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通用13篇)

來源:文萃谷 1.63W

為確保事情或工作順利開展,通常需要預先制定一份完整的方案,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着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麼問題來了,方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設計方案模板(通用13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藉助圖畫自主認識“酸、葡”等9個生字。會寫“串、兔”等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表演課文內容。

3、懂得做事要敢於親自嘗試的道理。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懂得故事所藴含的道理。

【用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設想】

這篇童話故事原自於伊索寓言《狐狸和葡萄》,是以連環畫形式編排的。針對孩子們喜歡故事的特點,要充分利用起班內的插圖,把插圖做成多媒體課件,仔細觀察圖中動物們的神態、動作,想像它們的語言,猜猜它們的心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有趣的文章孩子們都喜歡讀,要充分利用孩子的閲讀興趣,引導孩子在尊誒分角色、比塞讀等方式多讀。在仔細的觀察、有感情的朗讀感悟中理解“為什麼有的人説葡萄是酸的,有的人説葡萄是甜的?”最後,模仿小狐狸的樣子演一演,讀一讀它説的話,把故事演一演,在學生朗讀、表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圖複述故事,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1、板書“葡萄”,學生認讀。

2、説説葡萄的味道。

3、揭示課題,齊讀。

結合課題認識“酸”。

二、自主識字

1、自由朗讀課文,圈出生字。藉助連環畫認讀生字,不會的可以找同學一起商量、交流,可以藉助文下的“樹葉”中的拼音讀準字音。

2、小組內互讀、互查。

3、我會講:

藉助連環畫講講課文中的故事。可以照課文講,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講。

4、我會讀:

課件出示生詞:

酸葡萄 狐狸 一串 硬幣 迫不及待

⑴ 自己讀讀,不認識的問同桌;

⑵ 同桌檢查;

⑶ 小老師教;

⑷ 齊讀。

過渡:我們把生字朋友送到課文中,你的課文是不是讀得更好了?

三、朗讀感悟

1、自己讀課文,想想: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彙報:

同桌之間先互相説一説,全班交流,根據學生的彙報,幫學生感悟課文內容。

3、故事中有哪些小動物呢?

4、討論:為什麼狐狸、小松鼠、小兔子都説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

5、分角色朗讀全文。

6、重點指導朗讀:

課件出示:小猴子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迫不及待爬上葡萄架。

小猴子吃起葡萄來。

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來。

通過表演、反覆朗讀引導學生理解“迫不及待”,並讀好帶有“迫不及待”的句子。

四、精讀課文

1、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2、告訴大家你最喜歡那個小動物,為什麼?

3、小組合作分角色朗讀課文。

4、你從故事中明白了什麼。

五、拓展練習

續編故事:小松鼠、小兔子和小猴子商量去找狐狸……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課件出示生字:

在小組內複習鞏固生字,組長檢查。

2、老師抽查,遇有較難讀對的字,請小老師來教一教。

3、擴詞。

二、演故事

1、朗讀課文。

2、小組內分角色朗讀。

3、編演課本劇:

以小組為單位,分出各種角色練習表演。

指名一組表演出來,全班同學當“導演”。

三、講故事

講講自己續編的故事:

1、在小組內講;

2、講給全班同學聽。

四、書寫生字

課件出示“串、兔、告、訴、狐、狸、猴、顆”:

1、練讀,擴詞練習。

2、同位互説那個字最難寫,你想提醒你的同桌注意些什麼?需要注意哪一筆?

3、集體交流。師範寫。

4、生練寫,師巡視。

五、擴展活動

1、生活中,你犯過像小松鼠、小兔子這樣的錯誤嗎?舉個例子説一説。

2、把這個寓言故事説給你的家人聽一聽。

【板書設計】

酸的 和 甜的

狐狸 松鼠 小兔 小猴

吃不着 聽人説 自己嘗

就説是酸的

【教學後記】

學生對這個故事非常感興趣,教學時我充分利用插圖,學生理解起這個小故事很容易。抓住了重點問題“為什麼同樣的葡萄,有的人説甜,有的人説酸?”讓學生帶問題讀課文,學生説得也不錯,我讓學生學完課文後,自己找夥伴演一演,可以加上動作或加入自己的話,學生的興趣相當高,在教學生字時,對容易出錯的“猴、狐”等字,請學生想自己有趣的辦法來解決,出錯較少。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標:

1.根據註釋自學、瞭解詩句的意思,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這首詩。

3.根據喜好選擇一首送別詩,自學並交流彙報自學成果。

教學重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瞭解詩意、體會詩情。

教學難點:理解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的含義。

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

2學生課前查閲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 複習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大家學習背誦了很多古詩,在學校古詩背誦活動中表現得特別出色,你們願意展示一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嗎?

出示[課件一]

1. 看誰最聰明,能讓動物巧進詩句籠

自在(嬌鶯)恰恰啼

一行(白鷺)上青天

早有(蜻蜓)立上頭

柴門聞(犬)吠

北風吹(雁)雪紛紛

2.世上顏色千般好,看你填哪一種最妙?

霜葉(紅)於二月花

萬條垂下(綠)絲絛

兩個黃鸝鳴(翠)柳

千里(黃)雲(白)日曛

春來江水(綠)如(藍)

萬(紫)千(紅)總是春

3. 李白詩句垂千古,看誰馬上吟得出?

①(不敢高聲語) ②白髮三千丈 ③(舉頭望明月)

恐驚天上人 (緣愁似個長) 低頭思故鄉

④(朝辭白帝彩雲間) ⑤飛流直下三千尺

千里江陵一日還 (疑是銀河落九天)

[設計意圖] 複習背誦過的古詩,重在複習學過的李白的詩句,激發學習新詩的興趣。

二、 交流資料

我們剛才吟誦了李白的詩句,通過以前的學習,你對李白有哪些瞭解?(學生簡介李白的生平)李白一生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今天咱們再學習一首,請大家齊讀詩題--《贈汪倫》。

課前我們已經查閲了和課文有關的資料,誰能結合你查閲的資料談談你對汪倫的瞭解?(學生交流有關資料)

老師也查閲了一些資料,在這本《中國名勝大辭典》中,我知道李白和汪倫能成為好朋友,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你們想聽嗎?(師講故事):

[內容簡介] 李白一生既喜歡做詩,也很喜歡喝酒和遊歷名川大山,汪倫非常仰慕他的才華,很想與他結為朋友。於是就寫了一封信託人帶給李白,上面寫道:先生,您喜歡遊覽嗎?這裏有十里桃花;您喜歡喝酒嗎?這裏有萬家酒店。李白一看,呀!這麼好的地方,我得去看看。可是到了那裏,既不見十里桃花,也不見萬家酒店,李白疑惑不解。汪倫解釋説:十里桃花是十里外有個桃花渡口,萬家酒店是有個姓萬的人開了一家酒店,並不是一萬家酒店。李白恍然大悟,他不但沒有生氣,反而被汪倫的幽默與風趣逗得哈哈大笑起來,兩人一見如故。在以後的幾天裏,汪倫每天盛情款待李白,並帶他遊遍了當地的名山勝景,他們一起飲酒作詩,情趣相投,短短几天就結下了深厚的友誼。臨別時,汪倫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誠深深地感動了,即興吟詩一首--《贈汪倫》。

[設計意圖] 通過資源共享,使學生對李白與汪倫有進一步的瞭解,併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三、 學習古詩 出示[課件二]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1.按自學提示自學古詩:出示[課件三]

① 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詩

② 結合資料和註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③ 提出不懂的問題

2.組內交流

[設計意圖] 使學生掌握自學方法,並能藉助工具書和自己的積累,初步理解詩句的意思,通過小組交流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訓練學生自學和口語表達能力,為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

3. 檢查自學情況:

① 糾正字音:指名讀詩句,其他同學認真聽,看他是否做到正確流利.

③ 瞭解詩意:指名用自己的話説説詩句的意思,其他同學糾正或補充。

④質疑解答,重點理解深千尺、踏歌聲和最後兩句詩的意思。

深千尺:誇張,説明桃花潭的水很深。

踏歌:一邊用腳打節拍,一邊唱歌。(哪個同學願意到前面表演,幫助學生理解?)

問:大家見過這樣的送別方式嗎?大家想一想,平常家裏來了客人,我們是怎樣送人的?可現在李白走了,汪倫把他送出村口、送上船,還用這種特殊的方式為他送行,從這裏你感受到了什麼?(汪倫與李白的情誼特別深)試着讀出你的感受。(練讀-指讀-齊讀)

[設計意圖] 通過踏歌一詞,體會送別方式的特別,從而感受李白和汪倫二人情誼的深厚,並通過反覆吟誦,加深理解。

問: 桃花潭水深與汪倫送我的情誼有什麼關係?(學生討論回答)

師小結:這是用水深比喻情深(板書:水深--情深),是啊!縱然桃花潭的水再深,也比不上汪倫與李白的情誼深啊!讓我們通過讀來表達他們之間那種濃濃的深情。

自由朗讀--指名讀--評讀--再指讀--齊讀--師生輪讀

[設計意圖] 在理解詩意之後,通過詩文的聲調和節奏,進一步體味作品的意境,達到熟讀成誦。

4. 配樂背誦 出示[課件四]

一首詩就是一幅美麗的畫,一首詩就是一曲動聽的歌。此時此刻你就是李白,此時你就站在船頭,讓我們把對好友的深情盡情表達出來吧!(生邊看圖邊自由朗讀--指讀--評讀)

[設計意圖] 為學生創設情境,使他們進一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情境美和情感美。

5.哪些同學可以背誦?(指名背誦--會背的齊背)

四、 擴展學習

1.世間離別情萬種,多有詩人訴心聲。除了這首《贈汪倫》以外,還有許多感人肺腑的離別詩,請你選擇其中幾首,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

如:《送元二使安西》、《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別董大》

[設計意圖] 學生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選擇,有所發現、有所收穫,從而使學生的個性有所發展。

2.彙報學習成果(或朗讀、或背誦、或説詩意、或講故事)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

2、能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後、左、右等方位。

4、能背誦課文。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拼讀音節自讀課文,感受自主讀書的樂趣。

通過做遊戲、讀兒歌──把兒歌與生活聯繫起來。

〖情感與態度目標

1、利用課文發展學生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

2、培養初步的專注他人發言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生字。能根據自己的體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後、左、右等方位。

2、初步感知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教學用具】生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一組。

【課前準備】

1、在家長的協助下,在不同的地方,以自己為中心,分辨前、後、左、右。

2、在家長的指導下,温習自己念過的兒歌。

【教學過程】

1、説説遊戲後的感受引入課文

⑴ 我們做了踩影子的遊戲後,一定很開心,想跟老師説些什麼?

⑵ 指名説。引導學生從追、踩影子時的心理感受説起。

⑶ 有個小朋友也玩過這種遊戲,還為影子寫了一首詩,想讀讀嗎?

2、自由讀課文,想辦法把課文讀通順

⑴ 提醒讀書方法:我們一開始讀課文,會遇到很多不認識的字,怎麼辦?

⑵ 自由練讀。(師巡迴指導)

3、檢查生字詞語,讀通課文。

⑴ 開火車拼讀生字(讀準)

⑵ 去掉拼音讀字讀詞。

影子、前後、常常

跟着、陪着(你還會説這樣的詞嗎)

狗、黑狗、小黑狗、一隻小黑狗

朋友、好朋友、我的好朋友(讀好短句)

⑶ 師徒互助讀通課文(發現讀不通的,反覆多練)

⑷ 反饋:你教徒弟讀好哪一句?

重點指導讀通這兩句: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⑸ 指名分節讀

4、課間遊戲(手拉手,好朋友)

5、讀好課文

⑴ 你讀了這首詩,哪句話最有趣?

⑵ 根據回答出示: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理解常常跟着我(小朋友想趕走它,它不走;你去嚇唬它,甩掉它,它也不走;你拼命跑開,它還是跟着你)

帶着這分理解讀好這句話。(指名、評議、再次指名)

⑶ 根據回答出示: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理解常常陪着我,指導朗讀

⑷ 師徒對讀、師生對讀

6、猜字遊戲

7、學習生字飛。

教學橫斜勾,師範寫,生描寫,自己寫三個。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一、學習生字、新詞

1、讀準課文中標有音節的詞語。

2、學習生字:

穆 瑪 涓 滔 脈 卉 罕

二、分析

1、邊讀邊思考,理解文章大意:

我國的青藏高原被稱為離太陽最近的地方,是“世界屋脊”。這塊高原上還有兩個世界之最:最高的山峯──珠穆朗瑪峯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

思考:

⑴ 為什麼説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作者用什麼方法來説明的?

⑵ 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哪些景觀使你感到特別神奇?為什麼?

2、學習詞語、句子,感受文章寫作特點:

⑴ 豐富的語言,例如:

“高峯與深谷咫尺為鄰,近萬米的強烈地形反差,構成了堪稱世界第一的壯麗景觀。”

“堪稱”、“號稱”、“美譽”。

“世界屋脊”、“植物類型博物館”、“動物王國”。

⑵ 特定作用的句子,例如:

“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峽谷……”

“映襯着雪山、冰川和鬱郁蒼蒼的原始林海……”

“大峽谷的奇異景觀還體現在生物的多樣性上……”

三、總結全文

課文為我們描繪的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雅魯藏布大峽谷。

開始介紹地理位置→接着列舉數字説明雅魯藏布大峽谷是世界第一大峽谷→然後寫大峽谷的雪山冰川、原始林海,從生物的多樣性等方面描繪峽谷的奇異景觀。

四、資料袋的學習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雅魯藏布大峽谷》教學設計8,希望對你有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瞭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觀察生活的興趣。

2、 學會寫字7個,會讀10個字。並能用生字組詞。

3、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一,音樂激趣,談話導入。

1、 課前讓學生唱歌。

2、 談話:同學們,有一個活潑充滿好奇的孩子,他把自己的影子描繪得可有趣了。讓我們一起走到他的影子世界去看一看吧。

二,板書課題,啟迪思考。

1, 教師板書:影子。 誰認識這個詞語? (影子) 有誰注意過自己的影子是什麼樣的?

2, 讓學生自由回答。

三,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聽錄音範讀。

2, 學生自讀,標出生字新詞。

3, 指名試讀課文,引導學生學會正確評價他人。

四, 學習生字新詞。

1, 出示小黑板的生字詞:( 影子。 揮揮手。 蹦蹦跳跳。 嘿。 主人。 小矮人。 竟然。 有趣。 捉迷藏。 )

2, 發揮班內小老師的優勢,教認生字。

五, 分析字形,自習生字。

1,讀一讀字音。

2, 説一説記法:從結構,加偏旁。部首相加等方面幫助識記。

3, 讓小部分學生到台上來表演: (揮揮手。 嘿。 捉迷藏等動作)

六, 閲讀,感悟課文,引導想象。

1, 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 我的影子有哪些變化呢?找出來再讀一讀,想一想。

2, 小組交流自由朗讀的收穫。

3, 選擇自己喜歡的讀課文的方式,把課文中最感興趣的句子找出來,讀一讀。

4, 教師帶學生到操場上,在太陽底下做各種手的動作,讓學生説説手的影子的變化。

5, 師: 説説你們手的影子的變化。

生: 我晃晃手,影子也晃晃手。我的小手變成小兔,影子也跟着變成小兔。我做什麼,他就做什麼。

生; 影子一會兒跑到我的前面,一會兒跑到我的後面,一會兒跑到我的左面去了,它好像在跟我捉迷藏。

生:接着笑着説: 影子就像自己的小尾巴,你走到哪兒它就跟到哪兒。

師:是啊,影子就像調皮的小孩子,變來變去,真神奇!還有在什麼情況下,我們要用到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呢?

6,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想象影子變化給自己帶來的樂趣。

7, 討論: 一路上,影子總跟着我,可是它為什麼會變來變去呢?

七, 總結課文:

同學們,我們只要細心觀察,就一定會發現大自然是一個神奇,美麗的世界!你會從中發現許許多多的祕密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平均數的過程,學會尋找平均數的方法——移多補少(操作)、先總後分(計算),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2.在具體情境中,運用平均數的知識解釋簡單生活現象,解決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平均數,會找平均數。

教學難點:理解平均數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情境激趣,引出問題:

1、看到黑板上這幾個圓圓的圈你想到了什麼?

2、這節課我們就把它看做一個靶子,來做個遊戲好嗎?

我們先來制定一個遊戲規則,投中這個靶心的得10分,投到第二個圈的得9分,投到第三個圈的得8分,投到第四個圈的得7分,投到圈外邊的得6分。如果投到線上怎麼辦?我們就看投到線那邊的多一些就算那邊的分,但是如果你連 黑板都沒投中就是0分,同意嗎

我們從中間一分為二,這邊算一組,這邊算一組。我們給這邊起個名字叫第一組,這邊叫第二組(板書)。第一組的同學向老師揮揮手,第二組的同學向老師點點頭。

我們每組選5個代表參加遊戲,請大家排一隊交錯站好。(給每人發一個沙包)好,比賽開始。

板書: 第一組 第二組

[]+[]+[]+[]+[]=[] []+[]+[]+[]+[]=[]

下面我宣佈勝利隊是第 一組,歡呼一下吧!

看大家玩的這麼開心,老師也忍不住想要參加這個遊戲。我想參加你們組,你們歡迎嗎?那我也來投一次好嗎?現在第二組的得分是[]分,我重新宣佈勝利隊是第 二組。

你們什麼想法都沒有?對這個結果有意見嗎?(採訪第一組)你們説這樣比公平嗎?

看來人數不相等,用比總數的方法來決定勝負是不公平的,那麼怎樣比才公平呢?不增加人,有什麼好辦法嗎?請和身邊的同學討論一下吧!

二、解決問題,探求新知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5 ([]+[]+[]+[]+[])÷6

=[]÷5 =[]÷6

=[] =[]

那組贏了?能説出理由嗎

第二組雖然輸了,但也不要氣餒,你們課下還可以再比。

第一組這個“5分”是誰投的?

這組中最多的是幾分?最少的是幾分?5與它們相比怎麼樣

小結:可見,5分既不是第一組的最高水平,也不是第一組的最低水平,而是處在最高和最低之間的一個平均水平,咱們就把表示平均水平的這個數叫做平均數。平均數的大小應該在一組數據中的最大數與最小數之間。平均數是我們計算出的結果,它表示的是一組數據的平均水平,並不一定這一組數據都等於這個平均數,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數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數相等。

求平均數的方法是什麼:總數÷份數=平均數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1、今天的數學課上,我發現了有3位同學聽的特別認真,老師講課他們聽得很認真,同學發言他們也聽得很認真。(三人上台領獎品,老師分別獎勵他們1支、3支、5支鉛筆)

請上台的三個小朋友數一數,手裏有幾隻鉛筆,然後大聲的告訴大家。你們説老師這樣獎勵公平嗎?怎樣才公平嗎?那麼你想怎樣把它們移一移。和身邊的同學商量一下,台上的3個同學也互相商量一下。

你真了不起!想出了移多補少(板書)的辦法。

你還有什麼方法求出來嗎?

學生計算,指名説出算式,師板書:(1+3+5)÷3

=9÷3 =3

誰來説一説,求平均數一般可以用哪些方法?你喜歡用哪種方法?

2、 估一估:

為了佈置教室,小麗買來一些綵帶,請你幫小麗估一估這三條綵帶的平均長度大約是多少?

請你在本上列式算一算。學生嘗試練習後評講。

你是怎麼算的?都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嗎?為什麼這個題目你不用移多補少的方法?

看來我們要根據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方法。數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補少簡單;數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3、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平均數,也知道了怎麼求平均數,接下來我們來看一看生活中有關平均數的問題。

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1)、小剛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的平均成績是94分,小剛的數學成績一定是94分。( × )

(2)、小明所在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2釐米,小華所在班級同學的平均身高是135釐米,所以小華比小明高。(× )

(3)、三名同學的年齡之和是42歲,這三名同學的平均年齡是14歲。(√ )

(4)、小明星期六做了20道題,星期天上午做了12道,下午做了7道,小明平均每天幾道題 列式為:(20+12+7)÷3 = 13(道) (× )

4、想一想、説一説

有危險嗎?課件展示:游泳池和小明的問題。

想一想:出示游泳圖,平均水深110釐米,小明身高145釐米,下去游泳有危險嗎?

生討論是否有危險。説説理由。

5、出示1—9九張數字卡片

下面請你把1—9九張數字卡片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擺在桌子上。卡片上都寫着幾? 下面做這樣這樣一個競賽:

(1)請你從所有的卡片當中任意取出2張,讓這兩張卡片的平均數是5。

還有嗎誰能把所有的答案都説出來?

為什麼這兩個數的平均數是5?到前面展示。

(2)再做這樣一個競賽:

隨便拿出幾張卡片,三張、四張、五張或更多張都行,要求這幾張的平均數也是5。 到前面展示。 再多點還有嗎 都用上了平均數還是5。

(3)下面請你去掉幾張,平均數還是5。

四、小結

這節課你開心嗎?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呢?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圓的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1、使學生認識圓,知道圓各部分的名稱,圓的認識。

2、掌握圓的特徵,理解直徑與半徑之間的相互關係。

技能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情感: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和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間想象能力。

教學重點:認識圓及其特徵,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學難點:學會用圓規畫圓。

教 法:合作探究法

學 法:觀察、分析、小組合作法

教學過程:

創設探究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1、觀察電腦畫面中哪些物體的面是我們學過的圖形。(電腦出示生活畫面。)學生觀察並指

2、出圖形。

3、請學生説説圓與以上圖形有什麼不同

4、(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都是由線段圍成的圖形,

5、圓是一種由曲線圍成的圖形。)

6、你一定想進一步瞭解圓,

7、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圓。(板書課題)

合作探究,發現問題

8、認識圓

(1)你會用你帶來的學具畫圓嗎?動手畫圓,

(2)看誰的方法多?學生四人一組動手操作。

(3)你們是怎樣畫圓的?這兩種方法畫出的圓有什麼不同

(4)?請學生拿出課前準備

(5)的圓形紙片,

(6)想辦法找圓心。學生動手操作。指

(7)名

(8)上台講解。

9、探索半徑和直徑

(1)請同

(2)學們打開圓形紙片,

(3)除了圓心外,

(4)你還看到了什麼?什麼是直徑?什麼是半徑?請同

(5)學們自學課本86頁,

(6)把你認為重要的概念劃一劃、讀一讀,

(7)並在圓形紙片上標

(8)出這個圓各部分名

(9)稱。

(10)檢查自學情況。通過自學你認識了哪些新的概念?它們各用什麼字母表示?

(11)請同

(12)學們動腦想一想、動手畫一畫、量一量。(電腦出示問題)

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半徑?所有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在同一個圓裏有多少條直徑?所有直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在同一個圓裏直徑的長度與半徑的長度有什麼關係?

學生彙報研究結果,國小數學教案《圓的認識》。(在同一個圓裏半徑有無數條都相等,直徑有無數條都相等。半徑是直徑的一半。)

10、畫圓

(1)教師演示用圓規畫圓,

(2)學生總結方法。

(3)學生練習用圓規畫圓,

(4)畫半徑為3釐米的圓。

(5)電腦出示同

(6)心圓,

(7)請學生觀察圓的什麼變了,

(8)什麼沒變?圓的大小是由誰決定的?

(9)出示不同

(10)位置的等圓,

(11)請同

(12)學觀察:圓心變了,

(13)圓的什麼就改變了?圓的位置是由誰決定的?

實際應用,解決問題

11、練習

(1)填表。

r(米)

d(米)0.861.04

(2)判斷:

①所有的半徑都相等,所有的直徑也都相等。 ( )

②畫半徑為2釐米的圓時,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就是2釐米。 ( )

③直徑的長度是半徑的2倍。 ( )

(3)選擇:

①在同一個圓內有( )條直徑。

A 、2 B、無數 C、4 D、10

②( )確定圓的位置,( )確定圓的大小。

A、圓心 B、半徑 C、直徑

③圓中哪條線段最長? ( )

A B C D

12、討論生活實際問題。

為什麼車輪要做成圓形的?能不能做成其他形狀?為什麼車軸要裝在圓心上?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習了哪些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

圓心(O) 半徑(r)

定位置 定大小

直徑=半徑×2

d=2r

課後反思

本節課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積極性,突出教學重點、難點。使學生在充分動手、動腦,探索中學習,問題也就由難到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得津津有味。

能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探索半徑和直徑”是讓學生自主動手實驗,體驗學習的快樂。

本課比較重視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如教學認識圓時,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找圓心,畫圓,看誰的方法多,啟發學生動手動腦,自由發表意見。教師真正做到了尊重學生、相信學生。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教學目標:

1、瞭解課文如何按方位順序介紹天安門廣場及其四周、中央的主要建築物。

2、學習課文寫法,練習按方位順序説話。

3、培養學生熱愛祖國首都——北京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讀懂課文第二自然段,能按方位順序介紹天安門廣場及其周圍的建築物。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遊戲):有意識的用遊戲的方式同學生一起復習有關方位詞語,為學習課文做好鋪墊。我們三(1)的小朋友特別聰明,反應很快,對嗎?那好,我們先來做個遊戲。板書:東南西北

這些表示方位的詞語叫做“方位詞”(板書)

一、談話揭題1、板書:北京看老師寫字,一起讀一讀。

看到這個詞,你想説什麼?

2、問:小朋友,你們去過北京嗎?你從哪裏看到過北京?

3、誰説説北京怎麼樣?(課題後劃)

二、學習第一段1、學習“首都”。跟老師念“du”,還有一個讀音是“dou”。首都就是國家最高領導機關所在地。我國的黨中央和國務院就設在北京。比如:美國首都“華盛頓”,英國首都“倫敦”……

2、齊説: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你能換個説法嗎?

3、換句式説話:我國的首都在。

過渡:北京是一個著名的國際旅遊城市,那裏有許多名勝古蹟和風景優美的公園,她以無窮的魅力吸引着無數中外遊客。今天,老師也想帶小朋友上北京去玩一玩,大家喜歡嗎?現在我們是什麼身份?小遊客們,我們坐什麼交通工具上北京呢?

三、初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一)放錄音,瞭解文章主要內容

那好,我們現在就登上中國北方航空公司的客機,開始愉快的旅途吧!旅客們,請繫好安全帶,坐穩,飛機現在起飛。(多媒體演示)坐在寬敞明亮的機艙裏,我們將聽到“空中導遊”為大家介紹“北京”。(放錄音、看投影,師指點。)讓我們一起聽聽、看看北京是怎樣的一個城市?(指名回答)

(二)自學課文

聽了導遊的介紹,我們已經對北京留下了一個美好的印象。大家想不想對北京有更多的瞭解?

1、讓我們把書翻到116頁,自己輕聲讀一讀課文,遇到生字看拼音多讀幾遍。(看誰讀得最認真、最充分)

2、檢查朗讀。

(1)出示投影生詞,正音。

(2)指名分段讀,評議。

3、旅客們,飛機馬上就要降落在首都國際機場,北京快到了,我們喜歡先上哪兒去玩呀?

四、細讀課文,學習第二段,理清方位順序

(一)瞭解廣場的位置。

1、自由讀課文第二段,看看自己能讀懂什麼?

2、讀了這段,你知道了什麼?(指名説)板書:方位

按方位順序寫的段落,我們該怎麼學呢?

3、讀該段,一邊讀,一邊用“△”標出方位詞,用“——”標出景物。

找到後,同桌互相説一説,哪個方位有什麼景物。

4、指導朗讀

因為天安門佔地700多畝,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書上説“聞名中外”,你能把這句話讀好嗎?廣場在我們中國,我們應該感到自豪,用這種語氣讀一讀。

(二)瞭解廣場上的主要建築。

1、在廣場四周有哪些景物呢?

2、隨機介紹:

天安門城樓是古時候皇帝頒佈詔書(皇帝的命令)的地方,也是皇帝出征打仗等辦大事的時候才能出入的皇門。1949年十月一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宣告新中國的成立。從此,天安門成了首都北京的象徵。他是那樣的莊嚴,那樣的雄偉,我們一起把這句話讀好。

人民英雄紀念碑是1949年9月30日開始建造的,到1958年4月完工,總高37。94米,由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雄偉壯觀。課文中用了一個詞“矗立”什麼意思?

是呀,革命烈士們為了新中國的解放,為了我們能早日過上幸福生活,甘願拋頭顱,灑熱血,不怕犧牲。他們可歌可泣的事蹟和獻身精神將世世代代流傳下來,永不磨滅,也就是説——“永垂不朽”。(教學“垂”“朽”的意思)英雄們的高大形象將永遠活在我們心中,讓我們帶着對英雄的無比崇敬之情,讀一讀這句話。

2、擺一擺:老師這裏有一些建築物的圖片,你能根據剛才學的,來製作一張平面圖嗎?

3、反饋:説説“你是怎麼知道它在這個位置的?”

4、在這四個方位中,重點介紹了哪一個?是怎樣介紹的?找出來讀一讀,你發現了什麼?

這幾句話也是按方位順序寫的。(請同學上台,用紅筆標出方位詞、景物)(有機結合句子,出示金水橋、華表圖片)天安門城樓前真美,你能把這幾句話讀好嗎?(自由試讀、指名讀)

(二)當導遊介紹

各位遊客,剛才我們按照方位順序遊覽了天安門廣場,知道了廣場北面……(齊説)我們從北京回到大橋後,你們願意當一回導遊,把廣場介紹給沒去過北京人嗎?不過,當導遊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把四周的景物都記在腦子裏,還能清楚、響亮的説出來,你們能做到嗎?

先四人小組練一練,輪流當導遊,其他三人當遊客,把廣場四周景物按方位順序介紹清楚,把介紹的最清楚的聘為正式導遊,到上面來向大家介紹。(投影)練説:天安門廣場的北面是,南面是,西面是,東面是,中央是。

誰還想上來介紹?(指名介紹)

你們回家後把今天遊玩過的地方有順序的介紹給爸媽,也讓他們過把癮,怎麼樣?

小朋友,今天,我們既是優秀的學生,文明的遊客,又是出色的導遊,你們真棒,老師祝賀你們。

五、小小百寶箱

今天老師為大家帶來了一隻百寶箱,裏面是介紹北京一些重要建築物的詳細資料,你可以上來拿一、二樣寶物,拿到的同學可以坐在座位上自由地讀讀,再一次領略我們的首都北京的風采。

教學設計方案 篇9

【設計理念】

1、語文課程的工具性要求閲讀教學必須抓住“學習語言”這一根本。只有抓住“語言”這一本體,才能讓新課標的先進理念得以充分落實。

2、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要求教學要構築學生的'精神家園。學生的精神家園是在語言的學習中得以構築的。

從學生對語言材料的接受過程來看,它需要這樣一個複雜的過程:接觸語言符號→形成物象→提升意象→構築思想。因此,本教學設計試圖在逐層深入學習語言的基礎上,構築學生的精神世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進白楊世界

1、播放課件:

課件的背景音樂為歌曲《小白楊》,畫面為茫茫大戈壁及傲然挺立的白楊樹。

2、學生看完課件後交流感受:

⑴ 你們看到了什麼?

⑵ 看完後有什麼感受?

3、作家袁鷹曾抑制不住自己的激情,寫下了《白楊》這篇課文,我們想不想跟隨作家袁鷹,走進白楊樹堅強而又美麗的世界?

師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白楊

(設計意圖:情境的創設,在於醖釀學生學習的心理場,激發學生走進白楊的慾望和興趣,為整節課的學習張本。)

二、初讀課文,感知白楊形象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提出以下要求:

⑴ 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⑵ 聯繫上下文或利用工具書自學生字新詞;

⑶ 思考課文主要講述了一件什麼事情?

2、檢查自學情況:

⑴ 生字新詞的檢查,重點放在是用什麼方法學懂的。

⑵ 先指名幾個同學説説寫了一件什麼事。再進行歸納:爸爸和他的孩子們在去新疆的列車上談論白楊的事。

(設計意圖:整體把握課文,為下一步解讀白楊物象鋪墊。避免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閲讀。)

三、解讀物象,勾畫白楊輪廓

1、勾畫白楊生長環境——大戈壁的輪廓

師:請同學們拿起筆,找出描寫大戈壁的句子,並圈出重點詞語。

學生自讀自劃──全班彙報交流。

句子一:車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沒有山,沒有水,也沒有人煙。

句子二:天和地的界限並不那麼清晰,都是渾黃一體。

重點詞語:茫茫;沒有──沒有──也沒有──;渾黃一體。

2、勾畫白楊的輪廓:

師:請同學們用同樣的方法找出描寫白楊樹外形特點的句子,並圈出重點詞語。

重點詞:高大挺秀、直、粗壯。

3、想象輪廓:

師:讀着這樣的句子,品着這樣的詞語,我們的腦海裏裏一定浮現出了一幅清晰的戈壁白楊圖。請大家想一想,能把你想到的畫面説出來與大家交流嗎?

(教學時主要要引導學生通過對以上詞句的揣摩與體會,想象出在茫茫大戈壁這一背荒涼景下白楊的高大挺秀。)

(設計意圖:先把握“物象”,恰如鄭板橋所説的畫竹三過程之首:“眼中之竹”。)

四、品讀意象,探究白楊神韻

1、深情朗讀爸爸説的三句話,在細細品讀中體會白楊的神韻:

⑴ 比較下組句子,反覆朗讀體會。

① 白楊樹在任何時候都是這麼直,這麼高大。

② 白楊樹從來就這麼直。

③ 白楊樹很直。

(體會白楊樹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在漫長的歲月裏不管遇到什麼情況始終都是這樣,用一個詞來説,就叫自始至終或者始終如一。)

⑵ 聯想具體環境展開述説:

需要白楊,白楊就在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

當風沙狂吼着襲來時,白楊_______________

當雨雪冰冷的落下時,白楊_______________

當乾旱煎熬着大地時,白楊_______________

(白楊樹在任何環境中都能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幹。從而體會出白楊樹生命力強、堅強不屈、無私奉獻的精神。)

(設計意圖:品讀“意象”,正是由“眼中之竹”昇華為“心中之竹”。)

五、領悟思想,構築精神家園

1、白楊樹在荒涼的戈壁中頑強地生長着,同學們,讀了課文,你覺得還有誰也像白楊樹一樣,在那裏默默奉獻着?

2、爸爸的做法和白楊的特點有什麼相似的地方?從爸爸的做法可以看出,爸爸具有怎樣的心願和怎樣的精神?

服從需要、紮根邊疆、無私奉獻。

師:看來,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讚美白楊,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願,就是像白楊那樣,服從需要,紮根邊疆,建設邊疆,做無私的奉獻。

3、爸爸像白楊,在你們眼裏,你們覺得還有誰像白楊?你們願意做一棵白楊嗎?

(設計意圖:語文教學,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品讀,得到情感的薰陶,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和提升。)

教學設計方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走進作者構築的善與美的理想世界,領會翠翠的心理和情感。

2.聯繫現實生活,感受理解翠翠身上體現的人性之美。

3.進行聯想想象,使翠翠的形象更加明晰可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創設情境,激發興趣,併為以下學習打下基礎。)

1.引出課題:(多媒體展示課文標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沈從文的《邊城》。這部創作於20世紀30年代的小説曾被讚譽為“田園詩的傑作”,一支湘西山村生活的牧歌。作者沈從文也曾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很多的評論者都對這部作品推崇備至。

2.情節介紹:十五歲的山村少女翠翠與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終年看守着河邊的渡船。翠翠聰明能幹,美麗善良。當地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大老和儺送二老同時愛上了她。為了贏得翠翠的愛情,天保請了媒人上門求親,翠翠卻沒有表態;僅僅是因為羞於表達嗎?原來,翠翠的心上早就有了一個人。事情還得從兩年前的端午節説起。兩年前的端午節,翠翠和爺爺進城看龍舟賽,邂逅了儺送,彼此一見鍾情,但這份感情雙方都埋藏得很深,並沒有表露出來。時隔兩年,鄉紳王團總也看上了儺送,情願用一座碾坊做陪嫁把女兒嫁給他,翠翠對此有所耳聞。但對於儺送不要碾坊,寧願作個擺渡人的心意,她卻並不知曉。天保兄弟在愛情面前展開了公平競爭,按照當地習俗,要在大月亮的晚上用歌聲向姑娘表達愛情。他們商定輪流到渡口邊高崖上唱情歌,誰的歌聲有了翠翠的迴應,誰就得到翠翠……(多媒體,教師配合音樂、文字朗讀)

陰曆十四到了,月也快圓了,我們的課文也開始了……

3.交代學習重點: “邊城”這個詞在許多讀者眼裏已經凝定為“湘西人性美”的文化概念;沈從文在説到創作動機時也説,“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節選文字以翠翠為核心人物,主要表現出她對愛情的憧憬與渴望。學習時要注意體會。

二.品味賞析:(“入”:品味語言,感受形象,領悟內涵,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

1.整體感知:用快速瀏覽的方式自讀課文,找一找在愛情來臨時,翠翠是如何表現的。

2.小組討論:第一二小組討論第一節;第三小組討論第二節;第四小組討論第三節。要求緊扣課文的有關情節與細節來賞析。

3.師生探討:四人一小小組推薦一位代表來發言,教師參與,適時點撥引導,實現師生之間的真正對話,使學生建構起對人物的獨特理解。(主要讓學生髮言,教師可範讀或引導學生朗讀品味有關段落。)

明確:

第一節:

薄薄的淒涼:因為規矩中唱歌的日子快到了,在期待和擔憂(對碾坊作陪嫁的事有所耳聞)中,內心騷動不安,看萬物生機勃勃,而自己卻不能像草木、泥土、甲蟲那樣熱烈勃發;並且此時祖父作為唯一的依靠又不在她身邊,去忙自己的事了,似乎把她給忘卻了,於是感到生活“太平凡了”,“好象缺少了什麼”;“杜鵑叫個不息”恰反映出內心的寂寞惆悵。這種感覺既源自當時的特殊時間,特殊情境,又由於人物獨特的內心感受。

胡思亂想,懲罰爺爺:當自己內心躁動不安,有不可名狀的苦衷,無法傾訴,連唯一的親人爺爺也不能理解時,要讓爺爺嚐嚐失去自己的痛苦。

一遍遍喊爺爺回家:無法想象沒有祖父的生活,希望得到安慰。爺爺沒有意識到翠翠的心事,依然去忙自己的事,翠翠心中對祖父的埋怨、委屈便一齊湧上心頭,感受從淒涼轉到“悲傷”。 當然,“很覺得悲傷”,“祖父不理會”只是外部表象,渴望情感撫慰是真。

哭:哭得突然,哭得深沉,哭得久長。不僅祖父不理解,自己也覺得可笑。滿腹心事,無人訴説;渡船上人們悠閒地過渡,又有誰能瞭解她的心事呢?船上人的安閒和翠翠內心的波動,形成動與靜的對比。這一刻,哪怕是絲毫不相干的一點動靜,只要摩擦到她的感覺,都會在她心上蹭開一道縫隙,傷感和痛苦也就湧了出來。“吸旱煙的”一“敲”,彷彿敲開了她的心扉,使她再難控制。正是這哭,反映了翠翠內心對祖父的負疚感、無人解懷的孤寂感以及夢與現實的矛盾感。

聽爺爺講父母的事:對於母親的神往傾心,源於自己內心對愛情的朦朧的期盼,渴望愛的自由與堅持。父母的愛情是個悲劇,對於情竇初開對愛滿懷憧憬的翠翠,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對愛的恐懼。百感交集,無從排遣,所以“似乎心中壓上了些分量沉重的東西”。

第二節:

做夢,沉醉在愛情的美夢裏:夢中很容易地摘到了“平時攀折不到手”的虎耳草,展示出潛意識裏對現實中還未得到的愛情的嚮往,顯出內心裏對儺送的朦朧感情明確起來了。虎耳草,俗稱金線荷葉,葉腎狀、心形,下面紫紅色,供觀賞。虎耳草的葉子是心形的,在中國人的心態中,心形的東西是一種愛的寄託和象徵。虎耳草可以説是翠翠愛情的象徵。

第三節:

與爺爺交談中流露:願意聽歌;明知故問;不直接回答(沉默、迴避)等都體現出翠翠的矜持與羞澀。

等歌。聽祖父説儺送“想走馬路”為自己唱歌,就“出了屋外”坐到巖石上去,“似乎為了等着這樣的歌聲,沉默了許久”。其實,是在等待儺送愛情的表白,好讓自己的感情找到歸宿,以使自己驛動的心找到港灣。以翠翠那樣的性格,這當然已經是以心相許的明確表白了。

吹蘆管,又吹不好。 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卻沒有來。“一片草蟲的清音復奏”,更使翠翠心亂,連蘆管也吹不好了。祖父吹了長長的曲子,婉轉的曲調使“翠翠的心被吹柔軟了”,表明她被柔柔的曲子所感染,浸潤在自己憧憬的愛的温柔甜蜜中。

要爺爺唱歌,“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爺爺唱的是“那晚上聽來的歌”,是儺送對自己愛的表白,於是心裏塌實了,又沉浸在愛的美夢中。

4.教師總結:

當愛情來臨時,翠翠的內心躁動不安,她熱切地期待着儺送的歌聲,期待着愛情的實現;渴望着感情的撫慰,渴望着心靈的歸宿。但,只有在夢中她才能品嚐到愛的温柔甜美;矜持羞澀的個性、一系列或人為或天意的誤會,讓她只能長久地執着地等待┄┄

三.評價拓展:(“出”:對人物形象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培養獨立見解;發展聯想和想象能力,深化對人物的理解。)

1.感受、體會人情人性美:翠翠的愛情比起現代都市人的愛情有什麼特點?從中你體會到什麼樣的美?

明確:翠翠愛得自然,愛得朦朧,愛得執着,愛得纖塵不染,愛得水晶般純潔透明;翠翠愛的方式,她在愛情來臨時的表現孕育、脱胎於湘西古風猶存的風土人情,典型地體現了人情人性美。

2.想象人物形象:人物可愛是沈從文小説的一大特點,他特別擅長描寫女子,他曾説“我是天生就一種理解女子的心。”故而翠翠是尤其可愛的。但在節選的文字當中我卻找不到關於翠翠的外貌描寫,你認為翠翠應該是什麼樣的?如果要把《邊城》拍成電影,請你作一回導演,你打算選一位什麼樣的演員來飾演翠翠,如何來給她造型。

四.結束語:

翠翠是美麗的,《邊城》同樣是美麗的。閲讀這樣的作品,我們獲得的不只是文學藝術的美的享受,更有着對我們心靈人性的滋養與療補。讓我們學會欣賞,學會愛,學會生活。

五.課後研讀題:

1.1.細讀課文,試着寫一段關於翠翠的外貌描寫。

2.閲讀《邊城》全文,找出翠翠與爺爺、天保兄弟之間的“愛”,進一步體會人情人性美。

教學設計方案 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受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學着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重點:學習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難點:學着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見過刺蝟嗎?能介紹一下嗎?(指學生介紹,老師總結)瞭解獾嗎?老師介紹獾這種動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兩種小動物之間發生的一個故事《稱讚》

二、識字並初讀課文。

1、藉助第一、二幅圖,並結合生活實際,感受知“刺蝟、板凳、椅子、粗糙”詞語的意思,並認識這裏的六個生字,提示:“蝟”在刺蝟這個詞中讀輕聲。

2、藉助第二、三幅圖,通過口語交際表演,感知“瞧、留下”的意思,認識其中的兩個生字。

3、在朗讀詞句中認讀生字。

(1)、清晨,小刺蝟去森林裏採果子。(刺是平舌音)

(2)、小獾已經做成了三個小板凳,板凳做得很粗糙。但是看得出,他做得很認真。(板、但是前鼻音,凳是後鼻音,糙是聲母是C。)

4、學生自已讀課文,要求讀準句子。

5、學生分段朗讀,其他同學評,主要方向為讀準字,讀正確句子。

6、“板、椅、但、傍”是既要求認讀又要求書寫的生字,可讓學生説説他們的字形特點,並結合已學過的“飯、奇、騎、量、旁、膀”等字識記字形。

三、寫字指導

1、寫正確

採字上面是用爪字頭,注意中間一點與豎不要相連,“背”字下面的月字底撇變成豎。

2、寫美觀。

“採”字最後兩筆要對稱、舒展,“背”字上寬下窄,上短下長。其餘六個字的結構都是左窄右寬。注意“但”的“日”要寫小些,“清、消”右邊的部件,要比三點水高。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故事《稱讚》,小朋友們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麼?

二、朗讀感悟

1、小朋友們帶着剛才的問題讀課文,並把句子讀流利。

2、聽老師讀故事,説説你有什麼感受?並説説你喜歡小刺蝟和小獾嗎?為什麼?

3、仔細觀察第一幅圖,説説你發現了什麼?讀一讀課文中的句子。讀時要肯定別人的認真態度,肯定別人的點滴進步,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

4、仔細觀察第二、三幅圖,想象小刺蝟和小獾在説什麼?讀一讀文中的句子。體會稱讚別人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效果?培植自信。

5、仔細觀察第四幅圖,説説從小刺蝟和小獾的表情和動作中,你感覺到什麼。

6、朗讀全文。想一想:假如小刺蝟一開始不是稱讚小獾,而是取笑他的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三、實踐活動

1、自已選一個同學,誇誇他的優點。注意選擇平時表現不太好的學生,發現他們的長處。

2、回家選擇合適的時機,用恰當的方式,試着稱讚你的家人。

教學設計方案 篇12

一、教材分析

《稱讚》是九年義務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8課,本單元的主題是:“別人有困難,我們應該熱情幫助,新世紀的小主人就應該友好相處,團結合作。”

愛聽好話,這是人們的正常心理,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認可,這是人的正常需要。文中的小刺蝟和小獾相處得多麼融洽,多麼富有人情味兒!只要是發自內心的稱讚,即使是平淡如水的一句話,也會產生想不到的效果。要想獲得別人的稱讚,得先學會稱讚別人。

二、學生分析

學生是發展中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經歷和體驗及學習需求各不相同。語文課程標準提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因此,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及認知水平,即關注學生閲讀“期待視野”。

學生經過一年的語文學習,掌握了一些識字方法,能夠用比較通順的語言回答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在分角色朗讀的過程中,每一位學生的朗讀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設計思路

1、課前通過學生欣賞六幅插圖,初步瞭解了課文故事,給學生一個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結合插圖敍述故事。

2、在學課文前,進行反覆的自由讀,選擇喜歡的段落讀,小組讀,分自然段讀。然後在分角色朗讀。朗讀是培養學生語感的有效途徑,它可以喚起學生的想像,鍛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3、教學中圍繞角色間的對話來學習。理解什麼是稱讚?誰對誰的稱讚?為什麼要稱讚?

4、創設情境,進行課文內容表演。學生通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進行角色表演。這個過程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表演才能,同時又能培養學生之間相互合作的能力。

四、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學着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五、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稱讚》,看到這個問題,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

學生:什麼是稱讚?

課文中誰稱讚誰?

因為什麼而稱讚?

稱讚的結果怎樣?

2、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非常好,這些問題的答案就在課文之中,讓我們共同到文中去找一找答案吧。(打開書)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

藉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

2、再讀課文。

圈出不認識的生字大聲讀幾遍,標出自然段。

3、小組內自習生字,遊戲“你指我讀”。

4、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同學們讀的怎麼樣?老師來考考你們。

出示生字:你是怎樣記住它的?指名彙報。

(開火車讀、齊讀生字)

5、把生字帶回課文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指名朗讀課文,鞏固生字讀音。

(三)朗讀感悟

1、教師範讀課文

同學思考:聽了這個故事後,你知道什麼是稱讚了嗎?

2、如果你得到別人的稱讚心情會怎樣呢?

3、課文中是誰稱讚誰的事?怎樣稱讚的呢?為什麼呢?

4、學習小刺蝟稱讚小獾。

指名朗讀課文,

回答:他們是怎樣稱讚的?

指導朗讀。

5、學習小獾稱讚小刺蝟。

小組自學彙報。

6、你喜歡小刺蝟和小獾嗎?為什麼?選擇你喜歡的段落讀一讀吧!

(四)分角色表演讀

小組練習,指名彙報表演

(五)寫字指導

學習本課中的“採”、“背”

指名認讀,組詞。

師範寫,學生寫仿。

教學設計方案 篇13

【設計理念】

學習古詩不僅僅是理解詩的意思,學習古詩並不枯燥,學習古詩也能興趣盎然,學習古詩也能享受快樂,三年級語文下冊:《春日》教學設計。

【課時目標】

1、誦讀古詩,理解古詩的意思;

2、感受春日的美好景象,感受詩人尋春的愉快心情。

3、激發學生讀書求知的樂趣。

【課前準備】

在黑板上劃出橫線,便於學生板書。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教學過程】

一、讀春:積累詞句(可當作課前活動)

開小火車,每人讀一個詞語,看誰的膽量大,誰的普通話標準,誰的聲音好聽。(學生有困難,師生幫助)

1、出示二字詞語:

立春 早春 初春 春日 開春 新春 仲春 陽春 晚春 殘春 暮春 春令 三春 陽春 春輝 春風 春水 春光 春色

春汛 春雨 春景 春花 春草 春耕 春遊 春暖 踏春 春雷 春潮 春華 春季 報春

2、出示四字詞語:

春回大地 春光明媚 春光融融 春光旖旎 春色怡人 春燕回巢 春風得意 春色迷人 春色無邊 春意盎然 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 春深如海 春寒料峭 春滿人間 四季如春 春風和煦 春和日麗 春風送暖 春風浩蕩 春風化雨 春潮滾滾

春花怒放 春意正濃 春苗茁壯 百花爭春 春到人間 百鳥鳴春 春花爛漫 春桃吐蕊 枯木逢春 春水盈盈 春風輕拂

春風拂面 春和景明 春風盪漾 春風徐來 春江水暖 春雨絲絲 春雨綿綿 紅杏鬧春 春花似錦

3、出示佳句名詩:

● 春到三分暖。

● 春天三日晴。

● 春雨貴如油。

● 一年四季春為首。

● 一年之計在於春。

● 春風不刮,草芽不發。

● 春天孩子面,一日三變臉。

● 肥不過春雨,苦不過秋霜。

● 季節不等人,春日勝黃金。

● 春天人們起得早,秋後人馬吃得飽。

● 春天深耕一寸土,秋天多打萬石谷。

● 十年老不了一個人,一天誤掉了一個春。

青年是人類的春天。——郭沫若

● 春城無處不飛花。——韓愈

● 紅杏枝頭春意鬧。——宋祁

● 東方風來滿眼春。——李賀

● 春到人間萬物鮮。——馮夢龍

● 春到人間草木知。——張拭

●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 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國小三年級語文教案《三年級語文下冊:《春日》教學設計》。——賀知章

●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 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於門萬户中。——盧道悦

二、詠春:享受春天

1、同學們,當春天到來時,人們會自然而然地想起古代詩人對春天的讚歎。他們對春天是那樣痴情,那樣狂放,那樣欣賞!真可謂把春天描摹得絢麗而又迷人,達到了絕妙的地步。古人讚美春天的詩詞很多,然而,人們最喜愛、最推崇的是南宋詩人朱熹的《春日》: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出示《春日》)

2、今天咱們要學的就是這一首詩。誰知道題目的意思?(春天的日子、春天)(學生板書題目)

3、詩人的名字和朝代大家千萬不能忘記!(指名板書“南宋朱熹”)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哲學家、文學家、教育家。朱熹酷愛讀書,才學淵博,他的文化思想對後世影響深遠。

4、請大家自由地大聲地讀一讀朱熹寫的《春日》。

5、讀了這首詩以後,你能猜測一下詩人朱熹在春日時的心情嗎?(高興、喜悦、興奮、愉快、歡快、激動、舒暢、舒坦、得意……)(學生板書在黑板兩側)

6、猜測終歸是猜測,如果大家能夠從詩句中找出“證據”,來證明詩人當時的心情,你就可以理直氣壯地説,我不是猜測,我是有理由的。(説出一處,請學生將詞語板書到相應的橫線上)

教師點撥如下:

(1)勝日——原指節日或親朋好友相會的日子,這裏指天氣晴朗的日子,風和日麗的日子,陽光明媚的日子,陽光燦爛的日子。人的心情總是與天氣有關係,天氣好,人的心情也好。

(2)尋芳——春遊,踏春,踏青賞花,看花觀景,尋找優美的景色。春遊時心情肯定很高興。

(3)泗水濱——泗水河邊。泗水河是一條美麗的河,在如此美麗的河邊騎馬、散步、遊玩,心情能不舒暢嗎?

(4)無邊——一望無際,沒有邊際,到處。視覺開闊,心情也會開闊。

(5)光景——風光景物,風景。不優美的地方能叫風景嗎?優美的風景令詩人喜悦萬分。

(6)一時新——一下子煥然一新。一時:速度快,令人感到驚訝、興奮、激動。萬物更新使詩人耳目一新,令人欣喜,就好比你穿上了新衣服。

(7)等閒識得——等閒:隨隨便便,輕鬆,容易,不用費心。詩人悠閒自得,忘記了煩惱。説明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説明春光無處不在。識得:感覺到,領略到,認識到、接觸到。

(8)東風面——春風的面容。有一個詞語叫“春風得意”,春風來了,得意洋洋。詩人是在享受春風,享受春天。

(9)萬紫千紅——這是一個成語,這個成語就出自這首詩,也就是説,這個成語是朱熹“發明”的。什麼顏色都有,形容百花齊放,色彩豔麗。現在還用來比喻豐富多彩的事物或無限美好的景象。看到百花爭豔的景象,詩人能不高興嗎?

(10)總是春——肯定是春天,一定是春天。詩人已完全被萬紫千紅的景色陶醉了,他從心底裏發出“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