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

來源:文萃谷 3.06W

一、聲音的產生與傳播

八年級年級物理知識點總結

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固體、液體、氣體介質都能傳播聲音,真空不能傳聲。聲音以聲波的形式向外傳播。

3、聲音在介質中傳播的快慢用聲速來表示,它的大小等於聲在每秒內傳播的距離。聲速的大小跟介質的種類有關,還跟介質的温度有關。15℃時空氣中的聲速是340m/s。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最慢,在液體中傳播的較快,在固體中傳播的最快。

4、回聲是由於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裏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在聲音傳遞給大腦的整個過程中,任何部分發生障礙(例如鼓膜、聽小骨或聽覺神經損壞),人都會失去聽覺。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2、聲音通過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覺的人可以骨傳導來聽聲音。

3、雙耳效應:人有兩隻耳朵,而不是一隻。聲源到兩隻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隻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徵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正是由於雙耳效應,人們可以準確地判斷聲音傳來的方位,聽到的聲音是立體聲。

三、聲音的特性

1、音調:聲音的高低叫做音調。音調高低跟發聲體振動頻率有關係,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頻率的單位為赫茲(赫Hz),物體在1s的時間裏如果振動100次,頻率就是100Hz。

人能感受的聲音頻率有一定的範圍,大多數人能夠聽到的頻率範圍從20Hz到20000Hz,動物的聽覺範圍通常和人不同,一些動物對高頻聲波反應靈敏。高於20000Hz的.聲音叫超聲波,低於20Hz的聲音叫次聲波。

2、響度:聲音的強弱叫做響度。響度跟發生體的振幅和距離發聲體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物體的振幅越大,產生的聲音的響度越大。

3、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不同發聲體的材料、結構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就不同。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分人。

樂音是物體做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樂音的波形是有規則的。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噪聲的來源: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聲體做無規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出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噪聲源包括以下幾種:

①交通噪聲。汽車、火車、飛機、輪船等交通工具是流動性的噪聲源,對環境的影響最突出,隨着城市交通越來越發達,車輛擁有量增加,交通噪聲污染日益嚴重。

②工業噪聲。來自工廠的各種機器和設備,不但直接對生產者帶來危害,對附近周圍的居民影響也很大。工業噪聲是造成職業性耳聾的元兇。

③建築施工噪聲,建築用的混凝土攪拌機、打樁機、推土機、鑽機、風動工具等產生巨大的噪聲。

④生活噪聲。公共娛樂場所、商場、市場等發出的聲音以及人羣的喧譁聲、家庭噪聲等都稱為生活噪聲。生活噪聲一般強度不大。在80分貝以下,但它使人心煩意亂,干擾人的正常工作與生活。

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噪聲的等級不同,所造成的危害也不同。

3、噪聲的控制: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鼓膜的振動

控制噪聲的方法,防止噪聲產生、阻斷噪聲的傳播和防止噪聲進入耳朵,即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利用聲能傳遞信息和傳遞能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