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刻爾克》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5.24K

《敦刻爾克》,本身是個歷史名詞,且有珠玉在前;好比中國人聽《四渡赤水》,結果已經知道,並無懸念。照着史實硬拍,就成科教紀錄片了。

《敦刻爾克》觀後感

諾蘭自然也明白。

所以他想了個法子保留懸念,那就是:

本片與其説是戰爭片,不如説是懸疑片。

我們知道歷史上40萬英法聯軍最後成功撤出了33萬人,知道這次大撤退某種程度上挽救了歐洲,保留了二戰西線的火種,某種程度上拯救了英國與法國。

所以諾蘭讓我們看個體的主角,讓我們擔心:大部隊是撤了,他們呢?在戰爭裏,個體的命運呢?

很微妙的:本片裏沒出現希特勒、丘吉爾與戴高樂這些傳奇人物。

更有趣的是,基本沒出現一個具體的德國軍人——有德國飛機,有德國子彈,以及片尾德國軍人影影綽綽的羣像,但沒有出現一個具體的德國軍人。他們更像是潛在的、無形的威脅。

於是電影被極度簡化了。無形的敵人正在湧來。海岸上是英法士兵,看着北邊的英國。所有人都在討論一個字,“家”。跨過大海,就能回家。

當然,還隔着大海呢。

於是這部電影,被簡化成了,“敵人到來之前,我們要跨海回家。”

於是變成了一個,關於個體的故事。

空軍在竭力奮鬥。海上的船隻冒死營救。海岸上的士兵緊張彷徨。漢斯·季默的音樂響徹始終,用大量的銅號音效帶着緊湊的情緒。情緒始終是緊繃的。

情緒的爆點有三個。其一,英國船隊出現。其二,“我要為法國人留下”——這句看過的一定有印象。其三,就是結尾。

但大多數時候,情緒是抻着的,是剋制的。

而情緒的起伏,支配着本片的進程。英國人在船上出於恐懼朝混進來的人怒吼;落海水手的恐慌;飛行員默默地算油;英國老船主神一般的冷靜。

尤其是英國人的疑似內亂,讓我想到《黑暗騎士》裏炸船威脅的時刻,以及,《集結號》裏,爭執要不要撤退的時刻——人性在極緊張時,在情緒逐漸崩解時的那種細節,很有趣。

當然,沒有類似於小丑、小李那樣的經典諾蘭角色。但這一部,本來就沒強調個性——空中的,岸上的,海上的,這些角色主要強調的是個羣體共性,畢竟,濃縮着40萬大軍的恐懼呢。

有一點,讓我想到《地心引力》。

《地心引力》中,宇宙浩渺無邊,美麗而殘忍;同樣,《敦刻爾克》裏,德軍沒有實際登場,大海才是真正的主角。大海被諾蘭拍得極為美麗,有一種單調的壯闊,足以體現人類本身的弱小,阻隔着生還的希望,隨時吞噬掉生命,就像無情的宇宙似的;但大海又是回家之路——只要船主老爺子,那點大英帝國老貴族範兒在撐着。

這種美麗又殘忍的矛盾,哎。

沒有典型的英雄形象,也許除了那個“我要為法國人留下來”的長官,那個駕船前來的船主老爺子,以及那個飛行員。長官自絕後路時的擔當;船主老爺子從一開始就堅定着,駕着私家小船,像郊遊似的,前來戰火紛飛的海岸救人,而且撫慰了落水士兵的心靈;飛行員義無反顧地完成任務後,在海岸點起那一簇火焰。

其他大多數角色,都只是芸芸眾生。漫長的'等候,茫茫的大海,最後被某種執着拯救了——説諾蘭沒有點什麼隱喻,我是不相信的。

漫長剋制了一整個電影后,有和平時刻的特寫。藍色調的大海換成暖金色調。然後在不斷的穿插鏡頭中,出現了那段著名的講話。

我以前看到過許多許多次,但在電影院裏,只有這一次,我服氣了,我覺得温斯頓·丘吉爾憑這段話,就配得上他的一切讚譽。

説到底,這部電影,就像是為丘吉爾這段配詞,專門做的配套解説:

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衞我們的島嶼。

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

即使這個島嶼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入飢餓之中,這是我一分鐘也沒有相信過的,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仍要在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之下,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這段話陳述時,鏡頭不斷轉到海灘,轉到登陸點,轉到島嶼和所有的地點,轉到所有犧牲與生還的角色,轉到大海。

“我們決不投降……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諾蘭這樣懸疑着小人物的命運,想討論的應該不是宏大的戰爭,而是“戰爭中,每個個體的情緒與命運”。

他大概想讓我們相信:

在鋪天蓋地的事件以及宏偉如大海之前,渺小個體的恐懼與無助,那是難免的;但某些高貴的勇敢瞬間,某些渺小個體的舉措(比如老船主那持續的沉靜),可以顯得多偉大;到最後,這些犧牲,都會是值得的。

——至少我是這麼相信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