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通用13篇)

來源:文萃谷 2.03W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後,一定有不少感悟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通用13篇)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1

電影《跨過鴨綠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詩性”展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作品。影片兼具史實性、藝術性、思想性,從國際視野出發,以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的視角講述,從中央領導的戰略思維、志願軍將領的戰場謀略、前線志願軍戰士的浴血奮戰等多個維度,再現了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中一場場可歌可泣、蕩氣迴腸的戰鬥,全面還原了71年前那段波瀾壯闊的崢嶸歷史,全方位呈現出我們為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後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弘揚了中華民族不畏強權霸權、敢於鬥爭、勇於勝利的鋼鐵意志和頑強品格。

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出品的首部故事片電影,《跨過鴨綠江》濃縮了總枱“鍛造精品,重塑高地”的格局和情懷。經過十個月的努力,電影《跨過鴨綠江》在堅持歷史縱深、國際視野、美學品格、史詩風範的基礎上,優化內容、打磨細節,基於歷史背景與事實,強化有利於調動觀眾情緒的故事場景,在追求史實性的基點上展現藝術的表達力,力求達到歷史真實和藝術真實的平衡與交融。

有別於同類型同題材電影,電影《跨過鴨綠江》引領觀眾走近真實的英雄,重返真實的戰場,整部影片猶如一本“影像”歷史,具有極強的歷史揭祕感和現場還原感。定檔主海報將戎裝嚴整、彙集成鐵流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這一氣吞山河的歷史畫面定格。人物版海報中,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目光如炬、神態堅定,方寸之間彰顯大將運籌帷幄的謀略和底氣,密切關注着朝鮮戰場的每一項戰報。志願軍38軍軍長樑興初、50軍軍長曾澤生、63軍軍長傅崇碧三位軍長戰場指揮、知難而上的剛毅神態也在海報中生動展現。同時,鏡頭還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卻的英雄們:抱着炸藥包衝向敵羣的特級戰鬥英雄楊根思;用胸膛堵住敵人機槍口的特級戰鬥英雄黃繼光;烈火燒身也不暴露目標的一級戰鬥英雄邱少雲;以石頭充飢死守陣地、率領全團浴血奮戰,打出志願軍軍威的戰鬥猛將範天恩,展示出一線戰場的極度殘酷,彰顯出革命先烈“人生無處不青山”的偉大品質。從預告片中可以看到國際格局的波雲詭譎、一線戰場的慘烈恢弘、複雜戰事的瞬息萬變,更能感受到我軍應變之迅速、應對之從容,經歷了殘酷戰鬥的戰士們哪怕犧牲,也要高傲地聳立在自己的陣地上,為身後的祖國和人民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鐵血長城!感天動地的英雄羣像,深深震撼着無數觀眾。

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提高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威望,奠定了新中國在亞洲和國際事務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美國不可戰勝的神話,為中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的環境,使中國人民志願軍經受了現代戰爭的.鍛鍊,特別是取得了現代條件下依靠劣勢裝備戰勝優勢強敵的寶貴經驗。同時,我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鍛造出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國際主義精神構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將永遠成為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

電影《跨過鴨綠江》用光影紀錄歷史,再現了71年前的硝煙烽火和可愛可敬的革命先烈,有温度、有亮度、有濃度地傳遞家國情懷。讓觀眾感懷先輩們捨生忘死捍衞國家主權的同時,將抗美援朝戰爭勝利的重要意義、歷史經驗和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不斷的探索和創新中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2

作為一部抗美援朝題材影片,電影《跨過鴨綠江》用“大事不虛、小事不拘”的全景記錄,使得作品有如一本“影像”歷史。大到風雲詭譎的國際格局和戰役佈局,細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羣像和戰鬥故事,都有極強的歷史揭祕感和現場還原感。

同時,作品在追求史實性的基點上展現藝術的'表達力,力求達到歷史真實和想象真實的平衡與交融,有温度、有亮度、有濃度地傳遞家國情懷。

在上甘嶺戰役中,敵人先後投入三個多師六萬餘人的兵力,發射炮彈一百九十多萬發,投擲炸彈五千餘枚,山頭被削低了兩米。電影《跨過鴨綠江》不僅高燃再現了這場悲壯的戰役,還用鏡頭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卻的英雄們:以身體堵住敵人機槍眼,為衝擊部隊打開道路的黃繼光;雙腿被打斷仍堅持指揮戰鬥,用盡最後一口氣拉響手榴彈與敵人同歸於盡的孫佔元;在全班戰友傷亡的情況下一人斃傷敵人280餘名的新戰士胡修道……視死如歸的壯烈與堅守陣地的頑強,使得上甘嶺成為中國人永遠敬仰的精神高地。

帶領觀眾重返真實場景,回顧立國之戰,正是為了讓觀眾感同身受地體會英雄的勇敢無畏、勝利的來之不易,珍惜我們當下的幸福生活,更以史為鑑,從中汲取不畏強暴、敢於鬥爭的精神力量。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3

電影《跨過鴨綠江》完整記錄了抗美援朝戰爭的過程,不僅全面展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對戰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整個抗美援朝戰爭過程,並將從戰前國際形勢快速變換,到板門店停戰協議簽署時的國際形勢變化巧妙融入影片中。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的全時空格局,以及防禦戰、運動戰、陣地戰、坑道戰等多場不同特質的激烈戰鬥,都在《跨過鴨綠江》中有着精準呈現。

為了全景還原抗美援朝戰爭,《跨過鴨綠江》以歷史為本,在影片的歷史縱深、國際視野、美學品格、史詩風範的基礎上,優化內容、打磨細節,基於歷史背景與事實,用靠近抗美援朝戰場真實的方式,讓觀眾更直觀地親歷慘烈震撼的戰火硝煙,感受愛國將士的豪情血性。

相較1956年上映的經典電影《上甘嶺》,《跨過鴨綠江》將上甘嶺戰役置於更為宏大的“立國之戰”史詩敍事中,從而使其的歷史意義和價值得到了更高維度的體現。不同於此前主旋律作品多用以小見大的方式引發觀眾更深層次情感共鳴,《跨過鴨綠江》在聚焦戰場一線奮勇拼殺的戰士之餘,也用筆力精準刻畫了細緻刻畫了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蘇、美三國領導人的博弈,讓“上甘嶺戰役”不再僅僅只是戰場單一維度的'呈現,多線敍事的角度也讓《跨過鴨綠江》增加了歷史縱深感,黃草嶺、飛虎山、三所裏、鬆骨峯、長津湖、漢江、鐵原等多場標誌性戰鬥的細膩描摹,也讓《跨過鴨綠江》在全景還原歷史之餘,更具歷史厚度。

影片中除了戰爭場景極力還原真實以外,出場的英雄人物事蹟也經過了仔細考究、嚴絲合縫遵循史實,這使得電影有如一本“影像”歷史,讓觀眾在觀影時,對歷史擁有更加正確的認知。值得一提的是,《跨過鴨綠江》中數場毛澤東與彭德懷的戲份中,台詞與歷史記載驚人一致,尤其是當彭德懷第四次戰役回國向主席報告説起毛岸英的犧牲時,主席強忍悲痛,淡淡説出了那句“青山處處埋忠骨,何須馬革裹屍還”。影片只用符合歷史的寥寥數筆,就勾勒出當時情景。

雖然主旋律題材近幾年在電影市場上博得越來越多觀眾的喜愛,但如何更好地將主旋律故事和精神用電影載體表現出來,始終是院線電影的大課題。為此,《跨過鴨綠江》除了用全景還原抗美援朝戰役,更在製作過程中恪守歷史,只為將抗美援朝精神傳遞給觀眾。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4

這幾天在看抗美援朝記錄片,被志願軍的精神和犧牲深深得感動着,他們確實是最可愛的人,他們為了祖國的和平,很多人永遠的留在了朝鮮,上甘嶺戰役中,那些在坑道中咬着牀單死去的傷員,那些一聲都不敢發出痛呼的傷員,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鮮活的在我的腦袋中來回浮現,幾乎數次淚流滿面,最近我經常跟父親爭論,爭論人性中的自私,爭論天下皆為利,兩個人爭來爭去,現在我真為自己的淺薄和無知感到羞愧,但是其中我覺得欣慰的是,我説我愛我的祖國,愛這個社會,即便現在的社會有很多人,很多現象都不值得去愛,但是,我們的父輩用自己的鮮血為我們換來現在的生活,我有什麼資格不去愛她,與守護她呢,我的祖國人們勤勞,勇敢,聰明,努力,我又有什麼資格去嫌棄她們呢?

父親老是説覺得活着真沒有意思,又説他活的也夠本了,家人不懂,抱怨父親説這樣的話至子女於何地,不懂現在的生活這樣富裕,這樣平穩,為何老是覺得活着沒有意思,而我突然好像稍微有點懂了,父親出生在1955年,他的三爺是烈士,他的爸爸從小就被日本人綁在吊繩上要他説出三爺的下落,父親因為生在烈士的家庭倍感驕傲,從小接受的都是這種精神,他的父輩的犧牲是為了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為了讓每個人都能平等的活着,所以在父親的心目中,利益反而淡化,人性中的自私在這種大無畏的面前也不值得一提,所以我的爭執,我説的人性中的自私和涼薄他不是不懂。他是更加嚮往那樣的生活。

最可惜的是父親這一輩子沒有當兵,爺爺死的早,家裏沒有壯勞力,他作為家裏最大的孩子,必須和奶奶頂起這個家,他的一生,平淡安寧,但他心中一股火,一股精神,這股精神不在乎他是不是軍人,不在乎他能拿到多少錢,不在乎他現在吃什麼東西,住什麼房子,在家人輪番勸説和洗腦下,孤獨的支撐,倔強的站着,這就是我的父親,你説他傻麼?不,那些為了抗戰勝利的人們都是這樣的,有這樣的'信仰支撐着,才有了我們今天的生活,這個多麼寶貴,而我一度想要去改變他,再一次為自己的無知而感到羞愧。

現在社會發展太快,快的我們早就不提革命前輩,早就沒有了犧牲自我的精神,人性中的自私,趨利避害的本性,以及高速發展的社會,每個人都在想多掙點錢,多兩套房子,無可厚非,人的本性,但如果有一天國家需要我的話,我會二話不説的獻上我的生命。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5

在抗美援朝的戰爭中湧現了很多為了他人的安全而放棄自己的生命的英雄。

羅盛教也是其中之一,他是1950年7月加入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1951年4月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衞國號召,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作戰,任某部偵察連文書。一天,連觀察所附近的山村遭美軍飛機轟炸,他冒着濃煙烈火,搶救出一位朝鮮老大娘和一名兒童。1952年1月2日晨,4名朝鮮少年在平安南道成川郡石田裏附近的櫟沼河上滑冰,其中一位少年不慎掉入2.7米深的冰窟,另3名少年大聲呼救。

羅盛教路經那裏,聽到喊聲,立即向出事地點飛奔。他邊跑邊脱掉棉衣棉褲,冒着-20℃的嚴寒,縱身跳入冰窟,潛入水中找尋。他兩次把少年托出水面,都因冰窟周圍冰層破裂,又跌入水中。幾經周折,他凍得全身發紫,渾身打顫,難以支撐,但仍以驚人的.毅力再次潛入水中,用盡最後的力氣,把少年頂出水面。這時一名戰士趕到,遂將那位少年搶救上岸。他卻因力氣耗盡,無力浮出水面,而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志願軍為朝鮮人民付出了自己唯一的生命,這也證明中朝兩國人民的友誼之深。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6

在鮮朝內戰爆發後,由於美國公然參戰,並一直北上,嚴重威脅到了我國的安全。在以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商討下,決定派兵進入朝鮮,部隊名稱為“中國人民志願軍”。

在部隊進入北朝鮮後,大部隊一直沒有讓美軍的偵察機發現。美軍也一直分東西兩線冒然北進。在美軍如此囂張的情況下,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決定立即發起第一次戰役,給美軍來個下馬威。此次作戰的計劃是這樣的:將走在最前頭的美韓軍精鋭部隊用小服部隊吸引過來,引入戰鬥預定區域,讓入朝的38軍,39軍,40軍,42軍中的39.40.42軍在雲山圍住南朝鮮軍隊和美騎1師,再讓50軍,38軍各派一個團去阻擊向此方向進攻的援軍,38軍則插到敵人後面,背靠清川江阻擊敵人,以此完成圍殲任務。計劃制定完了,也就立既開始實施了。

當計劃實施一半時,南朝鮮軍就被我軍痛擊,但麥克阿瑟目中無人,依然十分自負,根本不把我軍放在眼裏。續繼命令美軍北進。於是他們就完美地進入到了我軍的預定區域。除了38軍有一些失誤,沒有按時到過指定地點,放跑了不少的'美軍外,在戰鬥結束後發現戰果也十分顯著,把美軍嚇破了膽。

從美軍的失敗中,我們可以得出驕傲是美軍失敗了的一項主要原因。當然,周總理説過:“中國人民在面對侵略戰爭時是絕不會害怕的。”歷史上任何一次侵略戰爭總將會以失敗而告終。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7

電影《跨過鴨綠江》兼具史實性、藝術性、思想性,從多個維度再現了東西兩線和五次戰役中一場場可歌可泣、蕩氣迴腸的戰鬥,全面還原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呈現出我軍為贏得這場艱苦卓絕、震撼人心的偉大戰爭的最後勝利所做的犧牲和努力。

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編務會議成員薛繼軍在首映式上用“三個首次”介紹稱,《跨過鴨綠江》是首次“全景式、史詩般”呈現抗美援朝戰爭的電影作品,是首次由“總枱出品、原創自制”的故事片,也是首次與精品電視劇同步打造電影的創新嘗試。

首映式現場,片中彭德懷司令員的扮演者丁勇岱“沙場點兵”。“戰士們”依次應聲集結,一聲聲喊“到!”聲如洪鐘、慷慨激昂,再現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軍威。在光影、聲畫的交織中,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番號旗徐徐展開,將首映式現場氛圍推向高潮。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8

國人在歌頌,人民在讚揚,那是一個時代的凱歌,是一個時代的豐碑。“抗美援朝”七十載,為紀念這一偉大的歷史事件,中央電視台出品了《抗美援朝保家衞國》記錄片,該片全面回顧了抗美援朝的戰爭歷程,詳細講述了志願軍祕密赴朝、歷次重大戰役、停戰談判、志願軍凱旋歸國等諸多歷史事件全過程以及志願軍戰鬥集體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時至此刻,胸中仍心潮澎湃,久久難以平息。

“志願軍”發揚高度的愛國主義精神、革命精神,作為“最可愛的人”,是他們用寶貴的生命、頑強的毅力和視死如歸的精神,換來勝利和現在的美好生活。古往今來,有無數像志願軍戰士那樣的英雄,危難時挺身而出,在困境中捨生忘死,用身軀搭起長橋,用精神築起屏障,將希望護向彼岸。

時值新時代,作為一名黨的紀檢工作者,我更想在歷史光芒的照耀下,尋一尋自己的路。自黨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從嚴治黨以來,作為一名基層紀檢工作者,肩上的壓力也不自覺重了起來。有時,我如同那些熱血青年一般,想執手中紀律的準繩,擼袖幹一番事業。有時,我也會陷入茫然,不知監督執紀的“繩”該往何處勒。而今天在先輩事蹟的鼓舞下,明白了我們自當牢記歷史使命,以身作則,垂範在先,是實現先輩們的意願!

持槍架炮,消滅敵人,保家衞國是戰爭年代賦予革命戰士的光榮責任。執紀奉公,嚴治腐敗,正氣是新時代賦予黨的紀檢工作者的神聖職責。作為維護黨章黨紀的踐行者和監督者,搞好監督執紀是分內之事和應盡之責,同戰爭年代的革命戰士一樣,紀檢幹部要秉持凜然正氣,站在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度,在執紀辦案的過程中做到鐵面無私、剛正不阿、敢於碰硬、堅持真理,面對各種壓力和困難,百折不撓,做到正氣凜然、底氣十足,敢打硬仗更要打贏硬仗。有人説全面從嚴治黨是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那種無畏、無私、無敵的戰鬥精神,是監督執紀過程中所不可或缺的`,要敢於監督,敢於執紀,對無視政治紀律、破壞政治規矩的行為,敢於查處,敢於問責,絕不容許任何觸底線、踩雷區的行為,對侵犯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堅決説不,像革命戰士保家衞國一般,堅決維護黨紀國法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歲月可以抹平滿目的瘡痍,但永遠抹不去為世界和平和中國革命勝利的英雄的事蹟,先輩意志猶在,革命精神不朽。守業更比創業難,先輩們拋頭顱灑熱血鋪平了中國革命的道路,作為新時代的紀監工作者,我們更應自強、自律、奮發有為!

向那一場戰爭致敬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9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是一首蕩氣迴腸的英雄戰歌。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用熱血鑄就正義的勝利、和平的勝利、人民的勝利。回望71年前,為了保衞和平、反抗侵略,中國毅然作出抗美援朝、保家衞國的歷史性決策,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捨生忘死、浴血奮戰,創造了以弱勝強的戰爭奇蹟,打出了國威軍威,也為世界和平和人類進步事業作出巨大貢獻。

捨生忘死頑強拼搏,血與火洗禮中走向勝利。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志願軍將士以捨我其誰的擔當、視死如歸的勇氣、赴湯蹈火的膽魄,不畏任何困難,不懼強大敵人。在冰天雪地的長津湖,鑄就了凍僵後仍然矗立戰壕的精神豐碑;在一片焦土的上甘嶺,面對猛烈炮火,書寫了決不放棄陣地、決不後退一步可歌可泣的戰鬥史詩;楊根思、黃繼光、邱少雲……一個個革命烈士用鮮血與生命展現了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壯歌。

抗美援朝戰爭鍛造形成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以及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這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必將激勵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克服一切艱難險阻、戰勝一切強大敵人。

不忘過去,銘記歷史;珍視和平,面向未來。要勇於鬥爭、善於鬥爭,抗美援朝中我們“鋼少氣多”,現在鋼多了,氣要更多,骨頭要更硬,永遠保持不畏強敵、制勝強敵的精神,以上甘嶺戰役中敢打硬仗的英雄氣概和頑強意志打贏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戰;要秉持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理念,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堅決反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樹立雙贏、多贏、共贏的新理念,不斷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10

“為什麼戰旗美如畫,英雄的鮮血染紅了他。為什麼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開鮮花。”

——《英雄讚歌》

今日很榮幸作為入黨積極分子在美術樓3208教室參加了集中學習,觀看了跨過鴨綠江。中朝兩國,一衣帶水,俗同言通,同根同源。文化相通,自古以有,患難與共,抗擊倭寇。抗美援朝,保家衞國,志願英雄,吾輩楷模。

關於抗美援朝,我相信所有生長於60、70、80、90年代的人們都對這場戰爭記憶猶新,包括電影《上甘嶺》《英雄兒女》,歌曲《我的祖國》《英雄讚歌》,但對於00後的我們,接觸這些是始於語文課本里的《誰是最可愛的人》,黃繼光、邱少雲……兩天後,便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週年,這是一個值得全中國人民銘記的日子。中國人民志願軍肩負民族的期望,高舉保衞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10月25日,抗美援朝戰爭拉開序幕。回顧今晚看過的紀錄片,腦海中浮現的'也僅限於幾個詞彙和地名,比如上甘嶺,比如長津湖,比如仁川登陸,比如立國之戰……但我真正記在心裏的,是在家與國之間,心愛之人與戰鬥勝利之間,選擇了選擇了勝利的“鋼鐵營長”曹玉海;是在戰友雙雙而亡情況下抱起五公斤炸藥包衝向敵人的楊根思,一聲巨響,楊根思與大山化為一體 ;是那個在烈火裏永生的26歲少年邱少雲;是用自己的胸膛,死死地堵住了敵人正在噴射火舌的槍眼,壯烈捐軀的黃繼光……

七十餘載,彈指一揮,戰士已老,英雄已逝。抗美援朝,保家衞國,民族精神,代代相傳,兄弟鬩牆,共御外辱。此生不悔入華夏,來世還生種花家!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11

自古忠孝難兩全。一邊是國旗神聖與守衞重任,一邊是銀髮慈父的淚水以及無限思念,解放軍戰士用筆直的軍姿與標準的軍禮回答了新時代中國軍人的氣質與精神。建軍92載,人民解放軍正步行進的步履鏗鏘,揮灑出肩負民族希望的無上榮光。

國旗下最美的你,“苦難輝煌礪鐵軍”。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致力於鍛造一支屬於人民的武裝就是她不變的目標。1927年的挫折與血雨腥風,嚇不倒中國共產黨人。掩埋好戰友的遺體,他們集結在南昌城下、井岡山上,紅旗漫卷西風烈;鐵流兩萬五千裏,苦鬥十年鍛鍊成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從中原突圍到百萬雄師過大江,從跨過鴨綠江到鏖戰上甘嶺,苦難中人民軍隊用生命與鮮血讓“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以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五星紅旗的尊嚴與東方古國的復興腳步,因為軍旗的護佑,愈發自信而矯健。

國旗下最美的你,“最是本色感人心”。張富清,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解放後他卻刻意塵封功績。決死關頭不放棄、和平年代不迷失、困難當前能泰然、享樂面前能淡然——張富清給廣大黨員樹起了一面鏡子。組織上入黨一生一次,思想上入黨一生一世,張富清“最是本色感人心”。收藏下張富清立下的軍功和精神,傳承忠於祖國、忠於人民的信念與意志。

國旗下最美的你,“誰説女子不如男”。説起當代花木蘭,如花美玉之容顏、朱日和“沙場秋點兵”之壯懷激烈,都屬於硝煙風沙塗抹青春面龐的女坦克手們。大漠孤煙直,當代花木蘭們駕駛着國產主戰坦克不畏艱險,鏗鏘鐵甲,武裝向前;“敢和自己較勁,敢和男兵叫板,敢上戰場打仗”,從美麗到強悍、從柔弱到剛毅,“誰説女子不如男”,女坦克手們用自己的行動演繹了新時代花木蘭的士兵突擊。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人民軍隊與國家昌盛、民族復興緊密相連。新時代的征程上,“最美逆行”“最美睡姿”,當祖國呼喚之時、當人民期盼之時、當危機來臨之際,人民軍隊向死而生,抒寫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慷慨大義!讓擁軍愛軍成為全社會的`自覺行動,濃烈出“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的拳拳深情。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中華家的每一寸土地上都有你們的身影。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花香鳥語的時候你們在遠方,雨打風吹的時候你們在身旁。

致敬國旗下最美的你,以樸素的尊崇向“用青春和熱血履行對黨和人民承諾”的人民軍隊敬禮!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12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行走在鴨綠江斷橋上,觸摸着那蕩氣迴腸的深沉過往,儘管它被炸燬只剩下了殘骸,但從那些剩餘的部分依舊能夠看出來,這座橋有多麼的恢宏壯闊。它熊熊立在鴨綠江上,如一尾游龍,又像是一道絢麗的長虹。

發生在今年這個國慶黃金週期間的這一幅幅畫面,串聯起來,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貫穿故事始終的正是“流淌在中華民族血脈之中,去不掉,打不破,滅不了”的愛國主義精神。

愛國傳統,薪火相傳。70年來的壯闊輝煌,是無數愛國者鑄就的。祖國,就是我們的母親,愛國,是一種高尚的感情,更是一種神聖的職責,愛母親,不是我們掛在嘴邊空喊的口號,而是我們與生具有的,是我們用自己滿腔的熱血去創造的',是我們用奮鬥的畫筆去書寫的。

初心召喚使命,使命需要實幹。青春是用來奮鬥的,無論你是紮根一線的基層幹部,還是守邊固疆的邊防戰士;無論你是爭分奪秒的白衣天使,還是傳道授業的大學教授;無論你是車間碼頭的一線工人,還是自主創業的企業大家,愛國、奮鬥都是我們的責任,我們的義務。帶着濃濃的愛國情懷、懷着堅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崗位,腳踏實地,從為祖國的繁榮昌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電影《跨過鴨綠江》的觀後感 13

茉莉是淡雅清香的,玫瑰是嬌豔欲滴的,牡丹是雍容華貴的……儘管這些花香氣撲鼻,但它們仍然比不上嬌嫩的和平之花——因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想讓和平之花永駐人間,沒有任何一個人不渴望和平。

就在上個星期五的晚上,我們全家一起觀看了一部抗日戰爭題材的電影。雖然已經時隔一夜,但一想起八國聯軍入侵的事實,那種燒殺掠奪的場面仍舊曆歷在目。可以説,連8.2級地震及各式各樣的自然災害都比不上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及悲痛。看到這裏,我真恨不得衝上戰場,成為一名娘子軍,把敵人殺個片甲不留。

在書中,我們也認識了許許多多的愛國英雄。邱少雲,是堅忍。1952年,這位抗美援朝戰士與戰友一起潛伏在敵軍陣前的草地上,一顆燃燒彈點着了他的衣服,烈火從棉衣燒到頭髮、燒進皮肉。為了不暴露潛伏部隊,他咬緊牙關,一聲不吭、一動不動!犧牲時,他的雙手深深地插進了泥土裏……郭永懷,是忠誠。不僅僅是他們,還有寧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捨生忘死的威繼光,巾幗英雄劉胡蘭……

在書中,我們也領略到了抗日英雄的大智大勇。他們在困難面前不退縮,他們面對敵人的嚴刑拷打不低頭,他們一次次與死神擦肩而過……此時此刻,我多麼想變成有靈氣的刑具,往敵人身上飛去;此時此刻,我多麼想變成一把利劍,穿透敵人的胸膛;此時此刻,我多麼想成為一枚百發百中的炮彈,與數十名敵人同歸於盡……

是啊,正是因為有了英烈們百折不撓的`精神、英勇獻身的氣概,才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因為英烈們用自己的革命身軀種下了這偉大的和平之花,我們才能在這樣美麗的校園裏放聲歌唱。是的!我想告訴全世界的朋友們:請把和平之花種在自己心裏!讓我們用實際行動,讓和平之花傲然綻放!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