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重要性和方法

來源:文萃谷 1.9W

摘 要:本文以例證討論了大學英語教學中語言與文化的關係,指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在文化教育方面存在忽視英美文化背景知識的傳授,片面強調語言及語法知識的教學問題。並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重要性。進而,對文化導入的6種方法運用課文中的實例,進行了深入詳盡的論述。

大學英語教學文化導入的重要性和方法

關鍵詞: 大學英語教學 文化導入 重要性 方法

語言與文化具有發生學上的關係,即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文化的任何內容都可通過語言來反映。文化差異是影響用目的語言進行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語言教學不僅包括語言知識的教學,而且包括文化知識的教學。因此在我們大學英語教學中就不能不涉及到文化問題,在大學英語語言教學的同時要進行文化教學。所以大學英語要十分重視文化導入的教學。

一、文化導入的重要性及其意義

首先,這是由語言本身的特點及語言和文化之間的關係決定的。把文化導入大學英語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因為語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掌握語言符號系統,而不學習其底藴文化,就會造成説着一口流利英語,犯下嚴重語用錯誤的現象。所以,要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必須在進行語言教學的同時,進行目的語的文化導入,培養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

其次,隨着我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深入發展,我國的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因不同文化之間存在差異在交往中引發的誤解時有發生。這些事實使更多的人認識到“社會文化能力”的培養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

第三,文化的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滿足他們語言學習的要求,從而促進大學英語教學,對語言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在導入文化知識時,在教語言的同時結合語境的文化背景、文化內涵,一方面要經常給學生灌輸一些英美文化習俗,另一方面還要不斷糾正一些不適合英美文化習俗的語言。大學英語課文選材豐富,內容涉及英語國家歷史、地理、社會、人文、價值取向和社會觀念等。如在講課文“Big Bucks the Easy Way”可介紹美國人的價值觀和生活觀,他們的家庭關係及父母子女自立性格的培養等文化觀念,這樣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得理解課文,加深印象。而且,英語學習中聽、説、讀、寫、譯,哪一個方面都離不了文化背景知識的掌握,只有這樣才能更全面、準確的理解目的語。

二、文化導入的方法和途徑

1、中西文化對法

對比法是跨文化語言教學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手段。“有比較才有鑑別”,只有通過對比才可能發現學生母語和目的語語言結構與文化之間的異同,從而產生一種跨文化交流的'文化敏感性。

例如,《大學英語.精讀》第1冊第5單元“A Miserable, Merry Christmas”,在講解課文之前,筆者簡要介紹了西方國家歡度聖誕節的一些習俗:聖誕購物,聖誕老人,聖誕禮物和卡片,聖誕歌曲,聖誕晚宴等,然而讓學生把西方的聖誕節與中國的春節進行對比,學生髮言踴躍,從而對西方的重大節日——聖誕節有了較深的理解。

2、典故引入法

大多數人在説話和寫作時都引用歷史、傳説、文學或宗教中的人物或事件,這些人物或事件就是典故。運用典故不僅可潤澤語言,使之豐富多彩,生動清晰,而且使人們更易於溝通思想。

在《大學英語》中,就有許多課文引用了文學和《聖經》中的典故。這些典故許多學生並不熟悉,這就需要教師對此仔細講解。如《大學英語.精讀》第一冊十單元課文閲讀理解練習第4題中有這樣一個句子:To Vingo Florida was in fact the land of Promise.許多學生在做這一題時,對the land of Promise 這個短語不理解,在一般的詞典中也很難查到。其實,這是出自《聖經》的一個典故,通常寫作the Promise Land。源自《 聖經·舊約 》“創世紀”。亞伯蘭(Abram)是猶太人的始祖,以虔誠篤信上帝著稱。他曾多次率領家族遷移,後來客局迦南。上帝對他許下諾言:The whole land of Canaan, where you now alien, I will give as everlasting possession to you and your descendants┄(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方,就是迦南,全部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因此,這裏的the Land of Promise 指的是上帝許諾給猶太人的土地:迦南。這個典故指“樂士”或“希望之鄉”。如果你讀到美國總統克林頓1997年連任的就職演説辭,就會發現他連續兩次活用這一典故:Guided by the ancient vision of a promised land,let us set our sights upon a land of new promise. (在“希望之鄉”這一古老憧憬的指引下,讓我們着眼於新的“希望之鄉”。)

3、詞彙代入法

英漢語言中都有許多文化內涵豐富的詞彙,文化因素決定詞彙的社會涵義,制約着其使用的得體性。教師凡是遇到在英漢語言裏具有不同文化內涵的詞彙時,就應不失時機提醒學生。筆者在講《 大學英語.精讀 》第1冊第5單元的詞彙kid 時,就給學生們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個歐洲國家的女王前往美國訪問,到達芝加哥時,人們以接待君主的隆重禮儀表示歡迎。訪問即將結束,芝加哥市長為女王一行舉行歡送儀式,市長致辭,為表示友好,他説:“The next time you come, bring the kids along.”(下次來時把孩子帶上)。會場的氣氛忽然發生驚人的變化:有些人目瞪口呆,感到此語難以置信;有人發出笑聲。美國人感到困窘,女王隨行人員則頗為氣憤。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答案是:市長用了kids一詞。不能稱君王的子女為kids(孩子),應稱為princes (王子) 或princesses (公主)。 市長説的這句話相當於在中國對地位高的人説:“下次您老人家光臨,帶上您的丫頭和小子。”此事可以説明,同樣的話在不同的場合表示不同的意義,或產生不同的效果,所以學習單詞時一定要注意其文化內涵。

4、測試法

通過對學生進行所學語言的文化背景知識和外語交流能力的測試,找出中國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易犯的文化錯誤,從而有針對性地導入文化知識,這也不失為文化導入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做法。以一道大學英語四級題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測試的方法來進行。例如:

問題1):

M: Please buy two packs of cigarettes for me while you are at the store.

W: I am not going to any store. I’m going to see Aunt Mary, but I will get them for you at the gas station.

Q: Where will the woman stop on her way?

A) at a cigarette store.

B) at a bus station

C) at a gas station

D) at Aunt Mary’s.

據統計,這個問題只有60%左右學生答對,其餘40%左右答錯的學生原因儘管多種多樣,但是由於缺乏應有的文化背景知識,不知道國外的gas station 不僅出售汽油,也出售香煙等日用品這一文化而影響聽懂對話中女士講的內容,直接把C)at a gas station 這個正確答案就排除掉的考生恐怕也佔相當的比例。由此可見,教師可通過測試等教學方法來找出學生所犯的文化錯誤,從而有針對性地導入西方文化。

5、融合法

融合法指的是將文化內容與語言材料結合在一起的教學方法。如語言材料本身就是介紹目的語文化習俗、詞語典故、歷史事實等。例如:《 大學英語.精讀 》第2冊第4單元“My First Job”涉及到西方求職面試的程序。在講解課文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這樣一個問題:What will a person do in order to get a job? 學生經過思考,可以從課文中找到如下句子:

(1)…I saw advertised in local newspaper a teaching post…

(2 ) …I applied, fearing as I did so …

(3 ) …a letter arrived, asking me to go to Croydon for an interview.

從第一句的關鍵詞saw得出求職者要在招聘廣告中尋找職位空缺;接着從第二句和第三句得知:以寫信的方式向需方單位提出申請,然後供需方會面,招聘者對求職者進行面試。這樣,讓學生自己從文中找出求職的全過程,要比按教參直接講出來給學生印象更深刻,筆者認為教學效果會更好。

6、課後補從充法

英語課堂教學畢竟有限,尤其是大學英語,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輔助進行文化教學,組織學生觀看英文原版錄像、電影。錄像和電影提供的語境多,可觀察姿態、表情、動作等輔助語言手段;鼓勵學生大量閲讀與文化現象有關的書籍、報紙和雜誌,留心積累有關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識;還可主動與外籍教師和留學生接觸交談;舉辦專題講座;開設“英語角”;收聽VOA和BBC英語廣播等。這樣就可逐漸深入瞭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學、教育、藝術、哲學、政治、科技、風俗習慣等等各方面的文化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