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都中醫藥大學全國排名情況

來源:文萃谷 1.15W

成都中醫藥大學原名成都中醫學院,創建於1956年,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成都中醫藥大學2017年在全國的排名,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成都中醫藥大學全國排名情況
  2017年成都中醫藥大學全國排名  成都中醫藥大學所在省份最好大學排名  成都中醫藥大學簡介

成都中醫藥大學是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經國務院批准建立的我國最早的四所中醫藥高等院校之一,是四川省重點高等學校,四川省人民政府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學校現任黨委書記張忠元、校長範昕建。

學校創建於1956年(原名成都中醫學院),1995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更為現名,2006年6月四川生殖衞生學院、四川省衞生管理幹部學院併入成都中醫藥大學。學校是一所以中醫藥學科為主,兼有理、工、管、文、農、教等多學科相關專業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高等院校。

學校現有温江、十二橋、高新、人南、汪家拐五個校區,佔地總面積1800餘畝。學校面向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研究生、本專科學生2萬餘人。設有基礎醫學院、臨牀醫學院、藥學院、鍼灸推拿學院、民族醫藥學院、第二臨牀醫學院、護理學院、公共衞生與管理學院、醫學技術學院、人文社科學院、體育學院、外語學院等15個學院。開設有中醫學、中西醫臨牀醫學、中藥學、鍼灸推拿學等26個本科專業和17個專科專業,其中,包括全國首批開辦的中醫學專業(1956年)、全國最早開辦的中藥學專業(1959年)、七年制中醫學專業(1996年)以及全國唯一的國家理科基礎科學研究與教學人才培養基地(中藥基礎)班(1997年)。

學校現有教職工2500餘人,其中,高級職稱600餘人,研究生導師近40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10人),有99位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學校現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首屆高校教學名師1人,“973”項目首席科學家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2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人選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2人,霍英東高等院校青年教師教學獎獲得者5人,全國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人,全國名老中醫師帶徒指導老師23人,全國優秀教師3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國師德先進個人1人,全國三八紅旗手1人,全國教育系統勞動模範3人,四川省首屆十大名中醫4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31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27人,四川省名中醫60人,四川省衞生廳及中醫藥管理局學術技術帶頭人45人。

學校是全國首批中醫藥學博士、碩士學位授予單位(1981年),首批臨牀醫學(碩士、博士)專業學位試點單位(1997年)。現有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3個,覆蓋中醫、中藥、中西醫結合二級學科16個博士授予點,有碩士授權點27個。學校現設有博士後流動站3個(中藥學、中醫學、中西醫結合)、博士後工作站3個(太極集團、恩威集團、江中集團)。

學校有4個國家級重點學科(中藥學、中醫五官科學、鍼灸推拿學、中醫婦科學),9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學科和18個省級重點學科。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5個(中藥學、中醫學、中西醫臨牀醫學、鍼灸推拿學、藏醫學)、四川省特色專業7個,國家級精品課程4門,四川省精品課程24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

學校教學科研實力雄厚,儀器設備資產價值1.81億元,建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中心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3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18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三級實驗室1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3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9個。還設有國家中藥GCP中心、四川省中藥篩選評價中心、四川省中藥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等科研機構。學校圖書館藏書110餘萬冊,校園網覆蓋全校。現有4所直屬附屬醫院、7所非直屬附屬醫院,其中,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中醫院)為“國家三級甲等綜合性中醫醫院”、“全國中醫藥臨牀研究基地”、“全國示範中醫醫院”、“全國百佳醫院”,有國家級重點專科6個。

“十一五”以來,學校承擔各級各類科研課題1121項,其中,國家“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重大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行業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課題122項,(其中“973”牽頭項目1項,“973”課題6項,“863”課題1項,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牽頭5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11項,行業專項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7項);獲各級各類科技進步獎37項,其中,部省級一、二等獎18項,申請國家專利73項;到位科研經費過億元,技術合作或轉讓合同經費5千多萬元。

學校1994年發起組建的高科技股份制公司“華神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是中醫藥院校參與發起的第一家上市公司。2002年,學校參與發起成立國家中藥現代化產業基地(四川),並承擔了四川省33個GAP基地中17個基地的建設指導工作。2002年以來,學校先後承辦了由國家科技部等三部兩局兩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第一、第二屆中醫藥現代化國際科技大會的學術組織工作,目前正在承辦的第三屆中醫藥現代國際科技大會的學術組織工作。

學校是教育部最早確定的有條件接受外國留學生的200所高校之一,也是最早開展對港澳台教育的中醫藥院校之一。學校自上世紀八十年以來接收和培養了來自韓國、日本、新加坡、以色列、德國、美國、法國、捷克及香港、澳門、台灣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學歷學生(包含本科、碩、博士研究生)及多種類型的中醫藥、鍼灸短期進修培訓學員4300餘人次,培養了我國第一位外籍鍼灸學博士和方劑學博士。學校與美國、葡萄牙、德國、日本、以色列、新加坡、韓國、香港、台灣、澳門等22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醫療、科研機構及學術團體建立了交流合作關係。經教育部批准同意,我校在葡萄牙舉辦了中醫鍼灸本科學歷教育分校,是我國第一個在海外舉辦中醫藥高等學歷教育的高校。學校與英國牛津大學、倫敦城市大學開展了本科、研究生合作培養項目,與台灣義守大學等高校開展了互換生(互相交換學生學習)校際交流項目,每年選派一批學生到項目合作高校交流學習。我校是科技部授予的“中醫藥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的“中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教育基地和醫療基地”,世界衞生組織也在我校設立了“WHO合作中心”。

學校一貫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堅持“三讓”(讓學生明確發展方向、讓學生得到發展機會、讓學生增強發展動力)素質教育理念,不斷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技文化素養、創新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建校以來,學校已為國家培養了高級中醫藥人才40000餘人,其中有新中國第一批中醫學本科畢業生和中醫藥碩士研究生、最早的中藥學本科畢業生、新中國第一位中藥學博士、第一位中藥學博士後和第一位五官科學博士。多年來,學校積極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和公益服務活動,形成了具有中醫藥傳統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由學生主辦已達27年的學術性刊物《中醫學與辯證法》在全國高校有較大影響。學校參加全國、全省大學生“挑戰杯”科技競賽、大學生文化藝術比賽、體育運動比賽等多次獲獎。學校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特色鮮明,連續十二年受到中宣部、教育部和團中央表彰。

經過50餘年的建設發展,學校凝練了“厚德、博學、精思、篤行”的校訓,形成了“求實、團結、勤奮、進缺的校風、“愛崗敬業、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教風、“樂學、善思、求本、創新”的學風,“艱苦創業、樂於奉獻、自強不息、追求卓越”的成中醫人精神代代相傳,這種精神,將始終是成中醫人前進發展不竭的力量源泉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學校堅持“秉承傳統、崇尚創新、突出特色、強化優勢、服務社會”的辦學理念,堅持科學發展,着力自主創新,團結和帶領全校師生員工,向建設“國內一流、國際知名”中醫藥大學的目標奮勇前進,為中醫藥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