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答題技巧彙總

來源:文萃谷 1.63W

政治技巧篇一:高中政治答題技巧(完整版)

高中政治答題技巧彙總

題型一、“體現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體現型的設問中有“體現了什麼”“怎樣體現”“如何體現”等字眼。

【解題技巧】:具體的解題思路是:定點——聯繫——梳理——作答一定點:確定考核的知識點是什麼;

二聯繫:聯繫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

三梳理作答:將材料所給的信息與考核的知識點一一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點,作答時要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題型二、“反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反映型”的設問,一般來説所給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圖表式的,大致有兩種情況:一是反映了什麼問題或現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麼變化.

【解題技巧】:不管是哪一種設問的情況,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説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明。做這類題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採用定點法。同上

題型三、“為什麼(原因)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一般設問以“為什麼説”,“為什麼要”等形式呈現。

【解題技巧】:具體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從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開。必然性亦可理解為緊迫性,也就是應客觀規律、時代背景而生的產物,是為了解決現狀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現實意義。

第二種:從為什麼要、為什麼能的角度展開。一定要緊扣題意且聯繫教材知識來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時還要分析能夠這麼做的條件和社會環境。

第三種:從政治、經濟或文化、歷史或現實,內因與外因等角度展開,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説”“這樣做”的依據,意義(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後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説明。

題型四、“怎麼辦(對策)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來講都是給出了確定的主體,如黨、國家、政府、公民、企業、消費者和個人等。並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內容。

【解題技巧】:解答此類題目時,可採用定點法,同題型一。凡是經濟學中見到如何經營類題時,應想到:

(1)市場:面向市場進行產業、產品結構調整,生產適銷對路商品;遵循價值規律,將生產資料與勞動力進行優化合理配置。

(2)科技:貫徹科教興國戰略,運用高新技術;

(3)管理:加強管理,貫徹人才強國戰略

(4)素質:提高經營者,勞動者的素質;

(5)效益: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增大產出,提高經濟效益,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6)品牌: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與信譽,創立品牌,生產優質無公害商品,衝破國際“綠色壁壘”

(7)競爭力: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將企業做大做強,增強國際競爭力,積極參與國際競爭。

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

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

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方式和黨的建設角度回答;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的權利與義務及其關係的處理角度回答。

從哲學角度回答怎樣做的問題,一般要側重於方法論,原理不用過多表述,但一定要結合實際問題來談,要體現哲學的思想與方法的要求。

題型五:“意義或影響類”主觀題

【題型特點】:此類題的設問一般有“積極影響”“經濟意義”“政治意義”“經濟政治意義”等

【解題技巧】: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

(一)經濟意義

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1、(有利於)調動積極性,解放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益,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

2、(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結構調整(經濟結構產業結構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就業。

3、(有利於)落實科學的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4、(有利於)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縮小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實現小康目標,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

5、(有利於)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增強競爭力

6、(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1、(有利於)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2、(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義

對國家的政治意義

國內有關活動

1、(有利於)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2、(有利於)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

3、(有利於)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

對外交往活動

1、對我國的意義:(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

2、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於)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對黨的政治意義

(有利於)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羣眾的聯繫,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係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係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政治技巧篇二:成考技巧政治答題技巧

辨析題主要落實大綱第二個層次的要求,要求準確掌握基本概念、原理的區別與聯繫及不同的表述方法。辨析題不是對與不對的簡單判斷題,也不能當作一般的改錯題對待。在專升本的政治考試中,辨析題丟分是比較多的。很多考生因為不會答題而放棄了,更多的考生把此題當作改錯題,一句話就答完了,因此丟分較多。

辨析題中的命題有兩種類型:

(1)錯誤命題。

這類試題的答法是:①判斷:指出命題錯誤;②分析説明:説明相關的正確觀點與知識;③分析命題錯誤的性質。例如:

抗日戰爭時期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都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

答題步驟如下:

第一,這個觀點不正確。(此語必不可少,是給分的)

第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是在特殊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特殊形式的聯盟。抗日戰爭時期,中日民族矛盾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發生明顯分化。

第三,以蔣介石為代表的親英美派大地產大資產階級為維護自身利益,隨着其主子的態度而變化,參加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以汪精衞為首的親日派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公開降日,變成了中國人民的敵人。因此,不能籠統地説抗戰時期大地主大資產階級都是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組成部分。(此段答案的核心內容,更不可少)

有些命題是模糊的、不準確的,有幾種情況:①命題是片面的,有合理性。如“在中國,沒收官僚資本就其革命性質而言是新民主主義的”。②命題部分正確,部分錯誤。如“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關鍵是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③命題的前提正確,推論(結論)錯誤。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因而是絕對的、無條件的”。④命題是籠統的、缺乏分析的。如“孫中山的三民主義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等等。

對於這些命題,儘管有部分正確或者前提正確,但結果都是錯誤的,所以在回答時,首先要指出命題是錯誤的,不能似是而非的回答,也不能對命題正確與否避而不談。如果這樣回答,判斷分就沒有了。對命題中的正確與錯誤部分,可以在具體分析時指出。

(2)正確命題。

這類試題比較好答:①判斷:指出命題正確;②分析説明,將命題展開,説明理由。例如:

公有制的實現形式可以而且應該多樣化。

首先,指出命題正確(2分);

其次,指出:

①所有制與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聯繫,又有區別。所有制是指生產過程中人與人在生產資料佔有方面的關係,它包括人們對生產資料的佔有、支配、使用、收益等方面的經濟關係。所有制的實現形式是這些經濟關係藉以實現的具體形式,主要是指資產(或資本)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4分)

②同一種所有制可以採取不同的實現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採用同樣的實現形式(2分)。

③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切反映社會化生產規律的經營方式和組織形式都可以大膽利用。(2分)

政治技巧篇三:20xx考研政治答題技巧

設問方式:作為一種開放性試題,常常以事件為背景,要求考生就背景材料中的現象、事件或觀點談談自己的看法、認識,或者要求考生對事件中涉及的各種行為或觀點進行評析。解題方法:回答此類題目一般是先進行對、錯或不全面的判斷;其次寫出相應的依據,此依據可以是一些法律法規或考研大綱中的某些理論觀點,再聯繫材料中的觀點或行為進行分析,最後針對錯誤的觀點火星微寫出正確的觀點或者行為。

例證真題:

38題:選做題Ⅱ

材料1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在20xx年2月2日就氣候問題發出了警告: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攝氏度至4攝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釐米至58釐米。美國著名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報告認為,"如果温室氣體排放仍得不到控制,其災難性後果不亞於發生一場核戰爭。"

材料2

現在國際上擔心中國很快就會成為世界頭號污染物排放國:而且再過25年,中國温室氣體排放量將超過其他發達國家總各。......中國的高速崛起,會用掉全球大半的能源,加重能源危機;由於巨大的污染物和温室氣體的排放量,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污染源,中國是氣候變化的主要威脅。

材料3

從1950年到2002年,中國化石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佔世界同期累計排放量的9.33%(同期發達國家排放量佔77%,而此前的200年間,發達國家更是佔到95%);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間,中國人均排放量居世界第92位,從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的彈性係數看,1990年到2004年的15年間,單位GDP每增長1%,世界平均二氧化碳排放增長0.6%,中國增長0.38%。

(摘自國家發改委主任馬凱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佈會上的講話)

20xx年12月14日,剛剛參加完印尼巴厘島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的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來到中國,針對近年來中國為節能減排所付出的努力,佐利克説,中國已經形成強烈共識,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關注環境保護,並提出了科學發展觀。他認為,中國政府在降低能耗、提高車輛能將標準,以及發展全球碳市場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不僅對中國本身發展意義重大,也將為全球應對氣候變化挑戰做出貢獻。

結合材料回答問題:

(1)上述材料中所反映的氣候變化的嚴峻事實對我們理解自然環境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有何啟示?

(2)評析"中國氣候威脅論"並指出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戰略選擇。

 20xx考研政治答題技巧——“意義”類

(一)解答哲學意義題一定要突出其方法論意義。

(二)經濟意義(根據不同主體定要點)

1、對國家:

描述國內經濟意義:

(1)有利於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減輕國家財政負擔;

(2)有利於優化經濟(產業)結構、優化資源配置;

(3)有利於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小康;

(4)有利於鞏固公有制主體地位、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5)有利於實現社會主義生產目的;

(6)有利於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7)有利於充分發揮市場的調節作用,按價值規律辦事;

(8)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充分發揮我國在國際競爭中的比較優勢,實施走出去戰略;

(9)有利於加強與各國的經濟交流與合作,實現經濟優勢互補,發揮我國在國際(地區)經濟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

(10)有利於應對經濟全球化、維護國家經濟安全。國內區域合作交流意義除上面外還要補充:(有利於)統籌區域發展;促進經濟合作交流,實現生產要素合理流動,經濟互補;增強區域競爭力。

(11)有利於建設創新型國家;

(12)有利於促進我國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13)有利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4)落實科學發展觀;

(15)有利於擴大消費,促進經濟的快速增長;等等

國內農業方面意義除上面外還要補充:(有利於)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鞏固基礎地位;產業化經營,促進結構調整,增產增收,提高農業經濟效益。

描述對外經濟意義:

(1).(有利於)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對外貿易、增強國際競爭力;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吸收引進資金、技術、管理經驗;實施走出去戰略,為我國的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國際(周邊)環境。

(2).(有利於)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等。

2、對社會:(1)有利於擴大就業、維護(農村)社會穩定;(2)有利於穩定物價,有利於落實科學發展觀,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協調發展(五個統籌---如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等),構建和諧社會(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6)有利於鞏固農業基礎地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3、對企業:(1)有利於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效益;(2)有利於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企業國內(國際)競爭力;(3)有利於降低消耗、減少污染,實現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雙贏。(4)有利於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競爭力,擴大市場份額。

4、對居民:(1)有利於增加居民(農民)收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生活的需要,(豐富物質、文化生活)提高生活水平;(2)轉變觀念,提高國民素質。(3)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4)樹立科學消費觀。

(三)、政治意義

1.國內有關活動

對國家或政府:(1)(有利於)鞏固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保障公民的權利。堅持“以人為本”(2)(有利於)依法治國(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3)(有利於)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繁榮;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4)有利於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5)構建和諧社會。

對執政黨:(1)有利於鞏固黨的執政地位;(2)有利於堅持黨的領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3)密切黨同人民羣眾的關係,保持黨的先進性;(4)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增強黨的凝聚力、戰鬥力。(5)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6)關係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係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係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加強黨的建設;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

對公民:(1)有利於維護公民的政治權利,保障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2)提高民族素質,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3)保護公民合法權利,促進和保障人權。

2.對外交往活動(1)對我國的意義:(有利於)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和抗風險的能力、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2)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於)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係民主化;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四)、思想文化意義

(有利於)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證;發揚愛國主義、民族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提高國民素質;以德治國。

例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加大基礎設施的投入,國家對基礎設施投入的重點從城市轉向農村。06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支出達3397億元,比上年增長14%;徹底取消農業税,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新增教育、衞生、文化等經費,用於農村的不低於70%。簡要説明中央實施系列惠農政策的經濟意義。(10分)

①加大對“三農”的財政投入,能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強化國民經濟的基礎,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的發展;(2分)②對農業的“多予少取”,能增加農民的收入,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2分)③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能提高農村的消費需求,啟動農村市場,進而擴大內需;(2分)④增加農村教育文化衞生等經費,有助於提高農民的素質,進而提高農業生產力的水平;(2分)⑤系列的惠農政策,使農民進一步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體現社會公平,也為新農村建設與和諧社會的構建奠定物質基礎。(2分)

20xx考研政治答題技巧——“圖表”類

解題方法:

首先要注意看圖表的.標題,一般來説標題直接反映了圖表的內容;

其次要做到“三比”:

(1)橫向比。把同一橫欄的數學作比較。

(2)縱向比。把同一縱向欄的數字進行比較,看比較出來的數字有何變化。

(3)綜合比。就是把橫向比和縱向比的數字綜合起來比較、考慮,慨括出整個圖表所反映出的中心內容。

最後,還有注意到圖表下面的註釋。

真題例證:

36.減租減息是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解決農民問題的基本政策。減租又稱二五減租,即規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額減收25%,地租的最高額不得超過37.5%。減息的原則是“分半減息”,規定放貸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過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對北嶽、太行等五個抗日根據地調查的數據。

設問方式:xxx給我們什麼啟示?/我們從xxx中可以吸取怎樣的經驗教訓等。

解題方法:回答這種設問題目時,應在對所給的材料進行認真的分析、提煉的基礎上從中先歸納出材料所反映的知識和道理,然後再推論出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答案要做到觀點與材料相結合。

真題例證:

35、(2)第一個村監會的建立對推動基層民主制度建設的啟示?

答:(2)基層羣眾自制制度的主要內容目前中國已經建立了以農村村民委員會、城市居民委員會和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為主要內容的基層民主自制體系。廣大人民在城鄉基層羣眾性自治組織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對所在基層組織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實行民主自治,已經成為當代中國最直接、最廣泛的民主實踐。20xx考研政治答題技巧——“反映”類

“反映”型題目

設問方式:“反映了某一問題發生了哪些變化”、“反映了什麼現象或什麼問題?”、“説明了什麼?”等。

解題方法:反映型題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則是理性的,也就是要把感性材料理性化,即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教材中所學的知識加以表述。解答這種類型題目的關鍵是對材料所給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採用定點法,即採用定點一聯繫一疏理、作答的解題思路。

真題例證:

35.閲讀下列材料

材料1

我國20xx年4月-20xx年11月CPI及PPI增長趨勢圖

注:CPI(消費價格指數)是反映一定時期內城鄉居民家庭購買的生活消費品的價格和服務項目價格變動趨勢和程度的相對數,一般認為CPI的增幅大於3%時,就存在通貨膨脹的壓力。PPI(生產價格指數)是衡量工業企業產品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指標。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

材料2

我國經濟自20xx年進入新一輪上升期,經濟增長速度從20xx年的10%一路上漲,2006年突破11%,並於20xx達到11.9%。然而經濟偏快增長也帶來一系列影響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經濟增長有可能由偏快轉為過熱。20xx年12月初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宏觀調控任務是:“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價格由結構性上漲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

20xx年隨着國際經濟金融危機的不斷加深,國內許多外向型出口企業經營出現困難,出口持續出現下滑勢頭。上半年經濟增長開始放緩,GDP同比增長10.4%,比去年同期回落1.8%,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水平上漲7.9%,這表明“防過熱”已見效,但物價漲幅較高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0xx年7月25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了下半年經濟工作的任務: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控制物價過快上漲放在突出的位置,即“一保一控”。財政部等部門宣佈自20xx年8月1日起提高部分出口商品的退税率,央行8月初調整了商業銀行信貸規模,9月16日起又下調了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和中小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以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以及流動資金短缺等問題。

20xx年前三季度,我國經濟增速同比回落了2.3個百分點,經濟增長五年多首次低於10%,隨着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對我國實體經濟影響日益顯現,國內經濟的下行風險逐步加大,中國已經從持續升温轉入降温狀態。11月9日國務院宣佈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特別是拉動內需十項新舉措的公佈。釋放出“保增長”的強烈信號,四萬億的投資將對經濟產生最直接的拉動。十二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指出必須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明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要着力在保增長上下功夫,把擴大內需作為保增長的根本途徑,把加快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作為保增長的主攻方向。把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作為保增長的強大動力,把改善民生作為保增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問題:

(1)CPI與PPI的走勢及其變化反映我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什麼問題?結合材料分析導致這些變化的主要原因。(4分)

【題型特點】:此類一般設問以“為什麼説”,“為什麼要”等形式呈現

【解題技巧】:具體有三種方案:

第一種:從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的角度展開。必然性亦可理解為緊迫性,也就是應客觀規律、時代背景而生的產物(模式為:由什麼決定)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決此問題的重要現實意義(模式為:是什麼的客觀要求;關係到什麼;有利於什麼)。

第二種:從為什麼要、為什麼能的角度展開。一定要緊扣題意且聯繫教材知識來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時還要分析能夠這麼做的條件和社會環境。

第三種:從政治、經濟或文化、歷史或現實,內因與外因等角度展開,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第四種:採用定點法。結合“材料和設問”確定行為主體和行為內容。從“行為主體和行為內容”出發分析原因。

一般情況下要回答“這樣説”“這樣做”的,必然性、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時也要回答不這樣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應由近及遠,由直接到間接,先經濟後政治有次序,有條理地展開説明。

真題例證:

36、(材料略)

(1)為什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4分)

(2)為什麼説"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6分)答案:(1)鴉 片戰爭以來,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近代中華民族面臨的兩大歷史任務就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富裕。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進行了改革開放,開創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近代以來的奮鬥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發展才能自強,因此必須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經過九十多年艱苦奮鬥,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把貧窮落後的舊中國變成日益走向繁榮富強的新中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展現出光明的前景。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總結歷史經驗,不斷艱辛探索,終於找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正確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果。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開闢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使中國人民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20xx考研政治答題技巧——“認識(評價)”類

【題型特點】:此類題通常是材料先給出一個重大的社會現象,然後要求用所學的知識談談對這一現象的認識常見設問有“如何認識”,“如何看待”“談談對某一現象的看法”“分析(評析)某一現象”等等

【解題技巧】:此類題可按照“判斷表態”——“闡述道理”——“明確觀點或做法”的解題思路來作答,也可按照“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的解題思路來作答

1、 “是什麼”——即題目説(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

2、“為什麼”——即説(做)這件事的依據、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性。

3、依據——即説(做)這件事的經濟學、哲學、政治學的理論依據。

4、重要性——即説(做)這件事的作用、意義、目的、目標等。

5、必要性——是説(做)這件事當前存在的客觀實際,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6、可能性——是説(做)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觀條件,使做這件事成為可能

7、危害性——是做或不做這件事將會導致怎樣的消極後果。

8、“怎麼辦”——即黨、國家、公民、企業、消費者、個人等準備怎樣做這件事,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

回答時先原理,後結合材料,態度要鮮明。

【例】氣象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德爾菲”定律揭示了氣象行業的投入與產出的密切關係,即在氣象行業投入1元錢,可以獲得98元的經濟回報。我國某省氣 象部門一年便可為該省帶來經濟效益15億元以上,一些地區已經出了專業的氣象經紀人和氣象服務企業,氣象經濟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回答:試用所學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氣象經濟迅速發展這一現象。

【解析】1、是什麼:氣象服務業屬於第三產業。氣象信息是一種經濟資源。 2、為什麼:①重要性是:企業有效利用氣象信息可以減少損失,創造效益。

②可能性是:氣象服務企業和經紀人的出現,有利於充分利用氣象信息的經濟價值。 ③必要性是:氣象服務的興起反映了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3、怎麼辦:此題可不用回答。

【答案】①氣象信息也是一種經濟資源,企業有效利用氣象信息可以減少損失,創造效益。 ②氣象服務企業和經紀人的出現,有利於充分利用氣象信息的經濟價值。 ③氣象服務業是新興的第三產業,它的興起反映了經濟發展的內在要求。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