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範文(通用7篇)

來源:文萃谷 2.86W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範文(通用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範文(通用7篇)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感知10以內數字的相鄰數,瞭解數字多1或少1的關係。

2、培養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1—10的卡片,圖片房子

2、圖片小兔、小鳥、老鼠、烏龜、蝴蝶、小貓、小豬各1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1—10的卡片問:比1多1的是數字幾,教師在相應在黑板上寫上數字2等等;那比2少1的是數字幾,教師在相應在黑板上寫上數字1等等。

1、數字遊戲:我出幾你念幾。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1…,教師請幼兒念出比這個數多1的數;

教師出示數字卡片2…,教師請幼兒念出比這個數少1的數。

二、找房間,進一步感知相鄰數的關係

教師出示圖片房子,教師請個別幼兒來當小動物找房子。

1、小兔的房間號碼是4的小鄰居

2、小鳥是6的小鄰居

3、老鼠是2的小鄰居

4、烏龜是1的大鄰居

5、蝴蝶是5的小鄰居

6、小貓是5的大鄰居

7、小豬是6的大鄰居

教師和幼兒一起檢查小動物找房子是否正確;如有找錯,教師可與幼兒一起糾正。

三、幼兒操作

教師分發幼兒用書,請幼兒完成《合成一幅圖》《比一比》

教師批改作業

四、活動結束

四、延伸活動遊戲:數字找鄰居

1:老師出示數字,分別找大鄰居或小鄰居。

2:幼兒根據自己的數字去找大鄰居或小鄰居。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2

一、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牛、羊、小、少”4個字。認識筆畫豎鈎和偏旁——提土旁。

2、知道“多——小,大——小”兩對意思相反的詞語,瞭解量詞“羣、顆、堆”的意思,學習正確使用量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創設情景讓學生知道量詞要恰當搭配,並理解量詞“羣、顆、堆”的意思及其它一些量詞的用法。

三、設計意圖:

重點突出創造情境教學及量詞的認識和規範使用意識。

四、課前準備:

課件(課文插圖配上相應的詞語)、生字有關的小圖片(貓、牛等),紅棗、杏子實物若干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文

1、導語:老師有一次外出秋遊,無意中來到一處美麗的農家小院,那裏有勤勞善良的黃牛,悠閒自在的花貓,有雪白歡躍的小鴨,小巧活潑的小鳥;果樹上,香噴噴的蘋果,紅豔豔的棗;木桌上,圓溜溜的杏子,甜絲絲的桃。門前,一個木偶般可愛的小男孩正在無憂無慮地玩耍着,再加上籬笆,青草,房子,辣椒,簡直是一幅絕妙的畫面,看得我心曠神怡,如入天堂。當時,我就情不自禁的拍下這幅温馨和幸福的圖畫,現在帶來與小朋友共賞。(出示圖片課件)

2、讓學生上來指認圖片中的事物,並相機在課件中出示詞語。

3、要求學生認讀詞語準字音

4、要求把以上詞語分成二類,集中學習並歸納出“杏,桃,蘋”的偏旁相關特點。

(二)嘗試朗讀,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韻文,讀通課文。

2、自找夥伴交流自學認識的生字。

3、反饋,利用學生人數來理解多少,及少和小的區別。利用實物來理解顆、堆及大小多少兩對反義詞。

4、再次朗讀課文,在語境中進一步理解詞意。

(三)感情朗讀,體會韻味

1、範讀課文後,要求學生像老師那樣讀出味道來。

2、個別朗讀,師生共同點評。

3、配上動作表演朗讀。

4、利用插圖背誦韻文。

(四)情景頓悟,運用題詞

1、模擬情景:學生背給奶奶聽,奶奶聽後説自己也會,但故意亂用量詞,從而讓學生在討論中明白,量詞有一定的搭配組合,不能亂用。“奶奶”可作如下背:

一個大,一個小,

一隻黃牛,一頭貓。

一邊多,一邊少,

一堆鴨子,一個鳥。

一個大,一個小,

一顆蘋果一隻棗。

一邊多,一邊少

一羣杏子一粒桃。

2、讓學生説説課後“我會説”。

3、看看農家小院還有哪些東西,用上量詞説一説。

(五)鞏固生字,指導寫字

1、利用“摘圖”遊戲來複習生字。

2、指導書寫:牛、羊、小、少。“小”和“少”讓學生比較發現異同再書寫。

3、學生寫字。

(六)作業:課外讀背兒歌

一頭牛,兩匹馬,

三條魚,四隻鴨,

五本書,六枝筆,

七棵果樹八朵花,

九架飛機十輛車,

用錯量詞出笑話。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3

教學目標:

1.經歷對場景觀察的過程,體會比較長短、高矮是生活中的數學。

2.聯繫生活認識長短、高矮的含義,瞭解長短、高矮是比較結果。初步建立比較的意識,學會比較的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對單獨比較誰長誰短應該沒有問題,只是完整地説不能做到,教師要加強滲透和指導。

比較方法的指導也是很有必要的,學生可能已經會數,但是卻不一定能數得準確,原因就是他們沒有掌握數數的方法,要讓學生明白一個一個地按一定順序數數,不容易遺漏、重複。

教學重難點:

重點:瞭解長短、高矮是比較的結果。

難點:建立比較的.意識,學會比較長短、高矮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朋友們,你們會跳繩嗎?有兩位小夥伴淘淘和蘭蘭也喜歡跳繩。瞧,他們跳得多好!(出示主題圖)

引導學生看圖:仔細觀察,淘淘手中的跳繩是什麼顏色?蘭蘭的跳繩呢?(注意引導學生完整地表述)

比一比,這兩個小朋友的繩子哪根長,哪根短?這是豆角先生給我們提出的一個問題。

板書課題:比一比

二、新知探索

1、比長短

你認為哪根長,哪根短?

學生蘭蘭的長一些,淘淘的短一些。

你是怎樣比的?(拿出準備的跳繩)誰來比給大家看。

指名上台比一比。

學生比的方法不一定準確,引導學生掌握比較的方法:比長短的時候,應該把兩根繩子的一端對齊,再比較另一端,多出一段的要長一些,少一段的要短一些。(一邊演示一邊講解)

引導:下朋友們用手指一指,書中畫的兩根拉直了的跳繩,哪端是對齊了的?(指名在實物投影儀上指一指)

引導:茄子先生還有一個要求,它要小朋友在長的那根繩子後面的方框裏畫“√”小朋友們會畫嗎?試一試。

2、比高矮。

引出第二位“老師”:白菜老師。

白菜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問題——圖中準備玩滑梯的兩個小朋友,誰高一些,誰矮一些?

引導學生用穿綠上衣的高一些,穿紅上衣的矮一些。

怎樣比較高矮?

指名兩人上台比一比。

一人站講台上,一人站講台下。能這樣比嗎?

引導:比高矮時,兩人站的位置應該是同一高度,並且雙腳放平,背伸直,最好是背靠背。

反饋練習:同桌比一比,看誰高誰矮。

引導學生繼續看圖,找一找,圖中還有哪些物體可以比高矮?

兩棵樹

路燈的杆子和樹比較

桌子和凳子……

3、比輕重。

引出第三位“老師”——茄子老師。

它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問題——圖中紅果子和黃果子,哪個重一些,哪個輕一些?(出示教材中的圖片)

引導:玉米老師把這兩個水果放在什麼地方讓小朋友來觀察它們的輕重呢?

拿出天平,簡單介紹天平的結構並引導:當天平兩邊一樣高,也就是天平保持平衡時,説明什麼?

如果天平一邊高,一邊低,(拿出準備的水果放入盤中)説明什麼?

看着天平,你會想起我們玩過的什麼遊戲?

學生:蹺蹺板

對!重的一邊會下沉,輕的一邊會上翹。

拿出水果,提問:誰來説説老師手中的兩個水果哪個輕,哪個重?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回答)

要求在書上在重的果子下面的方框裏畫“√”。

三、自主練習

第5~6頁(投影)

(1)人拿出一支鉛筆,比一比誰的長,誰的短,指名交流時,注意比較的方法。用一句話説出比的結果。

(2)讀題,學生在書上畫“√”。讓學生體會直路近,彎路遠。

(3)讀題,學生在最長的後面畫“√”,最短的後面畫“○”。讓學生知道除了拉直了比一比,也可以數格子比一比。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會了什麼?談談你的收穫?

除了今天學的比長短、比高矮,你還會比什麼?

五、作業佈置

1.課後複習本節課的內容(比一比)。

2.完成第5~6頁4、5、6、7題。

六、板書設計

比一比

高、矮、長、短、輕、重

七、教學反思

1.例題首先強調觀察的順序性,過程中關注孩子對於比長短、高矮、輕重的語言表達,讓孩子在活動中加深感受,在感受中體驗生活。練習教學時,要重視讓孩子體驗比較的方法。

2.缺少培養孩子動手能力的培養意識,天平抽時間還是要讓孩子感受一下

資源文件列表: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和1個偏旁提土旁。

2.會寫“少、小”

3.正確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小班化特徵體現

一、創設情境,觀察圖畫,認識事物,自主識字。

1、創設情境:

2、我們走進小院,看看院子裏有什麼呢?課件出示插圖──農家小院。你想認識這些動物和水果的名字嗎?

3、認字(根據學生讀的情況糾正讀音)

4、那麼多有趣的詞語都藏在組長的信封裏,請小組長拿出詞語卡片分給組裏的小朋友,大家一起動動腦筋,給這些詞語分分類。(隨機發給智慧星)

5、我們用同學的發現做個找朋友的遊戲。黑板上出示水果之家和動物之家,請小朋友將相應的詞語杏子、蘋果、桃子、紅棗、花貓、黃牛、鴨子、小鳥請到黑板上來對號入座。

1、學生藉助圖畫或拼音的提示讀出這些詞語?

2、學生離開圖畫讀詞

3、去掉拼音讀詞。

4、小組合作分類——全班反饋。

5、學生上台貼詞語。 合作化、個別化是小班的特徵之一,小組合作和組際交流是生生合作時經常用的形式。我設計的給詞語分類,目的就在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並培養學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學生人數的減少,給活動教學的實施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我在課堂中通過多種遊戲,讓課堂更為活躍。

二、學習童謠,認識“邊、多、少、顆、羣、堆”。

1.丁丁用這些詞語和這幅畫編了一首好聽的童謠,聽聽他怎麼説的。(播放童聲錄音)你們也想學會説嗎?

2、自由讀,你讀懂了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圖)

3、説説“邊、多、少、顆、羣、堆”這幾個字,你是怎麼記住它的?(隨機教學:提土旁)

4、鞏固字詞。遞進式開小火車複習。字——詞——雙軌小火車——句子

5、再讀童謠。這些詞句都在我們的童謠中,我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

6、反饋。(隨機發給表演星)

1、學生看看圖、比一比、讀一讀。

2、學生小組交流:讀懂了什麼?

3、學生交流認字方法。

4、學生小組開小火車。

5、播放舒緩優美的音樂。學生可以拍手讀、和好朋友一起讀、同桌讀、跳皮筋讀等。 教學要以人為本,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選擇,這一點在小班的教學中更得到充分的體現。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位置,自己喜歡的方式,與自己喜歡的夥伴一起讀讀課文,更有利於學生展現自己的情感。

三、揭示課題

小朋友,你知道這位小朋友是了用什麼方法,才寫出這首童謠的呢(揭示課題:比一比)。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在小班中,學生的主體性將進一步得到體現,教師不單單是知識的傳授者,學生也不僅僅是知識的接受者,他們應該是知識的共同發現者。我用學生的發現,學生的共同討論得出結論,這裏老師只作了適當的引導,不再是機械的灌輸。

四、學寫“小、少”

1、我們也用比一比的方法來比一比小和少有什麼不同。

2、你們認為什麼字難寫呢?(教學少)

3、“小”字怎麼寫呢?我想請一位小朋友來教,同學們推薦一位吧!

4、反饋(隨機發給書寫星)

1、學生比一比“小、少”的區別。

2、學生書寫“少”

3、學生推薦同學教學“小”

4、學生書寫“小” 注重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學會學習。

五、總結小結:

今天,小朋友得到了書寫星、表演星和智慧星,真棒,謝謝大家!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5

一、設計意圖:

中班的幼兒對周圍的事物已經在細心觀察,他們會進行一些初步的比較分析,如:在餐後活動時間,小朋友喜歡聚在一起討論外面橫着豎着的欄杆,有的説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説明幼兒對同類事物開始作比較了,但還不會用正確的語言來表達,數學活動《比粗細》的教育目標在於讓幼兒在操作活動中,獲得感性認識,會用多種測量方法比較物體粗細,並能用語言正確表達,通過分層投放材料的操作,培養幼兒的探索意識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二、活動目的:

知識與技能: 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並用語言準確表達。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操作、遊戲等讓幼兒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提高幼兒的探索慾望和主動學習的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感知物體的粗細。

難點:用語言準確的表達物體的粗細。

四、活動準備 :

1.圖片:粗細不同的茄子、大樹、蘿蔔。

2.粗細不同的紙棒、水彩筆、吸管、旺仔瓶等實物。

五、教學方法:

觀察法、操作法、遊戲法。

六、活動過程:

(一) 通過玩遊戲“粗寶寶、細寶寶” 引出主題,初步感知物體的粗細。

1.教師出示兩根紙棒,引導幼兒觀察,並回答問題。

師: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一個粗一個細。)

2.請幼兒將紙棒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紙盒,請幼兒觀察。

師:小朋友看看這兩個小盒子上有什麼?(有兩個洞洞。)這兩個洞洞有什麼不同呢?(一個大一個小。)你能看出哪個是粗寶寶家的房門,那個是細寶寶家的房門?

(2)介紹活動規則。

(3)幼兒動手操作,感知紙棒的粗細。

請個別幼兒在藏寶袋中拿出一個粗的和一個細的物體,並説一説你怎麼知道它是粗或細的?啟發幼兒瞭解粗細必須通過比較才能知道的。(指認)

(二) 啟發幼兒感知物品的粗細,並按粗細進行分類。

1.出示所比較的物體的圖片。

2.引導幼兒觀察物體,初步感知物品的粗細。

師:出示兩根茄子,請幼兒仔細看看,這兩根茄子有

什麼不同?(一根粗,一根細。)

師:出示兩棵大樹圖片,小朋友再仔細看看,這兩棵樹有什麼不同呢?(一棵粗,一棵細。)

3.啟發幼兒將物品按粗細進行分類。

師:小朋友,請你們動腦筋想一想,這些物品可以怎樣分類呢?

請個別幼兒上前來操作,其餘的幼兒觀察。

(三) 幼兒集體操作。

師:請小朋友完成數學課本中第29頁的內容,看一看圖中的物品,哪個粗,哪個細,請你把細的物品圈出來吧。

(四) 遊戲:説相反。

幼兒跟老師玩“説相反”的遊戲,加深幼兒對粗細的認識和理解。

(五) 活動小結:

小朋友們,今天我們知道了通過比較能夠知道哪個物體粗,哪個物體細,物品的粗細是相對的,同類物品,不同類物品,除了粗細不同,在大小,顏色,長短等方面也有區別,小朋友一定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找出它們不一樣的地方。

(六) 活動延伸:請小朋友在活動室裏找出粗的物品和細的物品,看誰找得又多又快。

活動反思:本次三課活動,我上的是中班數學活動《比一比》(比較粗細),活動一開始我通過遊戲“粗寶寶、細寶寶”引出主題 ,初步讓幼兒感知物體的粗細。因為,粗細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但在出示兩根粗細不同的紙棒時,有的幼兒説這個大、那個小,這個胖、那個細,但幼兒還不會用準確的語言來表達物體的粗細。

在這一環節上應該多出示些粗細不同的物品為幼兒作比較,通過比較得出其結論。在操作過程中,我投放的材料是幼兒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幾種粗細、顏色不同的吸管、水彩筆、旺仔牛奶盒、彩筆盒等粗細不同的物品,來引導幼兒通過比較並正確表述物體的粗細,幼兒們在表述的時候大多數能明確説出物體的不同,還有部分幼兒不能準確的表述。在展示圖片上時間有點長,到了後面的環節就有些顯得時間有些倉促。

總的來説,在本次活動中,部分幼兒對粗細沒有生活經驗,在學習時,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粗細這些概念的理解

。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6

活動內容:

比一比(練習冊)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能夠用兩種物體進行比較。

2、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相等與不等。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1、教師彈音樂組織幼兒安靜入座。

2、複習5以內的數字。

基本部分:

一、教師指導幼兒觀察圖畫。

1、孩子們:圖上畫的這些生活用品你們都認識嗎?認識

2、有衣服、牙刷、杯子、

3、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數一數每種物體的數量是多少?用數字幾來表示?數完之後把每種物體的數量分別寫在下面。

二、學習〉和 〈 符號

1、孩子們:請你們看一 看比一比第一副圖,是什麼和什麼在進行比較?是衣服和衣架進行比較。分別來數一數它們的數量是多少?(指導幼兒先連線,再比較)衣服有2件用2來表示,衣架有3把用3來表示,2比3小,所以2 〈

3 讀 作2小於3。

主備:鄧維

復備:王媛媛

2、牙刷有2把,杯子有3個,牙刷比杯子少,杯子比牙刷多,所以就是3〉2,讀作3 大於2。

三、教師指導幼兒做練習冊。(描紅)

四、遊戲:〈排隊點名〉

請5個小朋友側身對全班同學,教師叫某個同學出列不稱其名,只説他排在第幾或倒數第幾的小朋友出列。 做對了,全班小朋友鼓掌説:某某,做對了。 板書設計:

比一比(多少)練習冊

3>2

3大於2 2

2小於3

主備:鄧維

復備:王媛媛

教學反思:由於本課是練習,所以幼兒能比較快的掌握,只是在幼兒做作業的時候,提醒幼兒保持畫面的整潔就行了。

幼小銜接比一比教案7

活動目標:

1.在互相比較的過程中,關注自己與他人身體的異同。

2.初步瞭解尺和秤的使用方法,感知數字大小與高矮輕重的關係。

3.快速積極思考,嘗試使用各種方法獲勝。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捲尺、直尺、體重秤、椅子桌子墊子、獲勝者獎勵四項。

活動流程

比較的遊戲(目的:明確遊戲內容,激發嘗試比較的興趣。)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互相比賽。比較的就是身體。看看誰更厲害,能夠最終獲勝。

身體的比較

誰更高(目的:瞭解遊戲模式及長度量具的使用方法)

師:這樣比沒有什麼意思,今天所有的比賽,劉老師允許你們賴皮。想想,誰能比他更高?

師:請一個工具來幫助我們判斷誰獲勝了。(出示捲尺)

小結:關於長短,尺子能告訴我們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誰更矮(目的:鞏固尺子的使用、測量方法)

師:這次公平競賽哦,在我説開始之後你們再行比較好嗎?

幼兒嘗試並進行比賽。

誰更重(目的:利用周圍物體使自己變重;嘗試使用秤測量體重,比較數字大小)

師:該怎麼比重呢?

師: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重呢?

小結:秤可以告訴我們一個物體具體有多重。

誰更輕(目的:嘗試找出使自己體重轉移的方法)

師: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自己在秤上“變輕”呢?(重量都去哪裏了?)

小結:可以使自己的重量轉移到其他地方去來讓秤上的數字變小。

還能怎麼比(目的:延續比比的興趣,關注自己與他人的不同)

師:今天的耍賴實際上是大家開動腦筋的結果。今後在測量身高體重的時候,可不要耍賴哦!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部分幼兒對大小與高矮輕重沒有生活經驗,在學習時,這部分幼兒掌握的不是太好,還需要加深幼兒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將取長補短,引導幼兒們在活動中學習更多的知識。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