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課堂教學總結

來源:文萃谷 1.62W

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教師應當幫助學生制訂適當的學習目標,指點達到目標的途徑,指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學習策略,創造豐富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接納的、支持性的、寬容的課堂氣氛,與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和學生一起尋找真理,並且能夠承認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嘗試對生物進行分類》課堂教學總結

  1、 幫助學生設定適當的學習目標

本節課的探究活動是對課本所給出的幾種常見動植物進行分類。我根據學生對本學期學習的動物學知識較熟悉,先讓學生償試對動物進行分類,在分類時,要求學習小組一起按課本所給出的分類依據和步驟進行分類,這樣就降低了探究的難度引導學生初步體驗分類,最後合作小組自己根據已有的經驗確定分類依據對幾種動物進行分類,然後指導學生複習七年級所學植物各類羣的形態結構的特徵,再分組討論償試植物分類。這樣循序漸進,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培養學生逐步解決問題的能力。

  2、 建立寬鬆的學習氛圍

在學生完成課堂探究時,我利用課件播放優美的音樂,建立了寬鬆的學習氛圍。自主探究的課堂處處洋溢着師生民主平等的氣氛,我用生動的語言温柔的目光、信任的眼神加強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在輕鬆愉悦、民主和諧的環境氣氛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使學生產生了強烈的求知願望。從而親其師,學其道。

  3、 發揚評價的激勵功能

本節課對學生評價機會很多,對每一位(組)學生的發言,我都給予積極的評價,評價中注意關注和理解學生個性發展的差異,尊重和認可學生個性化的價值取向,讓學生從評價中體驗成長髮展的快樂,被人悦納的幸福,受人讚賞的自豪和奮發向上的衝動。

  4、 通過調查激發興趣提高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學生對周圍世界,對自然界形形色色生命現象,充滿了激情,教學應從學生感興趣和比較熟悉的問題和現象入手。本節課前,我佈置學生利用課餘時間去調查學校圖書館的書是怎樣擺放的和超市的物品是怎樣擺放的,鍛鍊學生與人交往的能力、口頭表達的能力和自學能力,同時也讓學生自主獲得分類知識;課堂上又讓學生對自己非常熟悉的書包裏的`物品進行分類。這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創設情境,增強了學生主動探究的願望和興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造性。

  5、 在主動參與中獲取知識

本節課我安排了兩個探究學習。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常見動物的分類”,“常見植物的分類”、學生間的合作交流能培養學生探索創新的精神,形成學生參與、合作、交流、競爭等現代意識和良好的品質。學生在小組合作的討論中不僅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而且通過討論使彼此的配合更加默契,相互信任程度加深,合作意識加強,同時個人的能力也有所提高。此外在交流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歸納總結能力、心理素質方面也得到加強,通過合作獲得成功,每個人在分享成功喜悦的同時,意識到集體力量的強大,增強了自信心。

  6、在總結表達反思中學會學習

教師鼓勵學生用不拘形式多樣化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我多次要求同學用自己的話,總結出他的想法和做法。例如:我們小組的分類方法與其他小組有什麼不同?哪一個更科學,更易於操作?分類完以後總結分類的方法步驟是怎樣的?你認為這節課的重點是什麼?在這個教學環節中,學生增強了自信心,學會尊重和欣賞別人,培養了反思能力、評價能力和歸納總結獲得新知識的能力。

但在討論過程中,有部分同學時效性差,主要表現為不認真思考、不積極發表見解,而是隻作為旁觀者聆聽,自信心差,不敢説出自己的意見,過分依賴其他同學,彙報過程中互相依賴,只把希望寄託在個別人身上等。有待於在今後的實踐中嘗試解決的方法。

這節課我感覺是比較成功的,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教學目的。學生的學習、分析、組織、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對本節課的知識也掌握的很不錯。通過教學,還使我認識到學生的實踐能力、創造想象的可塑性都遠遠超過了原來的想象,教師應在與學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中不斷清除“盲點”,做新課程教學中的“有心人”和“多心人”,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也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轉變學習方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