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教案模板合集7篇

來源:文萃谷 2.98W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語文教案模板合集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瞭解海倫的簡要生平;

2、揣摩文中重要語句,適度拓展,加深體驗;

3、理解莎莉文老師雋永深沉的愛心和高超的教育藝術。

[教學重點]

1、揣摩文中重要語句,適度拓展,加深體驗;

2、理解“愛”的美好,把握“再塑生命”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學會根據需要,從文中篩選適當的信息,並進行概括性表述。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讓學生在黑暗與無聲的世界裏靜坐幾分鐘,然後談感受)

一個19個月就失聰失明,生活在無聲無語無光的世界裏,連爸爸媽媽都不認識的孩子,她墜入了一個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淵,幾乎喪失了生活的能力和勇氣。但她頑強地生活了下來,考進了著名大學,長大後又成為一名作家,用自己的生花妙筆,激勵別人生存的勇氣。這一奇蹟的創造,當然與她自身的努力分不開,但在那段困難的日子裏,走出心靈的障礙,重新塑造生命,卻不能不歸功於一位偉大的女性——她的老師莎利文女士。

二、整體感知

1、學生默讀課文。

2、疏解疑難字詞,讀準字音,弄懂詞義:

搓捻(cuoōniǎn)繁衍(yǎn)遷徙(xǐ)覓食(mì)小憩(qì)遨遊(áo)

花團錦簇(cù)冥思遐想(xiá)企盼美不勝收不可名狀期期艾艾油然而生風雲變幻

3、課文主要寫了哪能兩個人物?

海倫·凱勒、莎莉文小姐。

三、理解人物

(一)走近海倫

海倫·凱勒,美國女作家。

資料一:

海倫·凱勒(1880—1968),美國作家、演講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她出生後19個月,就喪失了視力和聽力,而且變成啞巴。後來,她的父母要求當地的盲人學校給予幫助,該校派莎莉文老師到她家協助。海倫借觸摸的方法學會了聾啞語言,利用點字系統學會了閲讀,又用一種特殊的打字機書寫。10歲時,學會了説話,後來在劍橋女校求學。1900年讀大學,1904年6月,以優異成績從大學畢業,並和莎莉文老師合作撰寫自傳《我的一生》。此書一出,轟動文壇,她的故事不但感動和激勵着千百萬殘疾人,也使無數的正常人為之震憾,使他們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此後,她又參加各種社會活動,經常來回演講,寫了數本書。1927年,她開始為美國盲人基金會募捐,致力於盲人事業,出版了《我的宗教》一書。1930年出版第二本自傳《中流》。她被人們稱為美國女英雄。

海倫説:“我要把別人眼睛所看見的光明當作我的光明,別人耳朵聽見的音樂當成我的交響樂,別人嘴角的微笑當作我的幸福。”

資料二:

馬克吐温説:“19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崙,一個是海倫·凱勒。”

美國著名作家海爾博士

評論説:“1902年,文學上最重要的兩大貢獻是吉卜林的《吉姆》和海倫·凱勒的《我的生活》。”

美國《時代週刊》評她為二十世紀美國十大偉人。

(二)走近莎莉文老師

文章是由三大部分組成的。請你快速瀏覽,概括文章三個部分的主要內容。

A、莎莉文老師教“我”識字。

B、莎莉文老師“我”認識、瞭解大自然。

C、莎莉文老師逐步引導“我”認識“愛”。

四、探究品味

1、找出文中關於“愛”的句子,並談談自己的感受。

“愛是花的香味嗎?”——愛是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感受的.東西。

“愛是不是太陽?”——愛能給人光和熱,能使萬物茁壯成長。

“愛有點兒……也不想玩了。”——有了愛,你就快樂,生活就變得美好。

2、你是怎樣理解“再塑生命”這一題旨的?

從字面上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

文中是指“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在莎莉文老師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教“我”懂得什麼是“愛”。從這個意義上説,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從而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

3、請你以“愛”為話題,寫幾句富有詩意的句子。

(學生自由寫作、交流)

五、拓展延伸

學生聯繫閲讀體驗,列舉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艱辛努力而成功的殘疾人的事蹟。

預設:

A、奧斯特洛夫斯寫《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B、貝多芬譜寫《命運交響曲》;

C、民間藝人阿炳奏響《二泉映月》;

D、司馬遷身受宮刑,完成《史記》;

E、美國連任三屆的總統、二次大戰英雄羅斯福從小患小兒麻痺症;

F、張海迪自學成才;

G、孫臏受臏刑,著《孫臏兵法》;

I、埃及第一任教育部長、大作家塔哈·侯賽因是盲人。

六、課堂小結

本文是美國盲聾啞作家海倫·凱勒的作品。這篇課文,既表現了一位富有愛心的老師莎莉文高超的教育藝術,也展示了一個盲聾啞女孩的精神追求。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在向莎莉文老師投去敬佩目光的同時,為這位聾啞女孩好學敏思、堅韌不拔、熱愛生活的精神品格所感動。同時,文章文筆優美,充滿詩情畫意,很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七、佈置作業

1、完成《語文作業本》;

2、完成“讀一讀,寫一寫”和“研討與練習”一、三;

3、課外閲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聖、愚、羣、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複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2.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3.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4.掌握有關“説”的文體知識。

二、過程與方法自瀆、分析、思考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重點、難點分析

1.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2.“説”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麼?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3.試摘錄作者關於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闢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課時設計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從七年級學過的《論語》中孔子説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導入。

(二)作者介紹(結合註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後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後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後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後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讚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傑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後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於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豔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後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説》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説:“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後學,作《師説》”

語文教案 篇3

一、教學目標:

1、通過本專題的學習,學會經過細心觀察與認真思考,從平常的事物中發現問題,發現規律,初步具備辨疑析難的意識,培養學生有一基本的科學意識,注意從日常事物中找尋學習內容。

2、瞭解氣候物象的基本知識,學習前人不懈探索自然規律的精神,學習勞動者積累的各種經驗。

3、學習本專題的説明形式,體會説明語言的特點;提高語文的綜合實踐能力,能考慮用專題的形式整合自己某方面的知識。

4、藉助所提供的各種學習材料,積極思考,發現並研討問題。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賞析、誦讀四首古詩。

2、體會説明語言的準確性,提高語文的綜合實踐能力。

第一教時

學習四首古詩

一、情景導入。

唐詩宋詞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不僅給我們後人帶來了很多文學知識,得到了美得享受,也讓我們理解許多物候氣象方面的知識。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幾首,來感受它給我們帶來的各個方面的知識。

二、教學過程

1、學習《塞下曲六首(其一)》

(1)回顧學習古詩的方法:(誦讀、理解、賞析),找一同學準確地有感情地讀這首詩。

(2)齊讀這首詩,並體會詩所表達的意思

小組討論明確;到了五月,祁連山仍就白雪皚皚,沒有鮮花,只有天寒地凍。雖然傳來吹奏《折楊柳》的笛聲,卻依舊看不到一絲春色。一早就隨着戰鼓聲去搏戰,到了夜晚也只能抱着馬鞍打瞌睡,希望能用我跨着的劍,像傅子介那樣為國除害,消滅敵人。

(3)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賞析。

如:“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這句中就可以抓住重點詞“曉”和“宵”就畫龍點睛地把戰士們夜以繼日、無怨無悔地駐守邊關、英勇殺敵的可貴精神和高尚境界全盤托出,展現在讀者面前,讓人讀了不禁肅然起敬,為之擊節讚歎。

(4)瞭解本詩中有關物象知識的記載。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這裏由於海拔高,氣候惡劣,夏曆五月,按理是一年中炎熱的季節,可是祁連山上只有皚皚的白雪,哪裏有爛漫的春花,原因是高度差異。

(5)背誦這首詩。

(6)引導學生閲讀《塞下曲》的其它幾首。

2、因第二首還是李白的詩,讓學生試着自己去閲讀、賞析。

小組討論、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地説自己心中所想,提自己心中所惑。教師只是在學生解決不了時,給予適當地補充。結合素材教學片,讓學生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學生的詩歌賞析能力。

3、學習第三首《塞下曲》

(1)學生交流作家、作品等文學知識,如有不再近一步補充。

(2)自由朗讀這首詩,領會它的意思。

提示:月黑風高的夜晚,大雁驚起高高地飛,敵軍趁着夜色偷偷地潰退,將軍正要率領騎兵追擊,飛揚的大雪,立刻落滿了戰士們的弓箭刀槍。

(3)選擇喜歡的詩句進行賞析。

如:後兩句在表現手法上,沒有用正面描寫的方法,而用側面烘托,沒正面描寫輕騎遠追及其輝煌戰果,卻用“大雪滿弓刀”烘托躍躍欲追的情景,所謂“將軍欲以巧伏人,盤馬彎弓惜不發”,扣人弦,引人聯想,言有盡而意無窮。

(4)瞭解本詩所含的物象知識

“月黑雁飛高”月黑雪猛,非大雁飛之時,卻見大雁高飛,暗示定有敵情。

(5)背誦這首詩。

4、學習第四首詩

(1)瞭解蘇軾及其代表性的作品。惠崇,北宋僧人,能詩能畫,尤擅水禽。

(2)自由閲讀這首詩,體會其內容。

提示:竹林之外,有三兩枝桃花爭相開放,春江之上,鴨子最先感知了江水回暖的消息。蔞蒿已經長滿了岸邊,蘆芽還很短,這正是河豚快要上市的時節啊。

(3)選擇自己喜歡的詩句進行賞析。

提示:注意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

(4)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本詩。

(5)瞭解詩中有關的物候知識:

(看到了蔞蒿滿地、蘆根發出短芽,就想到了河豚正在溯江而上。)

三、拓展想象。

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學過的古詩詞中,還有那些詩中體現了物候現象?

1、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

2、杜甫的《梅雨》

四、佈置作業:

1、理解並背誦四首詩

2、完成《導學與測試》的單元練習。

五、教學後記:

第二教時

一、教學目標

1.學會藉助網絡,查找、篩選、整理自己想要研究的內容。

2.學習用準確生動、通俗易懂的語言來介紹某一小知識。

3、瞭解文中所寓含的氣象物侯方面的知識。

二、教學重點

學習篩選信息及按要求用生動的語言改寫所篩選的信息。

三、教學過程

1、感知內容:

認真閲讀這組文章,從多面角度多側面瞭解有關雲識天氣、物候和物候學中的`物候的知識。引導學生對每篇文章的觀點、價值觀一一進行考察。

(1):閲讀《看雲識天氣》完成以下幾個問題:

①瞭解如何看雲識天氣?瞭解雲和天氣的關係。

②理解説明語言的通俗準確性。説明方法的恰當性。(分類別、打比方等)

③瞭解文中所出現的氣候物象的知識。

如: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雁鵝過,趕快播;雁下地,就嫌遲。

文章末尾提醒我們“要準確地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天氣預報”。説到天氣預報,以前的天氣預報,僅僅預報一下明天的天氣,而現在的天氣預報,既預報天氣,也介紹有關天氣、物候方面的知識;既講究科學性,也注意趣味性,這樣,既吸引觀眾去看,也能起到普及科學知識的作用。

④讓學生欣賞多姿多彩雲彩圖片。(教學素材片)

(2)閲讀《大自然的語言》瞭解物候現象的特徵、成因和意義。

2、拓展延伸:

(1)比一比、賽一賽,以小組為單位,看誰蒐集、整理的天氣物候的諺語多

如:①天上鈎鈎雲,地上雨淋淋。

②炮台雲,雨淋淋。

③江豬過河,大雨滂沱。

④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⑤天上鯉魚斑,明日曬谷不用翻。

⑥西北開天鎖,明朝大太陽。

(2)已佈置同學以小組為單位,確定研究主題,今天請同學們篩選整理資料,並派代表用2至3分鐘時間介紹各自的研究成果,要做到準確生動、通俗易懂。

(3).給每一小組25分鐘時間,25分鐘過後,各小組展示多角度、多側面的思考,各抒己見,充分展示個性,不要造成思維定勢,不要用給定的答案、固定的模式去限制學生。

(4).交流後,請同學互評,教師最後總結。通過今天的學習,同學們增長了不少的知識,(5)、課後還可以進行研究,當然還可以有更好的選題,如:

①《古代詩詞中的氣象知識》

②《從諺語看古人對自然現象的認識》

③《文學作品中是怎樣描繪物候現象的》

四、小結。

這一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篇文章《看雲識天氣》、《大自然的語言》,通過這些文章的學習,讓我們進一步地感受了説明文的説明語言的準確性、説明方法的多樣性,同時也讓我們瞭解了一些氣候物象方面的知識,開闊了我們的眼界,豐富了我們的知識,我們應像前人一樣多觀察、多積累,爭取了解更多的知識。

五、作業佈置

1、完成書後練習一、二題

2、觀察近幾天雲彩的變化和天氣情況的變化,能用已學的知識進行解釋嗎?

3、課外再積累一些關於看雲物候方面的諺語、詩句。

語文教案 篇4

教材簡析

從外形特徵、生活習性等方面介紹了我們的國寶——可愛的大熊貓。文章重點突出,形象鮮明,表達了作者對大熊貓的喜愛之情和一定要保護大熊貓的主張。

設計理念

屬於略讀課文,教學時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要讓學生帶着問題,充分自主閲讀,開展合作交流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自讀、自悟,合作、探究中感悟課文內容。

教學目標

1.瞭解大熊貓的習性、特點,懂得愛護大熊貓及其他動物,增強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9個生字。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大熊貓掛圖,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出示圖片)你們認識這隻可愛的'動物嗎?今天,動物園的熊貓館要對遊人開放了,想去看看嗎?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圈畫生字,把課文讀通順。

2.同桌兩人互讀課文,糾正字音,把課文讀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讀文,集體正音,感受大熊貓的可愛。

三、感悟課文

1.再自由讀文,想想課文從哪幾方面介紹了大熊貓?

2.讓學生回答上面問題,教師相機:是從外形、習性兩方面介紹了可愛的大熊貓。

3.學習寫外形這部分。

(1)指名讀一讀,想一想:你覺得大熊貓哪兒最可愛?

(2)學生自由發言,説出大熊貓的可愛之處,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

4.學習生活習性這部分。

(1)自由讀一讀,想一想:大熊貓小時候和長大後有什麼不一樣?

(2)學生回答上面的問題。

(3)你除了知道大熊貓愛吃竹葉、竹筍以外,還了解大熊貓的哪些習性?還知道關於大熊貓的什麼知識?學生暢所欲言講一講。

四、賽讀課文

1.課文這幾個自然段,你最有信心讀好哪一段?或最有把握讀好哪幾句話?(在賽讀過程中,生生、師生互相評議。)

2.相機指法。

朗讀時要抓住重點詞語,讀出大熊貓獨特的外形和懶洋洋又討人喜愛的樣子,配上動作聲情並茂地讀。

(1)讀第2自然段時,要突出表現大熊貓樣子特點的詞,比如“胖、短、光滑、黑的、白的、圓圓的、毛茸茸的”等詞,要讀得稍重一些。

(2)讀大熊貓睡覺的句子“呼呼大睡”和“又呼呼地睡了”時,要注意語氣的變化,表達出大熊貓又懶又討人喜歡的樣子。

3.大家讀得真精彩。現在同學們不要看書,看看教師帶來的圖片,説説大熊貓哪裏可愛?

4.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複述課文

1.熊貓館需要招聘一位解説員,請大家趕快準備吧!

2.小組內介紹、交流。

3.各小組選派代表參加解説競賽。

六、識記生字

1.卡片出示生字,開火車讀。

2.同桌互讀、互考。

七、積累拓展

1.閲讀《國小語文閲讀資源(注音版)》中《兩隻小獅子》。

2.讓學生課後收集大熊貓的相關資料。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①認識“試、驗、證”等10年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年詞語。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藴含的思想感情。

③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表達課文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①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祕嗎?

②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於蜜蜂,你知道些什麼嗎?

③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①自讀課文。畫出不認識的字,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②同桌互讀,糾正錯誤。

③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a.出示生字卡片或課件,用指名讀、開火車讀等方式檢查生字新詞的認讀情況。

b.交流是怎麼認識生字的',肯定各種不同的識字方法。

c.指名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讀課文,激發學生朗讀興趣。

④整體感知課文大意,説説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細讀感悟,經歷探究

①學習第一自然段。

a.讀一讀。誰願意把第一自然段讀給大家聽聽。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個什麼試驗嗎?

c.説一説。假如是你,你想怎樣做這個試驗?(可板書“試驗”兩字)

②學習第二自然段。

a.讀一讀。下面我們來仔細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樣試驗的,請讀第二自然段。

b.畫一畫。畫出能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語或句子。

c.寫一寫。請若干學生把畫出的語句寫到黑板上。

d.議一議。

表示作者試驗做法的詞句有沒有全部找出?

為了保證試驗的成功,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e.猜一猜。假如我們沒讀過下面自然段的內容,你覺得這些蜜蜂能找到家嗎?理由是什麼?

f.講一講。先指名學生複述這一自然段內容,然後同桌互述。

課堂練習

①學習生字。

a.出示要寫的生字:論、試、驗、袋、證、概、阻,引導觀察,説説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b.書寫後,教師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學生寫的字。

②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祕的興趣。

2、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3、通過資料,進一步瞭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理解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複習導入

①聽寫上堂課所學的生字新詞。

②説説作者做了一項什麼試驗,是怎麼做的。要求不漏述試驗的重要內容。

③試驗結果怎樣呢?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精讀課文,探究結果

①激勵學生多遍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讀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讀。你喜歡讀哪一自然段,能讀給大家聽聽嗎?

c.教師激勵:覺得自己能讀得和他一樣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來再讀。

②感知主要內容。説説蜜蜂回家的只數和時間。

③討論辨別。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兩隻,能不能説蜜蜂有辯論方向的能力?

④再讀再思,深入理解。

a.兩次回來的蜜蜂情況有什麼不同?

b.結合課文有關內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來的蜜蜂,中途中會遭遇到什麼情況,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可先讓學生充分想象,再請多人次説)

c.其他同學評點他們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師深入引導:從蜜蜂回來時遭遇到的不同情況,你有沒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強的辯認方向的能力?説説理由。

賞讀片斷,表達感情

①教師引導。小蜜蜂真了不起!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説有兩隻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再想一想,當作者介紹“二十隻蜜蜂中,十七隻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時,口氣又是怎樣的?

②學生自讀體會。

③指名學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現性地分別朗讀相關的兩段,表達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導疑,再激興趣

①誘導生疑:讀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後,同學們對蜜蜂具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產生了一些疑問?

②學生髮問。(主要目的就是要誘發學生提出疑問,把興趣拓展到課外的生活實踐中去。)

③教師引讀。我們來看看作者法布爾是怎麼説的,好嗎?

④學生多形式地朗讀,或指名讀,或小組讀。

⑤教師再引。

a.對於法布爾所説,同學們還有什麼想法交流嗎?

b.學到這兒,同學們也許又產生了更多的疑問,讓我們一起到書籍中,到生活中,用我們的實踐和智慧去解決這些問題好嗎?

指導寫字

①出示要寫的生字:測、括、確、誤、途、超,引導觀察,説説書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些什麼。

②學生組詞書寫書,用實物投影展示,評議優點或不足。

拓展活動

分工合作,蒐集有關昆蟲奧祕的資料,設計一張手抄報。

板書:

  14、蜜蜂

  辨認方向 能力強

  ? !

  遇到問題 實驗求證 得出結論

語文教案 篇6

課題:能説會寫 在書上應該寫、畫些什麼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1、通過討論使學生初步瞭解在讀書時應標些什麼。讓學生明白應該愛護書籍,不應亂塗亂畫。

2、培養學生愛護圖書並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難點:掌握簡單的標註方法。

教學準備:幾本冊書的各類課文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流程:一、創設情景,引出話題

觀看幾名學生在讀書時不同表現的錄象,引出本課口語交際話題。

二、自讀提示,明確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和基本要求。

三、自由討論

1、小組討論,可講講自己在讀書時習慣寫、畫些什麼。

2、出幾種常用方法:

(1)不認識的`字常點“.”標註,便於查字典。

(2)妙詞佳句常畫上~~~~~~~。

(3)遇到不懂的地方,用?在旁邊畫上。

(4)書的空白處可以寫一寫體會。

(5)自己補充的資料也可以寫在書上。

四、小組討論

1、如何進行實際性標註。

2、師生評説。

3、出示幾亂塗亂畫的書頁,學生髮表意見。

五、

看書的時候應該愛護書籍,不要亂塗亂畫。

語文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閲讀《中國人,為什麼不生氣》;理解課文內容體會題目的含義。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體會中國人怕事、自私的弱點,體會環保的重要性與責任感。

一、活動過程:

教師導入

1、題目的.意思是什麼?(反問)

2、文中舉了哪些社會上的不良現象?

二、學習課文

1、提出要求,引導初讀。

自由讀課文,試着理解課文的內容。

2、分小組學習,展開討論。

A、文章中提到了哪幾種破壞環保的現象?

1、往淡水河(溪)倒垃圾造成污染

社會現象2、違章出租車造成交通堵塞

3、化學品污染空氣和海水危害下一代生命質量

B、文中幾次提到“你為什麼不生氣?”説明了什麼?

C、聯繫實際,談談讀後感受。

D、結合本單元的課後活動,可開展一個“我很生氣!我要説……”的環保宣傳活動,活動可針對本地破壞環境的現象進行,與“保護我們的家園,要從身邊小事做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