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觀後感(精選41篇)

來源:文萃谷 3.12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後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孔子》觀後感(精選41篇),歡迎大家分享。

《孔子》觀後感(精選41篇)

《孔子》觀後感 篇1

今天按照老師的安排,觀看了央視拍攝的紀錄片《孔子》。在戰國年代民不聊生生靈塗炭,孔子希望把自己修身、齊家之術擴而衝之,用到治國平天下上面。孔子和他的弟子周遊列國吃盡千辛萬苦,最苦一次被人圍困七天七夜沒有吃的,差一點餓死在荒郊野外。

還是在四百年後的漢朝,儒家思想才得以應用推廣,從此成為歷朝歷代主流文化。孔子的思想是帝王之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培養帝王人格潛質。孔子看透人性自私自利的侷限性,希望人們通過自身修煉突破人性侷限性,內存孝悌外行忠信,通過利他來實現利己目的,通過利他來實現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別人的和諧。

行文至此,我忽然想起一個天堂與地獄的故事。在地獄裏每個人都拿着一把長柄勺子,勺子裏的飯無法夠着自己的嘴,所以地獄裏的人每個人都餓得面黃肌瘦。天堂裏面的人同樣也每個人拿着一把長柄勺子,他們用自己勺子裏的飯喂別人,這樣每個人都可以吃上飯過得紅光滿面。天堂和地獄的差別就是有無愛心,對別人仁愛就會得到別人仁愛的反饋。孔子創立的儒家學説提倡仁愛,就是希望別人通過修煉突破人性侷限性,用利他的手段來利己,如此實現和諧社會和得到自己幸福生活。

今天的社會發展一日千里,物慾橫流道德淪喪現象卻日囂塵上。我們需要經過幾千年磨鍊的傳統文化來教我們如何為人處世;我們需要繼承幾千年文化孕育精神成果;我們需要傳統文化來“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孔子》觀後感 篇2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好學的故事流傳至今。

孔子30歲時,他已經有了三千多名的學生了。但是,他還是認為自我的學識不夠淵博。孔子曰:“聖則吾不能,吾學不厭,而教不倦也。”如果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明白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他真是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而且發憤忘食,樂以忘憂,安貧樂道,直道而行的人哪!

孔子的著作《春秋》、《論語》。其中《論語》的語言簡潔精煉,含義深刻,至今仍被世人視為至理。孔子還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而儒學則是當今社會的濟世良藥,個性是儒學在抗拒西方個人主義,強調社會意識,勤勞,容忍,節儉等方面能夠作為現代一種新途經受到肯定。

孔子的好學值得我們學習,他説過:“學無止境,活到老學到老。”只要我們能和孔子一樣刻苦學習,也能成為一位值得他人尊重的學者。孔子的好學值得我們學習,他的品行更值得我們學習。他待人有禮,從不在別人面前炫耀自我的學識,讓別人來崇拜自我。

《孔子》觀後感 篇3

看完了老師一直推薦的周潤發主演的《孔子》,電影講述了,孔子在魯國開始改革之後的一系列處境。看完之後不勝唏噓,不知道到底應該如何去評判這位人物。

他是一直對天下抱着禮樂仁和的夢想,在魯國的改革中,他也是這樣做的,縱使遭到三桓的抵制,也終以智慧與決心勢如破竹的進行下去,王公貴侯的抵制不算什麼,唯獨最七年級貫支持着他的魯國國君,默認的與之決裂。悲慟之下,踏上週遊列國的道路,那段路上也是那段惶惶如喪家之犬的日子。

孔丘師從老子,臨別前,他向他的老師説着他的理想,老子的道在天上,而他的道在人間。對於如此堅定的弟子,老子也只説了那就不要在乎天下人的誤解吧。可他還是在乎的,在乎世人的理解,而這世上能真正理解他的竟是名聲不好的衞國國君夫人。遠在魯國,衞國君夫人南子就從天下大勢,看出孔子的才幹,她説世人大多知道夫子的痛苦,卻不知道夫子在這痛苦中所體會到的境界 什麼是知音?或許這就是吧。

看他在擊鼓進攻時的一臉沉痛,看他應付自如的用五百輛牛車智退齊國五百乘的戰車,看他一言一語間收回了魯國失去幾十年的三座城池只可惜文韜武略的孔丘生不逢時,又想但凡思想的偉人又何嘗不是領先於他所處的時代?如蘇格拉底,如孔丘

《孔子》觀後感 篇4

春節前,吃飯的間隙,將《孔子》看完了,沒有能夠留下多少深刻的印象。總體印象,覺得孔子是一個苦難的思想家。後來,有些疑惑,在當時的政治氛圍中,孔子的思想應該是被淹沒的呀,怎麼會流傳至今呢?(這大概跟孔子周遊列國講學有很大的關係。)但是,影片中並未表現過多。

今天在閲讀《中國新聞週刊》(總第454期)時,讀到了《電影<孔子>誕生記》。讀到了一些這部電影的前後故事,心中不禁重新念起了這部電影。

我是八零年出生的一代。當我還不知道孔子的時候,我聽説了儒學,那時,還特別以為“經世濟用”就應該是人生的偉大追求;後來,知道了孔子,讀了一些《論語》,覺得他的一些話説得挺對,對現在的我仍然有用處。但是,至於“紀念”這一主題,是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現代人真的想紀念孔子?想紀念孔子的什麼?

又讀到《我們應該如何紀念孔子》的時候,我突然發現,其實,我並不瞭解孔子,所以,我才淺陋地説了一些話。戴佩榮先生從“個體與羣體”“羞恥心與罪惡感”“悦樂精神與憂患意識”這三個方面探討了孔子精神的現實意義。當然,這還是淺嘗輒止的,我覺得深刻一些的,我應該認真讀《<論語>今讀》。

不瞭解是可怕的,因為不瞭解就沒有發言的資格與權利。當自己瞭解得還比較少的時候,儘可能少一些開口説話。

《孔子》觀後感 篇5

《孔子》從入世到出世,最後希望逃避政治與爭端。“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戲中的孔子領悟到生命中彌足珍貴東西相當多:師生之情,知音之情,家園之情……而那些黨同伐異的鬥爭並無意義。這也是這部電影為什麼顯得相當“中庸”的原因,因為他要表達的本身就是“無為”的價值觀。因為缺失激烈的矛盾與可看性強的戲劇性鬥爭,所以電影節奏顯得相當緩慢。不過原本希望“逃避政治”的《孔子》,卻因循墜入戲外的“輿論口角”之中,這豈非另外一種黑色幽默?

《孔子》表面上竭力依葫蘆畫瓢照足歷史,事實上不過是借古喻今,依舊是近來影視劇題材不變的主題:對於信仰缺失,喪失“堅持”品質的主流社會,《孔子》依舊是在宣道。所以電影中的孔子即便顛沛流離無處遁藏,也依然堅持“歲寒而知松柏。”人只能在歷練中變得頑強,在風霜後看出本質。只可惜這部電影描摹出了孔子的“本質”,但卻對那些“風霜”和“歷練”沒有深入敍述,以至於電影主題先行而細節稀缺。

人生就像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 ——弗洛伊德

《孔子》觀後感 篇6

電影《孔子》已經放映好久了,可我一直沒機會看。昨天下午,學校説全體師生一起觀看《孔子》電影,我一聽,心裏別提有多高興了。

這部電影主要講的是孔子跟他的弟子的故事,很感人,很好看。

在這部電影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孔子帶着他的弟子們在堅硬的、冰冷的冰上艱難地行走着。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駕着馬車,馬車上裝滿了書。突然,冰裂開了。剛剛好,顏回、馬跟書一起,“撲通、撲通”地掉進了刺骨的湖水中。顏回不顧自己的性命,將沉入湖底的書一點一點地撈上來。連愛書如命的師父孔子都對他大叫:“回來,回來!”但是顏回毫不理會,繼續撈書。最終,顏回永遠地沉睡於湖底。

看到這裏,我情不自禁地想到:有時候,我家裏的書也會“生病”:比如,書皮爛了呀,書皮折角了啊等等,數不勝數。我見了,很少給它們“治病”,置之不理。它們一個勁兒地哀求我,我也不理……想到這裏,我的臉微微有些發熱。顏回不顧自己的性命,還要將書撈上來;而我呢,書生了病,我也不理,真是相差太遠啊!

於是,我暗暗下定了決心:以後一定要愛護書,見到書“生病”了,馬上就給它“治病”,我相信自己能做得到。

《孔子》觀後感 篇7

今天,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一部電影——《孔子》。

電影裏的孔子温與又嚴肅,有威嚴的氣質但並不兇狠,謙虛恭敬又安詳。這讓我想起《論語》裏的一句話:“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還很熱愛學習,學習永遠不感到滿足。孔子也很會教導別人,教導別人永遠不知倦怠。我想,“學而不大厭,誨人不倦”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電影裏有一個片段,令我終身難忘。孔子的馬車正行駛在表面結了冰的大河上,突然,一大塊冰破裂了,而孔子的馬車正好在那塊冰上,駕車的人讓馬車跑過了那塊冰,一卷卷書卻掉入了水中,孔子的一位學生潛入水中,把一卷卷書拿上了岸。這就反映了他的學生就是多麼愛書啊。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孔子》裏充分表達了出來。魏國一位女子上午與孔子聊天,學到了許多知識。而臨近傍晚時,她坐在馬車裏被人用暗箭射死。臨死前,她並沒有非常傷心,而是微微一笑。她想起了上午與孔子交談時的情景。朝聞道,夕死可矣!

看完《孔子》後,我被孔子的精神震撼了。我覺得,孔子真的是一個偉大的人啊!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孔子》觀後感 篇8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為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因為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所以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所選取的一些故事單元也比較吸引人,孔子由中都宰而大司寇,進而代國相;夾谷會盟,憑一己之力,力挽狂瀾;叛將陷都,鎮定自若,救大廈之將傾;墮三都,三桓掣肘,功虧一簣。比射藝奪兵符,守周禮以身作則,機智辯勇救家奴,一把古琴彈得如痴如醉;孔子弟子三千,賢者七十二人,弟子顏回、子貢、子路、冉有性格各異……,影片中有東周諸侯爭霸的宏大戰爭場面,也有子見南子時説的“愛德如愛色”的觀眾笑聲,讓我們有幸對兩千年前的這位君夫人想象一番,周遊列國,或許也只有這位君夫人才算得上是知己,因此對君夫人的離去心中不禁惋歎,也客觀上調節了下半場故事的節奏。

《孔子》觀後感 篇9

今天,我們全校同學一起觀看了一部電影——《孔子》,電影裏的孔子温和又嚴肅,有威嚴的氣質但並不兇狠,謙虛恭敬又安詳。這讓我想起《論語》裏的一句話:“子温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孔子還很熱愛學習,學習永遠不感到滿足。孔子也很會教導別人,教導別人永遠不知倦怠。我想,“學而不大厭,誨人不倦”説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電影裏有一個片段,令我終身難忘,孔子的馬車正行駛在表面結了冰的大河上,突然,一大塊冰破裂了,而孔子的馬車正好在那塊冰上,駕車的人讓馬車跑過了那塊冰,一卷卷書卻掉入了水中,孔子的一位學生潛入水中,把一卷卷書拿上了岸。這就反映了他的學生是多麼愛書啊。

孔子還有一句名言:朝聞道,夕死可矣!在《孔子》裏充分表達了出來。魏國一位女子上午和孔子聊天,學到了許多知識。而臨近傍晚時,她坐在馬車裏被人用暗箭射死。臨死前,她並沒有非常傷心,而是微微一笑。她想起了上午和孔子交談時的情景。朝聞道,夕死可矣!

看完《孔子》後,我被孔子的精神震撼了,我覺得,孔子真是一個偉大的人啊!我們都應該向他學習!

君子固窮、君子死義、君子傳道以及君子不愠,這便是一部《論語》,這便是一個孔子。我想,孔子,縱然一生落寞,卻也有着讓我不得不感動與敬佩的性情。

孔子,你的思想,已成永恆,而你的堅持,也將會是我們想要一直延續下去的……

《孔子》觀後感 篇10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為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由於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因此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裏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為戰士壯威,接着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説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裏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和教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台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和一羣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着:“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儘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是當祖國需要他的時候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裏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

《孔子》觀後感 篇11

中國有句古話叫“活到老,學到老,”以前我不明白這句話的意思,但當我看了《孔子拜師》這個故事後,我全明白了。

故事是這樣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學生在行走時發現兩個孩子在爭論,便上詢問。當兩個孩子從孔子學生口中得知自己面前的就是孔子時,就請孔子回答他們爭論的事。可孔子左思右想,怎麼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只能老老實實説不知道。兩個孩子譏笑大學問家也有不懂的地方。孔子的學生問孔夫子,他為什麼要説不知道?孔子告訴他做人要好學,不懂就是不懂。過一會兒,孔子問一個孩子許多難題,都難不倒他,可孔子卻答不上他的問題。孔子甘敗下風,決定拜他為師。

故事就是這樣簡單,就告訴我們做人要虛心好學,不能不懂裝懂。對啊,人就應該活到老,學到老。你看,孔子那麼大一把年紀,人們還把稱作大學問家,可他呢?遇到不懂的地方,還是要請教人,還向剛出茅廬的黃毛小子拜師,多麼值得人學習,佩服啊!想想現在,有的同學成績特別好,可體育呢?德育呢?動手能力呢?有許多人會超過這些佼佼者,那些好同學,是否也應該向他人學習呢?別人出色,你可以學習,補你的不足呀。而不該在別人有了進步,作出成績,得到榮譽時就不高興。孔子不是説過“三人行,必有我師”嗎?

總之一句話,世上的學問是學不完的,我們要虛心好學,活到老,學到老。

《孔子》觀後感 篇12

趁過年放假之際,馬不停蹄地重看《孔子傳》。再次看得淚花流,再次深受洗禮。

大同世界,天下為公。但偏偏凡夫都想我尊你卑,所以都自私自利啊,深怕自己的利益受到破壞啊。從頭至尾,無非就是以小人之心,度了夫子的君子之腹啊!不,不是君子之腹,是聖人之腹!

通篇看下來,確實能完全懂夫子的人只有顏回。而夫子之道的高深確實也不能怪世人難懂,同是夫子的弟子,都有不能解其深意的啊。如冉求一樣,開始我感到他比其他弟子更能理解夫子的大道,然而從後來的田賦税收一事看出,他其實並未得夫子真意,反而看問題看得不夠深遠了。

所有一切人皆只想自身的利益,這就是夫子之大道無法推行之根本。所以教育是重中之重,而且不是一兩代人能完成的事情。但我相信夫子的理想最終還是將由我們華夏子孫來實現。人類已經歷經夠了小人的自私翻演的歷史,是時候走向天下大同了。

老和尚常説的是不是真學佛,為眾生就是真學佛,為自己就還是搞六道輪迴。

什麼是道,説簡單就是這麼簡單,凡事不為自己的利益,只想他人好。説難就是這麼難,難在世間能有幾人真正做到!

試想自己一身瓦裂也都全是慚愧啊!

《孔子》觀後感 篇13

電影《孔子》講述的是我國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的生平故事。

春秋割據,各國戰亂,孔子就知這親的年代生活。孔子滿腹經論,學識淵博。他就任“中都宰”這個職務時,使中都面貌大變,老百姓路不拾遺,夜不閉户。孔子因此受到魯定公的重用,被魯定公任命為大司寇。

當時是奴隸社會,有一個這樣殘忍的陋俗,就是隻要有一個王權去世了,他的奴隸們就要陪他殉葬。孔子不畏大司徒和公山狃的權勢,提出要廢除這個殘酷的陋習,用智慧戰勝了兩位王侯貴族,展現了孔子的聰明和機智,以及他的仁愛之心。

孔子擔任大司寇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陪同魯定公去會見齊王。孔子向公山狃和大司徒索要戰車五百乘,但遭到公山狃的拒絕,只好帶着孔子的十乘戰車去會盟,受到齊國的威脅,但孔子用他的智慧,用一百輛牛車嚇退齊國的五百戰車。因此,得到魯國王的稱讚和重用。孔子與他的徒弟開始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孔子和他的徒弟在奔走列國之間,傳授學問,用仁愛之心對待每一個學生,學生對孔子也是非常崇敬。有一件事讓我感動,就是顏回下到冰海,給孔子撈書籍,但在冰海里待太長時間,就被凍僵了,已三個時辰了,顏回沒有緩過來,這種視書如命的精神讓我感動。

這部電影僅僅是孔子這位大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的藝術體現,我還要從孔子的文學著作《論語》再深入進行了解,還要向他學習“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精神。

《孔子》觀後感 篇14

老子和莊子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很有智慧,就連孔子也曾向他請教。老子和莊子的思想對後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深深的影響着中國人。

老子的人生智慧便是弱者生存,鋼亡而弱存。老子提倡做人要柔一點,弱一點,低調一點,遇事要懂得以柔克剛。這讓我想起了張三丰的太極拳,據説當時張三丰正在樹林中練功,看到一隻蛇和一隻烏龜正在惡鬥,便靜靜的站在一旁仔細的觀察起來。蛇的動作迅速而凌厲,烏龜的動作緩慢而精準,神奇的化解了蛇的進攻,最後居然一口咬住蛇頭,贏得了這場惡鬥,佇立在一旁觀看的張三丰被這出奇制勝,以柔克剛的招式給震撼了,之後由此悟出了“太極”的概念,以柔克剛,獨步天下,傲視羣雄。這和老子的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太極拳也淋漓盡致的體現了老子思想的精華,以靜制動,以柔克剛。

老子曾問他的弟子們,天下最弱的是什麼?弟子們答,是水。老子又問,那天下最戰無不勝的是什麼?弟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此時,老子悠然答曰,水能滅火,水滴石穿,則天下至柔即為天下至鋼,柔能克剛,弱能勝強,無為則無不為。

我不禁愕然,這高深莫測的語言中包含着人世間最真摯的道理,旋即,我恍然大悟。有時候,退讓並不是懦弱,這恰恰是一種人生智慧。

《孔子》觀後感 篇15

第一次看露天電影,而且是在自己學校和同學們一起共享,我異常興奮。晚風微涼,我坐在爸爸腿上卻覺得很温暖。電影《孔子》長達兩個多小時,我看得津津有味,只嫌時間太短。爸爸不時給我講解電影的歷史文化背景,使我能順利欣賞電影故事情節,更深地瞭解這位大名鼎鼎的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

電影中有一個鏡頭令我印象深刻,就是孔子和弟子們頂風行進在結冰的湖面時,冰層突然斷裂,一輛滿載書籍的馬車瞬間沉入湖底。這時,孔子的弟子顏回不顧一切迅速跳入了刺骨的冰水中,原來他是想打撈已散落水中的書簡,因為那些書簡記錄的是孔子的所想所説,都是孔子思想的精華。顏回死了,也許有人不解,詫異,也許有人覺得不值。但我卻看到了一種為理想為信念不惜生命的精神。

電影中描繪的孔子和弟子的流浪生活是那麼地艱難困苦,有時甚至十多人餓了幾天只能喝一碗馬肉湯。可我覺得他們卻很團結、很堅強,從未有逃跑退縮,為什麼呢?爸爸説因為他們都堅信孔子的治國治世的思想能使國家強盛、百姓幸福。我雖然對孔子的思想還沒有更清晰詳細的瞭解。但至少我知道孔子的內心很強大,甚至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兩千多年。

爸爸説:“作為一名中國人,你應該更多瞭解孔子。我想,這也許是學校第一次電影活動就選擇了《孔子》的緣由吧。

《孔子》觀後感 篇16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國的歷史悠久,何其輝煌,那些輝煌被記載在一冊冊書中。可從未被塵封,中華上下五千年,他們一向活在人們心中。

今日看了關於《孔子》的歷史的電影,它狠狠的抨擊着我的內心。將近兩小時的影片,卻道出了孔子不凡的一生,每一個細節,每一段文字,從他口中説出的一句又一句經典無不刻畫了一個鮮活的形象。

最打動我的有兩個鏡頭,孔子被放逐出境,當時連老天都映襯着孔子的處境下着傾盆大雨,氣氛沉重又讓人不禁揪心,拋開妻女對一個男人來説是多麼不易。馬車走了半路,車輪陷進了泥中,孔子師徒試圖拽馬使其擺脱泥淖,卻不料被馬踢翻在地,他笑了,笑得那麼釋然,又令人悲憫,這是一個失意之人最終的暢然!

第二個鏡頭,孔子及其弟子駕着馬車過一個大冰河的場景,不料,冰面開裂了。竹簡都掉進了冰河裏。顏回想都沒想直接跳入湖中撈取竹簡,天寒地凍,下着鵝毛大雪,所有人眼睛上,眉毛上都有一層冰霜,在這極寒的地方,別説跳入湖中了,生着火都覺得受不了。

顏回一刻不曾停過,他極力擺動雙臂在冰湖裏遊動,將一卷又一卷竹簡打撈上來。竹簡都撈回來了,可顏回再也沒有上來,永遠被封在了冰層中。孔子一聲又一聲絕望地喊着顏回的名字……牽引着人們的心靈,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孔子之後的生活是在風餐露宿中度過的。就連一碗清可見底的湯,大家都一人一口的喝。他的一生是悽慘的,能夠是光輝的!

跳進歷史的長河,追溯孔子的一生,我願化作一個標點,結束最終一個長卷。不讓光鮮的背後只剩空白!

《孔子》觀後感 篇17

他,生當“禮崩樂壞”的奴隸制末期;他,周遊列國,想用自我的一套學説挽救天下的危亡;他,主張“仁”,“仁者,人也”是他的思想境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他的崇高品質。他的智慧與才能相融,總能使自我化險為夷,但他的認識與主張卻因觸動三桓利益而使自我流浪與他國。

他用“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用心態度,上演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對弟子嚴厲卻不失親切,總能在他們散落時重建他們的心靈之柱,總能在他們努力時及其萬丈浪花,凝聚起他們前進的動力。他的弟子們也忠於他,當他被魯哀公趕出楚國後,他們誓死跟隨。他們用了十幾年來一同斬破了路途中的荊棘,最終回到了自我的國土——魯國。

我回顧着那些感人至深的鏡頭,腦海中將他們生活的畫卷翻到了充滿温情的一頁。

那一天,他們已精疲力盡,他的弟子送來了最後一碗馬肉湯,這時的孔子已在絃聲中挺過了幾天,但他並沒有一個人喝完湯,而是同弟子們一齊分享那温情四溢的湯,他的情誼如此之深,到最後一刻,仍不忘為他人着想。

翻開另一頁,雪白的冬景覆蓋了我的視野。一個寬闊的冰面上,幾輛馬車在行駛,突然冰面裂開了一條縫隙,致使他們紛紛摔倒在地,他的弟子和竹簡也不幸落入水中。他的弟子顏回掉入冰中的第一件事情不是自救,而是一次又一次地撈起那些沉在水中的竹簡,最終不幸溺死在冰冷的水中。孔夫子一遍又一遍地呼喊着:"回.....回......回啊!",聲聲悲痛與期望在這冰天雪地中慢慢飄蕩,最終,卻無法挽回這悲壯的結局。

孔子的智慧,顏回的無私,個個人物將一種思想,一種精神化為人們心靈的歸宿。我們要學會感知,學會選取,學會進取。

《孔子》觀後感 篇18

公元前四百八十四年,孔子結束了長達十幾年的漂泊,終於回到了魯國。不同於當初大雨中獨自一人驅車離去的孤苦淒涼,如今有數不清的人立於城門迎接孔子回國。緊接着重複了電影一開頭的孔子下馬車片段,可那個擺放車凳並扶着夫子下車的人,卻不再是那個與夫子形影相隨、靦腆聰慧的顏回,駕車的人也不再是那個爽直勇武的子路。當孔子拋開手杖,行禮下跪那一刻,我不禁有了一種“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覺。城門還是當初的城門,宮殿還是當初的宮殿,禮還是當初的周禮,行禮的人卻不再是當初那個有着一身鴻圖抱負,希望能夠憑藉一己之力改變時局的孔子。

一切都沒有變,一切又好像都變了。

電影最後,是須發全白的孔子安坐於室內,一派淡定從容的場景,窗外風景清幽雅靜,與影片一開始時的場景相呼應。記得影片開始時,孔子説了一句話,“衰老了,很久沒有夢見周公了,禮樂仁和的夢想,只能託付給未來了。”突然想到,現在的“周公解夢”一説是否與孔子這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有關係?於是經過一番查閲,它們果然是有關係的。正是因為孔子説了此話,久而久之,後人漸漸就把做夢叫做見周公,後來又發展成了周公能解夢。於是有了現在的“周公解夢”。

整部電影,讓我歡笑有之,感動有之,更有所思考,也對我們的至聖先師有了更多瞭解,而不再僅僅侷限於那些“子曰”。雖然許多人批評影片改動了不少史實,但我想作為一部電影,若完全按照史實拍攝,這也就不再是電影,而是紀錄片了。

《孔子》觀後感 篇19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朝聞道,夕死可矣”……電影《孔子》帶我們重回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恍惚中,我彷彿聽到了孔子對弟子們的諄諄教導;聽到了顏回謙和恭敬的話語;聽到了子路勇敢果斷的聲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們奉為“至聖”,此時他如一顆絢麗的流星,在歷史漫長的黑夜中用短暫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給後人們帶來了無盡的啟示……

孔子助魯國抗齊時,幾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敵軍潑灑而去。霎時光,火光把天都映紅了,慘叫聲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燒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慟不已,可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混亂年代,有什麼對錯可言?弱肉強食,或許是戰爭年代最殘酷的。

試看戰爭年間,戰火紛飛,民不聊生,百姓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一場戰爭動輒就要死幾千人,甚至幾萬人;而和平年間呢?社會安定,百姓們豐衣足食,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這兩者相比較,保衞和平,難道不就應嗎?

古代封建社會,僅一個季平子死亡就要幾百人甚至幾千人陪葬,難道人命真的有貴賤之分嗎?不,只是因為封建社會是歷史的必然趨勢。那時的統治者視人命如野草般,動不動就草菅人命!孔子為了救一個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戰羣儒”,以一己之力駁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這就是孔子“仁義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電影中,孔子曾與弟子失散,路人這樣描述他:“氣度像個大人物,此時卻像喪家之犬般狼狽。”讓人有些心疼:一個聖人,怎會落魄至此?有幾人又能理解孔子?

從血淋淋的歷史中,我們得到的啟示太多太多:銘記戰爭的教訓;保衞和平的年代;珍愛寶貴的生命。

《孔子》觀後感 篇20

大家知道嗎?孔子是我國的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教育家。他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主張“不管貴富貧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機會,”他的思想足以震撼世界。孔子着有的《論語》至今還在市面上廣泛發行。我們都很敬佩他,這不,1月11日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到中國木偶劇院看《少年孔子》。下午,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了中國木偶劇院。

下午,我們懷着激動的心情來到了中國木偶劇院,《少年孔子》講的是孔子少年時期的故事。孔子名叫孔丘子仲尼。他從小就懂的要仁愛、誠實、團結。故事講的是孔子和一個叫牛轟的孩子選詩童的事。開始牛轟不想學習,整天無所事事,仗着他家有錢天天和別人較勁。可後來一場大火把牛轟家全燒光了,同伴們也笑話牛轟。只有孔子一直安慰牛轟。

可見孔子的心胸是多麼的寬闊啊。其中,令我記憶深刻的就是:有一次,孔子在彈琴,牛轟的爸爸也讓牛轟彈,牛轟説沒琴台怎麼彈呀?然後他的爸爸趴下指着後背説:“這兒,這就是琴台。”其實牛轟在他爸爸的背上都是亂彈,這時他們聽見了孔子在彈一首曲子,一會先生來了,先生問孔丘:“你這篇曲子已經彈了二十天了,學點新的曲子吧!”孔丘説:“我還不知道這個這個作者寫這首曲子的意義。”先生繼續問孔丘:你會幾首曲子了?”孔丘説:“我會一首。”牛轟和他的爸爸都笑了,牛轟的爸爸問牛轟會幾首曲子?牛轟説:“我都會五首曲子了。”

先生一聽説:“孔丘你説説這個曲子的含義。”孔子説:“我覺得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個能管理國家的名人。”先生説:“確實是,這時候曲子是親王越王寫的曲子”孔子,中國人的驕傲。我也要向孔子學習,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爭取將來做個小孔子。

《孔子》觀後感 篇21

今天下班後,和坤兒一起到上海影城看《孔子》。

電影《孔子》拍得規規矩矩的,説不上超好,但是可以看。

裏面故事都有影兒,既沒被捧成孔聖人,也沒貶成孔老二。不像于丹,她説話太咋呼,擱她理解的論語裏走出來的孔子,像個大明白,一想孔子就和她連着,不大可耐。胡玫的孔子可耐,或者説周潤發演的孔子真可耐,是一個有對有錯,有血有肉,愛國愛家,疼老婆愛孩子的山東大漢。孔子穿得棉袍後現代,特軟和,特暖和。俺也想扯二尺布,做那麼一灰面棉袍。到哪能買到棉花哈?

比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和《英雄》誠懇萬分,比陳凱歌的'《無極》和《刺秦》智商高,比馮小剛的《夜宴》講故事講得明白,那幫男人呀,一堆老笨蛋,和胡玫比啊。人家胡玫不像他們貓一頓狗一頓的,沒常性,人家她拍的歷史劇一貫高水平,電影《孔子》比她的電視劇《雍正》還要好得多。

其實,咱有五千年曆史,題材不缺,有故事着呢。可是俺沒撈着看過啥像模像樣的正劇電影,就算你帶上近代史在內,也都沒啥好看的。《甲午風雲》和《武訓傳》是俺看過的電影裏,應該還算講明白點兒事兒的,其他真想不出來啥,誰還拍過好歷史片?你們幫忙想想?興許有,俺忘了?

周潤發不負眾望,孔子演得好,有時他能化腐朽為神奇,你比如,磕頭,多讓人反感的動作,可是周潤發演得實在,瀟灑。哎喲,和他在一起演這場電影,對其他那些演員,像陳建斌周迅和任泉,來説絕對是難得的學習機會,俺這麼笨猜啦,人家那幾個心裏可能還不服捏。

《孔子》觀後感 篇22

他,生當“禮崩樂壞”的奴隸制末期;他,周遊列國,想用自己的一套學説挽救天下的危亡;他,主張“仁”,“仁者,人也”是他的思想境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他的崇高品質。他的智慧與才能相融,總能使自己化險為夷,但他的認識與主張卻因觸動三桓利益而使自己流浪與他國。

他用“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態度,上演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他對弟子嚴厲卻不失親切,總能在他們散落時重建他們的心靈之柱,總能在他們努力時及其萬張浪花,凝聚起他們前進的動力。他的弟子們也忠於師,當他被魯哀公趕出楚國後,他們誓死跟隨。他們一同斬破了路途中的荊棘,最終回到了自己的國土——魯國。我回顧着那些感人至深的鏡頭,腦海中將他們生活的畫卷翻到了充滿温情的一頁。

那一天,他們已精疲力盡,他的弟子送來了最後一碗馬肉湯,這時的孔子已在絃聲中挺過了幾天,但他並沒有一個人喝完湯,而是同弟子們一起分享那温情四溢的湯,他的情誼如此之深,到最後一刻,仍不忘為他人着想。

翻開另一頁,雪白的冬景覆蓋了我的視野。一個寬闊的冰面上,有一輛馬車在行駛,突然冰面裂開了一條縫隙,致使他們紛紛摔倒在地,竹簡也不幸落入水中。他的弟子顏回不顧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地撈起那些沉在水中的竹簡,最終不幸溺水而亡。他們一遍又一遍地呼喊顏回,聲聲悲痛與希望在冰面上回蕩着,最終卻都化為灰燼,尤留悲痛於心中。

他們,走過了一個個暴風雨的夜晚,他們,將真情灑遍世間。他們的感人事蹟讓我無時無刻不銘記於心。孔子的智慧,顏回的無私,個個人物將一種思想,一種精神化為人們心靈的歸宿。我們要學會感知,學會選擇,學會進取。

《孔子》觀後感 篇23

最近,我看了一部名叫《孔子》的傳記電影,這部電影講述了孔子極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刻畫出了一個個生動精彩的人物形象,對我的觸動還是很大的。

孔子原名孔丘,字仲尼,漢族人,春秋時期魯國人,他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編撰了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孔子的一生極為坎坷,曾風塵僕僕地奔走於衞、陳、曹、宋、鄭、蔡諸國之間,宣傳“仁”之思想,可亂世將孔子的時代改變了,沒有一個國家聽他的思想。十四年後回到魯國從事教育活動,七十三歲病逝。

《孔子》電影中有一個片段我至今記憶猶新,陪葬的一個小男孩漆思公為了保住性命拼命地跑,遇到了孔子的弟子子路,子路救下了漆思公,最後,在孔子的強力辯説下,漆思公重得自由,並拜孔子為師。這個事例説明了孔子宣傳“仁”道的重要性,在這個戰爭的世界,宣傳仁愛精神才能挽留住一些生命。

孔子宣傳的不僅僅是“仁”,還有“義、禮、和”,這四點綜合在一起,就是治國之本。在孔子離家出去宣傳他的政治主張時,也曾大力倡導過這四點,可結果是處處碰壁,孔子的理想也未能實現。

導演胡玫最巧妙的一點在於她把南子這個妖嬈的形象生動地描繪了出來,更從側面烘托了孔子的思想道德之端正。面對南子,孔子沒有心動,而是淡淡地説了一句:“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迫使南子放棄了對他的誘惑。

孔子被尊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對後人的影響力很大。我們也永遠記住了這位推廣“禮、義、仁、和”、心靜如水的先師——孔子。

《孔子》觀後感 篇24

今天,我看了孔子這部電影,內容是主講孔子的一生由魯國興盛的國相(相當於現在的總理),衰弱到一個四處傳教的乞丐,最終又回到魯國的人生經歷,令人不禁感歎人生的曲折路程,又使人惋惜如此一位高尚的人,生命路途的悲慘。

孔子這部電影的主題是學習孔子高尚,讓人深有所思,是的,在當時那個戰亂的時代,孔子的儒家道法被各個國家重用,但他沒有被別的國家用重聘金所動,依然效首魯國,但最終被叛人挑撥而被趕出魯國四處傳教乞討,如果;是現在這個社會,一定是一個被視為尊重的人,但是那個戰亂的時代,竟然像一個乞丐流落街頭,連口飯都吃不上!使人不禁歎息人生的不公,竟然讓如此一位聖人墮落……

看到孔子在那種黑暗的年代依然正直的身影,我不禁有所感動,在我們這個沒有戰亂,和平的年代裏,擁有孔子這種品行的人幾乎已經見不到了,要想學會孔子的修行不容易,但也很簡單,簡單是因為只是扞衞了做人的最基本的原則,其實孔子也只是做到了這一點,但難是因為這一點,要做到這一點需要的不是想象的那麼容易,就要拋棄功名,財物,地位等等,雖然我們不一定能做到孔子這樣偉大,但我們起碼不能在人生路上做惡事,在別人看來,我們遠沒有孔子偉大,但我們可以自豪的説,我這一生是正直的,是不邪的!

孔子文采奕奕,説話出口成章,面對敵人的威脅仍從容不迫。有一次,他竟以100牛車,嚇退了齊國的500乘兵馬。孔子語言條理順暢,説的話大都被世人謹記,如在影片中出現過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道不同,不相為謀”等。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教育家。手下3000多名弟子有72人名揚天下。

《孔子》觀後感 篇2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讀起琅琅上口的《論語》,就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中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他。今天下午,學校組織我們在班上看了《孔子他》這部電影,進一步加深了我對孔子他的瞭解,給我帶來了巨大的心靈震撼和深刻的思想洗滌。

孔子他出身於魯國,是一個有愛心、有智慧的人,主張禮儀仁和。當時的社會極其混亂,孔子他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沒能實現他的政治抱負。隨後的十四年,孔子他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傳播其思想,並進行文獻整理工作,他的思想和學説為後世留下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孔子他曾經説過:“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我覺得這句話説的非常好。在當今社會,大家都愛面子,怕丟臉。因為愛“面子”,有的人在某些時候會變得不懂裝懂。我以前也有這個缺點,有時候老師上課講的題目,我似懂非懂,本想下課後去問老師或同學,可又怕他們説班幹部還不認真聽,所以,就一直把題目憋在心裏,而導致成績下降。後來,我發現這個缺點實在是太可怕了,它使我不會的題目越積越多,腦子裏一片糊塗,嚴重影響了我的學習。現在,我再也不會不懂裝懂了,上課認真聽,遇到難題先思考,實在想不出,就再去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把每一道題都想清想透,成績也在一點點的上去。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應當學習孔子他對學問孜孜不倦的態度,對學習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精神,以及剛正不阿的做人品格,成為一個有知識、有思想、品德高尚的博學之人。

《孔子》觀後感 篇26

孔子的課堂豐富多彩,與現在大不相同。他不佈置作業,不考試,不懲罰學生,而是與同學們交流知識,周遊列國,讓同學們只是面更廣,學到更多知識。

在《孔子學堂》這一本書裏,我們不僅可以知道孔子言行的原文與翻譯,它給我們呈現出孔子上課時的情景,讓我們更加地瞭解到孔子是一個講理、禮讓、謙虛的人。

孔子從不寫書,而他和他的弟子討論的話題都是常見的,也是從古書上總結的。可他們卻可以“温故而知新”,從舊的知識中找到新的理解和體會。有時一個話題可以聊上幾節課,孔子老師也會有時被同學們問得答不出,只能思考,卻不會為學生的問題而惱怒。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可見禮讓多麼重要,只要禮讓治國,還有什麼事辦不到呢?人們就要學會禮讓,別人就會尊敬您;國與國之間互相禮讓,戰爭也不會發生;君臣民之間互相禮讓,這一個國家民心不會動搖,將會堅不可摧。孔子對他人禮讓相待,他人也就以禮相待。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幾個人走在一起,一定有我的老師。每個人都有長處與短處,要學會謙虛,要相互學習。孔子老師在談論“君子”時,子貢誇他而孔子卻説這是給他戴高帽子。以及談論其他問題時,孔子讓學生們各抒己見,只要有道理,就值得深思。可見孔子是個多麼謙虛的人。

走進《孔子學堂》,讓我們一起重新認識到一個不同的老師——孔子,他在課堂上與學生們討論,讓學生們學會為人處事的道理,怎樣才算有君子風範,讓學生們在社會上能更好的生活,交到更多朋友。如果每個人都有孔子的精神,那麼世界不再有戰爭,各地都有您的朋友,那是多麼美好!

《孔子》觀後感 篇27

中國歌舞劇院帶來的大型舞劇《孔子》,展現以“盡善盡美”為藝術理想的偉人孔子的一生。

劇情從參政進諫、周遊列國、晚年歸魯、刪改《詩經》、撰寫《春秋》等情節,藝術性地展現了孔子生平。劇中每一場羣舞舞都各具特色,開場舞《執羽》應為先秦樂舞“羽舞”的場景,另外男子舞蹈《頌賢》、女子舞蹈《采薇》以及《棠棣之花》等也都非常具有中國古老元素。舞美設計可謂是煞費苦心,只是為了切換效果契合舞台需求,小篆體的孔子名言也都重複。此為小瑕疵。兩邊腿子實體可移動,後面背景鏤空小篆吃光反射恰到好處。服裝設計精美考究,儒裙、曲裾等元素皆有所用,涮色勻稱,在大舞動時也毫不影響其服裝色彩

。燈光設計簡單準確,有投影,光束燈以及染色燈為主要用燈。色彩與圖案搭配很舒服。音樂上前一個小時至舞紫霞劍都非常之棒,之後的音樂略顯紅色,聽覺疲勞感摻雜。編劇結構框架過大,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將孔子展現的淋漓盡致實非易事,所以用文字切換的方式也無可厚非。在文藝座談會的大背景下,有如此借用儒家文化歌頌中國夢的作品實屬定位精確,高啊!!此劇實屬精品!看的很過癮。不過,目測除“臣”為A角之外,其餘主演皆為B或C角。舞蹈定位精準,但獨舞編舞略顯重複。另:中間兩段舞蹈,饑民乞討一段是借鑑巴黎聖母院安樂窩在巴黎街頭遭驅逐的段落,包括音樂,燈光;“妃”長水袖擊鼓,借鑑老謀子的十面埋伏章子怡片段,包括音樂快板。

最後,此劇很棒,值得一看,要學習的東西也很多,希望可以多多看劇,多多學習!

《孔子》觀後感 篇28

看完電影《孔子》,不僅僅是喜歡裏面感人的故事情節,同時也深刻感受到,給觀眾留下的,是一個形象,一種精神。

電影中孔子出身於魯國的沒落貴族家庭,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他期望以他自我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然而就像歷史上的其他聖賢早年的經歷一樣,彼時孔子的時代還未到來。雖曾仕官於魯國,並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期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率領眾弟子周遊列國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於晚年回到魯國,他歸而不隱,不懈於教育弟子眾人及進行文獻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獻祭的戲,十分精彩。“給個話啊”,展現了孔子的幽默和智慧。

顏回、子路、冉求,性格各異,但愛師如命,遵循禮儀仁和的精神。最讓人感動的是顏回,反覆潛入水中挽救竹簡的那一刻,我落淚了,我也相信當孔子一向抱着死去的顏回不肯放手的那個場面,震撼了萬千人。在顏回的眼中,孔子的書簡比自我的命都重要,仔細想想,正因為之後有着無數個顏回,我們此刻才能夠領悟到孔子的精神。當我看到孔子抱着顏回的屍體大哭,弟子們勸他:已經三個時辰了,已經緩可是來了。可是夫子依舊抱着,那個場面真的很悲慘。還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實是一個有勇無謀的人,可是他始終記着夫子的教誨,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記着夫子説過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後,喪徒如喪子,可是夫子沒有讓淚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我的弟子雖然沒有如償所願,但已得為仁。

我從電影《孔子》中感受到,我們應當學習孔子鑽研學問的嚴謹態度,以及“敏而好學,不恥下問”的學習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在成佛的路上,努力學習,成為一個正直、光明磊落、有擔當的人。

《孔子》觀後感 篇29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為什麼今日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因為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應當有自我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可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所以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異常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裏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為戰士壯威,之後是孔子與魯公一齊出面説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齊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裏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與教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我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台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詞,應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與一羣弟子一齊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着:“我的祖國,我最終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可是還是不能忘記自我的祖國,儘管以往別人趕他走,可是當祖國需要他時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那裏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先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

《孔子》觀後感 篇30

被熱炒了很久的《孔子》終於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傳活動中,愈發老來俏的主演周潤發揚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這番話讓本次評審團的成員們不禁誠惶誠恐。我卻只感覺到欣賞了一場宂長的百家講壇,而且很顯然,胡玫導演講故事的能力,遠遠不及於丹老師。據觀察,影院裏《孔子》的人氣還算不錯,影迷們對電影如何展現孔聖人的一生更感興趣,也不乏慕發哥之名來觀影的粉絲。我想從散場之後大家的反應來看,《孔子》這部電影給了懷揣這兩大期待的觀眾一個交代,但是,沒人想到,過程卻是如此枯燥沉悶。

CCTV—6電影頻道有一句著名的廣告語:打開電視看電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開電影看電視則更為恰當。電影故事從孔子得到魯公賞識擔任大司寇開始,前半段主要講述了孔子在魯國意欲用自己的方式治理國家,然而處處受掣肘,只得遠離故土,與弟子踏上週遊列國的路途。後半段則集中講述孔子在周遊列國的路上遇到的種種困境,欲尋明主而不得,歷經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顏回死於非命等坎坷,最後葉落歸根回到魯國傳道授業了此餘生。如此複雜的內容想要用一部電影表現出來,原本就是個艱難的任務。而擅長拍歷史題材電視劇的胡玫導演,也顯然並沒有拿捏好尺寸,於是,觀眾們便在電影院裏花費了兩個半小時欣賞到了一場電視劇。

平心而論,電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劇情,通過保護小童、齊魯會盟、平息公山狃叛亂等段落,集中表現了孔子的仁愛、智謀和軍事上的才華。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從魯國出走,眾弟子趕來追隨等一組戲,起承轉合之間頗為流暢,算是片中的亮點。但後半段孔子周遊列國的歷程卻成為了一場支離破碎的橋段集錦,影迷們均認為這一部分毫無主線可言,零散且瑣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遲遲不見高潮出現,也總是看不見電影將要結束的徵兆,期間有幾位觀眾陸續離場,一去不復返。我想有相當一部分的影迷認為電影最大的敗筆就是蒼白無聊的劇情。

《孔子》觀後感 篇31

當你被迫離開魯國時,磅礴大雨敲打你的身軀時,你在想什麼呢?是在怨恨嗎?你似乎知道這是大司徒的陰謀,可又似乎不知道。看着手中的‘決玉’,你是否心酸不已?大雨中的大笑聲,是你的心聲麼?努力,不讓眼淚流下,你的心,也變的沉淪了麼?是否後悔當初説的那句:“我的道,在人間。”……

你在想什麼呢?孔子。

望着茫茫無盡的沙漠,你額前的幾縷髮絲輕輕的在飛舞。此時的你,在想什麼呢?是在思念遠方的親人麼?是在詛咒那姓季的麼?還是在擔憂自己的未來……顏回來了,你卻不願他跟隨與你,你望着無垠的沙漠,説:“前面的路不平坦,也沒有榮華富貴,你怎能走呢?”殊不知,顏回的的話,卻讓你改變了主意,“如果改變不了世界,那就改變自己的內心吧。”這,曾是你對顏回説過的話……

你在想什麼呢?孔子。

你彈琴數日夜,不吃不喝不眠不休。彈琴,成了你唯一的事情——在這荒涼的山谷裏。指尖撫琴,一個個音符飛舞出來,這是否是你想説的話,你那緊鎖的眉頭,是在思考嗎?在抱怨命運的不公,在傷心自己的遭遇,還是在……就像南子説的:“人們都只是領悟了孔丘那痛苦,卻未真正體會他那痛苦的境界……”

你在想什麼呢?孔子。

抱着顏回那冰涼的身體,聽着子路戰死的消息,你,落淚了。你曾經面對齊國幾百乘戰車,沒落淚;在武子台上面對血流成河,你沒落淚;自己被迫離開魯國,你沒落淚……可如今,你卻落淚了。你在想着顏回拼命救回你的書的樣子吧,在想子路浴血奮戰的樣子吧。他們在你的教導下,是那麼的善良,勇敢……

你在想什麼呢?孔子。

重回到魯國已數年的你,已滿頭白髮。靠在門柱上,清風吹起你那白髮,望着門外那座山,你是否會憶起你年輕時候的事情?你身邊的《春秋》靜靜的看着你,你也望着它。終於,你説出了你心中所想:

“後人理解我,都因此書;後人誤解我,也因此書……”

《孔子》觀後感 篇32

他,是魯國人仰慕的國相,也是遊歷各國的乞丐,更是東方的智者。這是孔子。

在戰亂年代,孔子的才幹為各國所推崇,但他卻一直保持不變,一直為國家效力,直到今天。很遺憾,孔子被奸人所害,被迫離開魯國,開始了一次十四載的遊歷。看着這裏,我不禁感歎上天竟如此不公正,如此對待這位聖人。

孔子是一個平凡的人。孔子四處奔走,途經衞國,見到南子,説了一句:“我從未見過如斯好德如好色之人。”孔子對南子也很欣賞,但她始終是用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最後南子一改跪拜孔子的輕浮態度,孔子也拘謹地回禮。

孔子一生奔波十四載,飽嘗人情冷暖,經歷離別之痛。寒冷的一天,孔子和他的弟子們一行人在冰面上行走,突然,冰塊裂開,竹子掉進湖中,孔子的弟子顏回奮力跳下湖中去撈竹子。遺憾的是,顏回最終與世長辭。在顏回被其他弟子抬走之前,孔子只是一聲不吭地抱着他的屍體呆了好幾個小時。孔子對顏回的愛遠大於對兒子的愛,因為兒子只能繼承他的血脈,而顏回可以繼承他的大道。

最後,以前在魯國陷害孔子的人,把孔子送回魯國。孔子在回魯國之前説過:“我可以回去,但是我只能專心講學,不要用政治來打擾我。”

今天,在沒有戰亂的年代,像孔子這樣有高尚品德的人可説是寥寥無幾。要達到孔子這一境界實在不容易,如果你心無旁騖,堅決不做“禮”的事,遵從禮義仁和。要做一個高尚的人。

華夏文明的創造者——孔子中華文化的偉大英雄。像一杯美酒,越飲越醇厚,像一輪明月,越久越清;像一縷火光,照亮整個華夏。

孔子,一身衣裳成名傳奇,一部《論語》流傳千年。那是孔子。

談到儒學,人們無不想到孔子。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輝煌,是因為孔子;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輝煌,是因為孔子;中華文化之所以能在今天輝煌。

天不生仲尼,古往今來都是如此。

我讀過《孔子》,深思許久……

《孔子》觀後感 篇33

昨天,我聽媽媽説銀谷影城正在熱播電影《孔子》,我立刻手舞足蹈起來。媽媽見我這麼興高采烈,便答應帶我去看這個電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人。出生於公元前五世紀。他學問淵博,是一個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整個電影講述的是孔子周遊列國的故事。孔子在周遊列國時先後去過衞國、蔡國、齊國、鄭國等國家。

孔子本來在他的家鄉魯國享有很高的官職—司寇,他倡導用禮儀治國,讓國家富強,不同意連綿的戰亂,耗費錢糧,這樣才能使天下太平,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美好生活。可是他這種理念當時並沒有被魯國國君採納。雖然這樣,孔子還是在魯國廢除了一種不文明的行為——“殉葬”。古代,每個有錢的主人,手下都會有一些奴隸,而主人去世後,他的奴隸就會一個不剩的拉去陪葬,看到這殘忍的一幕,令人心驚膽顫。有一次,一個大臣的父親死了,他的一個小奴逃到了孔子家中,哆哆嗦嗦地説了實情。第二天上朝,孔子帶來了了這個小奴,國君憤憤地説:“你怎麼能不告知我,私自收下這個小奴呢?”這時,一位朝中大臣對孔子説:“奴隸陪葬是一種禮節,你是不能收留的。”孔子不慌不忙地説:“死去的人也是你最要好的朋友,那你為什麼不去陪葬呢?”一下子説得這位大臣啞口無言。但孔子最後還是被魯君趕出了魯國。

孔子離開魯國後,先後周遊了很多國家,都沒有得到重用。這時,魯君派人請孔子回國,孔子經三思後同意了。但在返程的路上,令人感動的一幕發生了。當他們的馬車行駛在冰凍河面上時,冰面突然崩裂了,書簡掉到了河水裏,孔子最喜歡的學生顏回知道這些書簡是孔子的全部心血,所以不顧自身安危跳進冰水,救出了這些書,而他卻被冰冷的河水凍死了。看到這時,我差點眼淚奪眶而出。

孔子周遊列國14年,終於在68歲時回到了魯國,專心講學,最終在73歲時因病去世。孔子的精神影響了世世代代的中國人,他那不因艱難而退縮的的品格深受人們敬佩,我們應該時時刻刻懷念他,時時刻刻學習他。

《孔子》觀後感 篇34

孔子,説起這個人,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就是我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堪稱萬世師表的孔子,今天我看了《文化聖人 孔子》頗有感悟。

孔子講了做人的道理,一個人生下來最重要的就是了解如何做人,要做一個人就是要提高人的自覺,孔子的貢獻就是在春秋末期,對人類社會體現了一種關切,他力求制定一個關於人類共同生活,人類和諧共處的理念與方法,準則與規範,這個就是她對人類所作的重要的思想貢獻,對於人的自覺提出了許多觀念來。

在兩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人們認識到孔子的“和為貴”的思想,是我國建立團結、和睦、多民族國家的基石,人們還認識到,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成為處理儒家思想和其他各種思想共同發展的重要的原則。人們又認識到孔子的“仁者愛人”的思想,成為正確的處理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極有價值的精神財富。所有孔子這些思想都是我們今天應該很好繼承和發揮的寶貴財富。

孔子在學習上,他提倡獨立思考,叫學思結合;更注重實踐,所以又叫做學行結合。學和思結合,學和行結合,這是他教育的特點,孔子對弟子們既嚴格要求又關心愛護,他更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弟子面前做出榜樣,孔子的一生培養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逐漸就形成了一個以他為首的儒家學派,儒家學派對中國兩千年的歷史以及思想史、教育史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論語可以説是,我們中華民族做人做事的豐富的哲理的百科全書。孔子的這個“仁”字,就是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比如説:對君、父、老師、上級應該是忠、孝、恭、敬;對平級、兄弟、夫婦、朋友、同事,應該是誠、信、敦、睦;對下級、自己的兒女、臣子、下屬,應該是寬厚、厚慈、惠。這上中下都處理好了,人際關係就協調了。

看完後,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孔子的思想言行,及他響亮的名字讓我們永遠地記住,更要讓將來的後代子孫都體會孔子教育文化的內涵。

《孔子》觀後感 篇35

孔子,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這部電影講述公元前七七O年——公元前四七六年,外有戎狄入侵,內有諸侯割據,周天子失去權威,社會動亂、禮崩樂壞;諸侯車間竟相稱霸,戰火連連,紛爭不斷,而孔子正是生活在春秋後期的魯國。他為社會的混亂情形而憂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時代的思想和智慧來影響春秋諸國的歷史進程。

他在魯國以其勇敢和智慧帶給魯國以尊嚴和強大的希望,但最終政治理念破滅於現實之前。隨後孔子為了理想率領眾弟子奔走在列國之間長達十四年之久,傳播其思想,想與整個時代抗爭,只可惜世間不容其推崇。他曾多次被亂軍圍困而身陷絕境,也曾被捲入政治陰謀的旋渦,甚至曾被世人誤解……最終年邁之時返回魯國,在失意中離世,一腔報國熱血付諸東流。

時至今日,他的思想在我們現在的21世紀具有很高的評價,對現代社會的發展有着巨大的現實意義。

“因材施教”是孔子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首創的一個教育原則,即從學生實際出發,運用啟發誘導的方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實現培養目標。孔子因材施教的思想和實踐,不僅對我國古代教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而且對今天九年義務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示意義。為此,只有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才能高質量地完成普及義務教育的歷史重任。

結合電影《孔子》,我受到如下啟示:

1、要深入瞭解和研究學生,掌握學生的特點,才可能正確實施因材施教。

2、要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

3、從教育教學上要善於啟發誘導。

4、從學生出發,用愛來温暖學生,熱愛學生,敬業愛崗,為教學奠定基礎並儲備內在動力。

5、提升自身的素質,構建高素質的教師隊伍。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從根本上因材施教,提高義務教育質量,打造高效課堂。

《孔子》觀後感 篇36

近些天,我閲讀了《孔子的故事》一書,感受頗深。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從孔子出生到他初入仕途、問道求政、輾轉仕途、周遊列國到孔子逝世的經歷。孔子的一生顛沛流離、跌宕起伏,但我最敬佩的並不是他面對困難毫不退縮的意志,而是他做事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精神。

在“四出求學”這一章中,孔子跟隨樂師師襄子學習周禮中的“樂”。一天,師襄子傳授了孔子一首樂曲,孔子練習了四天,師襄子覺得孔子練習的很好,便想繼續傳授孔子下一首曲子,孔子卻説自己想再練習幾天。幾天後,師襄子來找孔子,孔子説自己還要再練幾天。數日後,師襄子經過孔子屋門口,立即被那動人的樂聲所吸引,令他不能自拔,許久才緩過神來。進屋後,卻發現疲倦的孔子剛剛睡着。師囊拿了一件外衣給孔子披上,孔子猛然驚醒,告訴了師襄子作曲人的心境,令師襄子驚歎不已。孔子學習音樂,不僅僅是學會,更重要的是,他想弄懂作曲人的意圖,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彈奏境界,而這種境界,絕對不是一天兩天能弄清的,為了這一天,孔子刻苦練習,反覆用心體會,憑着這種追求卓越的精神,彈奏出了真正能打動人心的曲子,令人讚歎不已!

在我們的生活中,不正是需要這種執着和堅持嗎?但事實上,有些人做一件事,總是隻要做了就行了,從來沒有想過把一件事做精、做細,完全不去思考與挖掘事物的深層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細的人,不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能從中看出一個人將來的成功與否。如果一個人,對待任何事都能一絲不苟地完成,認真地對待每一件小事。這樣的人,何愁不會成功呢?

《孔子的故事》這本書給了我一次靈魂的洗禮,我永遠不會忘記這本書給予我的教誨:“把小事做到極致,把小事做成經典。”我們要從身邊做起,做好每一件事,成功一定會眷顧我們。

《孔子》觀後感 篇37

有一個問題是:中國最偉大的思想家是誰?我想很多人都會把這一票投給孔夫子。國人中庸文化所推崇的“仁、義、禮、信”,無不源於春秋時代這樣一位智者,尤其在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學文化從上到下一步步深入人心,影響了我們幾千年。是歷史選擇了儒學,還是儒學帶着歷史走到今天?我不懂孔子,但我一直很好奇,這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2010年的1月22日,千呼萬喚始出來的影片《孔子》首映,第三團支部抓住了這次機會一起了解這位儒學先師的人生軌跡。

影片取材於孔子51歲出任中都宰一直到其73歲病逝這段經歷,並挑選了最有戲劇性的墮三都、周遊列國、陳蔡被圍等重要經歷進行改編。影片主演周潤發早前在宣傳活動中説“看《孔子》如果不流淚,那還是人嗎?”。我看完影片,也是深有感觸。

這種大題材的影片,可能是期望值太高,覺得導演應該可以拍得更好,還有就是戰爭場面動畫效果不夠精緻。但轉過來想,看《孔子》,多是抱着一種緬懷傳統的想法,想通過影片,增進對聖人的瞭解,加深對中華民族幾千年博大精深儒學文化的理解。孔子的儒學思想傳承至今,有沉澱的功勞。孔丘其人,本只是一個血肉之身,他的言論,他的思想,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符合幾千年來的社會制度,所以加上統治階級的極力弘揚,便代代相傳了。但另一方面,也正是儒學影響了中國幾千年的社會制度。“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可進可退。下至黎民百姓,上至天子藩王,齊家治國無不滲透儒家的思想。董仲舒為鞏固大漢帝國寫下鋪墊,精通儒學的康熙皇帝帶來了康乾盛世。我想到的是,儒學“入世”的觀點造就了一個個時代的發展和輝煌。觀看電影之前,對孔子知之甚少,雖然看完影片,也只是有個大概瞭解,但至少梳理了一下思路,影片的公映,也許不只是在休閒娛樂,不只在票房,能帶給我們一些反思,就夠了。

《孔子》觀後感 篇38

歲月不居,時光徙轉。一抬頭、一低眉、一剎那、一慌神,你已顛簸了半生的光陰。

——題記

他們是去陪葬的人。那一個個被捆綁起來的窮苦百姓,他們極其可憐,或許有些人都不清楚那位死去的庸君是誰。呵!這一回,也不知又有多少孤魂野鬼遊蕩在人間。然而,總是會有漏網之魚的,這回是一名正直舞勺年華的男孩,他靈活的穿梭在林間,身後百萬大軍。他跑到孔子家躲起,然而,紙裏包不住火。事情泄露後,孔丘用巧妙的言語保全了男孩。

孔子因才高智廣而被重用,與此同時,他也向魯國君主提議用“仁”去教化人民,反對殘殺。當然治理好一個國家需要漫長的過程,在這期間,孔子因受權貴離間,最終被排擠出朝堂。魯國已無立足之地,自此他的艱辛和風塵便在歲月中展露的一發不可收拾。

是日,天光陰沉,雲霧聚鎖,彷彿註定他這漫長的一生將在陰鬱寥落當中挨度。之後孔子隨同他的弟子到宋、衞、蔡、齊、楚等國出遊。但他的政治主張並能得到熱衷於血腥與的各國諸侯重視。這一路途中,他經歷了太多的艱辛險阻。遭受過質疑與冷嘲熱諷,甚至還有小孩侮辱他,但他始終平靜理性地對待這個社會,他依舊主張以仁政治國遠勝於殘殺為王的統治。他的思想並沒有因歲月流逝抑或是其他一切而動搖,這是最令人敬佩之處。

在我看來,孔子也是常人。不僅僅心繫他的仁政,他也有細密的情感,當弟子顏回為保全竹簡而丟失性命時,是他是有心的,亦是無奈的;他是悲傷的,亦是自知的。

他是魯國人,雖已在外跋涉,但畢竟它最初的政治寄託還是給了這個父母之邦,所以他從未忘記過她。在如此短暫又長久的時間裏折磨着他內心的指望,彷彿要將他弄的遍體鱗傷。他是安定的,亦是窘困的。他之於父母之邦自始至終都是局裏人,不然他怎樣內心始終渴望又重回故土?

他半生的前程,命運是跌跌撞撞。好在但並沒有辜負了自我一顆赤子之心。他選擇了遵循自我的心,無論一意孤行或是前方疾風驟雨,他獨一襲青衫,馨香如故。

《孔子》觀後感 篇39

電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為什麼今天我還是要寫觀後感呢?因為我覺得作為一箇中國人,應該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談到文化信仰我們想到的那首當其衝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禱告於你丘山而得名。電影中孔子的出場已經是一個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雙親,所以孔子對下層百姓的疾苦特別的關注,回到電影上來。電影中的周潤發給我們很好的詮釋了孔子的許多東西,讓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

電影《孔子》裏面有很多與史書記載不一樣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為戰士壯威,接着是孔子與魯公一起出面説服齊王收復失地然後就是孔子最喜歡的弟子顏回的死,都與歷史不符。史書上沒有記載孔子與魯公一起去談判的,而記載的是孔子從天而降前來護駕的,這樣一改似乎讓人覺得更加真實!歷史上也沒有類似於有沉書入水然後顏回去撈的事情。顏回史書裏面的記載是窮死的,不免有些窩囊,這樣一改反倒顯得他對書籍與老師的熱愛,真正熱愛書的人確實會不顧自己的性命去救書的,沒有什麼迂腐之處!

電影中孔子會見南子的緋聞也被大肆渲染,讓人覺得孔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碰的聖人而是一個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慾,有一句台詞是“吾未見如此好色如好德者”,這是我覺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詞,面對一個風情萬種母儀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會動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覺得是孔子與一羣弟子一起回到魯國以後,孔子跪在城門下,磕頭行禮口中反覆唸叨着:“我的祖國,我終於回來了!”這個時候孔子已經年過半百了,但是還是不能忘記自己的祖國,儘管曾經別人趕他走,但是當祖國需要他時他還是選擇了回國。這種胸襟不愧是我們的聖人,這裏看得出孔子的偉大!

看電影孔子,我們用平常心看他的可愛,用恭敬心看他的偉大:原來這就是我們的聖人孔子傳奇的一生!

《孔子》觀後感 篇40

胡玫是個了不起的女導演,她能把有關於信仰與理念的重大主題在熒屏的方寸間運籌帷幄,不能不説這些有關於她的氣度與胸懷。正如比李詠更出眾的哈文一樣,其唯美與氣魄的完美統一,告訴世界,女人的心胸不只是僅僅能容下廚房與男人,如果有其善良、善感、堅忍與包容,她甚至比男人更能容下這個正反兩面的世界。在胡玫導演的影片《孔子》裏我看到了這一點。

後人追尋着孔子閃閃發光的思想一走千年,卻不知其實孔子的一生也是因落魄不得志而鬱鬱寡歡。那麼多有見地的政治思想和四兩撥千斤的軍事謀略,只能寄託給能夠採納它的明君智臣,這不能不説是其命運的悲哀。所以當我們看到顏回在冰河中用生命去護衞聖人的思想時,看到子路急於實現孔子的理想而戰死沙場時,我們便會不由自主地熱淚狂奔。影片的結尾我們看到堆積成山的竹簡被各種顏色的布匹分類包裹着,那其中不乏“人之初性本善”的教化,也不乏馳騁疆場時爭與讓的哲學,滿頭白髮的孔聖人就那樣安詳的坐化期間,窗外是一個山高水長雲霧繚繞的人間仙境。這也許就是中國人心中的天堂,那是常人渴望而不可及的。所以正如最瞭解女人的是男人一樣,最瞭解男人的也是女人。而孔聖人是洞穿了人心,不管你是男人還是女人!他更是看透了事物發展的規律,而且縱貫古今。

也許,我所理解的孔夫子未免太過粗淺,但在看這部影片時,我確實感到了孔子的真實存在。其實不管你認不認同,在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裏,都或多或少地保有着儒家思想的印記,這已經成為人們評價是非的標準之一,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中流砥柱。歷經千年風霜雨雪的歷煉,幾次火浴後的鳳凰涅盤,讓它擁有了可以撼動世界的力量。所以,不管我們是商人,還是政客,是婦孺還是童叟,我們真的該時常捫心自問:“孔聖人你是否住在我的心裏?”

《孔子》觀後感 篇41

今天上午,我和楊誼瑤去了中國木偶劇院,觀看了大型史詩舞台劇《少年孔子》。

孔子名叫孔丘,他和孔皮等學童一起上學。有一次,孔丘在彈琴,牛轟的爸爸也讓牛轟彈,牛轟説這沒有彈台怎麼彈呀,然後他的爸爸趴下指着後背説:這兒,這就是彈台。其實牛轟在他爸爸的背上都是亂彈,這時他們聽見了孔丘在彈一首曲子,一會先生來了,先生問孔丘:你這一篇曲子已經彈了二十天了,學點新的曲子吧。孔丘説:我還不知道這個作者寫這首曲子的意義。先生繼續問孔丘:你會幾首曲子呀?孔丘説:我會一首。牛轟和他的爸爸都笑了,牛轟的爸爸問牛轟你會幾首曲子了?牛轟説:我都會五首曲子啦。然後牛轟的爸爸説:來咱們讓先生聽聽。先生一聽説:我聽過牛轟彈過的曲子,來,讓孔丘説説這個曲子的含義。孔丘説:我覺得這首曲子的作者肯定是一個能管理國家的名人。先生説:確實是,這首曲子是秦王和越王寫的曲子。這説明了孔丘是很認真地邊想邊彈琴的人。

到了該選詩童的時候了,同學們都選孔丘,先生説:有二位詩童可以去京城參加比賽。先生讓孔丘選另一位,孔丘推薦牛轟。同學們都很疑惑,連牛轟自己也很疑惑,認為這能行嗎?牛轟這麼愛發脾氣,怎麼能讓他去京城參加比賽呢?孔丘説:我覺得他寫的黃河這首詩很不錯,讓牛轟和我一起説一下吧。接着牛轟一句孔丘一句這樣説下去,最後他倆被選為了詩童,去京城參加比賽。

其實牛轟家在昨晚着火了,他已經很不高興了,但是孔皮還一再地跟他吵架。孔丘媽媽告訴孔皮,要去找牛轟來緩解他的情緒。這説明了在別人不高興的時候,你要去幫忙他,就像孔丘在牛轟心情不好的時候讓他去當詩童,我覺得孔丘小的時候很不錯,能看到別人的優點。

孔子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等等一些名言,我要向孔子學習他的優點,做一個小孔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