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3日是第幾個愛耳日

來源:文萃谷 1.56W

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平時您注意愛耳保護。那麼,2017年3月3日是第幾個愛耳日?下面本站小編帶大家一起來看看詳細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信息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考試網!

2017年3月3日是第幾個愛耳日

2017年3月3日是第18個全國“愛耳日”,今年的主題是“防聾治聾,精準服務”。

2017年3月3日是第18次全國“愛耳日”。“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歷經17年,對推進我國聽力障礙預防與康復工作,提高人民羣眾愛耳、護耳意識,減少聽力殘疾的發生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國家衞生計生委、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等15個部門日前聯合發出通知,確定此次全國愛耳日活動主題為“防聾治聾,精準服務”。

通知指出,實現《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行動實施方案》中提出的“到2020年,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接受基本康復服務的比例達80%以上”的目標,任務仍很艱鉅。各地要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整合推進相關工作,多部門聯動,加大防聾治聾工作力度,組織開展好聽力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活動。要推動健全聽力殘疾防控體系,重點做好遺傳性耳聾和先天性耳聾預防工作,加強婚前、孕前健康檢查,做好產前篩查、診斷。要推動建立聽力殘疾“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的.一體化服務及管理模式,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對聽力殘疾兒童實施早期干預、提供全面康復教育。要整合資源,形成zf扶持、全社會參與,zf與社會相結合的聽力殘疾人康復救助體系和公益救助體系。

  【全國愛耳日來歷】

1998年3月,在政協第九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社會福利組15名委員針對我國耳聾發病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薄弱這一現實,提出了《關於建議確立愛耳日宣傳活動》的第2330號提案。這一提案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衞生部等10個部門共同商定,確定每年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

  【全國愛耳日宣傳標語】

1、 預防聽力損傷和耳聾,人人享有健康聽力

2、 健康聽力,幸福生活

3、 康復從發現開始——大力推廣新生兒聽力篩查

4、 珍愛聽力,快樂成長

5、 康復一個聾兒,温暖一個家庭!

6、 全社會都來關心聾人!

7、 提高人口素質,減少出生聽力缺陷

8、 防聾走進社區

9、 預防耳毒性藥物致聾,提高健康水平!

10、 奧運精彩—我聽到

11、 康復一個聾兒,温暖一個家庭!

12、 預防耳毒性藥物致聾,提高健康水平!

13、 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發生!

14、 “健康聽力,幸福人生——關注老年人聽力健康”

15、 預防耳毒性藥物致聾

16、 重視聽力,愛護耳朵!

17、 開展“愛耳日”活動,提高愛耳護耳意識!

18、 樹立全民愛耳意識,減少耳聾發生!

19、 減少耳聾發生 實施早期干預

20、 聽力助殘----救助貧困聾兒

21、 “愛耳護耳,健康聽力”

22、 預防從初級耳科保健做起

23、 “減少噪聲,保護聽力”

24、 人工耳蝸——重建聽力的希望

25、 加強耳病防治,慎用耳毒性藥物!

  【聽力的簡易檢測法】

  低音測試法

可用機械手錶音檢查患者聽力,用棉球塞住患者一側耳朵,將機械手錶由遠及近靠近患者另一側耳朵,至其聽到聲音,測量距離;再用相同方法與另一側比較,並與檢查者比較。此方法可粗略地初步檢測出中、重度聽力缺失患者。

  頭髮摩擦法

醫生用拇指和食指抓起患者的一綹靠近外耳道的頭髮,輕輕地揉搓這些頭髮,產生一種相對高聲調的“刺啦”音。若不能聽到此聲音,則可能為中度聽力缺失患者。

  音叉試驗

此方法主要用於判斷患者究竟是神經性耳聾、傳導性耳聾還是混合性耳聾。用頻率256赫茲的音叉檢查,醫生可通過穩定地擊打自己彎曲的肘部來最好地激發音叉振動。

  Rinne試驗

將振動的音叉柄置於耳後乳突部(骨導),至聽不到後,再將音叉移至同側耳前(氣導),若仍可聽到,則氣導>骨導,即為Rinne試驗陽性,正常情況下氣導>骨導。感音神經性耳聾時也為氣導>骨導,但氣導和骨導時間均縮短。如聽不到,則先試氣導,然後試骨導,若骨導> 氣導則為Rinne 試驗陰性,屬傳導性耳聾。

  Weber試驗

將振動的音叉柄置於前額或頭顱中線,詢問患者聽到的聲音以何側為響,正常人兩側相等,聲音位於中間;感音神經性耳聾健側較響,傳導性耳聾患側較響。

  Schwabach試驗

比較檢查者和患者骨導音響的持續時間。傳導性耳聾時間較正常延長,感音神經性耳聾時間較正常縮短。

  【愛耳日的背景和意義】

中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2057萬,其中7歲以下聾兒可達80萬,老年性聾949萬;由於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約新生聾兒3萬餘名。聽力障礙嚴重影響着這一人羣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

為有效開展聾兒康復和預防工作,1988年,聾兒康復工作作為一項搶救性工程列入國家計劃,系統實施,中國共有聾兒康復機構1422個,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國聾兒康復研究中心為技術資源中心,以省聾兒康復中心為龍頭,以市級語訓部為骨幹,以基層聾兒語訓班(點)為基礎,社區家庭為依託的聾兒康復工作體系,截止1998年底,全國已訓練7歲以下聾兒11.2萬名,其中15.73%進入普通國小和幼兒園,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00年,衞生部頒佈了《常用耳毒性藥物臨牀使用規範》,規定了30種耳毒性藥物的使用標準,指導醫生正確、規範地使用,減少和避免聽力語言殘疾的發生。

中國新生聾兒數量多,康復需求大,但是,由於經濟條件和技術能力的限制,只能達到年訓2萬名的能力。因此,除採取必要的康復手段外,積極開展預防,防止耳聾發生、控制新生聾兒數量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為此,中國殘聯、衞生部等十個部門共同確定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並於2000年3月開展第一次“愛耳日”宣傳教育活動。這對減少耳聾發生,提高人口素質具有重大意義。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