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寒夜優秀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來源:文萃谷 2.18W

巴金的寒夜,好似一面鏡子,映照出的是那個時代的一個縮影,也是巴老的親身經歷和他對當時真實社會的深切體驗,在讀完巴金的這本寒夜後,你都從中感受到了什麼呢?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了巴金寒夜讀後感,歡迎大家前來參閲。

巴金寒夜優秀讀後感心得體會範文
  巴金寒夜讀後感篇一

又在手機上看完了一部小説,感覺開始喜歡拿着手機看小説了。這樣確實挺方便的,隨時可以看。這次看的是巴金的《寒夜》。

這部小説給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自然是一號男主角——汪文宣。他是一個怯弱的小職員,在主任甚至同事面前都不敢堅持甚至表現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一個人,的確符合他妻子口中所謂的“老好人”這一形象。然而他的下場竟然有這般悽慘:連慘死的那一刻都沒有最愛的人在他的身邊。甚至他最愛的人都不知道他已離開這個世界。

當他面對上司的刻薄,同事的鄙視,妻子的抱怨,他唯有一味的自責,永遠不懂得反抗。妻子終於忍受不住他的怯弱,她甚至寧願他打她罵她也不願意他不做=作聲,然而他還是沒有半句怨言。面對母親對妻子的詆譭,他也是毫無責備別人的意思。在抗戰這樣特定的環境中,作為一個小小職員的汪文宣,我想他有這樣的境遇又是在情理之中的。而他最後慘死的結果又是與他怯弱的性格緊密相連的。一個連自己真實想法都不敢表達的人有時候想想狠一點也只有死了算了。

在汪文宣身上,在劇情當中,我會不自覺想到現實中的我們。我們有時又何嘗不是像他那樣呢。優柔寡斷,怯弱,怕事,苟且偷安,逆來順受……人性的種種弱點一覽無餘。

生是一個時尚的銀行職員,她不被世俗所束縛,沒結婚就同汪文宣同居生子。她敢於最求自己的幸福,然而,她卻忘了大小宣的痛苦。她受不了婆婆的看不起,受不了丈夫的無能,受不了生活的貧困,就同年輕的主任飛去了蘭州。但作為一個妻子,她是潔身自好的,她並沒有做對不起自己丈夫的事;作為一個母親她又是盡責的,她沒忘記自己兒子的學業,按時往家裏寄錢。

在汪文宣死後沒多久,她便回來了。她是懷着思念和希望回來的。她以為宣在信裏講的都是真的,他的病一天天好起來了。當她知道丈夫的死訊的時候,她是痛徹心扉的,如刀絞的。這樣看來,她的確是一位鍾情的女子。

《寒夜》是一部平民的文學,是適合我們這些小市民看的文學。在整部小説中,我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從而感觸也就會來得更加的深。這樣看來它的確是一部值得一讀再讀的小説。

  巴金寒夜讀後感篇二

如果説《激流三部曲》反映的是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左右的中國社會狀況,人們對此還能夠理解,那麼我們卻可以説,《寒夜》這部長篇小説中文宣的行為卻使人們無法理解。因為這個時候清朝已被推翻了三十多年,即已經進入到了民國三十三年。如果説《激流三部曲》中的覺新、枚少爺等人是在家庭的壓力下,無法同外界接觸,或者是不得不接受舊的思想,或者説是心甘情願地接受舊的思想,而成為舊思想、舊文化的受害者和犧牲品,那麼,文宣這樣的人受過了新的教育還仍然擺脱不了舊思想觀念的束縛,就使人們感到似乎不可理解。同樣,巴金也是把人們向這個方面引導,説到底,就是有着一種反傳統的思想。

在這部長篇小説中我們還要認識到,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社會的偏見。而社會的偏見從很大程度上講,就是舊思想、舊文化所造成的。文宣的母親正是社會偏見的典型人物,如對樹生的行為這也看不慣,那也看不慣,不僅破壞了家庭,而且還摧殘着文宣的生命,直至文宣最後嚥氣。實際上文宣的死從很大程度上講,就是被社會偏見這把軟刀子殺害的。

當我們讀了這部長篇小説之後,使我們看出這樣一個問題,就是二十世紀四十年代的中國,早已不是清朝那樣的社會了。但是要從思想上擺脱封建主義的影響並不是那麼容易。文宣的母親就是一箇舊思想的典型代表人物。文宣雖然受到了思想的影響,而且所受的教育也是新的教育,但舊思想的偏見又像一根無形的繩索束縛着他,使他難以從舊思想中解脱出來,不僅他的事業不能成功,而且還成為了社會偏見的犧牲品。

巴金的這部長篇小説同《激流三部曲》相比,雖然沒有那麼使人激動,如在讀《激流三部曲》的時候,我們很容易因為書中的一些情節,而產生喜、怒、哀、樂等,而《寒夜》中的故事情節似乎使我們感到很平淡。但是,從很大程度上講,卻比《激流三部曲》更有着代表性。因為使我們看到了舊的思想、舊的文化並不是隨着社會制度的變化立即就消失的,而是將存在很長一段時間。

  巴金寒夜讀後感篇三

“寒夜”這一讓人戰慄的標題給讀者的第一反應便是寒冷,有點衣不裹體的感覺。果不其然,作品從寒夜中開始又從寒夜中結束,唯一不同的是,作品一開始伴着警報聲,但結束時卻沒有,可以説,結束的這一情景是當時的國人盼星星一般盼來的——日本投降了!

這部作品的前半部分故事情節跌宕起伏,後半部分則夾着作者沉痛的心情,夾雜着一種巴老特有的憂國憂民之感。故事情節環環相扣,整部小説明暗兩線同時進行。明線則以曾樹生和汪文宣的感情變化為主。暗線則暗示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如“民國某某年洗件衣服要上千元”,物價上漲,經濟動盪,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又預示着一個悲劇性的結局。

在汪母眼裏,樹生只不過是兒子的'一個“姘頭”。但老人對自己的孫兒倍加疼愛,這兩者矛盾嗎?我認為在情感上這並不矛盾,但在正常人的理智上是矛盾的。這也説明了,在母親的思想裏封建思想佔據主導位置,在她大腦海裏,沒有坐大轎進門的並非真正的兒媳。大家試想一下,在這樣一個家庭背景下,樹生的精神世界何等孤獨!就這點看來,樹生這一形象應該引起我們讀者的同情。

樹生,一個年輕美麗的女子,一個十三歲男孩的的母親,一個知識分子,一個銀行小職員,就這幾點使她與婆婆格格不入。她厭倦了那種平淡無奇的生活,試圖振翅高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於是經常痛苦的和自己的思想搏鬥着,可以説,他思想的搏鬥是從她和陳主任在晚上的郊外散步時開始的,從這裏我們看出了女子身上柔弱的一面。但是,不管怎樣,在進行了多次的思想鬥爭後,我們看出,她還是深愛着汪文宣的,“一日夫妻百日恩”,但她最終還是選擇了離開這個家庭,我們可以看出她的離開是為生活所迫,沉重的醫藥費,兒子的學費,這沉重的擔子都砸在了她一個人身上,但從她後來回到這裏時的情景,她的心仍然沒變,他始終被懊悔和愧疚交織着。

這部作品的主人公汪文宣的命運是極其悲慘的,在那種社會背景下,他這樣的“老好人”是沒有好下場的,但在他身上的閃光點是令人欽佩的,在好丈夫與好兒子之間他艱難的選擇着,但我認為,他始終很出色,在工作上他是一個“老好人”,好像在那個時代的中國,容不得他這種“老好人”,這也為他悲慘的結局埋下了一個伏筆。在工作上,他可謂一絲不苟,兢兢業業,但又不能得到領導的賞識,在家裏又他左右為難。病魔又纏繞着他,悲劇貫穿了他的一生。

作者有意將汪文宣的生命拖到革命勝利,這也藴含着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這是國民的精神,他始終與病魔抗爭着,中國軍民也與日本侵略者做着殊死的搏鬥,中國勝利了,可慰的是,他最終也看到了這一偉大的勝利。正如他本人所言,“我死也瞑目了”。這也給作品的主題思想增添了些許慰藉。

誠如作者後記而言:“我只寫了一個渺小的讀書人的生與死。但是我並無撒謊,我親眼看見那些血痰,它們至今還深深印在我的腦際,它們逼着我拿起筆替那些吐盡了血痰死去的人和那些還沒有吐盡血痰的人講話。而且在這中間,我還失去了一個好友和一個哥哥,他們都是吐盡血痰後寂寞地死去的;在這中間,“勝利”給我們帶來希望,又把希望逐漸給我們拿走。”

唯一的原因是:那些被不合理的制度摧毀,被拖死的人斷氣時已經沒有力氣呼叫“黎明”了。

“窗外冷風呼呼地吹着,沒有關緊的門不時發出咿呀的聲音,我那兩隻躲在皮鞋裏的腳已經快凍僵了。一年前,兩年前都不曾有這樣的“寒夜”,我還活着,我沒有患肺病死去,也沒有凍死,這是我的幸運”。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