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的讀後感1200字

來源:文萃谷 1.23W

看完柴靜的《看見》,心裏有一種説不清的滋味,我原以為這只是一本記錄十年的榮譽自傳,但出乎我的意料,在《看見》中我們並不只是看見,還有感受,感受着《看見》中的成長與變遷,不只是柴靜成長着,我們也會跟着她的腳步成長。

《看見》的讀後感1200字

在序言之初,給我印象最深,纏繞心頭難以抹去的是這樣一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多麼簡單的一句話,卻道出了多麼純真的渴望。在如今這物慾橫流的社會,人們想要的越來越多,走得越來越遠,卻離最簡單的自己越來越遠。似乎忘記了“人之初性本善”,為了所謂的功成名就,拋卻了良知,丟棄了道德、追名逐利、勾心鬥角。在自己編織的惡夢裏作繭自縛,變得麻木,變得不堪。每一個人在心靈深處都有自己的一份聖潔和純粹,只是因為某些原因在自身的成長過程中、外界的影響下,迷失了自我,遺失了這份心靈的美好。還是那句話:“不要因為走得太遠,忘記了我們為什麼出發”。

《看見》這本書中有無窮多個小細節觸動着我們的心絃,想必最讓人動容的不外乎柴靜筆下的親情,這本書中揭露了家庭暴力的黑暗,不得不讓人反思中國的婚姻制度。在中國,一個男人仍然可以打一個女人,用刀砍她的手、用酒瓶扎她的眼睛、用槍抵她的後背、強暴她的姐妹、毆打她的孩子,卻不會因此受到懲罰,只因為他是她的丈夫,還有比這更殘酷的現實嗎?人性裏從來不會只有惡或者善,但是惡得不到控制,就會吞吃別人的恐懼長大,尖牙啃咬着他們身體裏的善,和着一口一口的酒嚥下去,最後一夜,“血紅的眼睛” 睜開,人的臉也許在背後掙扎閃不了,沒來得及尖叫,就在黑色的漩渦裏沉下去了,暴力一瞬間反噬其身。在中國家庭有很多家庭暴力的例子,譬如採訪“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時,因為受夠了懦弱而走向強硬。走向強硬的同時傷害了妻小,他對家沒有概念,對親情也沒有概念。他眼中只有一個強硬的自己,以及眾人那些崇拜的目光,這是致使他摒棄人性,走向惡性的緣由之一。柴靜在書中寫到kim三歲的小女兒,是個孩子在父親毆打母親時,掙扎着往外拉父親的手,在被甩開之後一直做噩夢,哭着説“媽媽對不起,下次我用筷子,用剪刀攔他”kim頭搖的説下去,想把哭抿住,脖子上的筋脈全部凸起,他摟着女兒,對她説:“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為,不要恨爸爸這個人。”如何讓人不動容,即便再冷血的親情,也遮蓋不了那一縷光源。

畢竟是血濃於水,可以恨爸爸錯誤的行為,不要恨爸爸這個人。人是一樣的,對幸福的.願望一樣,對自身完整需要一樣,只要他在這兒,這麼活着,我們到哪兒,那麼活着,都是偶然。

藥家鑫這個名字想必大家不會陌生,2010年他在山東開車撞傷女子張妙後又下車補上致命六刀,了結了一條年輕的生命,這種惡行與對生命的的漠然令人髮指,他被人唾棄。事後柴靜採訪他的家人,父母的痛心不亞於受害者家屬的悲傷,而他們的兒子——藥家鑫,不同於我們想象中的狂傲自大,他們眼中的兒子努力而內向。在軍人父親的嚴厲催管下順從而聽話,幾乎不違抗父親的安排。但是,我不得不説,他的這種行為,也離不開父親的嚴厲管教。

由於年齡和閲歷的侷限,我對《看見》的理解可能達不到它想要達到的高度,但是書中人性的挖掘,對自己成長的突破,讓我受益匪淺。十年前,柴靜説:“她關心新聞中的人”十年後,她做到了,她沒有忘了自己為什麼出發。我們呢?是否還記得自己的初衷?十年後,我們是否未忘初衷?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