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的我》教案範文

來源:文萃谷 7.57K

那一刻的我美術教案篇一:

《那一刻的我》教案範文

教學目標:

學習運動中人物動作的畫法;結合學生的校園生活,創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培養兒童繪畫和表達的興趣及熱愛校園生活的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動作特徵,運用鮮豔的色彩和具有視覺衝擊力的構圖表現。

教學難點:

人物動態的表現,構圖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膽運用,畫面的氣氛渲染。

教學準備:

教具選擇:數碼像機拍攝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鏡頭;優秀學生作品。學具準備:繪畫等工具;收集自己在校園活動中的一些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從週一到週五,同學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裏度過的。校園裏的活動伴隨着同學們健康成長,歡樂也常伴左右。想一想,你最留戀校園裏的哪些有趣的活動呢?——體育課、運動會、節日聯歡、課間活動等。

(以談話的形式勾起學生對美好校園生活的回憶,激發表現的慾望。)

二、展開活動

1、老師這兒也拍攝到了一部分同學在活動中的鏡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同學呢,他們正在幹什麼?(播放鏡頭)

引導觀看、討論、表述畫面所傳達的內容。

鏡頭1——跑步

主要人物居中,其它人物襯托。跑步動作:手腳的協調擺動;人物表情:咬牙,額頭有汗;場面:緊張激勵。

鏡頭2——跳遠

腿的動作誇大,手後襬,人體傾斜,落地時的黃沙飛濺。從觀眾的臉部表情可知成功與否。

鏡頭3——擲壘球

構圖開闊,近景為人物側身,後傾,手拿壘球於肩後,另一手前擺,雙腿呈弓步;中景為揮旗的裁判;遠景為啦啦隊的同學。

鏡頭4——踢球

進球的瞬間:飛起的腿,對方球員驚異的表情。

(因為是熟悉的同學,熟悉的活動動作,學生的注意力肯定會被緊緊地吸引過來。鏡頭的定格,給了他們仔細觀察的時間,也有了充分表述的前提,在交流中理解活動中的不同動作。)

2、現場採訪鏡頭中的同學,請他談談當時的心情。

(被拍攝到的學生心情肯定很激動,何不安排個機會讓他在眾人的羨慕目光中表達他的.內心感受呢。把他的激動傳遞給其它人。)

3、那一刻的我呀,歡樂無比,別讓時間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來!——可以用什麼形式留住那一刻的我呢?

(除了攝影、攝像,還可用繪畫的形式留下精彩的瞬間。)

4、出示學生優秀作品,感受美術表現中的“那一刻的我”。

①踢球——(根據相機中的踢球圖片改變的蠟筆水粉畫)人物動作的誇大,使畫面充滿了動感,具有一定的喜劇色彩。

②擲壘球——(主要人物及壘球使用了剪貼效果,富有立體感)飽滿的構圖使畫面顯得熱鬧非凡,鮮豔的色彩烘托出了歡快的氣氛。

③打羽毛球④聯歡會⑤滑板車賽

(根據活動圖片改變的繪畫作品,更具有了感染力,讓藝術與生活手拉手: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範例中的畫面直觀地向學生闡釋了知識點,化解了難點,對學生的創作起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5、校園中的愉快活動精彩紛呈,你還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

學生根據所帶的照片,用鉛筆在作業草稿上快速地勾勒出你的活動動態,也可以是一組動作。不必計較人物的形體比例,可以誇張地表達人物的動作與表情。注意正、側面的不同表現,衣服也會隨動作產生一些變化,如關節處的衣紋等。

同桌交換,評價練習,提出建議。

(階段性地瞭解學生對動作的表現情況,是否有概念化及程式化的表現,通過學生互評,解決部分問題。)

6、構思畫面,討論:①重點表現一個或幾個同學的動態,再簡略地畫一些同學作為襯

託。②添加適當背景使畫面更完整,並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嘗試幾種繪畫工具的綜合運用,使畫面豐富多彩。

7、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練習前的構思交流,能訓練學生恰當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亦可避免學生在潛移默化受教師的成人化表現的影響,讓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引導學生,生成多姿多彩的畫面。)

三、延伸活動

1、展示作品,並説説自己的創意和構思。

2、相互欣賞,相互評價,相互討論。從畫面的構圖、動態的描寫、色彩的處理等方面進行適當評述。

3、老師點評,鼓勵學生的創作,對有個性的作品進行表揚。

(進行欣賞評述,提高學生的作品描述能力和審美能力,相互學習,相互包容,學會關注自己、關愛他人。)

四、結束活動

1、結束語:校園生活給了我們美好的瞬間,定格成了永久的回憶。老師希望在今後的各項學習活動中,能看到更多同學的笑臉。課後試着用連環畫的形式表現你喜歡的活動。

(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園活動,從中體驗更多的快樂,學習、活動兩不誤。)

2、整理桌面,將工具理好。

評價方式:以鼓勵為主,對有創意的作品要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學生自評,生生互評,教師點評。

積極參與校園生活及繪畫欣賞、創作過程的評價。

那一刻的我美術教案篇二:

教材分析:

本課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校園生活緊密相關,所有的構思和表現的素材都來源一學生平時的活動;畫面的表達方式和手段也是學生們熟悉所掌握的。但創造性地表現人物的連續動作和特點,對於學生來説有一定的難度。創造行為不是憑空而來的,它要受到生活中積累起來的經驗的影響。因此,觀察就是通過經驗來獲得視覺感受。引導學生觀察活動場面,理解和體會動態的構成因素,表現他們自己感興趣的情節與氛圍。通過畫面的構思和相互的配合,可以讓學生們之間有良好的感情交流;同時,通過回憶、想像和美術表達,讓學生更加熱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教學目標:

1.學習運動中人物連續動作的畫法。

2.結合學生的校園生活,創作一幅“那一刻的我”的作品。

教學重點:

抓住人物的動作特徵,用繪畫等形式表現跑步、跳遠等連續的動作。運用鮮豔的色彩表現

教學難點:

人物動態的表現,構圖的形式美感,色彩的大膽運用,畫面的氣氛渲染。

教學方式:

1、多媒體演示法——國小生畢竟還處在以充分發揮滿足視覺感官為主的階段,因此,根據學生這一生理特點,利用直觀形象的圖片、照片播放來持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展出的各種畫面,滿足學生的欣賞慾望並輔助學生對於動態的表現和構圖方面有了一定的認識和了解。

2、分析比較法——學生有較強的觀察能力,他們已能分析比較出不同物象間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對圖片、照片的分析,比較出繪畫表現(藝術)與照片內容(生活)的聯繫點與區別,通過對圖片的觀察、分析,使學生對教學內容的認識由感性認識發展到理性認識,幫助學生完成由抽象的主觀認識發展到具象的理解認識。

教具選擇:數碼像機拍攝學生在學校生活中的一些有趣的鏡頭;優秀學生作品。學具準備:繪畫等工具;收集自己在校園活動中的一些照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

從週一到週五,同學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校園裏度過的。校園裏的活動伴隨着同學們健康成長,歡樂也常伴左右。想一想,你最留戀校園裏的哪些有趣的活動呢?

——體育課、運動會、節日聯歡、課間活動等。

二、展開活動

1、老師這兒也拍攝到了一部分同學在活動中的鏡頭。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哪些同學呢,他們正在幹什麼?(播放鏡頭)引導觀看、討論、表述畫面所傳達的內容。

鏡頭1——跑步

主要人物居中,其它人物襯托。跑步動作:手腳的協調擺動;人物表情:咬牙,額頭有汗;場面:緊張激勵。

鏡頭2——跳遠

腿的動作誇大,手後襬,人體傾斜,落地時的黃沙飛濺。從觀眾的臉部表情可知成功與否。鏡頭3——擲壘球

構圖開闊,近景為人物側身,後傾,手拿壘球於肩後,另一手前擺,雙腿呈弓步;中景為揮旗的裁判;遠景為啦啦隊的同學。

鏡頭4——踢球

進球的瞬間:飛起的腿,對方球員驚異的表情。

(因為是熟悉的同學,熟悉的活動動作,學生的注意力肯定會被緊緊地吸引過來。鏡頭的定格,給了他們仔細觀察的時間,也有了充分表述的前提,在交流中理解活動中的不同動作。)

2、現場採訪鏡頭中的同學,請他談談當時的心情。

(被拍攝到的學生心情肯定很激動,何不安排個機會讓他在眾人的羨慕目光中表達他的內心感受呢。把他的激動傳遞給其它人。)

3、那一刻的我呀,歡樂無比,別讓時間偷走了它,快,把它留下來!——可以用什麼形式留住那一刻的我呢?

(除了攝影、攝像,還可用繪畫的形式留下精彩的瞬間。)

4、出示學生優秀作品,感受美術表現中的“那一刻的我”。

①踢球——(根據相機中的踢球圖片改變的蠟筆水粉畫)人物動作的誇大,使畫面充滿了動感,具有一定的喜劇色彩。

②擲壘球——(主要人物及壘球使用了剪貼效果,富有立體感)飽滿的構圖使畫面顯得熱鬧非凡,鮮豔的色彩烘托出了歡快的氣氛。

③打羽毛球。④聯歡會。⑤滑板車賽

(根據活動圖片改變的繪畫作品,更具有了感染力,讓藝術與生活手拉手:藝術來源於生活,但高於生活。範例中的畫面直觀地向學生闡釋了知識點,化解了難點,對學生的創作起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5、校園中的愉快活動精彩紛呈,你還想留住哪一刻中的自己。

學生根據所帶的照片,用鉛筆在作業草稿上快速地勾勒出你的活動動態,也可以是一組動作。不必計較人物的形體比例,可以誇張地表達人物的動作與表情。注意正、側面的不同表現,衣服也會隨動作產生一些變化,如關節處的衣紋等。

同桌交換,評價練習,提出建議。

(階段性地瞭解學生對動作的表現情況,是否有概念化及程式化的表現,通過學生互評,解決部分問題。)

6、構思畫面,討論:

①重點表現一個或幾個同學的動態,再簡略地畫一些同學作為襯托。

②添加適當背景使畫面更完整,並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嘗試幾種繪畫工具的綜合運用,使畫面豐富多彩。

7、學生練習,教師巡迴指導。

(練習前的構思交流,能訓練學生恰當運用已有知識的能力,亦可避免學生在潛移默化受教師的成人化表現的影響,讓學生啟發學生,讓學生引導學生,生成多姿多彩的畫面。)

三、延伸活動

1、展示作品,並説説自己的創意和構思。

2、相互欣賞,相互評價,相互討論。從畫面的構圖、動態的描寫、色彩的處理等方面進行適當評述。

3、老師點評,鼓勵學生的創作,對有個性的作品進行表揚。

(進行欣賞評述,提高學生的作品描述能力和審美能力,相互學習,相互包容,學會關注自己、關愛他人。)

四、結束活動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