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語文下冊知識點:《馬説》

來源:文萃谷 2.38W

《馬説》是唐代著名文學家韓愈的一篇文章,原為韓愈所作《雜説》的第四篇,大約作於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795―800)。文章表達了作者對統治者不能識別人才、摧殘人才、埋沒人才的強烈憤慨。“説”是古代的一種議論文體,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

八年級語文下冊知識點:《馬説》

(1)詞語釋義:

才美不外見:“見”通“現”,表現。句意:才能和特長不能表現出來。

食之不能盡其材:“材”通“才”,才能。餵養它,又不能竭盡它的才能。

其真無馬耶:“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於“嗎”。句意:真的沒有馬嗎?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飼”,餵養。句意:餵馬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餵養它。

(2)一詞多義:

①之:助詞,譯為的,雖有千里之能;不譯,定語後置的標誌,馬之千里者;代詞,它,代千里馬,策之不以其道;不譯,補充音節,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②食:吃,食不飽;通“飼”,喂,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頓:一食或盡粟一石。

③策:名詞,鞭子,執策而臨之;動詞,鞭打,策之不以其道。

④以:用,不以千里稱也;按照,策之不以其道。

⑤能:能夠,安求其能千里也;能力,雖有千里之能。

⑥其:它的,代詞,策之不以其道;表反問語氣,難得,其真無馬耶;其實,其真不知馬也!

⑦乎:介詞,於,出乎其性;語氣詞,勉乎哉。

(3)詞語活用:

①祗辱於奴隸人之手:辱,形容詞作動詞,辱沒。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盡,形容詞作動詞,吃盡。

③策之不以其道:策,名詞作動詞,鞭打,驅使。

④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千里,數量詞作動詞,行千里。

⑤食之不能盡其材:盡,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盡,竭盡。

(4)特殊句式及重點句子翻譯:

A:倒裝句:

①馬之千里者(定語後置,“千里”是中心詞“馬”的後置定語。譯:千里的馬。)

②祗辱於奴隸人之手(狀語後置,“於”相當於“在”,“於奴隸人之手”是介詞結構的後置。譯:只好屈辱在低賤的'人的手裏。)

B:翻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

譯:鞭策它,不按照驅使千里馬的方法,餵養它,不能竭盡它的哪裏,千里馬嘶鳴,卻不能通曉它的意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