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生門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02W
羅生門讀後感1

很多課外書都值得我們去看,一些國外的小説也值得我們去閲讀,這個暑假,我讀了很多書,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羅生門》這本書。

羅生門讀後感

小説《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發表的第一篇小説,故事梗概是:大災後,一名被主人辭退的僕役,在京都的羅生門下避雨。走投無路的他,起了“除了當盜賊,別無他法”的念頭。他爬上羅生門的門樓準備暫過一夜,卻發現一個老嫗正在薅死者的頭髮。他心中猛然升騰起正義感,質問老嫗。老嫗回答説用死者頭髮做假髮賣錢來維持生存,而且,這些死者,生前也不是善良之人。僕役對老嫗的憎恨之心慢慢減弱,最後竟剝下老嫗的衣服在黑夜中逃遁——也許賣了去換頓飯吃吧。

小説中的奴僕為生存所迫,一開始就有了當盜賊的念頭。但是當看到老嫗薅死者頭髮時,他心中的善良和正義感還是本能地表現出來。他聽了老嫗的解釋,那種當盜賊的念頭又重新升上心頭,罪惡感慢慢消解了——這是個複雜的社會,許多人為生活所迫而走上邪惡之途。或許,社會本身就存在邪惡,對邪惡的邪惡,也算不上缺德。甚至,他在剝老嫗的衣服時,為自己找到了打劫的理由:“我不這麼做,就得餓死嘛。”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為依據的,作為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為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説。

羅生門讀後感2

芥川龍之介是日本大正時期的重要作家,短篇小説巨擘,也是當時新思潮文學流派的柱石。他的短篇小説並不像我們所熟悉的眾多短篇小説那樣有個完滿的結局,而往往給讀者帶來的是出人意料的結尾。這也正是芥川龍之介之所以被稱為日本現代文學史上的鬼才的重要因素之一。《羅生門》裏發生的故事就好像是大千世界中截取的一個小小片段,實質平常所見的事情,卻在特定的環境下放大來看竟顯得如此這般的醜惡與突兀。

主人公設定為一個剛被主任辭退出來的家將。本是一個善良而普通的人,當他面臨衣食不足的窘境時,他心中萌生了一個的念頭“倘若不擇手段的話”。來到這羅生門時,這個念頭僅僅是一個“倘若”,事實上他是沒有這樣的勇氣與魄力的,他畢竟只是一個良民,連他自己也對自己是否真能夠“走當強盜的路”而產生了懷疑。當他來到門樓上,看到那個拔死人頭髮的老太婆的時候,他的正義感告訴他無論如何,在雨夜羅生門上拔死人頭髮已經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過,於是剛才那些“當強盜”的念頭消失了,他上前抓住那個老太婆,就像每個正義英雄在遇到邪惡反派時會做的那樣。老太婆害怕了在要給自己開脱時,她告訴了家將關於她拔頭髮是為了做假髮,及被她拔頭髮的女人其實生前也是幹過壞事的。

作者在《羅生門》中細膩的描寫了主人公內心世界的細微變化。

從性本“善”到最終的惡,過程中看到了主人公內心的複雜轉變,同時也向讀者展示了人類內心的懦弱。人們相信正義鄙視邪惡,在現實中卻不能堅持正義,並存僥倖心態為自己的軟弱找藉口,最終屈服於邪惡且不自知。人性的醜惡在這本書裏被淋漓的刻畫,我們看到的故事如同被人一件件撕扯下了外衣一樣,狹隘、自私、卑鄙,人們不想也不敢直視的東西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羅生門讀後感3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芥創作的短篇小説,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羅生門讀後感。

《羅生門》尤其精短,在他的小説中什麼也沒説,他只講了故事,他沒有任何議論和交代,故事甚至講的有些唐突,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説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蜕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為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説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説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面對複雜的社會,善與惡都不是那麼容易定義的。更何況,人心之複雜多變,善惡觀是以人對社會認識的深度和目標取向為依據的,作為一般人,總是選擇對自己有利的方向。

只有在生活無憂、風氣淳樸的社會裏,人才會活得有尊嚴,有善良的願望和對罪惡的憎恨。在一個貧窮、不公正、風氣惡劣的社會裏,罪惡感會被消解,善良和正義成為一種擺設和藉口。

當下,人們對社會公權力的濫用已經習以為常,對官員和國企經理貪污款額的接受程度已經越來越高,對各種各樣的愚弄和欺騙已經不再憤怒,對種種的不公平已經無話可説。罪惡感正在道德的集體淪喪下慢慢消解,並且,催生新的罪惡。

《羅生門》是一篇風格特異,技巧精湛的短篇小説,其文就如他的作者一樣,清晰而沉重地看到了問題,展現了問題,卻無計解決問題,看到那黑暗之中光明的門扉,卻只能在門外的黑暗中無力的歎息。大概是這樣的困惑並不只是侷限在一個時代,而是人類自我的終身枷鎖。可在某一個國度,某一個時代裏,又有幾人能擔負起這種思索的重任呢?

羅生門讀後感4

“羅生門是指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編造自己的謊言”

《羅生門》這篇小説講的是社會的落敗使得人為了生存下去只得不擇手段地過活的故事。羅生門下這方法是搶走死者的衣物,將蛇肉當魚肉賣維持生計,拉扯掉死者的頭髮換錢,也可以是強壯有力的年輕人掠奪老嫗的衣裳取暖。

謊言呀——謊言呢!我本身並不討厭謊言,因為沒有理由和勇氣去厭惡它。我也曾有着謊言啊,而形形色色的人類又有多少受到利益驅使製造羅生門的呢?芥川龍之介真的是在批判羅生門嗎?還是我們的臆想批判呢?但,我們有資格批判嗎?無論定義如何,至少人的求生本能這點是不容置疑的。活下去——活下去是正確的,那麼為了活下去而點綴的謊言就是錯誤的嗎麼?嘛,誰又知道呢。奇妙的芥川羅生門喲。也許我們跨入它的那一天會才會找到答案。

“就持續性以痛苦為樂而言,唯有心理分析和與哲學媲美”

《地獄變》這篇文章用了多層次的伏筆來突出人的心理活動,層層基情的疊加更是讓人驚歎不已。當我讀到《地獄變》的時候,我的痛楚感是淋漓盡致的。這印象比羅生門深刻太多。芥川深入的解剖人的想法,貫穿全文,這是無比痛苦的寫作手段啊。而這種持續性痛苦的寫作對芥川來説又是快樂呢,因為相對的精神上獲得的力量也是無比強大的。

《地獄變》這篇小説讓讓音樂感受到了芥川是個嗜血入迷的大人物呢。我能夠想象寫出帶着如此劇烈痛楚感的文章是多麼折磨自己的.心理,而精神上又會獲得多大的滿足。

芥川,你讓我滿足了。還記得地獄變裏良秀的異變性,那定然是讓我與芥川都痛楚又快樂的。無良知的人也好,有良心的人也罷。芥川筆下的人物切割了我的人生觀然後再進行重塑。我不得不説在我的人生觀被分割流淌出慧明的汁液時,我有一種被扭曲的快感。體內的思想蠕動變換着,思想微笑着狂熱着:“殺掉這一秒的自己,下一秒,你,就贏了”。正確:扭曲並不意味着打破。打破並不意味着破壞。而破壞也有可能是衝擊束縛最有力的方式。芥川,就讓你的文章把我破壞掉,束縛出吧。

羅生門讀後感5

《羅生門》是芥川龍之介的代表作之一。

我看的是一本以《羅生門》為名的小説集,小説第一篇即名為《羅生門》。這不同於電影《羅生門》,電影《羅生門》實際上是根據芥川龍之介的另一篇小説《叢林中》拍攝。

據説《羅生門》本身是一個來自佛教禪經裏面的故事。講的是在戰爭年代,一個破產的農民因迫於生計,拿起屠刀,決心作強盜。但是或許是因為他人心本善,抑或是膽子太小,總之一直沒狠下心來動手。一天,他來到一個剛剛經歷了浩劫和瘟疫的城市。那裏到處是殘垣斷壁,且屍橫遍野,一片蕭索絕望的情景,他希冀能在此尋到一些財物。結果在一處廢棄的門樓裏他發現有一個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正從一具年輕女屍頭上拔頭髮。他衝上去怒斥道:“你這個沒人性的,竟然對死屍也不放過!”老太婆説她只是想用這些頭髮做個頭套賣錢謀生罷了,“而且,你以為她生前是個善人嗎?她可是把蛇曬乾了當成鱔魚來賣。”“我這麼做完全是為了生存啊!”。這一番話讓強盜完卻放下了最後的一點善心了,既然是為了生存,還有什麼是不可以的?丟棄了僅存的良知後,他就搶走老太婆的衣服,揚長而去。

初讀《羅生門》時,不太能懂其中的深層含義。其實即使現在,我也不確定自己理解是否正確。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每一次讀《羅生門》都會有種莫名的壓抑和憂悶感。小説開場即描述了一個地獄一樣的場景:日落黃昏,陰霾密佈,淫雨綿綿,杳無人煙的街道,斷壁殘垣的廢墟,頭上盤旋着吞噬人肉的烏鴉,腳下重疊着無人認領的屍體……總之是滿目瘡痍。據説為了描寫屍體,作者芥川龍之介曾專程到醫科大學的解剖室去取經。真是佩服他,為了完成這篇小説對着恐怖的屍體看上幾個小時,還要忍受屍體濃烈的腐臭味。也許正是這些描寫及小説人物的為了謀生的舉動讓人感受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人們的苦難。

其實無論是那個不積陰德的老婦,還是那個由樸實農民蜕變成的強盜其實都是可悲而可憐的。天災人禍,為了生計,這是一切犯罪的藉口,也是致使人性墮落的原因。這就是説吃不起飯的時候什麼都幹得出來,這樣推理下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作出的任何事都是可以原諒的。然而縱觀中國歷史,違背這種生存至上理論的不在少數。古有“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不為五斗米折腰”“貧賤不能移”等等説法,就正好論證了這個世界上還有比生存更重要的事——人的尊嚴。

羅生門讀後感6

因為黑澤明拍的一部同名電影,《羅生門》可能要算芥川龍之介所有小説裏最為人所知的一個。但看過小説後便知,電影其實並非改編自這一篇,而是取材於另一篇《竹林中》。真正的小説《羅生門》,故事非常簡單,篇幅也很短小,講的就是一個飢寒交迫的武士遇到一個同樣食不果腹的老婦,在與之對話後突然大悟,放棄了思想掙扎,下手搶劫了老婦然後逃走的事。

動亂災害不斷的年代,給包括人心在內的一切都披上一層灰暗的色彩。落魄的武士在走投無路、無以為繼的情況下,不得不放棄良知以求活命,但可以看出,即使在作出了決定之後,他仍然對殺人越貨這種行徑心存懷疑。但是,偶遇老婦的一番話,讓他放棄了原本處於道德層面的掙扎,退回到活着還是等死的簡單自問,從而做出了棄義偷生的選擇。

老婦是為了生計去拔死屍的頭髮,武士是為了生存搶走老婦衣裳,這麼做都非他們所願,但除此之外,便沒有更好的活下去的出路。在這裏,生死變成了超越道德的首要矛盾,而一條生命本身並沒有善或者惡的區分,於是正義與罪惡的界限模糊了。

武士最終心生歹念搶劫而逃,小説也在這荒誕的結局之中,引人走向對自身行為更深層的思考。善與惡的界限究竟在哪裏?是否為了生存就可以無所不為?是否為活命而被迫做出的事就都可以得到諒解,都可以逃脱良知的審判?

芥川龍之介並沒有給出他的答案,他只是借筆下的人物承認了人性的黯淡一面,卻並沒有説這即是必然。

羅生門讀後感7

《羅生門》以令人窒息的緊湊佈局將人推向生死抉擇的極限,從而展示了“惡”的無可迴避,展示了善惡之念轉換的輕而易舉,展示了人之自私本質的醜陋,傳遞出作者對人的理解,對人的無奈與絕望。

羅生門,一隅殘破的斷壁頹垣,在瓢潑的雨水中,邊嗟歎人世的紛亂邊試圖為躲雨的凡夫俗子示範接受洗禮的暢快。然而,在這個悖逆的時代,説教顯得如此蒼白,各種人性的罪惡與墮落早就以失控的速度滋長,道德瓦解,價值崩潰,連基本的底線在利益面前都不堪一擊。

  一、無望的惡中寄寓有限生的希望

《羅生門》中,具有芥川特色的那種濃重陰沉的氣氛得到了最大的發揮。荒涼景象中,便有狐狸和強盜來乘機作窩。白晝,這些烏鴉成羣地在高高的門樓頂空飛翔啼叫,特別到夕陽通紅時,黑魆魆的好似在天空撒了黑芝麻,看得分外清楚。所以一到夕陽西下,氣象陰森,誰也不上這裏來了。

  二、惡的謊言的對立面不是真誠

《羅生門》從頭至尾保持了沉重而直接的風格,這也是背景部分簡化的優點。家將思維的變化,從起初的“當強盜還是餓死”到見到老嫗後“對一切罪惡引起的反感愈來愈強烈”和最後急轉而下的“這也是為了生存,要不然也得餓死”的“惡”的覺悟,《羅生門》是對人性中“惡”的暴露、揶揄和鞭撻。

總之,這是一篇將人性自我困惑集中在如此密集的時間空間加以劇烈地激化呈現的作品,作者用冷峻的語氣磨平了世俗思考問題時略帶慣性的稜角;用簡潔的文字把“惡”那光怪陸離的醜態直接暴露於作者面前進行審視與拷問。

罪惡感的消解,是社會的悲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