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會考期間考試時間不夠了的解決辦法

來源:文萃谷 2.19W

會考生必讀:考試時間不夠了怎麼辦

關於會考期間考試時間不夠了的解決辦法

考場上發現時間來不及了,考生無一例外會緊張:“不好了!事件來不及了。”但緊張的程度有大小,如果考生在考前就做好考場上可能會發生任何意想不到的事情的心理準備,緊張的程度會小一些,調節緊張的心理狀態所用時間也會少一些。考生在考場上發現時間不夠用,緊張是正常的但考生不能因為緊張就不知所措。

一、要調整緊張心態,消除緊張情緒

可以這樣安慰自己:“我已經做了多麼多年了,剩下的畢竟的少數,我做得慢,自然準確率就高。”,我來不及,別人也會是這樣。”

二、整理答案填答案卡等

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後,首先想想答題卡有沒有填好?如果沒有填,先填答題卡,並耐心檢查一遍。

三、對難題實施分段得分

最後,再整理看一看還有幾道題沒有做,它們的難易如何,各題的分值是多少,如果做,需要多長時間。接着根據所剩的時間來安排。採取的最佳做法應該是,每道題目中,將你一下子就能做出來的部分都做一做,這樣花時間少,而且改卷子時是按步給分,你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得比較多的分。如果做完這些還有時間,再依次做相對容易的題目,倘若剩下的是一時半會也做不出的題目,要學會放棄,將剩下的時間用來檢查,將更有利於你得分。

在班主任老師崔晶的眼中,明馨是個心理素質“槓槓的”孩子,非常自信。國中時期,明馨從沒因為成績的浮動而產生較大的心理波動,或是抹眼淚。明馨有一句“名言”:學習上沒有過不去的“坎兒”。

明馨國小畢業於兆麟國小。進入七年級後,成績在全學年排在30名左右,進入八年級後就開始在全學年名列前茅。明馨的媽媽李卓説,小時她只要求孩子做事要專一。只“逼”她做了一件事:學鋼琴。即便到了國中,她也沒帶孩子到處補課。

崔老師説,明馨心理素質好,而且非常自信。因此不論大考小考,成績都非常穩定。在區模擬考試中,明馨就是道里區的第一名,她報考的是哈三中南崗校區。會考前,老師們對明馨衝擊“狀元”信心十足。

成功祕訣之二

與老師心靈溝通!

成績出來後,明馨第一個電話打給了崔晶老師。崔老師説,她得過很多榮譽,但是第一次培養了一個“狀元”,這個禮物對她太重了。

明馨説,成績好的一個關鍵是,你要相信自己的老師,只有相信老師,才能對她產生好感和產生學習興趣。這就是所謂的“親其師,信其道”。對此,崔 老師也有同感,那些在外面補課的孩子,常常會拿外面的老師與自己的老師做比較,因老師的教學風格是有差異的,比着比着就會對自己的老師不信任。

每次明馨成績有波動時,崔老師都會摸摸她的頭。明馨説,老師根本不用“挑明”,她就知道老師要説什麼;而每次成績有所提高時,姜英麗校長都會親自給她寫張鼓勵的賀卡。師生之間合拍、信任與不斷得到鼓勵,也是孩子進步的動力。

 成功祕訣之三

課堂40分鐘要效率

明馨的父母都是大學畢業,高知的家庭也培養了明馨大家閨秀的風範,從不斤斤計較。今年3月,有一個“市三好學生”的名額給到明馨,明馨對老師説:“我都得過好幾次了,讓給別人吧,咱班的同學都太優秀了。”

明馨説,成績好的另一個關鍵是:課前要預習,課堂上要跟緊老師,課後要及時複習。崔老師説,這雖然是老生常談,但是真正能堅持住的卻很少。明馨獲過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一二等獎,而她平時並不是每天堅持練聽力,但每學新課之間必須聽幾遍,總結問題,在課堂上化解。

善於運用具體化策略

掌握好的學習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內容善於運用具體化策略,希望能給您帶來一定幫助。

善於運用具體化策略

所謂具體化策略是指把抽象的、複雜的理論知識轉化成具體的、簡單的信息或通過引用具體的事例配合理論教學,以達到對理論化知識的理解以及對其知識結構的熟練掌握。

採用具體化策略進行學習是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原則的體現。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一般通過分解、簡化並配以事實説明進行。比如,在對高一政治“商品、貨幣、價值規律”一節的學習中。商品在經濟領域是最普遍的現象,但作為經濟概念來説,它是最抽象的概念,因為它的外延最廣,內涵必定最簡單。它的兩個基本屬性價值與使用價值是對商品的具體化。而貨幣是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因此,它也是商品的具體化,而紙幣是貨幣符號,我們也可把它看成貨幣的具體化。有貨幣就有價格。所以,價格就是交換價值的具體化……這種知識結構的內在聯繫體現了歷史與邏輯的統一。善於這種具體化的思維,而且要培養自己這種具體化的思維方法。對建構知識體系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無論哪一行,都需要職業的技能。天才總應該伴隨着那種導向目標、有頭腦的、不間斷的練習,沒有這一點,甚至連最幸運的才能,也會無影無蹤地消失。——德們克羅瓦

怎樣學好數學

一、課內重視聽講,課後及時複習。

新知識的接受,數學能力的培養主要在課堂上進行,所以要特點重視課內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學習方法。上課時要緊跟老師的思路,積極展開思維預測下面的步驟,比較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教師所講有哪些不同。特別要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課後要及時複習不留疑點。首先要在做各種習題之前將老師所講的知識點回憶一遍,正確掌握各類公式的推理過程,慶儘量回憶而不採用不清楚立即翻書之舉。認真獨立完成作業,勤于思考,從某種意義上講,應不造成不懂即問的學習作風,對於有些題目由於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時難以解出,應讓自己冷靜下來認真分析題目,儘量自己解決。在每個階段的學習中要進行整理和歸納總結,把知識的點、線、面結合起來交織成知識網絡,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

二、適當多做題,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

要想學好數學,多做題目是難免的,熟悉掌握各種題型的解題思路。剛開始要從基礎題入手,以課本上的習題為準,反覆練習打好基礎,再找一些課外的習題,以幫助開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決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題規律。對於一些易錯題,可備有錯題集,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和正確的解題過程兩者一起比較找出自己的錯誤所在,以便及時更正。在平時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讓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腦興奮,思維敏捷,能夠進入最佳狀態,在考試中能運用自如。實踐證明:越到關鍵時候,你所表現的解題習慣與平時練習無異。如果平時解題時隨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時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三、調整心態,正確對待考試。

首先,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這三個方面上,因為每次考試佔絕大部分的也是基礎性的題目,而對於那些難題及綜合性較強的題目作為調劑,認真思考,儘量讓自己理出頭緒,做完題後要總結歸納。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使自己在任何時候鎮靜,思路有條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緒。特別是對自己要有信心,永遠鼓勵自己,除了自己,誰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誰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試前要做好準備,練練常規題,把自己的思路展開,切忌考前去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題速度。對於一些容易的基礎題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對於一些難題,也要儘量拿分,考試中要學會嘗試得分,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發揮。

更多學習方法,盡在:

重慶狀元李曉鵬:不努力,並不值得驕傲

當時我有兩個理論,一個是“學了能考好的人是人才,不學就能考好的是天才。”第二個就是前面講的“成大事者不能進前三名”。所以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題記

我從小就是一個學習優秀,又聽話的好孩子,每次考試成就都不錯,但在進入高中以後,我卻懈怠了。

那時候以全區第一名的成績考進市重點中學,難免有點得意忘形。因為在國中學得並不算特別用功。在跟我那幫兄弟夥們一起玩的時候,常常陶醉於他們 “不用功也能考年級第一”的誇獎。他們越這麼誇,我就越得意,就越要故意做出不好好學的姿態出來給大家看。當時覺得自己簡直就是天才,不學也能考高分,要是努力學習才考高分,那簡直是一件極丟面子的事。當時我有兩個理論,一個是“學了能考好的人是人才,不學就能考好的是天才。”第二個就是前面講的“成大事者不能進前三名”。所以一定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所以當時我怎麼辦呢?首先是儘量不要聽課,其次是儘量不要做作業,第三是要儘量的玩。

那上課怎麼辦呢?我以物理課為例,一上課,老師叫拿出教材,説我們今天要講第某章第某節,我就把教材翻到那一部分,自己翻開把那一節看完。一般老師佈置的作業比較固定,講完一節就指定《學習指導》上相應的部分。所以我花十分鐘看完書,就把《學習指導》拿出來自己做。做完後,發現才過了二十分鐘,然後就把報紙翻出來看看,那時候我比較喜歡看的是《雜文報》,看上去完之後還要東問西問問誰想不想看,以告訴大家:你們看,我沒有聽課,更沒有做筆記。至於課後老師發的一些卷子,則根本不做,交之前隨便找一個物理成績稍可的來抄一抄就行了。

課餘時間就用來踢足球,打電子遊戲,打枱球,打PS等等。反正剛從一個偏僻小鎮來到縣城,新鮮的玩藝兒多得很,而且隨着技術的進步不斷更新。剛進來的時候還摸出去打街機、打枱球,過了不久就打那種SONY的磁卡足球,到了高一下學期末的時候又有了PS,我們稱之為“打光碟”,高二的時候玩電腦遊戲,先是紅警,然後是星際、帝國,後來又進網吧。在玩遊戲這方面,可以稱得上與時俱進了。有時候有什麼精彩的球賽,比如那時候風頭正勁的佛羅倫薩打國際米蘭,我就和幾個哥們半夜摸出去住旅社,一個人一晚上10元錢,就為了看一場球。後來教室裏裝了電視,但11點要熄燈,並且裏面有紅外線監控器,保衞處可以監控各間教室有沒有人。我不曉得從哪本書上看見錫是反射紅外線的,於是我就託一個姓曾的哥們收集了很多香煙盒內的錫紙,把紅外線監控器包了個嚴嚴實實,發現它的燈果然不亮了。於是從寢室裏把被子、牀單、枕頭都搬到教室裏來,晚上悄悄地看球賽。98年AC米蘭2:0戰勝佩魯賈奪冠那場比賽就是這麼看的。看完以後把桌子一拼,拼成一張大牀,鋪上牀單裹上被子就開睡。第二天6點過,趁大家來上早自習之前把桌子拉回去,把被子拿回宿舍。還有很多類似的名堂,反正是夠不象話了。

講到這裏,我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我講自己怎麼玩,怎麼不學習好講,大家聽着也有趣,但實際我同時也在學習,只是不夠刻苦而已。比如某次考試考得很糟,我又像被刺激了一下,努力學習兩個星期。所以我高一高二那個不太妙的成績也是我學習的結果,而不是玩的結果,大家不要被我誤導了。

經過這麼幾學期的折騰,我果然如願以償的從未進過前三名,不僅如此,而且是離前三名越來越遠了。分班的時候我是以班上第四名的成績分進來的,經過半學期的刻苦學習升到了第三。但後來就不行了,落到第五、第六,最糟糕的一次是市政下學期的半期考試,到了第十。我家裏給我施加壓力,我也受了點打擊,趕緊努力學了半學期,以第四名的成績分到文科班。分科以後又是好了傷疤忘了痛,並且那個時候全國上下一片聲討應試教育之聲,我也毅然加入了這個行列,覺得高中教育阻礙了人的全面發展。特別是對語文教育的批評更是深得我心。現在想起來,很多批評是有道理的,中國的教育制度和考試製度確實需要作更多的改革。但是,當時我對應試教育的反感,不是基於一種理性的反思,而是基於一種逆反心理,甚至成了我為自己的成績上不去時的藉口。現在大家正處在整個12年學習的衝刺關口;一定要謹防這種心理作怪。年輕人勇於批判現實,立志改變現狀是很好的,但千萬不要讓這種批判為自己偷懶的藉口,不然就很危險了。

當時我是怎麼做的呢?我為了使自己全面發展,首先決定練字。每天兩篇,並且專用語文課的時間來練。我還是挺有毅力的,堅持了一年,包括寒暑假,所以現在我的字還算比較漂亮。後來又喜歡上了寫詩,特別是喜歡朦朧詩,成天捧着一本《朦朧詩選》在課堂上讀得心曠神怡,全然不知道老師在上面講些什麼。讀完朦朧詩又讀了餘秋雨和余光中的散文。

我這一番“全面發展”的結果,就是成績的全面滑坡,最氣人的是居然連作文成績也未能提高。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了高三上學期,高二的期末考試成績出來了,數學居然沒有上九十,也就是説沒有及格。其它各科也紛紛爭創歷史新低,班主任把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通,説:“你李曉鵬現在還不努力就遲了。”説得我有點醒悟,不過最終讓我改變態度的還是我的歷史老師給我講的一番話:

那是一節歷史課上完之後,歷史老師突破性走下講台來叫我跟她到辦公室去一趟。到了辦公室,她叫我坐下,然後説李曉鵬你這次歷史沒有考好是什麼原因。我答不上來,她又接着説,我觀察你很久了,發現你上課老是走神,不認真聽講,是不是?我又不説話。她説,其實你的腦筋非常聰明的,據我觀察,其實班上現在排名在你前面的幾個女生都不如你。但她們為什麼能考得比你好,就是因她們能認認真真地學習,而你老是投機取巧,不肯好好學。現在雖然已經是高三了。但只要你能好好學習,一步一步地踏踏實實地追趕,一定能夠超過她們。

這段話之所以讓我如此感動,不僅在於它的內容。還因為我從沒想到歷史老師居然會如此關心我,她平時一般都是準時來上課,上完課就走,很少會找學生談心,並且還喜歡經常變換髮型和服飾,給人的感覺是對學生不太關心。可沒想到居然對我説這樣一番話。

那天晚上我一個人在牀上躺着想了很久。

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的一本棋譜上的幾句話,是關於向讀者説明為什麼愛下象棋的人應該多讀棋譜的。有的人喜歡説:“我從來不讀棋譜,可是棋照樣下得很好。”但這樣的人不妨想一想,如果他能在有空的時候讀一讀棋譜,學習一些經典的棋路,豈不是會下得更好?我按照現在的態度學習尚能維持在班上前十名,如果我能端正態度,認認真真地學,豈不是可以把名次提得更高。我又想到班上那幾個成績比我好的女生,她們確實是在非常努力的學習。從小到大,大人們就給我們灌輸這樣一種觀念(我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反正我們那些地方比較盛行):男生讀書後勁強,女生開始歷害,隨着所級的升高就不行了。但實際上,已經當到高三了,不管文科理科,第一名,都是女生,而且重慶地區的文理狀元已經連續好幾年被女生壟斷了,真不知這樣的論斷從何説起。反過來想一下,也許正是因為女生從小就被這樣一種危機感所包圍,才在學習上踏踏實實,不敢賣弄小聰明,投機取巧,反而學習上保持了對男生的優勢。而我因為從小就學習好,街妨四鄰無不誇獎我頭腦聰明,所以虛榮心太強,有些好高騖遠,不肯老老實實的學習,滿足於一些小的成就,成績才老是上不去。

有了這樣一種認識,我對待學習和考試的態度就完全改觀了。

米盧執教國家隊衝擊世界盃的時候,有句名言叫“態度決定一切”,這句話用在學習上也是一樣。自從我對學習的態度改變以後,我的整個生活都改變了。

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努力學習。我決定不再在寢室裏住下去了。因為跟那幾個兄弟混得太油,人家叫你去玩遊戲,約你出去看球你好意思不去?我對幾個朋友絕對沒有討厭的地方,跟他們一起玩是件高興的事。但現在不能再打“不學習也要考好”的歪主意了,寢室的環境讓我無法和過去的.種種不良習慣完全斷絕關係。我是考慮再三才決定出去住的,因為學校附近的房租是150元每個月,對我的家庭經濟情況來説是筆不小的負擔。但我最後還是決定了,家裏也同意了。出去以後,我為自己制定了嚴格的時間計劃,認真聽課、認真做作業,每天都學習到很晚。用我們班主任的話來説,就是:“李曉鵬終於開始有學習的樣子了。”

經過一個學期多的努力,我終於沒有辜負班主任和歷史老師以及其他信任我,關心我的人的期望,我的學習成績不斷提高,在第一次模擬考試會考了年級第六名,第二次考試會考了年級第四名,在第三次考試會考了第二名,而在最後一次考試,也就是大學聯考中取得了整個高中三年唯一的一次年級第一,比第二名多出二十多分,順利地考進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驕傲自大必然失敗,付出汗水總有回報。只要肯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從現在開始認真學習,一切總還是來得及的。我想這就是我的高中學習經歷所帶來的啟示。

提高自學能力學習方法

1、大膽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質疑是思維的導火線,是學生的內驅力,是探索與創新的源頭。加強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即培養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正如愛因斯坦所説的:“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俗話説“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因此,學生要學着不斷去質疑、釋疑,培養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在學習中,培養自己的科學思維能力,積極地鍛鍊逆向思維,求異思維,發散思維,大膽懷疑,大膽想象,大膽創新,並能對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結論提出質疑。

2、整體把握,理清課本內容層次

把繁雜、宂長的知識一層一層地進行梳理,猶如剝洋葱一樣,將所學的知識梳理出層次,然後從整體上把握這些知識層次。將其組成一個有意義的整體,這就是所謂的“先放後收”。它可從兩個方面入手,從內容上,要求學生理出哪些是基本知識,即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這些知識不僅要求學生找得出來,更要理解、記住它。從結構層次上,要求學生看書後,瞭解課本中講了幾個問題,先講什麼,後講什麼;這些問題又是從哪幾個層次和角度闡述的?列舉了哪些事例來論證的。這部分內容在整個知識體系中處於什麼地位,與前面的知識有什麼聯繫等。

3、簡要概括,把課本由厚變薄

這要求學生建立在整體把握課本的基礎上,領會其精神實質。可先對一節或一段內容進行歸納,用一兩句話,一兩個字概括。隨着學習歸納能力的提高,逐步發展為對一課,一章的概括,例如高三《思想政治》第一、二課內容壓縮為“國家”兩個字,由此引申出:國家的基本階級和階級關係;國家制度──民主;國家性質──國體;國家管理形式──政體;國家職能──對內對外職能:國家結構──我國的“一國兩制”等。

4、抓住線索,清晰知識的發展脈絡

如果知識是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珍珠串起來的那根線。學生要去發現所學知識的線索,抓住了線索就抓住了所學知識的脈絡。在自學中要注意“三大問題”,即先講是什麼,後講為什麼或重要性,最後講怎麼樣。

5、劃出關鍵詞,突出知識核心結點

線索是學習內容的“網”,關鍵詞則是這張網中的“結點”。在知識學習中,要求學生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抓住某些“閃光詞”即關鍵詞,將知識高度壓縮在認知結構中,再應用時依據線索,快速檢索出關鍵詞,由此引出自己所學的知識。

6、寫讀書筆記,進一步內化所學知識

學生自學完一框、一節或一課後,寫出自己的讀後感,體會,或者對課本進行評述,寫出眉批,如果能長此以往,堅持下去那就真正達到了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目的,學生的理論水平及運用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會得到較大提高。

 高中歷史複習方法

為了獲取成功,你必須努力學習。筆者認為歷史複習至少六遍:

第一遍,是高二下學期為歷史會考而準備的。這一次的複習與以前差不多,就是逐字逐句看,一個個知識點的背。記得當時背中國近現代史,看一個小節就得花上一兩個小時,對史料不熟,由此可見一斑了。

第二遍,是在高三開始。這一遍的複習比起第一次無太多變化,只是看的速度快了一些,有時先把一個整章快速瀏覽一遍,有個整體印象,再細背下去。

第三遍,是在高三第一學期末,經過一學期的學習,接觸了一些高難度的問題,因而決心要將知識整理成體系。

第四遍,是從第二學期開始,主要也是着眼於線索的整理記憶即縱向整理,理清各圍歷史發展脈胳,各個事件之前因後果。又整理不同歷史階段,如資產階級革命時期,自由資本主義時期,進入壟斷後各國情況之比較,找出各自的特點及產生原因,又如一戰前後民族解放運動之異同等等,這是橫向整理。這樣厚厚的幾本歷史書就被穿連成了一個有經有緯的網絡。

在整理中,為節省時間,並不寫下全部內容,只寫出主要框架、思路、要點。

複習時就將沿着框架進行,從而打破了歷史書原有的編輯體系,在整理中,還可鍛鍊幾種能力:概括歸納能力,大學聯考時間有限,為爭取最多的分數,答題要答出要點、提煉出觀點,而不是不加分析的原始史料羅列;分析判斷能力,事件之前因後果,任何事物的背後都有其深厚的政治、經濟、文化、傳統背景;多角度考慮問題的能力,從各個方面分析兩種事物的異同,等等。

第五遍,是在第二學期中期,這次又回到課本上,加深課本在頭腦中的印象,主要過程是:按塊複習,有時包括幾章的內容。先背標題,從章列節到黑體字,再往每個標題下填補內容,背完之後合上書,在腦子裏回憶一下,看是否能記清標題,看是否能記住標題下的要點和大致內容。

第六遍,是臨大學聯考前,主要將課本逐字逐句看了一遍,旨在查闕補漏,是屬於收尾工作了。這樣在一年時間裏,平均兩個月,將歷史徹底複習一遍,每一遍複習結束就着手計劃下次的復劃。而在兩個月內,由於要與遺忘作鬥爭,往往是背了的東西隔幾天再温習一遍。這樣的歷史複習就是經歷從點到塊到面,然後又刪其旁枝,留下一個主幹分明的網絡。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