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語文教案集合7篇

來源:文萃谷 3.97K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備】語文教案集合7篇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錢塘江大潮的壯麗和雄奇,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從中學習怎樣積累材料。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會用逐漸恢復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中有關潮來之時的描寫,學習作者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

理解描寫潮來時的幾個句子。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新課。

同學們在現實生活中或從電影、電影中可能看到過海潮,但是,你們看到過江潮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觀看江潮的課文《觀潮》。

 二、引導初讀課文。

提出要求:輕聲讀課文,自學生字新詞,邊讀邊想象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後的景象,嘗試給課文分段。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三、檢查交流。

1、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哪部分是寫潮來前的景象?哪部分寫潮過後的`景象?

3、因此,我們可以把課文分成幾段?為什麼這樣分?

四、講讀課文。

(一)讀第一段。

1、齊讀第一段,問:這篇課文主要講的是觀哪兒的潮?

2、這一段是從哪些方面來寫錢塘江大潮的?

(二)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段,思考:人們是在什麼地方觀看錢塘江大潮的?江潮還沒來,作者看到了什麼?

2、默讀第二段,思考:潮來前江面是什麼樣子的?人們的心情怎麼樣?並動手畫句子。

3、指名讀句子。

4、人山人海説明什麼?等着、盼着説明人們心情怎樣?

(三)講讀第三段。

1、學生自學。

2、交流討論。

(1)課文是怎樣描寫江潮聲音的?想象一下悶雷什麼時候響起來?江潮到近前時,聲音是怎樣的?

(2)指導朗讀。

(3)師生評議,加深理解。

(4)指名讀描寫江潮形狀的句子。為什麼把江潮比作一條白線?理解詞語橫貫。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牆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麼?兩丈多高有多高?那浪潮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這句話把江潮比作什麼?浩浩蕩蕩説明什麼?

(5)指導朗讀。

(四)講讀第四段。

1、大潮來的時候是這樣的,潮過後是什麼樣子的?齊讀最後一段,思考:這一段共有幾句話?每一句講了什麼?

2、交流討論。

五、課堂小結: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知。

二、補充介紹錢塘江大潮。

三、學習課文有順序、抓特點的觀察方法。

1、《觀潮》的作者是按什麼順序觀察的?這種觀察方法體現了大潮本身發展變化的特點。

2、大潮到來的時候有哪兩個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課文主要抓住潮水發展變化的特點,是從聲音和形狀兩個方面體現的。

四、鞏固生字新詞。

五、課堂練習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描寫潮來時聲音和形狀的句子抄寫下來。

3、練習背誦第三段。

六、佈置作業 :熟練地背誦第三、四自然段。

板書設計 :

聲 形

潮來前 平靜

悶雷滾動 一條白線

11觀潮 潮來時 越來越響 橫貫江面

山崩地裂 白色城牆

潮過後 風號浪吼 漫天卷地

恢復平靜 水漲船高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要求

1、認真閲讀例文《我的班主任》,領會作者怎樣通過具體生動的事例,把人物描寫得細膩感人的。

2、能通過討論交流,學會圍繞中心選擇材料,能自擬題目。

3、學會寫好人物動作神態的要領,做到細膩感人。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圍繞中心選擇和組織材料。

教學難點:把人物動作、神態寫得細膩感人。

課前準備

1.放大抄錄《我的班主任》全文。

2.佈置同學們回憶老師關心幫助過你的事。

教學過程

一、複習《師恩難忘》,明確寫法

1、指導學生重讀《師恩難忘》。

(1)師恩“難忘”,師恩“深重”,田老師教了作者4年,發生的事很多,作者選擇了什麼事來寫?為什麼要回憶這件事呢?

(2)讀了文章,我們彷彿“身臨其境”,我們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受呢?

2、學生朗讀思考,教師檢查點撥。

3、師生共同小結:由此可見,寫人要選好典型事例,還要把人物寫生動,寫具體。

二、學習例文《我的.班主任》,領悟寫法

1、自讀例文,想一想:

(1)作者選擇的事例有什麼特點?

(2)作者是怎樣把人物寫生動、寫具體的?把描寫馮老師動作、神態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

2、分小組討論、交流。

(1)選取生活中的日常小事,從“小”處見“大”。

(2)寫時抓住了人物動作、神態來描寫,細緻人微,具體感人。如“一隻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額”,“慢慢地向上抬起”,“一雙眼睛望着我”……

(3)相應地寫出“我”的感受和反應。

三、閲讀習作要求,運用寫法

1、指導學生閲讀習作要求:“我們的成長無不滲透着老師的心血。像上面上課時糾正寫字姿勢之類的事,哪個老師沒做過?”啟發學生回憶所有教過你的老師(包括課外興趣小組的輔導老師)。確定其中一個,選擇他(她)幫助、教育你的一兩件事,認真想一想後再寫下來。

2、引導選材:老師關心幫助你的事有哪些,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哪件事?

3、組織討論:怎樣才能把這件事敍述得具體生動?

4、擬題,完成初稿。

5、組織修改。

語文教案 篇3

[教材簡析]

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都是寫由讀書而生髮的感想,我想,作者的編排意圖也正是如此吧。

《冬夜讀書示子聿》是南宋詩人陸游的作品,是説詩人陸游用冬夜讀書生髮的感想來教育兒子子聿。前兩句的意思是説,古人做學問是不遺餘力的,而青少年時期花的功夫往往要到年老時才能有所成就。後兩句是進一步地告誡兒子,意思是説,從書上得到的知識終歸還是有限的,要深切地瞭解必須親自實踐才行。這首詩告訴人們,做學問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精神。一個既有書本知識,又有實踐經驗的人,才是真正有學問的人。

《觀書有感》一詩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教育家朱熹。這首詩告訴我們,正像源源不斷地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人需要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心智才能更加開豁,更加敏鋭。

這篇課文分兩課時教完,第一課時朗讀並初步尋找兩首詩的共同點,激發學生深入探究的慾望,然後,側重學習第一首詩,突破讀該首詩明白道理這個教學難點。第二課時側重學習第二首詩,明白道理,並比較兩首詩的異同並導行

[目標預設]

1、能正確、流利、有節奏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古詩;

2、能用自己的話説出詩句的意思;

3、能借助課文插圖領悟詩的文字和意境美,初步領悟知識和實踐的關係,懂得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4、在整體瞭解的基礎上,着重學習並背誦《冬夜讀書示子聿》。

[重點難點]

能借助課文插圖領悟詩的文字和意境美,初步領悟知識和實踐的關係,懂得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知識的.重要性。

[設計理念]

1、注意引導學生朗讀背誦,體會語言之美;

2、引導學生交流閲讀體驗,領悟詩情、詩意、理趣、導行。

[設計思路]

初讀感知——整體感知——比較朗讀——精讀感悟(側重第一首)——讀背體會——理趣導行——導讀課外詩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明確目標

1、 背誦顯身手。

相信不久前學的陸游的《示兒》,在座的能背的肯定有不少,有誰願意一顯身手,背給大家聽聽?

學生背誦。

2、 咱也露一手。

學生自由背誦,只要背全完整的一首就給予掌聲。(樹立學生學詩的信心,激發學詩的興趣。)

3、 我們學新詩,首先明題意: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兩首新詩,板書“冬夜讀書示子聿”“觀書有感”(板書課題)

(1) 學生嘗試介紹詩人並試説題意。

(2) 引導交流討論。

由學生介紹陸游。(字、號、為人以及主要作品)

“示”指示,訓示的意思。“子聿”陸游有七子,陸聿是陸游最小的兒子。陸游在寒冷的冬夜讀書,心有所感,寫下這首詩來教育、訓導自己的兒子。

教師根據學生討論情況適當增減宋代理學家朱熹的有關知識點。

作者讀書,心有所感,於是寫成這首著名的七絕。

過渡: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兩首詩,先研究這兩首詩有什麼相似之處。

二、 比較學習,朗朗上口

1、比較兩首詩的題目,找出相似之處。(都是寫讀書後產生的感想)過渡:有哪些不同之處呢?我們先通過朗讀來尋找。

2、讀出詩“味”來。

要求讀得抑揚頓挫,朗朗上口。(自由練讀)

4、 指名朗讀。(相機指正讀音與節奏)

5、 全班有感情地朗讀。

6、 試着初步比較。(説到即可,不必要求詳細完整)

7、 帶上你的理解朗讀。

三、 自主學習,清除障礙

過渡,我們先在第一首詩會考考你的理解水平。

1、 學生自主學全詩。自學要求:讀通讀懂詩句,瞭解新字新詞的意思,能説説全詩大意。

2、 讀一讀,想一想,議一議。

同桌間交流討論,相互取長補短,增進理解。

3、 談一談

指名説説古詩大體意思。

4、 釋疑難

(1)正音: 聿(yù) 躬(gōng)

(2)詩中字詞:學問、無遺力(不遺餘力,全力以赴)、始、成、終、絕知(深入透徹地理解)、躬行(親自實踐。躬,親自)

四、合作探究,精讀感悟

1、讀一讀。

在理解大意之後,你準備怎樣讀?讓學生根據理解來朗讀,把握詩中精華。(相機指導:前兩句“無遺力”要突出強調,“少壯工夫” 與“老始成”的對比味道,通過朗讀強調做學問必須日積月累,甚至不惜花費畢生精力,付出異常艱辛的勞動。)

(後兩句:要突出“要躬行”,讀出“紙上得來”與“躬行”即“知”與“行”對比的味道,強調要獲得真知,關鍵在於“行”即必須親自實踐。如果止於書本,花再多的功夫到老未必有成。)

2、説一説。

(1)提問:讀懂了這首詩,你覺得感受最深的是哪句詩?説説你的理由,和大家一起分享。

(2)練説。引導並鼓勵大家大膽、充分地發表自己的看法。

(3)指點。

第一句告訴我們:做學問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年輕時必須不遺餘力,全力以赴,到了老年時才有可能有所成就,不能心存僥倖,以為不付出或者少付出就有所作為、有所成。詩人強調做學問必須全力以赴,付出艱辛勞動,甚至不惜花費畢生的精力。如談遷、司馬遷、李時珍等。

第二句詩告訴我們:從書本學到的知識畢竟是膚淺的,不夠完善的。要真切透徹得理解,還必須親自實踐才行。書本知識學習必須與親自實踐密切結合,書本上學到的東西,一定要通過實踐才能真正瞭解,變成真正的學問。

3、想一想。

(1)提問。

詩人為什麼説“少壯功夫老始成”?不花功夫行不行?少花功夫行不行?

“紙上得來終覺淺”,詩人是不是不重視甚至忽視書本知識的學習?

“躬行”真的那麼重要嗎?

(2)思考

(3)交流

五、誦讀體會,擴展古詩閲讀

1、朗讀背誦

2、陸游的詩

遊山西村(宋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材解讀:

《爺爺的氈靴》這篇課文以孩子的口氣講述了爺爺幾經修復,“永世長存”的氈靴的故事,表現出爺爺對氈靴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關愛及小作者的深刻影響。

課文圍繞爺爺的氈靴的曲折經歷,描寫“我”隨之產生的不同感受。一開始就講爺爺的那雙氈靴穿了好多年,破了修修補補,又跟新的一般。以至於在孩子的心理產生“世間萬物終有盡時,一切都回消亡,惟獨爺爺的氈靴卻永世長存。”後來爺爺的腿痛。需要穿着氈靴下河,氈靴損壞的很厲害,“我”又想:世間萬物總歸有個盡頭,氈靴也不可能給爺爺用個沒完沒了——這不,它快完啦。然而,爺爺用冰把氈靴變得更結實了,於是,“我”重又產生了那種想法:我不定爺爺的氈靴就是永遠不會完結。春天來了,冰化可,爺爺的氈靴散成了一攤,爺爺終於扔掉了氈靴,他的殘餘成了小動物温馨的窩。長大後,每當有緣覓得一處以氈毛鋪襯的小鳥窩時,“我”總要像兒時那般思忖着:世間萬物有盡時,一切都會消亡,惟獨也的氈靴卻永世生存。爺爺珍愛氈靴,對“我”竟然產生這樣深遠的影響。文章的結尾,表面是寫氈靴“永存”,其實卻藴藏着深刻的含義。

二、學情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重在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學習之前可以個學生規定閲讀時間,明確要求,瞭解掌握學生的情況。針對這篇課文,應抓住兩個重點,一個是“我”對也爺爺的氈靴產生過哪些想法?這問題貫穿課文。始終,是一條主線。另一個重點是對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在文中多次出現,作者各有不同,要激勵學生進行討論交流,充分表達自己的意見。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獨立閲讀的能力。

3、理解爺爺對氈靴的熱愛以及生活中的事物的關愛及對小作者的影響。

教學重點,難點:

1、我對於爺爺的氈靴產生過哪些想法。

2、對課文最後一句話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事物,每個人珍惜的事物也有所不同,你想知道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的作者的爺爺珍惜的東西是什麼嗎?對我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嗎?

二、探究新課

1、生帶着問題自讀課文。

2、指名讀文,討論解決字詞的問題。

三、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師出示討論題:

1、我對於爺爺的氈靴產生過哪些想法?

2、課文的最後一句話在文中多次出現,意思各有不同,充分表達了自己的意思,你怎樣理解爺爺的感情。

學生:

1、分小組自學,討論交流

2、全班彙報。

3、談感受

四、總結

語文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秋天的圖畫是一幅色彩豔麗的圖畫。作者運用比擬的手法,把豐收的熱鬧情景和人們的喜悦心情描繪出來了。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3、喜歡秋天,願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秋天。

【學習重難點】

識字、寫字、積累關於秋天的優美句子。

【學習準備】

生字卡片。

【學習時間】

兩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秋天的美景和人們豐收後喜悦的心情。

學習重難點

認識生字。

學習過程

一、導入

1、如果老師讓你畫一幅秋天的圖畫,你準備畫些什麼呢?

2、有個小朋友也畫了一幅秋天的圖畫,並且還寫了一段小日記,打開書第4頁,今天咱們學習《秋天的圖畫》。圖是咱們今天要認識的生字。

開課時,讓學生説自己在生活中觀察到的秋天,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留心生活的習慣。課堂上,有的學生説:秋天到了,樹葉從樹上落下來,像一隻只黃色的蝴蝶飛來飛去。有的學生説:秋天裏,稻子黃了,楓葉紅了,秋天的顏色可真美啊!從學生的發言中,我感受到學生的思維是如此活躍,這與他們愛讀書的好習慣是分不開的。

二、看圖學文識字

1、看看圖中畫了些什麼?生邊説師邊出示相應的字卡。

2、學生認讀生字。

3、剛才同學們説秋天的圖畫,都説的很美,不過,很可惜,都是一個個的單句子。下面讓我們讀一讀課文,看看課文是怎麼把單句子連成一篇很美很美的課文的。生自由讀課文,藉助拼音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最好多讀幾遍。

在肯定學生的同時,給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是我們學習本課的目的之一:感受課文語言文字的美,激發學生學文的興趣。

4、把你剛才的`學習成果和你的同桌分享。讀給你的同桌聽一聽,請他表揚表揚你。

(讓學生時刻在鼓勵中學習,從而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內力。)

5、指名開火車展示讀。男女生比賽讀。想讀的一起讀。

(結合低年級孩子愛表現的慾望,充分給予孩子表現的機會。)

6、這篇文章太美了!我也忍不住想讀一讀,請你們用心欣賞老師的朗讀,邊聽邊想像:

在老師的朗讀中,你好像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聞到了什麼?

教師的範讀不僅可以給學生讀好課文打下基礎,更重要的是:教師入情入境地朗讀,可以把學生引進課文所創設的情景,讓學生感受祖國語言文字的美。

7、學生集體交流自己的感受。你們的想像力真豐富!現在再去讀一讀課文,慢慢地讀,邊讀邊想像這句話所描繪的畫面,你一定會有新的收穫。

8、誰願意把你最喜歡的句子讀給我們聽一聽?説説你為什麼喜歡它?在説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體會掛、露、翻、舉的語言美。

教學到這裏,出現了一個高潮。學生感受的特別好。有的説:我喜歡: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我順勢問到:你們能想象出金色的波浪是什麼樣子的?學生馬上就説到:秋天到了,稻子黃了,一大片一大片的,被風一吹,就像波浪一樣了。我馬上大加讚賞:你真是一個想象豐富的孩子。當學生賞讀完課文的句子後,我給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你們覺得課文的這幾個句子寫得特別美,所以讀了還想讀,作者真不愧是寫作高手!誰有勇氣即興説一句和課文類似的句子,成為我們班的小詩人呢?我班的曹禹韜馬上就説了一句:石榴咧開紅紅的嘴巴。我驚喜極了。

9、讀了這篇文章,你的心情是怎樣的?

10、讓我們帶着興奮、喜悦的心情一起朗讀。可以邊讀邊加上自己的動作。

學生在課堂上情不自禁地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動作。我認為,學生在語文課中用自己所理解的動作語言來朗讀課文,對於學生充分理解課文,熟記課文有很好的幫助。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書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習重難點

書寫生字,重點指導三點水和草字頭的生字。

學習過程

一、複習導入

1、師出示生字卡片,生認讀組詞。

2、打開書第四頁,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教師提示,學生背誦課文。

2、同桌互相提示,背誦課文。

3、學生自由、獨立地背誦課文。集體背誦,同桌互背。

4、師板書:

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你同意嗎?説説你的想法。

三、書寫生字

1、看書中要寫的生字,生認讀分析字形結構。

2、你發現了什麼?

(做和作、平和蘋、波和浪。)

3、生在書本上書寫,邊寫邊記。

4、課外作業:

畫一幅秋天的圖畫或收集秋天的落葉。

教學結束後,我佈置學生寫一寫秋天的景色。其中,曹禹韜同學的寫話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是這樣寫的:秋天是個萬物豐收的季節,棉海翻起銀色的波浪,石榴咧開紅紅的嘴巴,葡萄瞪着紫色的眼睛。到底是誰畫出秋天的圖畫?我想了想:哦!原來是勤勞的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明白鐵棒磨成針的道理,明白得不論做啥事,只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就一定能做好。

2、學會本課14個生字,認識止字旁,能讀準多音字“朝”的字音,懂得“鐵棒、詩人、艱苦、進步、更加、工夫、不論、決心、從此、刻苦”等詞語的意思。

3、能仿照“誰正在啥地點趕啥”的例句,把句子寫完整。

4、能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懂得第二段中的兩句話:“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肯下苦工夫。”

教學難點:

這篇課文要求懂得的詞語較抽象,學生懂得有一定難度,教師應在具體語言環境中指導學生感知詞義,或聯繫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知識啟發學生懂得詞義。

教學預備:

CAI、生字卡片、一根鐵棒、一根針

教學時間:

3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感知大意,懂得課題的意思。

2、學習、懂得第1、7自然段,教學生字:鐵、棒、磨、針、詩、困。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出示實物:針、鐵棒。問:這是啥?説説針和鐵棒的模樣。

2、問:特別粗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3、揭示課題2 鐵棒磨成針讀題,標題裏的生字想個方法記住它。

教學:鐵:金字旁,為啥用金字旁?與“秩”比較。

棒:書空右邊的“奉”,組詞。與“捧“比較。

磨:半包圍結構,廣字旁,書空。

針:與“葉”比較,為啥也是金字旁?

二、自學課文,懂得大意。

1、鐵棒到底能不能磨成針呢?請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2、課文共有幾段?講了誰,啥時候的故事?教師指名分段讀課文。評價。

正音:詩、更、決、此

3、卡片認讀字詞。

4、訓練朗讀句子

(1)能!一定能!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

(2)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

5、説説課文講了李白小時侯的啥故事。

三、學習第1段。

1、看文中插圖,圖中的少年是誰?找到書上寫李白的一段讀一讀。

2、指名讀。考慮:這一段共有幾句話?學習後你明白了那些事情?

3、學生彙報,教師隨機指導。

懂得“大詩人、唐朝”懂得多音字“朝”的'不同讀音和意思。朝:朝霞zhao(早上),唐朝chao(朝代)。唐朝是我國古代的一個朝代,距今1000多年,唐朝除了許多馳名的詩人,李白一定是其中感覺馳名的詩人。“詩人”是指專門寫詩,並有一定成就的人。為啥用個“大”呢?

教學:唐:半包圍結構,書空裏面的筆順。共10畫。

詩:用換偏旁的方法記,與“持、等”比較。

指名讀第二句。問:這個地點的“他”是指誰?“讀書進步不快”指啥?文書們李白讀書進步不快?懂得“貪玩、艱苦。”

教學:困,用“捆”來記。[你在學習中,遇到過啥艱苦?你是怎麼樣對待的?

4、讀第1自然段。小結:李白小時侯是一個不努力學習的小孩。他後來糾正了嗎?你是從哪一段明白的?

這部分能夠放到第二課時去

四、學習第7段。

1、齊讀第7段,李白如何會成為著名的大詩人?他回如何刻苦學習?

2、認讀“從此”,李白是從啥事情中明白要刻苦學習的呢?我們下節課再學。

五、作業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中範寫指導“棒、磨、詩”,接着學生抄寫生字。

2、自由讀課文。(機動)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複習上節課學過的字詞,學習懂得2-6段,重點懂得“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的道理。

2、學習生字:更、加、功、夫,認真書寫。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

1、卡片認讀生字。

2、比一比,再組詞。

因( ) 工( ) 比( ) 輪( )

困( ) 功( ) 此( ) 論( )

3、説説李白小時侯不同的表現,他是從啥事中明白應當刻苦學習的呢?

二、學習2-6段。[改為學習2-7段]

1、自由讀2-6段,劃出李白和頭兒娘説的話。

2、指名分角色讀李白和頭兒孃的話。

問:課文中兩次出現“驚奇”,感到驚奇的是誰?他為啥感到驚奇?

(1)看到頭兒娘在磨鐵棒,不明白為啥。(不明白)

(2)聽説頭兒娘要用鐵棒做針。(不可思議,不可能。)

3、用驚奇的語氣讀一讀李白的問話。

自由讀,試讀,指名讀,齊讀。

4、頭兒娘是再如何答覆的呢?

為啥頭兒娘説了“能”後,還要説“一定能”,而且用了兩個感歎號?引讀“只要工夫深,鐵棒就能磨成針”。啥是“工夫深”?

用乾脆、堅決的語氣讀第5段。

教學:更:去偏旁記,與“便”比較。

加:組詞。

功:力字旁,工的橫改成提。

夫:編順口溜。

5、聽了頭兒孃的話,李白明白了啥道理?找到讀讀第6段。[指導朗讀]

指名答覆,有啥不明白的地點,請學生釋疑。

教學:論:換偏旁記,與“輪”比較,組詞。

此:認識止字旁,書空筆順。

6、從此以後,李白怎麼樣?以讀代講。

“從此”到底是從啥時候起?

三、分角色讀課文。

1、自由讀預備。

2、男女分角色讀李白和頭兒孃的對話。

3、決定喜歡的角色讀讀。

四、作業指導。

1、教師在田字格里示範寫“更、功、此”,學生寫3個。

2、完成《課堂作業》的第4題。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會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2、學了鐵棒磨成針的故事後,明白得不論做啥事情,都要有決心,肯下苦工夫,事情就會做好,學習也會進步。

3、能用“誰看見誰在啥地點幹啥”寫一句話。

教學過程:

一、複習鞏固。

1、卡片認讀詞語。

2、完成課作第2題。

(1)李白是我國唐朝(chao zhao)的一位大詩人。

(2)春季,樹上開滿了桃花,遠遠望去像一片火紅的朝霞(chao zhao)。

3、看拼音寫詞語。

tie bang shi ren kun nan ke ku geng jia

( ) ( ) ( ) ( ) ( )

gong fu bu lun cong ci

( ) ( ) ( )

二、總結課文,進一步明白此課文的道理。[分角色朗讀課文]

1、齊讀全文,李白的兩次問話應當讀出驚奇的語氣。頭兒孃的話讀得乾脆、堅決。

2、啟發想象:李白明白了道理後,在後來的學習中,他遇到艱苦會如何想,如何做?

3、針對學生實際,結合課文中的道理,讓學生談談:學習了這個故事,你在學習上假如遇到艱苦應當如何做?

4、有情感地朗讀課文。

三、作業指導。

1、出示例句指導學生把話説清楚、完整。在説的基礎上寫句子。

(誰正在哪裏幹啥)

2、完成其餘作業。

板書:

鐵棒磨成針

有決心

做事情 成功

下苦功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煅煉學生口述能力,培養學生語感

過程與方法:小組學習、自主閲讀

情感、態度、價值觀:分析人物描寫,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文章的主題,啟發與鼓勵學生髮現獨特的見解

教學重點、難點: 分析人物描寫,揣摩人物性格。

把握金錢與親情的關係,啟發與鼓勵學生自我表達。

教學設計:

一、導入:首先談話導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二、整體感知

1、瞭解預習情況,理清人物關係(課件出示)

讓學生在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各自口述撰寫的于勒這個人物的小傳。

于勒身世浮沉,際遇坎坷,少年浪蕩,中年得意,老年淪落,你能給這個人物寫一個名片嗎?

于勒的名片

姓名: ( )

國別: ( 法國)

生活年代:( 19世紀後期 )

主要事蹟:少年浪蕩,中年得意,老年淪落

獲得榮譽:正直的人、有良心的,好心的于勒、有辦法的 這個傢伙

這個小子,這個賊,這個流氓

2、學生自由結合文本,瞭解于勒的際遇。

3、圍繞于勒的個人際遇 ,對他個人的.稱呼,或者評價是怎樣的,你能從文章中找出來嗎?

4、結合對於勒這個人物的平價,讓學生圍繞于勒地評價展開對課文人物形象地分析,勾畫圈點人物描寫,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設問:人們對待于勒的態度有什麼樣的不同?

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境,從文章中找出向對應的語句,加強師生的對話。

三,賞析人物的描寫

分組討論揣摩人物描寫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緊緊結合語言來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抓住神態描寫,分組討論,具體分析。

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他向旁邊走了幾步,瞪着眼看了看擠在賣牡蠣的身邊的女兒女婿,就趕緊向我們走來。他的臉色十分蒼白,兩隻眼也跟尋常不一樣。

母親也怕起來了,吞吞吐吐地説-------

我父親臉色早已煞白,兩眼呆直,啞着嗓子説

父親神色很狼狽,低聲嘟噥着------

父親指着女婿對她使了個眼色。

學生根據討論,探究人物的內心世界 並分析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神態。

四:拓展延伸

1、教師小結:古往今來,人們對金錢物慾的渴望,往往會超越真理、良知的防線,我國古代蘇秦也有這樣一段富有戲劇性的際遇。(補充蘇秦的事例)

2、 課內小練習

錢可以買到房屋,但買不到___;錢可以買到珠寶,但買不到_____;錢可以買到藥物,但買不到____;錢可以買到書籍,但買不到____;錢可以買到紙筆,但買不到文思;錢可以買到獻媚,但買不到尊敬;錢可以買到夥伴,但買不到朋友;錢可以買到服從,但買不到忠誠;錢可以買到權勢,但買不到實學;錢可以買到武器,但買不到和平;錢可以買到小人的心,但買不到君子的志氣。

3、下面幾則關於金錢的名言,或許讓我們理智的看待金錢,千萬不能淪為金錢的奴隸。

1.貨幣能使各種冰炭難容的人親密無間起來,迫使互不兩立的人互相親吻。(馬克思)

2.金錢是一個無底的大海,榮譽,良心,和真理都可以滅在其中。

3.如果你把金錢當成了上帝,它就像魔鬼一樣折磨你。(出示小黑板)

四:課外作業設計

假如時過境遷,于勒又發達了,他給菲利普夫婦又來信了,請你以“于勒叔叔又來信了 ”為題目,寫一篇小短文 。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