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語在語文教學中的精彩運用

來源:文萃谷 2.28W

一、從精彩紛呈的廣告語中,找出精妙無比的修辭格,體味其中的獨運匠心 在傳統的修辭格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常常靠抽象的定義、概念、公式、以及課文中的典範例句來引導學生認識各種修辭方法,教師苦口婆心、引經據典,學生是不知所云、如墜雲霧。如果我們將舉例的目光拉近,貼近生活,用很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廣告語做例子,教學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白雪’是公主,用户是上帝”(“白雪”牌冰箱廣告詞),巧妙地運用了借代和暗喻的修辭,形象地表明瞭產品的地位、品質和廠家對用户服務至上的虔誠之情。“阿里山瓜子,一嗑就開心。”這裏的“開心”巧用雙關的修辭,明説瓜子被嗑開了殼,露出了心,同時也隱喻了嗑瓜子人的喜悦開懷之情,一箭雙鵰,妙不可言。再如“今年過節送什麼?腦白金,腦白金,腦白金。”就運用了設問和反覆的修辭,既引起了讀者或聽眾的注意力,又加深了對該禮品的記憶印象。

廣告語在語文教學中的精彩運用

二、獨具“慧眼”,找出廣告語中的“別”字,提高字詞教學的效率

有些廣告詞中的“別”字是商家為“炒作”產品而故意設計的',有些則是無意造成的。如果不讓學生明白其中“個味”,倒真是枉費了商家的心機,又誤了人家子弟。如:“喂,你好嗎?”(某胃藥的廣告詞)電視畫面上,一位老人正作張口呼喊狀,其情其景使人毫不懷疑地確認廣告詞中該用的是“喂”字,而商家則是要人們聯想到“胃”字,如果不是下一組畫面上的藥品廣告,使人很難理解其用心所在。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如“有‘痔’之士,‘痔’在必得”(某痔瘡藥的廣告詞),“‘閒’妻良母”(洗衣機廣告詞),“百‘衣’百順”(電熨斗廣告詞),“‘腸’治久安”(某藥品廣告詞)“‘燈’峯造極”(燈具廣告詞),以及“‘雞’不可失”、“百‘禮’挑一”等等。這些傑出的廣告,另類的成語,如果不是在特定的情景下有所指而有所言的話,則往往會引導學生誤以為“重複了千遍就是真理”,從而認定這類“與時俱進”的成語從來就是這副模樣了。其實,這類廣告詞從修辭學角度來看,也可以叫做“諧音”,它巧妙地利用“別”字的音同形異的特點,故意吸引讀者的“眼球”,以求“轟動效應”。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利用這種效應,讓學生在好奇與興奮的驅使下,自覺地提高自己對文字正誤的勘辨能力、對成語大意的理解能力和形象思維的創造能力。

三、把經斷脈,抓住有語病的廣告語分析,提高語法結構教學的效果 在生活中,時常有一些語言,説出來意思是通俗易懂,可仔細分析起來卻不合語法規律。如“走,曬太陽去!”從語法角度講,“曬太陽”是動賓結構,“太陽”怎能被“曬”呢?“那聲音大概是橫笛”,“聲音是橫笛”顯然違反了漢語語法的規則了。這種乍一聽沒什麼,細一看不對勁,再一想説錯了的例句在廣告語中也時時出現。如“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從語法上分析,就犯了“前後矛盾”語病,既然前面説過“不收禮”,為什麼後面又“收腦白金”呢?再看“艾琳洗面奶,特別適合任何皮膚!”這一句中的“特別”是特指,有專一性、唯一性,“任何”則是指全部的、所有的,這麼一説就讓人有些無所適從了。“某某口服液,有助你恢復疲勞,煥發青春活力。”有誰願意讓疲勞再恢復呢?

所以,通過對學生司空見慣的廣告語的分析,往往會讓學生有耳目一新之感,在他們感慨“原來是這樣”的同時,因勢利導,使其不知不覺地掌握分析語法結構的各種規律。

四、斟詞酌句,通過對廣告語的推敲揣摩,提高寫作教學的效率.大多廣告語都是經過精心策劃、刻意打扮、周密包裝以後才隆重推出的,其看似漫不經心的一句平常話,背後往往都藴涵着一定的寓意。這對於寫作教學來説,簡直就是一篇篇超濃縮的下水作文精品。有這樣一個飯莊,先後打出兩塊廣告招牌,“不好吃請告訴我們,好吃請告訴大家。”和“好吃請告訴我們,不好吃請告訴大家。”兩句話文字上沒有任何增減,只不過一字順序調整而已,但我們卻可以通過它來引導學生賞析表達的重點所在,體會出前者所表達的謙恭和後者所表達的自信。張弓酒廠的兩句廣告語更是值得人玩味不已,“東西南北中,好酒在張弓。”和“東西南北中,立馬回首望張弓。”表述的角度不同,體現的風格各異。前者豪情萬丈,抒發了張弓酒廠人的躊躇滿志,意氣風發的自豪感,但一個“在”字又有點“唯吾獨尊”之嫌;後者纏意綿綿,塑造了一位對張弓酒流連忘返,依依不捨的酒客形象,尤其一個“望”字,叫人回味無窮。在教學中,指導學生仔細把玩每一句廣告語,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所帶來的不同藝術效果;咀嚼每一個字詞,領會力透紙面的文字所帶來的震撼和藝術感染;並選擇適當的物品或特定的情景讓學生仿寫一些簡短的宣傳標語和廣告詞,可以在活躍課堂氣氛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文學欣賞水平和實際寫作水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