事,其中藴含的管理學內容,很實用,現代的職場、企業、政府,作為一名管理者,怎樣把下屬用好,最大潛能的發揮每個人的聰明才智,我想是每個單位管理者都要面對的問題。司馬懿在用人,發現人才後積極的排除困難,堅定使用人才方面確值得我們現在的管理者學習。在對他的人生經驗總結中,趙玉平教授講到:1 、不求最好,但求滿意。我記憶 猶 心一句話是獲得90 分是努力,100 分是運氣,回味的確如此。2 、無悔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他説人只要選擇,就可能面臨後悔,選擇可能後悔最小的選擇不失為明智的選擇。

四、司馬懿在沒有擔當大任前的處世哲學,怎樣處理好與上級和同僚的關係,以及對待下屬的方法,(對於上級有時的不正確決定,不能當面提出,要講究個方法,委婉的提出。對待下屬要儘可能的體恤,解決部下的困難。)這些都值得作為單位的管理者學習,取人之長,補已之短。方能使自己成長的更快、更完美、更成熟。

五、時刻冷靜,對自身的情況瞭如指撐。不盲目行動,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在五丈原諸葛亮使用了一系列的方法策略來激怒 司馬懿,可司馬懿就是不上當,下屬一個個都忍受不了這種侮辱。其中有一次是諸葛亮讓人送了一套女人的衣服給 司馬懿,寓意司馬懿是個女人,對其進行侮辱,可司馬懿對之一笑,憤怒的下屬忍無可忍一次次要開門出戰,都被冷靜的司馬懿給擋了下來。最後司馬懿分析蜀軍糧草不多,堅持不出戰的策略,加上諸葛亮病重,最終是 司馬懿取得了勝利,收回了祁山三郡等失地。趙教授給出的總結是決不能掉入別人給你準備好的選擇裏,學會分析判斷,這一點生活中很常見。

通過看這個講壇,是我對司馬懿有了新的認識,司馬懿是中國歷史上難得的廖廖幾個達到“修身治國齊天下”這一至高境界的儒家精英之一,在出山之初,他和曹操一樣,是懷着匡扶天下濟民之心的。但他後來也是在殘酷的'權勢鬥爭中顯得有些冷血的一代儒梟,對沒落的曹氏顯得陰險狹窄,冷酷無情……

司馬懿的一生。歷史上一直有許多的爭議,是個褒貶不一的人物。他的一生,是非常低調而又非常沉默的一生。但他確實是一個改寫了三國曆史,奠定了大晉數百年基業的儒家奇才。對晉統一中原大地,起到了不可磨滅的功勛,對當時社會的穩定發展功不可沒。

  跟司馬懿學管理觀後感篇二

記得小時候,第一次看完《三國演義》,第一個直覺就是:書裏的人全都白爭了,敢情最後只給司馬懿一家打了長工,三分歸晉,任憑諸葛亮再神通到近乎“智妖”,也不過是為他人做嫁衣。於是,司馬懿成為第二個贏得我好感和好奇的人物。當然,無論是小説還是歷史,曹操都是我第一個崇拜的偶像,因為他的文學,也因為他的狡詐。

後來,在培訓課裏,一位北郵的老師趙玉平把司馬懿和管理學扯上了關係,於是,20多年後,我終於又重新認識了武裝了現代職場理念的司馬懿,那一節課的名字叫:當好骨幹有訣竅。

按照趙教授的説法,司馬懿在曹魏集團裏遇到的前兩任領導都是難伺候的主,慶幸的是,這些主子的智商一個比一個遜色,最後被司馬家偷了曹家天下。不過,頭號主子曹操可是個“寧可我負天下人”的角色,所以,司馬懿面對曹操的第一次邀請,採取的“裝”字訣,裝什麼呢,裝病。好在只是裝風痺病,只要躺在牀上就行。於是,順利忽悠了那幾個刺客和曹操,讓自己逍遙了七年。這叫拒絕要有手段,要分對象,講策略。其中司馬懿的膽色可見一斑。

第二次,曹操直接強制,連“請”字都免了,不來就沒命。這下,司馬懿乖乖上任了文學掾,開始了他“勤、謹、忍”的職場生涯。還別説,這司馬懿確實慧眼獨具,既然命中註定的主子們不是夢裏會殺人,就是不聽話就殺人的性子,那麼,就讓自己向老黃牛學習,什麼都別想,只想怎麼把活幹好就行,完了主子表揚你,還要把功勞都推給主子,説自己其實就是乾的體力活,拿主意的全是主子。這叫做人要有分寸,在其位謀其政,角色不能顛倒。

這給了我很大啟發。我們中醫有一句術語,叫:對症下藥。用現代唯物主義觀點來説,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其實司馬懿和曹操,骨子裏都是同一類人,一個是強盜,搶了漢家天下;一個是小偷,偷了曹魏天下。因為都不是正大光明的手段,所以,魏晉都不過悠悠數載,就被別人趕下了龍椅,成了庶民。

但是,無論結果如何,其中手段卻是令人回味。從管理學角度去詮釋,我們至少從以上的內容中,可以得出以下兩點:

一、 自我心理的管理,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做人”。

從司馬懿裝病拒絕中,我們就可以清楚得出,司馬懿是不願成為曹操下屬的。這可以理解,誰會喜歡動不動就要人命的上司。可是,人怕出名豬怕壯,誰叫你才二十多歲,就被人下了“聰亮明允,剛斷英特”的評語。按照曹操強盜邏輯,這種人要是自己不用,那就是留給敵人用。所以,為了減少這種不必要的麻煩,如果人不來,“便收之”。所以,司馬懿只得自己主動伸長腦袋,帶上緊箍咒,老黃牛一般給老曹家結結實實打了將近30年的長工,而且,任勞任怨,殫心竭慮,終其一生,自我心理的管理那叫內容清楚,中心明確。

首先,自己是個名聲在外的人,而且,曹操又做了“狼顧”實驗,所以,唯有埋頭苦幹才是正道。再有雄心萬丈,那也得先有命再説。因此,司馬懿從底層做起,“至於芻牧之間,悉皆臨履”。從一磚一瓦中,鍛鍊才幹,積累人脈。可以説,司馬懿能夠有後來的成就,完全在於嚴格的自我心理管理,謙遜謹慎、戒驕戒躁。這就叫:不懷壯志心,唯做分內事。哪知帝王業,盡在成就中。

由此可見,作為現代職場中的我們,不要老是自我感覺懷才不遇,眼高手低。才能和成就永遠是正比。要端正態度,從工作出發,要學會享受過程,而不要太過計較結果。也許,所謂的結果,只不過是一些浮雲,但是,內在的修煉和才幹的磨練才是自己永生的財富。試問,如果真是人才骨幹,領導又怎會視而不見,棄之不用?所以,如果今天,你為同事的升遷氣憤不平的話,那麼,請首先自問:你是否已經有充分的能力可以勝任這份工作了呢? 二、

奧卡姆剃刀定律,也就是下面要闡述的“做事”。

所謂的奧卡姆剃刀定律,簡單的説,就是我們在處理事情時,要把握事情的主要實質,把握主流,解決最根本的問題。尤其要順應自然,不要把事情人為地複雜化,這樣才能把事情處理好。從司馬懿最初的被曹操的“深忌之”,到曹丕的“乃分憂耳”,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反差如此巨大,其中最大的原因,就在於司馬懿的“三國英雄士,四朝經濟臣。屯兵驅虎豹,養子得麒麟。”可見,司馬懿的才幹修煉是全方位的。你們老曹家不是擔心我篡權嗎。那行,我做事,我只做好我分內的事。其他的,我不管,也不參與。如果曹家用我到死,那我就死而後已;如果你們猜忌我,免我的職,那我正好樂得逍遙。總而言之,我只做好我自己的工作,因為我就是個高級職員,不是官二代,從根上再怎麼論,你們曹家的位置也輪不到我來坐。所以,安其位擔其事,本本分分,安安靜靜做我的事。這叫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你看,司馬懿的確會做事,也幹了不少好事。軍事上,他是魏國後期的軍事支柱,沒有他,面對諸葛亮的步步緊逼,曹魏幾乎是屢戰屢敗;經濟上,大力推行屯田制度,結果魏國一時“務農積穀,國用豐贍”;政治上,三朝託孤之臣,詐病賺曹爽,讓他位極人臣,到達個人生涯的頂峯。

所以,辦實事辦好事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用業績説話,古今同理。司馬懿思路很清晰,既然是職員,那就要做出成績。所以,做事,做好事,做對事,使得他把複雜的奪權猜忌簡單化,把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到把握住職員應該做好做對的事情上。結果,司馬懿不僅成功的保住了自己的性命,最後,也終於實現了自己“非人臣也,必預曹家事”的終極目的。

因此,作為一位職場員工,我們不要得隴望蜀,而是踏踏實實的工作,只有做好分內事,就能證明自己稱職;也只有能做好分內事,才能實現提升自我的願望。試問,哪一位上司不是用業績做考核,哪一個崗位的考核業績不是重頭戲呢。與其終日渾渾噩噩,不如發奮圖強,從來路在腳下,只不過我們有時都遺忘了古人“路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質樸道理。 總結下來,司馬懿的做人做事,兜兜轉轉,無非就是做好一個人而已。所謂出門靠朋友,救人靠自己。唯有做好了人,事才能做好。把事做好了,人生自然也順遂了。所以,身在當代職場中的我們,也要反思一下:做人是根本,做事是依靠,兩者互為表裏,互相扶持。怎麼做人?合乎禮儀;怎麼做事?合乎規矩,方能修得圓滿。

  跟司馬懿學管理觀後感篇三

觀看了《跟司馬懿學管理(六)授權之後怎麼做》,我覺得在這方面,司馬懿真的很了不起,值得我們去學習。公元238年,司馬懿接受了一個任務,遠途討伐公孫淵叛軍,徵遼東。這次外出徵遼東,因為難度大,皇帝曹睿授予了司馬懿極大的權利。但司馬懿在整個出發、行軍、打仗過程中,行為謹慎,智謀超羣,既展示了高超的作戰藝術,又贏得了皇帝曹睿的高度信任,為自己的職業生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提高執行力:司馬懿在圍困襄平的戰役中下令士兵在水裏泡着。偏偏有人敢説不,張靜都督令史,對此質疑,司馬懿殺了張靜,目的是為了殺一儆百。這樣就沒人敢反對了。最終贏得了戰機,取得了襄平戰役勝利。從這件事情,我們可以明白:決策可以有很多聲音,但是執行時必須只有一個聲音。必須在民主基礎上進行集中。提高執行力,就是在重大事情面前,統一思想,保證執行政策不走樣,這樣才能能提高工作效能。

二、文化化人:司馬懿在取得襄平戰役勝利後,還專門派人封了兩個人的墳墓,這本是公孫淵的兩個大將,是主和派,公孫淵早早殺了他們,司馬懿專門去祭拜,這是文化化人。屠刀讓人掉頭,文化讓人點頭。只有點頭的手段才能帶來長治久安。武力可以打天下,但不能治天下。高明的管理就得讓人點頭。寧治一服不治一死。在當今社會,做領導要以人為本,多一些尊重和關心,做到文化化人,少一些行政命令,切不可獨斷專行,採取高壓政策。

三、遠觀忠,近觀敬:襄平戰役勝利落下帷幕後,由於天氣寒冷,於是,有的將領向司馬懿提出分棉衣的事情。此建議遭到了司馬懿的強烈反對。原因是司馬懿明白,魏主曹睿授權給他,一是為了打仗,二是為了考察他的忠心。分棉衣事小,自己的忠心一旦被懷疑,這事就大了。司馬懿非常明白“遠觀忠,近觀敬”的道理,所以才會嚴格剋制自己及其軍隊。我們從司馬懿高超的處世技巧中,懂得越到遠處做事情的時候,在小事上越得端端正正。作為下屬,越是領導信任你,就要盡心竭力把事情做好。一個人能力有大小,水平有高低,但事情無論大小,都要認真和用心。認真能把事情做對,用心才能把事情做好。不能小事不想幹,大事幹不好!我們做不了大事但領導交辦的小事應該用心做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