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7.9K

1.

唐僧讀後感

今天,我讀了吳承恩爺爺寫的《西遊記》,裏面主要寫了唐僧收徒,並於徒弟三人到西天取經的故事,在看的過程中,我非常關注唐僧,唐僧俗家姓陳,又名江流兒、玄奘,是如來佛二弟-子金蟬子轉世,在取經坎坷路上,飢餐渴飲,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唐僧十分善良,一心想佛,見廟都拜,但又過分膽小,我最佩服他不管遇到什麼困難,一定要取到真經的信心。

在師四人經過徒獅駝嶺時,唐僧被三妖怪捉去,要蒸吃能讓妖怪長身不老的唐僧肉,悟空和妖怪打鬥數次,最後被如來所救;在假小雷音寺,唐僧被妖怪捉去,也要吃他的肉,最後被彌勒佛所救,真是歷盡了磨難;在女兒國奇遇中,女兒國國王美貌如仙,要和唐僧結婚,讓唐僧當國王,可是唐僧卻不為美色、金錢所動,非要去取經,但是,唐僧心善,有時會妖怪和人不分,誤解孫悟空,念緊箍咒,痛的悟空滿地打滾,這一點不太好。

經過八十一難,走了十萬八千里,十四個春秋,唐僧在徒弟的幫助下,終於到達雷音寺,取得了真經,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在我的學習中,我也要為自己找一個目標,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有信心,去克服它,不能半途而廢,這樣才能成功。

2.

一部《西遊記》,洋洋灑灑寫了整整一百回,其中乾貨不過二字:“取經”。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眨眼間就會在大唐與雷音寺溜個來回。即便是沙僧、八戒,雖笨點兒,也能騰雲駕霧,日行千里,讓他們去,也可以“談笑凱歌還”。可是到頭來,非要唐僧前往不可,便把事情弄得曲曲折折,受盡九九八十一難,歷時一十七載,且取回來的還是一部“殘經”。

唐僧這人,有沒有本事,我不知道,但我知道這位“領導”一到,徒弟們除了要為他配備一匹白馬,還要幹“挑子”、“前馬”、“警衞”之類的活兒,而且只能追隨左右,靠着兩片腳底板兒,一步一步往前蹭。

還因為有了唐僧,就招引來了妖魔鬼怪垂涎三尺,它們耍花招設詭汁,爭吃唐僧肉。為了保護唐僧,徒兒們出生入死,浴血奮戰。流血負傷倒也無妨,只要傷得其所,“領導”心裏明白,就值;可是,唐僧不辨笑醜,不識人妖,且自以為是。你打了真妖,非但無功,反而有罪,他念起緊箍咒,疼得你遍地打滾,還要把你趕回老家去……

我轉念一想,這事也怨不得唐僧,他就這水平,就那麼不濟,沒轍、主要責任恐怕還在如來、觀音身上——用人不當,或者是有意用人不當,以增添艱難險阻和劫數,更顯事業的偉大。他們這麼做,當然有他們的.道理:其一,唐僧這人可靠,辦事穩當,不會招惹是非,還能忠實執行領導意圖,不會另搞一套;其二,唐僧與如來之關係非比尋常,唐僧前世名“金禪子”,乃如來之二弟-子,只因他不聽説法才貶真靈,轉世東土——畢竟是如來的老部下、老關係,取經之事,一旦成功,便修成正果,得道成仙,此等好處怎能讓那刁鑽猴兒、呆傻的老豬、愚笨的沙僧白白拾得?其三,對不安分的猴兒,放心不下,怕他再闖出什麼亂子,於是既要利用他的本事,又要拿緊箍咒管束他,讓唐僧負責監督執行,確保萬無一失。如此,徒弟露了臉,師-父也有功;唐僧有了功,如來也就獲得了識才有眼、教徒有方,指揮有力的名聲,因而也就能和這個故事…樣流芳百世了。

當然,話又説回來,《西遊記》是不能沒有唐僧的,有了唐僧才有“戲”嘛。可我總是希望在生活舞台上少有點“唐僧戲”,少點讓唐僧唱戲的人。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