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之赤道數據

來源:文萃谷 2.57W

由於赤道是個特殊的緯線圈,所以有關赤道數據有很多。

關於七年級地理知識點總結之赤道數據

赤道

赤道長度: 40,076千米

子午線長度: 40,009千米

極半徑長度: 6,356.8千米

赤道半徑長度: 6,378.2千米

扁率: 1/298

面積:510,000,000平方千米

平均半徑長度: 6,371千米

體積:1,083,230,000,000立方千米

總體來看,從兩極到地球中心的距離為6,356.8km(千米);比從赤道上到地球中心的距離6378.2km短21.4km。扁率為1/298。赤道一帶稍微凸出,赤道本身也有點扁,南北半球也不對稱,加上表面凹凸不平,應該説是一個不規則的球體。不過由於地球體積龐大,這些表面的起伏和整體比起來仍極其微小,所以在太空中看,仍是一個圓球。但如降到低空,透過大氣和海洋,這時看到的固體的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猶如一個幹皺了的蘋果。

總結:如果把地球看做一個絕對的球體的話,赤道距離南北兩極相等,是一個最大的大圓。

運用“對比強化記憶法”進行復習

在此階段,對易混淆的事物包括地名、重要界線、典型的經濟項目(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青藏鐵路等),可利用地圖實行“對比強化法”。如把不同性質的界線,季風區、非季風區,乾濕地區,迴歸線、赤道通過的國家,氣候類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圖上,進行觀察、對比,強化。

再如:在七年級地理下冊的中,為了讓系統地掌握亞洲、歐洲、非洲、美洲的,可以用比較法制定出一個表格,其中包含的比較內容:地理位置、地形特徵、主要的河流、主要的氣候類型、主要人種、面積最大的國家、主要的資源等,通過這樣的,可使原來零碎的、分散的地理組織起來,容易接受。

運用比較法進行地理複習,不僅可使學生獲得鮮明的地理觀念和正確的地理概念,同時還能訓練學生分析概括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如:&ldquo 國中生物;天氣和氣候”的比較,“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的比較,“南美洲和北美洲”的比較……等等。

學習地理,地圖的重要性

很多學生在國中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問怎樣才能學好國中地理,為什麼學好這門課不容易。實際情況也是這樣,真正學好國中地理的學生不是很多。究竟有哪些原因造成學生們對學習國中地理的過程中如此困惑,甚至是放棄呢?經過認真調查就會發現除了一些外界因素和這門學科本身的原因之外,更重要的是學生如何及時地把握學習國中地理的策略。學習策略就是指學習者在學習活動中有效的學習規則、方法、技巧及調控方式,它可以通過教學來發展。雖然學習策略一般由學習者自己制定和使用,但通過教師有意識的教學,學生的學習策略是可以形成和改善的。因而每一名地理教師有義務在地理學習策略上進行探討,在如何促進學生國中地理學習策略的形成上深入研究,以便為國中生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提供幫助,為今後高中的地理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地圖的學習策略

地圖又稱為地理的第二語言,對地圖的學習成敗直接影響地理的整個學習過程,很多地理學習較成功的學生都普遍會運用地圖,而且他的地圖上的知識很豐富,因而要學好地理首先從地圖的學習策略進行認識。

1.把握地圖要素

一幅地圖往往羅列了很多的地理知識,因為地理事物本來就是綜合的,如何讓學生從紛繁複雜的地圖信息中把握重點,找出相關的內容呢?首先要讀懂地圖,而地圖上的要素的掌握又是首當其衝。地圖的三個基本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圖例和註記,其中比例尺是顯示地圖所表示的範圍縮小程度的,對它的把握可以在以後的地理事物的空間大小,以及地理事物數據比較、處理中顯示出優勢。很多學生在比例尺大小問題上容易出錯,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在學生的地圖的認知策略上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儘快認識,建立起比例尺的概念。教師可以通過反覆訓練使學生習得,比如,通過比較不同比例尺的大小的訓練,讓學生記住比例尺大小是指整個分子、分母的值,而不是單單去看分母的大小,另外,讓學生通過比較兩幅比例尺大小不同的地圖記住比例尺的特徵,把概念溶入圖形記憶。

其次是方向,方向在三個要素中是最難掌握的一個,在它的三種情況中,教師可以分別用不同的方法,並把他們按一定的次序深入淺出地進行教學。在一般的情況下,自動認為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教師可以通過自己方位演示帶領學生分辨出地圖中的方向,給學生指引判斷的技巧,讓學生掌握這種情況下判斷的策略,並且,認識了這種情況下的判斷方法,其他的情況下只稍做變通就可以判斷出結果;在有方向標的情況下,教師只要告訴學生把有方向標的箭頭方向朝上,其他的判斷方法與第一種相同就行了;在有經緯網的情況下判斷方向,學生普遍感覺較難,解決的關鍵就是如何把握利用經線和緯線來判別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第一步,在縱橫交織的經緯網中,哪個表示經線,哪個表示緯線,判斷的依據是經緯度數值的變化規律,即經度值從0—180,用E表示東經,越往東,東經度數值越大,用W表示西經,越往西,西經度數越大;而緯度值則從0—90,用N表示北緯,越往北,北緯度數越大,用S表示南緯,越往南,南緯度數越大。第二步,引導學生畫出判斷點的四個方向,即順着經線一定是南北方向,順着緯線一定是東西方向,再根據度數遞變規律找出四個方向。在這兒強調的是用經緯線判斷方向最準確,但常常判斷的結果出現與前兩種方位相反的情況,即南北可能倒置。另外,判斷方向應先把一點的四個方向畫出來,然後再去判斷其他情況,否則容易出現錯誤。

再次是圖例和註記,它們是用來表示地圖中的地理事物的,往往要通過記憶獲得,不過有很多是很形象的,教師可以在平時的教學中,利用記憶的規律,經常讓學生有意識的重複,在不知不覺中記住了它們。

2.建立空間觀念

僅僅懂得地圖的要素還遠遠不夠,因為地理事物都有它的空間分佈,如果把握它們的空間分佈及其規律,地理事物就成了互不相聯的個體,不利於學好地理,那麼怎樣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呢?必須明白的是空間觀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項長期的任務。

首先,要通過對地球儀的認識,在地球儀上熟悉七大洲、四大洋的大範圍地理要素,在日常學習中,逐漸明白它們所在的半球位置,所在的經緯度位置,以及它們的相對位置等,這對進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第二,在不間斷的學習中,教師可以經常採用一些趣味性的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樹立空間觀念,比如,在認識世界各國首都或山河的學習中,通過做遊戲,象設計一個旅遊方案,進行某一項事務安排等,都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潛移默化中把握了地理事物的空間分佈。

第三,聯繫當今發生的一些事情,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等等,讓學生把發生的地點落實到圖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對地理空間的認識,也培養學生關心國際、國內重大事件的素養。在這種方法中,教師可以身體力行,多進行介紹,也可以佈置任務,讓學生當主持人、評論家等,方法可以儘可能多一些。一切貴在堅持,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成效顯著。

3.重視填繪圖的教學

除了記憶的方法掌握地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方法是重視填圖、繪圖的工作,以往很多教師認為不重要,其實在培養學生地圖學習過程中,舉足輕重。學生在填圖、繪圖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進行了地理事物的方位以及空間的落實,特別是對一些地理事物間的相對位置的認識起到強化的作用。另外,填繪圖後的成績,對做得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他們的作業,對他們起到激勵作用,而對於較差的教師可以進行個別輔導,從而也能促進他們提高對地圖學習的信心。這不僅便於學生及時瞭解自己的學地圖的情況,也有利於教師全面瞭解學生的水平,教學時可以靈活地實施不同的方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

總的來説,學好了地圖,就等於完成大半的地理學習,以後的學習就顯得較為輕鬆。

二、區域地理的學習策略

國中地理的.學習一大半都是在學習區域地理部分,因而掌握了學習區域地理的策略,也就説明對國中地理的學習不存在困難了。

1.把區域地理位置落實到地形圖和行政圖上

如果在學習區域地理時,僅僅通過文字記住地理位置是不夠的,往往因為地名繁多而花費大量時間,這樣不僅不容易記住,而且還容易混淆它們。如果配合地圖這種圖象記憶,就會使區域地理學起來容易得多,且記憶深刻。在這種方法中,尤其注意的是要把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在頭腦中形成空間分佈,並且把不同類型的地理事物的相對空間分佈聯繫起來,例如,記住伊拉克的首都巴格達位於底格里斯河的北側等等,這種記憶的方法不僅記得快,而且把各種相關的地理事物聯繫起來,在頭腦中形成一個大的整體網絡結構,記得多。

2.掌握全球的氣候規律

很多學生説地理最難懂的部分莫過於氣候的內容,因為它關聯到對很多因素的分析,包括大氣、地形、河流、海洋等等,不過它也還是遵守一定的規律的。學習氣候內容時,首先要了解全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分佈,然後考慮海陸分佈的影響,最後要掌握全球氣候分佈規律。對於全球氣候分佈規律的學習,教師可以通過在黑板上邊演示畫圖邊講解的辦法,同時讓學生也跟着完成,通過動作技能的訓練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形象記憶。掌握了全球氣候分佈規律之後,對於某一個地方的氣候分析時,只要看看它所在的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以及地形等情況就能準確地説出來,氣候特徵也就對號入座了。

3.瞭解各大洲的經濟差異

各個國家、各個大洲的經濟狀況跟自然條件、政治政策等有關,分析它們的經濟情況時,應先了解它圍環境,找找它自身的環境優缺點,從它的農業到工業到科技發展等情況分析,對於發展中國家,常常考慮它的人口因素。一般發達國家的經濟發達,無外乎它在自然條件中有一定的優勢,就日本來説,雖然它缺乏礦產資源,但它是一個島國 國中學習方法,有着交通上的便利條件,再加上國內的政策等人為因素,重視科技,自然它的經濟能高速發展。教師在教授這一部分內容時,可以通過對比的方法,例如把日本和英國的區位條件對比,它們有很多相似以及一些不同之處,在對比中學生不僅記憶深刻,而且記得多。總之要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出一些規律,不要盲目地零散地學習,要有綜合分析的能力,這需要教師經常貫穿在課堂教學實踐中。

4.瞭解各地的文化

世界各地分別有不同的人文地理知識,包括民族、語言、宗教等文化景觀,瞭解它們對以後的學習以及其他學科的學習起到推動作用,是學生豐富自己知識的基石,學習時建議分片對照地圖,教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可以補充一些課外的,以生動的事例幫助學生了解,以便學生很輕鬆地掌握。

總之,學習國中地理部分不是一朝一夕一觸而就的,需要教師耐心的鑽研方法,對於不同的知識部分,教師要採用相應的教授手段,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如何學好地理的學習策略,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們常見的雨水。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