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的觀後感

來源:文萃谷 2.23W

品味完一部作品後,你有什麼總結呢?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觀後感吧。千萬不能認為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琅琊榜》的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琅琊榜》的觀後感

《琅琊榜》的觀後感1

《琅琊榜》一改大陸歷史劇宮鬥虐心題材,開啟了權謀模式,上映之後好評如潮。沒有看過原著,不知道原著的寫作風格和精神是什麼,但是看過18集之後,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那就是關於故事發生之前和之後的一些思索,算是增加一下該電視劇的娛樂性吧。

首先説一下祁王,作為本劇背景中一個重量級人物,他的悲劇其實一點都不冤。作為一個皇子,祁王將自己陷入到了死地,這怪不得任何人,為什麼這麼説?

一,結交文臣。祁王被成為一代賢王,且説其賢明之行是否屬實,但是其賢王名聲在當時如此顯赫,就説明他的身邊一定聚攏了一個非常可觀的文臣集團,畢竟古代輿論這玩意兒是掌握在他們手中的,相比之下劇中成年的靖王也不錯啊,但是名聲卻不顯,可見當時祁王的文臣集團很強大。

二,武將外戚。如果只有文臣還好,但是祁王還有一個背景勢力,那就是林家,作為祁王的舅舅,林家當時手握重兵。

有文有武,無論大梁當時有沒有太子,祁王的地位在諸多皇子中已經是鶴立之勢。而當時樑皇春秋正盛,這個階段大權在握的皇子最危險。看看歷史,早立的太子,皆沒有好下場,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帝盛年,而太子勢大,威脅到了皇帝的位置。例如,漢武帝的戾太子,唐太宗的承乾太子,康熙帝的胤礽太子。

而祁王還不是太子,這就更加是作死。

《琅琊榜》的觀後感2

近日,琅琊榜正在熱播,其實幾年前就已經看過此部小説的我,仿似有些劇情隨着時間推移已漸漸遺忘,故而又重温了一遍經典《琅琊榜》。這次看完感觸跟以往大相徑庭。

《琅琊榜》儘管已讀過多遍,但心中仍久久不能平靜下來,唯有寫下二三字,以此來紀念那個雲淡風輕又有壯膽豪情的人。初讀《琅琊榜》,他是琅琊公子榜上的第一,自然是意態瀟灑,令人驚歎。當時並未意識到,此人便是最出彩最重要的角色。反而是景睿,一個雙重身份的人,吸引住了我。便想,此人會是景睿的良師益友,亦會對景睿的人生起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正如那句爛俗的話“我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江左梅郎確是景睿的良師益友,先是撫慰景睿所受情傷,後是開導景睿放開心懷,勿受制於形制。覺得此人有一顆玲瓏心,為他的病體歎惋。後來再看,原來此人才是作者最着筆力的那個。琅琊閣預言,得麒麟之才者得天下,而懷有驚世之材的人恰恰是琅琊公子榜第一的江左梅郎。原以為的散心養病,卻是實現十三年來辛苦謀劃的宏圖。有了驚世之材,必然有人來招攬。

當太子和譽王爭相搶奪的時侯,他選擇了無意皇位的靖王。這時,令我十分驚訝,但看他解釋又覺妥當,但莫名覺得有隱情。劇情往後走,才知靖王重情重義,剛正不阿,此時對梅郎的選擇十分欣慰。後來才發現,靖王是舊友,為了沉冤昭雪,不得不讓他走上權利的頂端。來京二年,攪得局勢一片混亂,太子譽王元氣大傷,不得不佩服他算無遺策。當然,隨着劇情,梅郎的身份逐漸揭開,他就是當年那個意氣風發,英姿勃發的少年。可惜當年的叛逆一案,九死一生才脱離險境。身中奇毒卻苦心經營,一直堅持着為將士,為自己平反。這時,不由對他欽佩至極。

不僅聰慧,而且有膽識,更有一腔豪情。説他有情,是因為與景睿只是點頭之交,卻給家景睿安身之所,並撫慰他的心傷。部下與未婚妻產生感情,極力成全。儘管機關算盡,卻不拖無辜之人下水。與好友多年未見,依然事事為他考慮。照顧身邊侍衞,如同幼弟。説他無情,儘管景睿真情實意對他,為了復仇,毅然揭開醜陋的真相,對景睿完全是毀滅性的打擊。宮羽的落花有意,完全無視。與昔日好友想見卻不相認。最是無情之處,是對自己殘忍,完全忽視的身邊人對其的心痛。然而,這個有情又無情的人,引得我心裏發苦。雖然最後他選擇了自己要選擇的,自認為有了最好結局,但是,依舊期盼,他從戰場歸來,隨着好友玩樂於山水之間。當年夜着輕甲千里追敵的小火人林殊已死,只剩一個拖着慘軀的江左梅郎梅長蘇慢慢度過屬於他自己的餘生。

愛《琅琊榜》,愛《琅琊榜》,因為沒有矯揉造作的無病呻吟,因為沒有爛俗的愛情橋段,因為雖百折不可磨其志的赤膽梟魂,因為無關風花雪月你儂我儂的生死相隨,因為一段雪夜薄甲逐敵千里的傳説;《琅琊榜》喚醒了深藏在我們心中的期待,期待至純至善的友情,期待披肝瀝膽的忠誠和信任,期待一場最純粹恣意的生命之舞;《琅琊榜》告訴我們,我們所追隨和希冀的信仰,不是排他自私的愛情,不是功名利祿,也不是傾軋權謀;這場蒼茫倥傯的生,其實有更多值得珍惜的所在,譬如:朋友,譬如:信念,譬如:被視為幼稚和不切實際的正義和理想。追隨林殊出鞘的寒光,目之所及,是如詩如畫的河山,是生命最初的美好,是靈魂深處的安然。

《琅琊榜》的觀後感3

《琅琊榜》是近期火得不能再火的神劇,在網上一直是沸沸揚揚,我自然是聽説過。但因為無意間看到一句評語,説《琅琊榜》是男人版的《甄嬛傳》,我也就失了看的興致。

現今的網絡小説,要説我最不愛看的就是宮鬥篇。經這類小説改變而成的電視代表作《步步驚心》、《甄嬛傳》,曾風靡全國,我周邊很多人(當然,特指女人)幾乎都看過,但我至今一集未看。

我素來討厭百般算計的人,更厭惡勾心鬥角的事,自不會去看這種絞盡腦汁、鬥來鬥去的片子。

有一次看娛樂新聞,説《琅琊榜》這部神劇不僅國人在追,而且美國人也在追。這我就好奇了:這部歷史根據都沒有的神劇,美國人能看懂嗎?

帶着這股好奇心,我走進了《琅琊榜》。一看,這可就真看進去了。劇情確實很吸引人,起起伏伏、一波三折,劇中人物的顏值也挺高,主人公的智慧也是超常,令人佩服。但我最感興趣的只有兩點:一是劇中所呈現出的那個時代的各種禮節;二是劇中人物的對白。

蕭姓樑國,是《琅琊榜》的故事背景。雖是跨空,但如果真追究到歷史的話,蕭姓樑國應在中國南北朝時期。劇中所呈現的募兵制、府兵制也是南北朝時期的軍事體制。那麼,劇中所呈現的禮制是不是也應是南北朝的禮制呢?

比如説,太皇太后薨,禮鍾27響;皇帝帶忠臣祭拜太皇太后,跪後雙手前直伸,兩掌相擊,後才磕頭,反覆三遍;祭燒物為竹屑……

當然,劇中還有很多帶有朝代特色的禮節。

《琅琊榜》的觀後感4

其實很害怕《琅琊榜》被現在某些“主流”團隊給搞成四不象。好看的網文不多,海宴的這篇網文不能算是特別好,就象評論裏有些人説的,有一些bug, 而且有些情節因為前因交代的並不清楚,難讓人覺得後面強烈的愛恨有紮實的根基。《琅琊榜》可以展開成一個長篇,或是更精簡些。但是好在,這不是一篇傻白甜的文字。

給高分是因為以下幾點:

1、 忠於原著 – 若問這點有多難,請君看看現在的網文改編劇。 我只求喜歡的文章能遇見一個好的團隊,別白白給糟蹋了。

2、 色調和特效 -這個有很多人評論珠玉在前,我就不贅述了。

3、 演員 - 用老戲骨演技精湛來貶低主演的,我只想説那個需要經驗積累。二三十歲的皮囊裏有個五六十的老靈魂,你以為是穿越還是奪舍?看看梁朝偉的鹿鼎記和無間道,你能説演技一樣好嗎?至少,胡歌演出了江左梅郎的氣質,有匪君子,充耳琇瑩,會弁如星;如金如錫,如圭如璧。

4、 台詞-至少目前不雷,都是用比較正常的語言對話。批評説服飾器皿建築和對白不符合的,請參考a。原著架空歷史;b。 電影《聶隱娘》。首先沒有歷史年序,其次電視劇是要給大家看的。考據派的是不是都喜歡電影《聶隱娘》呢?

5、 環比-市場、進度、投資回報都是現實的問題。很難再出一部老版紅樓這樣細緻的電視劇了。但比起很多團隊的急功近利,這部《琅琊榜》是可以看到團隊的努力的,可以一看。

這部劇可以得9、3,要感謝這些年,那些粗製濫造的古裝片。

《琅琊榜》的觀後感5

待人接物,向江左梅郎看齊

得江左梅郎者得天下,不錯,最後得到小殊的靖王得了天下。

冷靜沉着,虛懷若谷,有適度的自信,雖然他自己經常自嘲“機關算盡”,但他所做的,為的是一個國家,一代君王。説説看江左盟為什麼能雲集天下豪傑於左右,入江左盟境內者個個不敢起事。來到江左盟的人不問出身不問過往,大家都是朋友,大將林樊之子願自低身份與天下人結交,這是怎樣的一種氣度。而且他骨子裏也有大男孩兒玩樂的淘氣,這江左盟裏恐怕也只有晏大夫能管得了他了。看,有了眾位豪傑,誰還敢鬧事,敢鬧事的説不定就……

伴君伴虎者學高湛

對,就是那個一直跟在皇帝屁股後面,整天一副“我裝作什麼都不知道的樣子”的老太監,俗話説伴君如伴虎,但這位高公公能陪伴君王左右數十年之久,靠的就是這説的不多不如知道的多,知道的多不如看的明白的機智腦子,他什麼都知道就是不説,誰也不得罪誰也不偏向,對皇帝“守身如一”,保命最重要,但他識時務,看得清態勢,他便是着“宮鬥”之中最置身事外的旁觀者。

巾幗不讓鬚眉,剛與柔駕輕就熟

保家衞國,她願捨生救天下,行兵打仗毫不含糊;兒女情長,她又有着女人該有的細膩,認得出她的林殊哥哥。她該沉着時不會急躁,在愛情上也是敢於追求和信任,這與靜妃娘娘一樣,都在國家危急之時變身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

這是《琅琊榜》中我比較喜歡的角色,他們身上的優點值得學習,也值得再去細細品讀。

《琅琊榜》的觀後感6

《琅琊榜》有一首劇情歌的開頭唸的是辛棄疾的《阮郎歸》:山前燈火欲黃昏,山頭來去雲。鷓鴣聲裏數家村,瀟湘逢故人。揮羽扇,整綸巾,少年鞍馬塵。如今憔悴賦招魂,儒冠多誤身。深情的吟誦搭着古典的配樂使人彷彿一下子進入了琅琊意境之中,後來我因此喜歡上了這首詞,喜歡“少年鞍馬塵”的林殊,更喜歡“如今憔悴”的梅長蘇。 影視劇情大全

林殊是誰?那是連譽王提起都無不帶着讚賞之意評論的“無人不曉、少年天才”的林家小殊;那是一代大儒遇人無數獨對之念念不忘的“聰穎慧黠,讀書萬卷”的將門之後;那是享年高壽兒孫滿堂卻在仙逝前獨獨掛在嘴上的名字“小殊”。那麼耀眼璀璨的一顆明珠,卻被梅嶺一場大火焚得一乾二淨,從前散發的所有光芒歸於黯淡,只是該記得的人都記得曾經的明亮。十二年後,他脱胎換骨,重回金陵,故人再如何辨識,都只能從長蘇身上捕捉到慵懶的落落餘輝,終不復往昔的張狂。言侯也是記得的“小殊,最可惜的就是小殊了”,言侯認為的“可惜”不過是當年的天縱英才旦夕魂滅梅嶺,他不知道,意氣風發的赤焰少帥被迫變成了機詭滿腹的陰沉謀士,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逝者不強求,生者卻不能遺忘。所以他逼着自己,在朝堂上攪動風雲,以麒麟之才做着自己曾經最厭惡的事。“我這雙手,也是挽過大弓、降過烈馬的”,現在卻只能在這風起雲湧的地方翻雲覆雨,夜夜籌謀。

可我還是不敢想象,到底是揹負了多少事情,才會讓那個性情飛揚明亮耀眼的少年將軍在數年後對着自己往昔最好的朋友以低下的姿態用懇求的語氣吐出兩個字“殿下”。那布着血絲的雙眼,那失措無奈的眼神,那渴求謙卑的姿態,我輕易不敢想起,卻縈在心頭揮之不去。他的眼裏沒有淚水,可我已經泣不成聲,沉沉地烙在心上,念之成殤,那是一種入睡前卧在牀上想起他的神色仍然會被狠狠刺痛的心疼。

曲終人散,時間也許會模糊了劇情、黯淡了風景,可我永遠都會記得他的那雙眼睛。

無知如飛流,卻會在蘇哥哥喝苦藥時天真地想讓自己代替蘇哥哥把苦藥灌下去,他知道藥是苦的,可是他願意代蘇哥哥承受。只要,可以的話。可是,這是代替不了的,只有自己一口口吞下,苦藥才會真正有效。於是他一個人承受了所有的痛苦,七萬赤焰冤魂揹負在身,再難也要咬牙堅持下去。萬丈迷津,遙亙千里,其中並無舟子可渡,只能自渡。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如何?誓死要“以權謀祭奠英靈”,劫後餘生,他不是為自己而活。

不是不恨的。

他恨那個生性涼薄、冷血無情的皇帝,卻仍然愛這個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大梁。他甚至要顧及因謝玉之案讓宇文暄看見大梁朝堂內亂,因此要趁獵場之機借武將之威震住大楚。人人都説景睿難得,有着寬恕包容之心,可林殊又何嘗不是?七萬赤焰男兒拼死殺盡敵軍,最後卻死在自己的友軍手下,他旦夕之間失去所有,他甚至不能光明正大地活在世上。為沉冤昭雪,他是深不見底不擇手段,可也只是讓惡貫滿盈的人倒下,儘自己所能不去傷及無辜。他竭盡全力地保住靖王、景睿等人的赤誠,可他這個從地獄裏爬出來的人赤誠未改又何其難得。由始至終,從林殊到梅長蘇,唯一不變的,就是那顆赤子之心,永生不滅。其實長蘇身上是能看見林殊的影子的,在跟飛流、黎綱在一起的時候,還是會掩不住那點小調皮、小貪玩。也正是這點林殊的影子使他看上去不只是個陰沉的謀士,給他的昭雪之路添了幾縷光亮。

也許有很多人會驚歎這位江左梅郎的才冠絕倫,羨慕他的袖令江湖,覺得他的算無遺策很拉風。可是你知不知道:他病體支離日夜謀劃十二載,他隱瞞真相為昭雪熬盡壽命,他從不輕易表露自己所想,但不代表他沒有委屈、沒有痛苦。

好在還有霓凰郡主,讓他的苦心有放空之處,卻也仍是隱忍:霓凰認出他的真實身份哭得梨花帶雨與他相擁,他強忍片刻才終於忍不住緊緊擁住她,閉上雙眼有一種終於可以撕下面具的釋然,天知道他等這份温暖等了多久。張口想要説話,卻什麼都説不出來,最後只化作意味深長的“霓凰”。後來蘇宅廊下,郡主紅着眼睛問林殊“你真的不知道我更牽掛的是誰嗎?”他凝望良久嚥下歎息點點頭“知道”。作為梅長蘇,他有太多的無可奈何,只是他的無奈只會在郡主面前顯現,且還是有所保留的顯現。

長蘇像一篇文賦,兼散文之形美長詩之意深,一眼看不透,細究下來,每一句都意藴悠長。

“欲得梅郞顧,時時誤拂弦。”我像撫箏者仰慕周瑜那樣仰慕這位梅公子,他不是那麼英勇瀟灑,可是他氣質清雅、容顏靈秀。言語舉動間常常會讓我忽略了他的容貌,他約乎就是從那個時代走來的古人,我總是小心翼翼地看着他,生怕驚動持久歲月的塵埃,打破盈滿古韻的靜謐。

聽聞長蘇精通音律,如果我有幸做那位堂上撫箏者,我也會故意將弦按錯,以搏他無意回眸;或者,我想做他身旁的那位捧墨者,終日靜默,只為守那一室書墨馨香。我不知道時空要穿越多遠才能與他相見,卻感受得到寒梅冷徹、暗香盈懷,我常常在月下企盼:願 梅郞入夢來。

《琅琊榜》的觀後感7

第一次知道胡歌是因為那首《六月的雨》,挺好聽的。後來他拍的那個仙劍,看着文弱矯情,實在不喜歡就沒關注,倒是聽周邊的朋友不斷提起。再後來,聽説他遭遇車禍毀容後,為之惋惜,他也隨之消弭了很長一段時間。

其實本來就對現在那些花千骨、雲中歌之類的古裝劇沒啥感覺,一堆人在裏面哭啊愛啊的,矯情的要命……再也不如當年黃日華的《天龍八部》、古天樂的《神鵰俠侶》精彩絕倫。這次若不是N個朋友推薦,斷然也不會去看這個《琅琊榜》。

初看此劇時,就不難發現梅宗主右眼角的疤痕,後來我仔細查看了當年的新聞,瞭解到一些細節。胡歌20xx年遭遇車禍,右眼重傷,險些喪命。當時他正參演射鵰英雄傳,被送進醫院後,胡歌清楚自己右眼在流血,他用手按住時感覺血肉模糊,同時按住自己的脖子,很大的傷口,不停在流血。他當時覺得自己瞎了,瞎了就演不了郭靖了,他還能演什麼角色呢?經過兩次手術後,幸運的是眼睛並沒有瞎,視力也慢慢恢復起來,可是臉和脖子加起來縫了100多針,受了不少皮肉之苦。

再看故事中的林殊,脱皮拆骨,受盡常人難以忍受的折磨,體弱多病,一副弱不禁風的樣子,就如同現實中的胡歌一樣,當年面對車禍的慘痛,想必也是歷經各種苦楚。但就如故事中林殊鳳凰涅槃,脱去少帥甲胄成為江左梅郎一樣,當年的奶油書生逍遙哥哥也成長為真正的胡歌,不靠炒作,只靠演技和實力重新站在大家面前。

且不説演技編劇這些總是會被大家拿出來討論的槽點(人們往往善於發現缺點),而我卻猶如身處這故事中,看翻雲覆雨的江左梅郎,看鮮衣怒馬的林殊少帥,目送他揹負一身血淚,明知前途艱辛萬苦,仍然義無反顧置身這金陵的腥風血雨中。縱使有悲涼,有手段,有詭計,有陰謀,但也時時透着温暖,處處存着希望,坦坦蕩蕩,迎着朝陽的第一絲明亮,閃爍着金色的光芒。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道盡江湖風雲變幻,十二年未雨綢繆,舉手投足,讓各路英雄皇家顯貴競相折腰。人們只看到談笑退敵,風姿凜然的梅長蘇,卻看不到隱忍着辛酸的林殊。摯友相見,不能相認;摯愛重逢,唯有輾轉。最誠摯的友情,最真心的託付,最感動的信任,最深厚的情義,讓人忍不住愛上這錚錚熱血義薄雲天的男兒。

遙映人間冰雪祥,暗香幽浮曲臨江。當年與霓凰郡主一別十二年,轉眼如今在長葛亭中聲淚俱下,讓人唏噓。

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假如重回江湖,過着閒雲野鶴的日子……只是,生命中已無假如。

《琅琊榜》的觀後感8

瞧着鏡中的自己,紅腫的眼皮,微深的眼袋,額頭、鼻頭和嘴邊零星點痘,以及滿頭自然蜷曲的短髮披散到肩頭,活像一個大難之中,已被扒去三層皮的倖存者。

這兩日好像有億年之久。直到我抹了把臉,洗了雙手,打開緊閉的鋁合金窗時,窗外的新鮮空氣從紗窗透進來,我深吸了一口,才發覺此刻是此刻。所幸今天的天不是特別的冷,南方乍暖還寒時候温度也有十幾。窗外藍天白麪,只不過太陽被層層白雲擋住了而已,照不進西邊的房間。

一直以來,我不願自己浸入虛構世界太久,主要因為耗神,神思是現實世界的資源,我的主力還在於現實世界。神思的損耗一為投入虛構世界,二為從虛構世界走出來的剎那,也就是轉化的過程,實為恍惚、痛苦,三是我新近才想明白:浸入的虛構世界始終是別人的。我在現實與虛構之間遊走,為什麼人類的情緒可以為文字、畫面而波動?

我明白中國文化起源異於西方,中國曆時最長的便是王朝更迭歷史,大家心中提起古代便是“君臣”“父子”等人倫關係。朝廷是權謀,是男子的鬥爭場所,女子的勾心鬥角便只限於深宮內院之中。一部《琅琊榜》説盡男子權謀,位居上首,一部《甄嬛傳》説盡女子宮鬥,次之,而《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是為宅鬥,次第之。我們無時無刻不在人際關係之中,而這關係無非敵對/競爭和睦鄰/合作兩種。在無數個虛擬世界當中,總有一個假想敵,等待着正義的一方去剿滅邪惡的一方。那麼,“正義”究竟是什麼?正義守護的東西到底是什麼?值不值得去守護?當這些疑問升起的時候,我常常將當下的眼光和標準代入,覺得所謂正義根本是世代建構的虛無而已,放到如今不值一提。

我想起現代人常説的一句話:優秀的能力很重要,交到擁有優秀能力的人更為重要。所謂“君臣”不過是社會演變過程之中較為嚴密的人際維繫手段,君主以上天的名義網羅天下人才,設計更為嚴苛的制度篩選出英才,採用最為嚴密的思想體系以控制最為出色的英才,以為臣。以此推之,所謂“天下大義”,所屬、忠於的是一個人、一個建構的位子,還是設計的制度體系,亦或是與你同站一邊的人羣?“天下”何義?“國家”所指?天道大義又謂之?人類為這些非實體的概念,至少是中華民族牽動萬千,及至今,我聽到“我長林男兒忠君愛國在所不辭”仍會血湧不止。我明白這是我血液裏的東西,在這片生我養我的土地上歷經千年,這一衝動已是一種後天的本能。我將其放置到當時的時代背景,敬仰他們是一批忠於自己信仰的戰士。但是我,現在的我信仰什麼?居身何處?“長林風骨”對於現在來説又有什麼啟示和內涵?

“長林之重,非在權位,非在富貴,而在於保家衞國。”這是他們的信仰,比起一般的權力之爭、榮華之爭,有人會説這一種高級。同是目的,人生在世總要以具體的方式生存和度過。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目的非顯性,而是隱性的求聲名。這樣一種方式告訴後人什麼呢?如此這般,社會才會良性循環下去。人類智慧,其間不乏通透者,有人選擇辛苦,為後世留髮展,有人選擇放縱,存一時便是一世的快樂。

我呢?作為一個普通的人。

原來,“琅琊山”是雁蕩山。好巧。

《琅琊榜》的觀後感9

“遙映人間冰雪樣,暗香幽浮曲臨江。遍識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麒麟才子,江左梅郎,得之可得天下。一襲青衣,幾尺素縞,梅長蘇就這樣款款走來,當然,他的身邊還有那個一口一個“蘇哥哥”叫着的呆萌少年——飛流。

故事緩緩展開,表面看似是受譽王和太子的逼迫,迫於無奈,梅長蘇才來到這京城攪弄風雲,可事實上,他只是以梅長蘇的身份完成林殊的使命,替七萬赤焰軍沉冤昭雪。霓凰郡主比武招親,梅長蘇“意外”捲入其中,當太皇太后拉着梅長蘇的手,一聲聲喚着“小殊”的名字時,我的眼眶濕潤了。是呀,他也想以小殊的身份給他的太奶奶磕個頭,親口告訴她你的小殊還活着,可是他不能,赤焰軍還是叛軍,林殊也還是叛賊林燮之子。當他把霓凰的手緊緊抓住的那一刻,他一定在腦海中浮現出十二年前的場景,策馬揚鞭,嬉戲玩耍,好不快活?霓凰知道,面前的這個人,和小殊並無相似之處;可是心裏竟有一絲的異樣,那澄澈的眼睛,似水的柔情,和小殊一樣。可是自己心中朝思暮唸的那人,十二年前就將自己的屍骨埋在梅嶺的浩渺天地間。她懷疑,可是又不敢確定,但是她還是毫無保留的相信蘇先生,他絕不僅僅是一般的詭譎之士,他自與一般人不同。

長亭送別,霓凰最終還是認出了他,雖然他易了容顏,變了字體,但是女人的感覺是不會錯的。我想那日他去穆王府賞梅,幫她拾取掉落在頭上的梅花時,她已經可以確定他就是她的蘇哥哥,可是他的身上肩負着七萬人的沉冤,即使認出林殊,他們也不能長相廝守。既然不能朝朝暮暮,不如默默守護,待到梅長蘇重新變成林殊的那天,就是她的守護開花結果的那天。

歷經千辛萬苦,終於等到金殿鳴冤,皇上在萬般無奈之中下令重審赤焰軍一案,冤情終於昭雪,他本可以帶着她一起浪跡天涯,好不瀟灑,即使陽壽不長,但依靠藺晨的妙手回春之術,至少能陪她度過半年時光。可是一夜之間,四境烽火起,看見自己一心輔佐的靖王無良將輔佐,他終是放心不下,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了這江山社稷。當年嘔心瀝血贏得的江山,如今卻不能陪你共賞這江山繁華。景琰的內心是寂寞的,他失去了最好的朋友,霓凰的內心又經歷了怎樣的煎熬呢?她已經承受了一次失去他的痛苦,如今還要再經歷一次。江左梅郎,麒麟才子,他對得起七萬赤焰冤魂,對得起江山社稷,卻唯獨辜負了她,辜負了默默等待他十二年的郡主,辜負了這個一輩子摯愛他的女子。

(PS不得不説胡歌的演技賦予了梅長蘇靈魂,可能是相似的人生經歷,才讓胡歌完整地詮釋了梅長蘇的孤獨和寂寞,還有那隱藏於內心深處的柔情。劇中有句印象很深的台詞:“你知道我這雙手, 也是挽過大弓, 降過烈馬的, 可是現在只能在這陰詭地獄裏, 玩弄心計了。”除了謀士,他別無選擇。他是打敗了所有對手,可是那高處不勝寒的苦楚,又有幾人知曉呢?)

有那樣一對好朋友,他們會因為家庭的變故而分隔兩地,但是心卻永遠連在一起,長亭外,古道邊,他策馬奔騰,趕來為他送別,並信守諾言,等他歸來的那一天。這就是蕭景睿和言豫津。景睿真是温潤如玉的謙謙君子,為了扳倒謝玉,梅長蘇不得已選擇在景睿生日上揭開所有的真相,雖然景睿也因為這件事憤怒過、埋怨過,但是面對蘇兄,他還是表現得那般豁達淡然:“凡是人總有取捨,你取了你認為重要的東西,捨棄了我,這只是你的選擇而已。若是我因為沒有被選擇而心生怨恨,那這世間,豈不是有太多不可原諒之處,畢竟誰也沒有責任要以我為先,以我為重。無論我如何希望,也不能強求。我之所以這麼待你,是因為我願意。若能以此換回同樣的誠心。固然可喜。若是沒有,我也沒有什麼可後悔的。”世間又有幾人,能像景睿這樣看淡人世呢?南楚有生父,作為兒子,他應該見他一面,以盡人子之孝;可是在二弟去收拾父親的骸骨時,他有趕回來,時刻陪伴在母親身邊。當母親把手書交給靖王,面對靖王讓長公主金殿首告的猶疑的母親時,作為兒子,他也能理解母親的一片苦心。多年的行走江湖,讓景睿參透世事人生,作為世家公子,能有這樣的胸襟和抱負,令人欽佩。

和景睿不同,豫津可是最喜歡看熱鬧的公子,初看劇時,我總是哂笑景睿的.幼稚,可是後來我才明白他為何如此害怕孤獨,又為何總是往最熱鬧的地方湊。言侯是耿介之臣,重情重義,但卻不是一個好父親。因為把所有的愛都給了林月瑤,所以面對自己並不喜歡的女子生下的孩子時,他也沒有過多珍惜。好在即使成長在這樣一個家庭中,豫津卻也是無拘無束,養成了他灑脱的性格。父親的忠義也時時影響着他,所以面對父親的決定,他始終是最堅定的支持者。譽王謀反,行宮危在旦夕,是豫津,帶領世家子弟奮起反抗,最終等來靖王的援兵。在豫津的身上,我們每個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思維有些跳躍,寫的東西也和題目有些不符。一部《琅琊榜》,囊盡天下英才,其中可歌可泣的人物太多,是他們讓我知道了道義、忠誠、責任……這是一部值得反覆觀看的好作品。希望以後的電視劇少一些瑪麗蘇和白蓮花,多一些梅長蘇,多一些仁義之士。

《琅琊榜》的觀後感10

第一次聽聞《琅琊榜》,是幾個同事在得知小説要被改編電視劇後,極力推薦。稱其內容以權謀為主,愛情線少且不矯作,男性也會愛看,並大概介紹了一下故事。我因少看網絡文學,故而此方面十分孤陋寡聞,看大家如此推崇備至,遂下到手機裏,準備嘗試一下。

花了兩個晚上把小説讀完,覺得雖仍是網絡小説的語言風格,但故事不錯,人物塑造也較為豐滿。後來又看了電視劇的長片花,加上對侯鴻亮製作團隊以往作品水準的信任,對這部劇平添了一份期待。

《琅琊榜》從點映到播出,媒體叫好聲一片。行業內則對劇中人物造型詬病不少。書迷有些對還原度大呼滿意,有些則對配角,女主的顏值,年齡表示不滿。而部分沒看過原着的觀眾,對前幾集的節奏頗有微詞,或是覺得戲中政治鬥爭過於幼稚,一曬置之。

其實,從小説改編電視劇的角度來説,電視劇《琅琊榜》無疑是成功的。原着小説故事以權謀為殼,情感為核,相對一般的網文已顯沉穩。但無論從氣質上,還是文學性上,都沒能真正跳脱出網絡小説的固有圈子。而電視劇改編將整個故事搬上熒屏,影像化後,卻賦予其更加大氣的厚重感,儘管人物,事件皆為虛構,但卻用藝術手法加重了歷史性的成分。因為主角梅長蘇的江左盟宗主身份,在朝堂權謀的氣勢磅礴之外,又加入了一縷青山綠水間,廬外雪紛飛的江湖氣息。每當古琴、蕭瑟之聲響起,即使江左梅郎身處金陵權力漩渦的中心,看着窗外,望着眼前,卻彷彿雪花沾身,久久不化;茶香沁鼻,氣味悠悠;一種空靈之感附着於觀眾的內心,揮之不去,讓人有歷史正劇與傳統武俠交替穿梭之感。相比於現在流行的言情宮鬥和偶像仙俠而言,這是兩種久違了的味道,卻偏偏合二為一,古色古香,回味不盡。

我一直認為,《琅琊榜》的故事,必是脱胎於“九王奪嫡”,但是簡化+美化版的“九王奪嫡”。太子、譽王、靖王三方勢力,對應的是康熙末期的太子、八爺和四爺,梅長蘇則正是靖王身邊的鄔思道。只不過,《琅琊榜》以謀士為主角,而這個謀士不僅為天下蒼生,更揹負血海深仇,往事不堪回首。

之所以稱之為“簡化版”九王奪嫡,是因相比那段故事,《琅琊榜》的權謀之爭必定會顯出稚嫩。譽王的狡詐陰險與八爺的心思縝密相比,差距頗大,否則也不會被梅長蘇一直矇在鼓裏;八爺如和譽王一般見識,怕是早已被老謀深算的雍正鬥倒了。九王奪嫡,顧名思義,九個親王搶奪皇位。而《琅琊榜》簡化至三人,其複雜性也相應降低,但同時,也更加通俗易懂,拉進了故事和普通觀眾之間的距離。電視劇畢竟是茶餘飯後的休閒消遣,一天工作學習後晚上再過度燒腦,也會讓人疲憊不堪。當然,我想也有原着本身畢竟是網文,無論文化底藴還是文學功底,尚未登峯造極的緣故。但無論小説本身,還是改編後的電視劇,能做到今天的程度,已實屬不易。

至於稱之為“美化版”九王奪嫡,這正應是《琅琊榜》藏在朝堂權謀下的真正內核,也是原着作者兼編劇海晏最值得稱道的方面。雍正作為九王奪嫡最後的贏家,即使在二月河筆下已經對其美化不少,仍不難看出是城府深沉,心狠手辣之人。靖王蕭景琰則不然。《琅琊榜》雖以權謀為主題,復仇為主線,實則是充滿了英雄主義色彩和浪漫主義情懷的。梅長蘇體弱多病,陽壽不久,他的伸冤平反,更多是為了死去的父親、祁王、七萬赤焰軍將士。位高權重,富可敵國,這些對他來説不值一錢,親情已經失去,兄弟朋友無法相認,現在甚至愛情也成了奢望,他所求的,只是正義的伸張。也正因為此,他的深謀遠慮,運籌帷幄,甚至孤注一擲,有了一種隱隱的悲壯和淒涼。靖王蕭景琰是一個理想化的人物。自古以來但凡在奪嫡中獲勝之人,必有城府與手腕。靖王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好人,正直善良,甚至有些愚鈍和魯莽。他會為“蘇哲”的世故而生氣,更會為了救出赤焰舊人衞崢而不惜得罪皇帝,失去大好局面。這樣的人能在政治鬥爭中最終取得勝利,在現實中也許並不可能。但正是這種明知不可能而為之,才凸顯出創作者們歌頌人性本善的心意,傳遞出了邪不勝正的理念。而梅長蘇與靖王之間真摯的感情,通過一個眼神,一張弓,一個回憶,一次決策,甚至一個鈴鐺……一步步讓觀眾的心被他們牽動,進而為這種美好而感動。

我們應相信美好。

一部電視劇作品,在陰謀的主題外衣下,卻傳遞出了這樣的信息。主創們用正劇的方式,認真的講述了這樣一個也許有些理想化的故事,讓這個氣質正統的電視劇裏同時也流淌着浪漫主義的血液。

每當我看着梅長蘇孤獨的身影站在窗前、門外,外面雪花飄飄而落時,總不自禁的想起李後主的那首《虞美人》。兩人境遇雖不同,但那份孤獨的心境,卻有些相近。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目之所見,情之所動。《琅琊榜》能做到讓觀眾心有所感,應已足夠。

《琅琊榜》的觀後感11

林殊,赤焰少帥,豪氣萬丈,赤血長槍卻已是昨日少年。梅長蘇,江左梅郎,爾虞我詐,算謀天下卻無人看透。

七萬赤焰軍,有多少還活着保留着當年那份赤子風骨,有多少戰死沙場變成冤魂縈繞在朱牆之上,眼睜睜望着自己用血與汗打拼來的天下供那些國之敗類固權守位,望着這本應揚清激濁的君王為了權位進行成王敗寇這等使國之不國的痛惡遊戲。我想涅槃後的他心中定當是痛着的,可他必須忍住心中之痛,還當年赤焰軍的清白,他想要蕭景琰上位,他想要一個明察忠奸的明君。所以,他回來了,回到了風捲雲湧的天子腳下,他不再是當年太奶奶口中的小殊,他只是譽王麾下機關算盡的獨身謀士。

他不想讓景琰知道當年策馬沙場的林殊如今只是一個病骨一身,為了皇權會用陰險歹毒之事鋪路的無情謀士,所以他一個人做好那自己厭棄着的一切,他想要保留景琰心中不可多得的赤血風骨,那麼所有一切只能在黑暗中保存的事都是梅長蘇所做。多大的隱忍才能夠在好友誤會時微微一笑,旁觀者自然清,令旁人都心一冷的誤會,他心中會有多痛。

宮牆中的風從未停過,他的這一盤局究竟步了多久,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能夠在這深不見底的金陵中攪起一陣陣風波,能夠涅槃重生後一步步努力,一步步保留着自己與好友的赤子之心,一步步走向屬於他的戰場。他的一生何等勵志,少年天驕長槍在手,策着戰馬,叱吒沙場,卻在十七歲那年變成了另外一個人,他在亂世中韜光養晦,這等隱忍非常人所及,若換成我們,我想,能否走出陰影已成問題,又何談重回巔峯。不管如何陰狠毒辣,他心中仍舊保留赤子之心,於是重生的他把自己生命中的最後三個月送給了戰場,繼續為國家所戰鬥,他不悔,他又變回了林殊,變回了那個張揚不羈的少帥。這等風骨,我想在如今紙醉金迷的社會中也難尋這種從低谷中爬上來,重回頂端卻又仍存信念的人吧。

現實如戲,生活中大也不少這樣的懸崖,掉下去便陷入萬劫不復之地,微微一想自己能否如他那般從地獄凱旋,涅槃重生,在同樣從未停過風的社會中隱忍,一步一步向上,心中卻存着赤子之心。浴火之痛,終究會讓人披上一件刀槍不入的盔甲,如何使用這副盔甲,是否只是代它如廢品大概要看個人所想。唯願每個人都能用身上那副盔甲重新拿回自己想要的東西。自嘲墨盡,無法用言語來説出他的浩氣風骨,望他永遠是那個肆意張揚的少帥。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