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班教學總結範文三篇

來源:文萃谷 2.92W

學前班教學總結(一)

學前班教學總結範文三篇

學前班的孩子具有明顯的學前幼兒的特點,好動是他們的共性,學習注意力持續時間短,最喜歡的是遊戲、活動,我感覺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口語能力發展很快,在學習中他們的認知能力不斷提高,腦中積累的詞彙不斷豐富,表達的慾望也隨之加強,特別是拼音教學,與語言教學密切相連,更能有效地促進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所以教師必須認真的設計教案,根據學生的需求和接受能力的培養來設計教案。讓整個課堂活躍起來。這才是一節成功的課。

結合教學與新課程理念,談幾點體會:

一、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幼兒對遊戲的熱衷是不可泯滅的,許多幼兒都喜歡玩,因此我設計了一個摸球遊戲,調動孩子的興趣,增強學習的慾望。

二、看圖、形、音結合。

漢語拼音課的教學內容只有抽象的表音符合,沒有詞等豐富的內容,缺乏一定的語言文字情境,這些讓孩子學起來感到很枯燥。教學中,我將字母的形和音與插圖結合起來,將抽象字母具體形象化,激發學生的情趣。課堂上,從看圖説話導入,讓孩子自己發現隱藏在圖中的拼音的形,在模擬唱歌、打鳴的活動中讀準音,在發現形的過程中學會寫,學生開心快樂中識記形,讀準音,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賽讀。

兒童的好勝強,抓住這一心理,在課堂上巧妙地增設比賽,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漢語拼音的積極性,激發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興趣。

四、手腦並用親密接觸漢語拼音

在學習拼音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用身體來演演字母,用小手來做做字母,用身邊可利用的東西來擺擺字母,用橡皮泥來擺擺字母,這樣可使學生感受到拼音字母裏那麼的可親可近。它就在我們的身上,就在我們的周圍,這樣手腦並用的學習,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開拓了思維,發展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

學前班教學總結(二)

在開學初,我根據學前班數學的教育目標和本班的實際情況,科學的制定出適應幼兒發展的教學計劃。努力鑽研教材,並系統的、有目的的制定出每週教學計劃。並認真備課,準備教具,讓孩子在開心愉快的情況下學習知識。

在教學中,我能擺正自己的角色位置,尊重幼兒,把幼兒當作活動的主體。在學習中,我和孩子是一個整體,我以孩子王的身份來引導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激發孩子學習興趣,並把多學科的知識有機的結合起來,讓孩子學到更好、更豐富的知識。經過長時間的探索,我發現孩子們最喜歡聽故事。並且對聽過的故事記憶深刻,如果我能把數學課與語言課有機的結合起來,孩子們一定會興趣大增,於是我進行了大膽的嘗試。結果我和預想的結果一樣,孩子們真的對數學有了新的體驗,興趣大大的增強了。

例如我在教孩子們學習6的組成時,我首先讓孩子們認識"6",讓孩子們想象一下"6"想什麼?孩子們想象很豐富,"像勺子","像口哨"等,於是我就根據孩子們説的"像口哨"創編了一個故事:"6媽媽吹着口哨帶領小寶寶們去鍛鍊身體,6媽媽一共有5個孩子,它們是"1" "2" "3" "4" "5" .媽媽要求大寶寶一定要照顧好小寶寶,於是"1"寶寶和"5"寶寶一起拍皮球,"2"寶寶和"4"寶寶在跳繩,最後剩下"3"寶寶一個人,怎麼辦?媽媽就變了一個魔術,把"3"寶寶變成了雙胞胎,於是"3"和"3"一起打乒乓球,大家玩的很開心,身體也越來越健康!" 通過這個故事,讓孩子們很快就記住了6的組成。為了方便孩子記憶,我還把故事內容編成兒歌:1和5拍皮球,2和4跳跳繩,3 和3打乒乓球。為今後的學習加減法打好基礎。

在學習加減法的時候,我同樣根據這個故事情節讓孩子們輕鬆的學到知識。如我在教孩子們學到6的加法的時候,我會為幼兒創造出一定的情節:小寶寶們玩餓了,想找媽媽吃東西了,於是小寶寶們手牽着手去找媽媽,小寶寶可別亂牽手啊,必須和它一起玩的小寶寶牽手才能找到媽媽,()也就是1寶寶和5寶寶牽手才能找到6媽媽。教孩子們寫出加法算式:1+5=6,加號前後的兩個寶寶,可以相互交換位置,還可以寫出:5+1=6.根據故事內容,孩子們很快寫出:2+4=6,4+2=6 ,3+3=6.學習減法時,我為孩子們創造出媽媽和小寶寶們捉迷藏的情節:"有一天,6媽媽和小寶寶們一起玩捉迷藏的遊戲,6媽媽找到了1寶寶,問:"1寶寶和幾寶寶在一起?"孩子們根據故事就得知,1寶寶和5寶寶在一起拍皮球。"那麼6媽媽找到了1寶寶,誰藏起來了?"孩子們很快得知是5寶寶。所以就是6-1=5,還可以根據這情節得知:6-5=1。用同樣的情節和故事,讓孩子們很快掌握:6-2=4,6-4=2和6-3=3。

在故事的引導下,孩子們做加減法速度上比以前更快了,同時也避免了孩子總依賴搬手指的習慣。通過這半年的嘗試,我還發現孩子們對數與數的組成不再混為一團了,做題的準確率大大提高。孩子們對數學越來越喜愛,同樣我的教學也越來越輕鬆。在我不斷的努力下,我和孩子們終於找到了數學的樂趣。

在教學中,我不僅讓孩子學會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過度到能自己學會提問,在老師提供的環境中,學會提出一定性有價值的問題。在活動中,一些幼兒不懂得表達心中的疑惑。也就是説不會提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就更應該關注他們,想他們所想,探明幼兒好奇在哪裏,疑惑在哪裏,然後引導幼兒把心中的疑惑用問題的形式表達出來,把好奇心轉化為一個個問題,這樣才不會使幼兒的好奇心稍縱即逝,才能引起幼兒進一步探究的興趣。這種從好奇到提出問題的養成,對幼兒來説將會受益終身。所以我在上每一個數學課時,我都要準備豐富多彩的教具,為幼兒創設有趣的問題情境,用色彩和圖片去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來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我在教幼兒學習數的組成及加減的時候,我使用了大量的教具幫助我教學。每次我都設計有一個主題,如“動物園”、“大森林”、“我的家”、“果園”等等,讓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挖掘幼兒的問題能力。

特別是極個別差生,我總不放棄對他們的要求,總是耐心輔導,手把手的`教,並及時與家長取得聯繫,教會家長的輔導方法,在與家長共同努力下,考試成績都達到了優秀。總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幼兒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幼兒多動、多説、多看、多問、多表現、多思考,讓他們自己“跳起來摘自己想要的果子”,儘量多給幼兒一點思考的時間和活動的餘地,把提問的權利還給幼兒!

學前班教學總結(三)

本學期學前班的音樂,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愛好音樂的興趣,我們開展了教學活動和教學方法,為了訓練傳授粗淺的音樂知識和技能(唱歌、舞蹈、律動、音樂遊戲、音樂欣賞、節奏等)培養了幼兒時音樂的興趣,陶冶了幼兒的情操,發展了幼兒的音樂能力(音樂感受能力、想象力、記憶力、表現力等)我做到了如下幾點:

一、對於學前班的幼兒他們對唱歌大多數是會有興趣的,但在教學中也有厭惡的時候,因為幼兒的五音不全、中氣不足,有時候也有不喜歡唱歌的時候,我就採取了多種形式用不同的有效方法進行誘導,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

二、本教材為了加大唱歌量,將歌表演節奏的訓練、音樂欣賞與唱歌等,於是我就從感知音樂入手鼓勵幼兒用身體工作(如:拍手、跺腳、拍肩、拍腿等其他有節奏的動作)參與到音樂教學活動中,本學期我們學會了14首歌曲並會唱會表演,並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在教學中,我認識到了自己首先要解放思想,不應追求動作的外在形式,而應該注重動作的韻律感。只要兒童能夠按照節奏活動,積極參與活動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本學期,在教學中不斷地培養他們勇敢、堅強、自信、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和主動、樂觀、愉快地態度,用他們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功動作,提高他們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引導兒童熟悉周圍的環境和生活中美好的東西。豐富他們的感性體驗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的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引導他們互相交流,共同提高。如在上《對不起和沒關係》這課時,我對學生講平時禮貌用語,起到了良好的效果,這樣同學們彼此之間會用禮貌用語,減少了很多複雜的矛盾,給老師少找了麻煩。這就是德育滲透教學之中的效果。

以上是本學期,學前班音樂課中的點滴做法,但還存在不足之處,還待要進行領悟、探討,使以後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