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第四單元小説單元教材分析

來源:文萃谷 7.9K

教學導引

八年級第四單元小説單元教材分析

1、本單元是新教材國中階段中的第一個集中編排的小説單元。此前,雖然學生已在1-4冊課本中接觸到了6篇小説,課外也或多或少做了閲讀,已經初步掌握了小説的體裁知識,但是由於這些小説都散居於四冊書中由不同文體的文章組合成的單元裏,且有些篇目小説的特徵並不突顯,學生不易將相關的閲讀小説知識系統起來,所以學生還未形成閲讀小説的能力。因此,本單元教學中,教師仍應繼續引導學生鞏固記敍文閲讀的知識,引導學生掌握小説體裁的特點,幫助學生、總結歸納,將相關知識系統化,通過課堂實踐轉化為閲讀小説的能力,形成欣賞小説的能力。同時,也要注重探究意識的培養。

2、本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小説。小説是虛構的世界,但是小説中借人和事所表現的人性或者情感體驗則必須是真實的,所以它們所表現的生活能夠引起讀者的情感共鳴。這五篇小説都以生動鮮明的人物形象和巧妙曲折的故事情節,形象地反映了社會現實,表達了深刻的主題思想。《故鄉》通過對故鄉景色和閏土前後變化的描寫,揭露了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剝削壓迫下的舊中國農村日益破產、農民生活日益貧困的社會現實,表達了作者對被剝削被損害的農民的深切同情與焦慮,反映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強烈願望。《我的叔叔于勒》反映了一個普通小市民的日常生活。它通過主人公菲利普夫婦對親兄弟于勒態度的前後變化,深刻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人與人之間關係的金錢至上的本質。《麥琪的禮物》寫在聖誕節前夕,一對小夫妻相互贈禮物,結果陰差陽錯,彼此珍貴的禮物變成了無用的東西,但這一切都表現了他們愛的真誠。《范進中舉》圍繞老童生范進中舉,描述了范進及周圍人等的種種醜態,揭露了封建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的毒害,鞭撻了封建社會趨炎附勢的人情世態。《不朽的失眠》給我們講述了一場失意人的失眠,成就了膾炙人口的詩章的故事。閲讀這些小説,汲取基中的真善美,鄙棄其中的假惡醜,尤其要引導學生攝取其中富含哲理性的東西,而不僅僅停留在被其虛構的情節所吸引的層面上。

3、本單元所選的五篇課文,從時代看,古代作品一篇,現代四篇;從類別看,古代白話章回體小説節選一篇,短篇小説四篇;從作者看,中國小説四篇,外國小説一篇。作品產生的時代背景、故事情節和社會背景學生都不熟悉,但學生對小説容易產生興趣,且通過課內外閲讀小説已有一定的閲讀能力,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深淺難易採取不同的教法,關鍵是要適當介紹小説的文體特點,要組織好精彩段落的教學。對學生而言,重點應放在理解人物性格和課文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上。對課文塑造人物形象的肖像描寫、語言行動描寫、心理活動描寫、環境描寫應該重點把握,以提高記人敍事的能力。在學習中把握小説特點,提高鑑賞能力。

魯迅作品學生已接觸不少,特別是第四冊對《魯迅自傳》的學習,極大的加深了學生對魯迅其人的認識,擴大了對魯迅作品的閲讀面。《我的叔叔于勒》和《麥琪的禮物》的作者分別為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莫泊桑和美國小説家歐?亨利,雖然他們在世界文學史上頗有建樹,但對於閲讀甚少的當今國中生來説,他們在很多學生腦海中的印象幾乎是零。所以教師應該要求學生對他們有所瞭解,並課外閲讀兩位作者的其他代表性作品,以瞭解作者的創作風格,深入理解課文。《范進中舉》選自古代名著,教師應要求學生課外閲讀原著,瞭解課文前後的有關情節,以便更好地學習課文。同時這也擴大了知識面,體現了“課文不過是個例子”,教學是為了讓學生認識到語文是生活的反映,從而將學生的視野引向更遠,擴得更寬。

4、建議將本單元的閲讀教學與第七單元“自由、寫作實踐”結合起來進行。讀不是為了寫,而讀寫結合則是語文教學中被普遍認同的“共識”,所以説“讀”好是基礎,“讀”好是關鍵,因此教師一定要先在“讀”上引導學生下功夫,不僅讀懂小説的字、詞、句,更重要的是讀得情節曲折於腦海之中,人物形象凸顯於紙面之上,為學生的`有感而發、評論小説做好鋪墊。

教學設計

Ⅰ閲讀故鄉

[教法]A、朗讀法

本課是魯迅小説中的名篇,篇幅較長,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為了使學生在課堂中能夠較快地進入角色,有必要注重朗讀訓練。詩歌教學無疑要加強朗讀訓練,但小説教學也應該重視這一教學環節。學習這篇小説仍要以讀為本,特別是重點語段的朗讀,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作者深沉而強烈的思想感情。要加強指導,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讓學生通過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形成良好的語感。

B、創設情境法

這篇小説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距離極遠,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必須注重創設與課堂學習相適應的情境,如用多媒體、課件或資料片介紹20世紀國中國的社會狀況,印發文字資料或佈置學生課前自查資料、課內介紹交流等,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特別是要創設最佳提問情境,鼓勵學生鑽研課文,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真正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口頭表達能力。避免教師一人的講讀分析代替學生活動,使學生處於被動聽講地位。

C、比較法

這篇小説運用了多方面的對比。其中故鄉前後景色的對比,突出了農村經濟日益凋敝;閏土形象的前後對比,突出農民生活的日趨貧困;“我”和閏土前後關係的對比,突出了封建等級觀念對人的毒害;“我”和閏土關係與宏兒和水生關係的對比,反映了作者改造舊社會、創造新生活的願望。在這多方面、多層次的對比中,小説的主題突顯出來。教學中可以抓住這一特點,用填表格對比、分角色表演對比等方法來比較學習,領會作品的主題。

[學法]A、預習法 這是一篇魯迅寫於1921年的作品,學生不瞭解小説的背景,難以在課堂學習中進入小説的情境,所以一定要佈置預習。除了常規的要求外,還要指導學生上網或去圖書館查有關資料,還可以要求學生在預習中編寫結構提綱,理清小説的情節。

B、朗讀法 學生可採用以個人朗讀為主、分角色朗讀和集體朗讀為輔的方法。對話部分分角色,以求突出人物性格;重點段宜集體朗讀,在渾厚的氣勢中理解小説中議論的作用,去把握小説的主題。朗讀的同時也是在創設情境,有利於學生迅速進入小説描述的情境中,將自己換位於其中某個角色,投入閲讀。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