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教案

來源:文萃谷 2.34W

導語:《荷塘月色》是中國文學家朱自清任教清華大學時所寫的一篇散文,因收入中學語文教材而廣為人知,是現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寫了荷塘月色美麗的景象,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脱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為後人留下了舊中國正直知識分子在苦難中徘徊前進的足跡。寄託了作者一種嚮往於未來的政治思想,也寄託了作者對荷塘月色的喜愛之情。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荷塘月色》的教學方案參考哦

荷塘月色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理清文章的脈絡,理解文章的主旨

2、欣賞作者所描繪的荷塘月色的美景,領悟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

3、品味精練準確、清新雋永、優美動人的語言

二、教學重點

  1、 結合語境揣摩詞語、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表達效果;

2、 感悟景語和情語渾然一體的妙處。

三、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們對朱自清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國中時學過他的什麼散文名篇?

是的,朱自清是一位散文大家,同學們對他的生平經歷還知道些什麼?

教師:是的,朱自清先生由一位小資產階級出身的知識分子鍛鍊成長為“表現了我們民族的英雄氣概”的著名詩人、作家、學者,經歷了艱難曲折的道路。今天學習他的代表作品《荷塘月色》,從中又看到他在大革命失敗的日子悲憤彷徨的複雜心情和了解他為什麼要在對美好景物的描摹中排遣哀愁的原委。當然,教學重點應放在:作品結構、語言、技法的分析理解上,從而認識本文主旨。

(二)板書課題:

作者、寫作時間地點,荷塘月色 朱自清 1927年7月,作於北京清華園

(三)作品結構分析

教師啟發指導:從作者行蹤變化看,讓學生提挈每段內容,進行歸納。

第1段 獨遊荷塘的時間、地點和緣由。(心境:“頗不寧靜”)

第2段 去荷塘,通往荷塘的小路、樹木、月色。

第3段 行在小路時的感受。(追尋清冷、幽僻的環境)

第4段 觀荷塘,寫荷塘美麗的景色。

第5段 寫流瀉的月光,塘中的月色。

第6段 寫荷塘四周的景物。(在月下觀察、感受到的)

第7段 聯想古代江南採蓮的舊俗。

第8段 在思鄉與遐想中踱回家門。

顯然,第1段是“引起”;第2—6段是“主體內容”(寫景狀物)第7—8段由現實而思古,再返現實收束全篇。所以全文結構為:第一部分(第1段)寫“觀荷緣起”(情)第二部分(第2—6段)寫“荷塘月色”(景)第三部分(第7—8段)寫“景中人”(情)

(四)行文線索

從以上結構分析,可體會到全文寫景是為抒情服務,而貫穿全文的是一條,前後心情變化的思緒線索。情—景—情,這正好像一條經線,而對荷塘景色的描寫猶如一條緯線。 因此,本文有兩條線索,一明一暗。

明線:遊蹤(帶上門——荷塘上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江南舊俗——回家)

暗線:情感(心中頗不寧靜——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思鄉愁——不寧靜)

(五)找出全文的文眼、脈絡,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眼:心裏頗不寧靜

脈絡:心裏頗不寧靜——覺得是個自由的人——我什麼也沒有——想起採蓮的事

分析思想感情:

對黑暗現實不滿——尋求超脱、不肯同流合污——回到現實——對美好追求的寄託

‖           ‖               ‖

反映淡淡的哀愁 得到淡淡的喜悦 仍是淡淡的哀愁

(六)語句賞析

找出有代表性的語句進行賞析:

1、全文首句“這幾天心裏頗不寧靜”。

起筆的目的是什麼? 可聯繫撰文時間啟發學生講講有關大革命失敗情況,説明作者思想狀況,弄清他為什麼要寫荷塘月色之美,發思古之幽情。

2、第3段,作者在路上一段抒情獨白(“路上只我一個人……這是獨處的妙處”)此段拋開了寫景,是否偏離了文章的中心呢?拋開了寫景直抒胸臆也反映了作者痛楚心態,藴含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實際上,這“情”離不開“景”,正是在那幽僻路上,抒發“獨處”之情。

(七)佈置作業:

重點閲讀課文四、五、六自然段,體會情景交融的特點

第二課時

一、檢查複習舊知識,導入新授

1、背誦第4段(集體背誦、提名背誦)

2、答問:第4段依次寫了哪些景物,依怎樣順序寫的?(以此引入新課)

景物描寫

(一)解析第4段:

作者怎樣從多角度描摹荷塘美景?

1.按觀察的角度,視線由近及遠,由上而下的空間順序:茂密荷葉→多姿荷花→縷縷荷香→葉.花顫動→流水

2、深味作者匠心:

抓靜態與動態的結合作者筆下景物都是“動”的,“靜”不過是“動”的瞬間表現。抓可見與可想的結合,寫出散文神韻。荷葉田田,滿遮塘面,塘水看不到,卻斷定葉下的水“脈脈”有情,這由葉子的“風致”引起的想象。

認識“通感”: 通感”指“一種感覺超越了本身的侷限而領會到屬於另一種感覺的印象”,即把一種可感的形象轉化為另一種可感的形象的方法。其最大特點是“感覺的轉移”。相似處:斷斷續續,若有若無,捉摸不定。作用:用“歌聲”比“荷香”真切、新奇。荷香本是嗅覺的可感形象,作者卻把它比作“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使其轉化為聽覺的形象,把視覺、嗅覺、聽覺交織在一起,啟迪讀者更加深遠地想象和聯想。)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