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英語教育方法(精選13篇)

來源:文萃谷 1.63W

在幼兒學習英語的過程中,要注重激發和培養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孩子樹立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下面小編告訴你幼兒英語教育教學方法,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精選13篇)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第二部分“教育內容與要求”中指出:“語言能力是在主動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説、敢説、喜歡説、有機會説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同時還強調“幼兒語言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基於對上述要求的思考,我以“英語教學”這一主題為基點,進行了專項研究和實踐。

那麼在英語教學中如何引導幼兒接觸英語?怎樣讓幼兒掌握英語並促進他們的語言發展呢?通過在英語教學過程中的實踐、反思、探討,我總結了幾點幼兒英語教學方法。

  1、環境薰陶法

研究表明,幼兒的語言學習是在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幼兒要通過主動積極的與周圍環境中的語言和非語言信息、材料交互作用來發展他們的語言。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彼得·克萊恩説:“兒童與生俱來的智能,使他們不需要別人的指導,就能將聽到的聲調、詞彙組成文法複雜的句型,他們需要的只是去聽並且練習説出來。”很顯然,最有效的語言學習是在一定的環境中自然而然的耳濡目染。因此,為幼兒創設一個模擬的充滿英語的環境是至關重要的。

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際交往環境。英語物質環境的創設是指活動室的環境佈置、玩具材料的提供應與國外英語幼兒的活動環境相同或相似,應與 幼兒當前的英語學習內容相聯繫。人際交往環境是指教師在組織幼兒的日常生活和正式學習英語活動以及教師之間對話時應儘量使用英語,給幼兒提供更多的接觸、模仿、內化英語的機會。

幼兒剛剛接觸英語,對學習英語有一種神祕和畏懼感,擔心自己聽不懂英語,更不敢張嘴去説。為了克服他們的這種心理,我們努力營造一種輕鬆、有趣、生動的學習環境。將孩子們熟悉的一些卡通人物形象請到班內佈置到牆面上,並配以英文説明;枯燥、抽象的英語字母、單詞變換成卡通、擬人的形象,張貼、懸掛在教室相應的位置。幼兒一進入教室,彷彿進入了英語的王國。這種英語環境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幼兒對英語不再陌生神祕。另外在與英語環境、玩具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幼兒耳濡目染地感受、習得英語,學習興趣大增。

在生活環境中,我們充分利用幼兒的各種生活經驗,為幼兒提供運用語言的機會。幼兒在自然、和諧、輕鬆、愉快的氛圍中不需要一問一答,教師鼓勵幼兒説出來,和幼兒處於平等的地位,並參與他們的談話,如:晨間入園時用“good morning”(早上好)問好,進餐時説“have dinner”,起牀時説“get up”,及幼兒小便、洗手等,抓住孩子們某種生活體驗或興趣點作為切入口,將英語生活情境貫穿幼兒一日生活中,不斷用雙語與他們交流,使幼兒做到在生活情境中自如地運用英語,這樣,幼兒學英語是自然的、無意識的潛移默化的習得過程,而且是無壓力、無負擔的,孩子們漸漸地感到雙語交流的樂趣。然而幼兒的語言能力是有差異的,教師還要尊重每個幼兒的特點和心理需要,耐心指導幼兒,讓幼兒多聽、多説,對幼兒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以肯定鼓勵,從心理上給幼兒以暗示,使幼兒有信心學好英語,另外發揮幼兒能力互補的作用,孩子之間的交流要遠遠多於與成人的溝通。這樣,就會使雙語生活化,成為幼兒生活中的一部分,他們就會有樂説的態度,在敢説英語、愛説英語中獲得主動發展。

這種方法適用於任何年齡段的幼兒,但是對於幼兒園的師資水平、幼兒園和社區的人文環境要求較高。幼兒園、幼兒的家庭和其所處的社區應該儘可能地為幼兒提供一個説英語的氛圍,在這個環境中英語是幼兒 與人交流的唯一工具,讓幼兒不由自主地聽、説、學英語,這樣對幼兒英語水平的提高是最有幫助的。

  2、形象直觀法

誇美紐斯曾説:“在可能的範圍內,一切事物都應該儘量放到感官跟前。”根據幼兒認知發展具體形象的特點,我們把教育內容以最直觀、最生動的方式呈現給幼兒,充分發揮牆飾、實物、圖片、玩具、操作材料、VCD光盤、錄音帶等的作用,讓其直接作用於幼兒各種感官,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使具體感知與英語發音相結合,在語音和所表達的事物之間建立起直接聯繫,以減少幼兒掌握抽象語言的困難,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我們針對幼兒的有意注意、堅持性及自制力發展較差的特點,製作了很多色彩鮮豔、外形誇張、可活動的直觀形象的教具。如嘴巴張開、胃口透明、可餵食物的小人、鯊魚;可以活動的玩具汽車;形象逼真的冰激淋、蛋糕、糖果;可變換時間的大鐘表;各種有趣的手偶、頭飾等。這些教具不僅形象逼真、幼兒易於理解、接受、有助於記憶,而且適合幼兒好奇、好動的特點,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幼兒參與英語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了求知慾。另外我們利用電視、電腦等現代媒體輔助教學,給幼兒以生動、形象、逼真的感官刺激,使幼兒滿懷濃厚的情趣去接觸語言符號,接受英語教育。

這種方法對於幼兒園的物質條件及教師使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對於不同年齡的幼兒為其呈現的直觀教具也是有不同要求的。如年齡小的幼兒應該為其呈現一些形象簡單可愛、有安全感、與他的生活經驗有一些聯繫的直觀教具。

  3、情緒激勵法

為了幫助幼兒形成英語的思維,在雙語活動中,是儘量不説漢語的。這對於剛剛接觸英語的幼兒來説是比較困難的。因此,為了幫助幼兒理解、接受教學內容,教師要用誇張的表情、動作,用自己的情緒感染、帶動幼兒,讓幼兒藉助教師的動作和表情以及當時的情境來理解老師説的英語,以保證英語識記的穩定性。

例如,在學習兒歌《My Family》時,“Grandma is sweet”,幼兒比較難於理解,於是教師化裝扮演成老奶奶,通過親吻、擁抱孩子們,營造了一種和諧、親切的氣氛,讓孩子們感受到了奶奶的和藹、慈祥,同時也真正理解了“Grandma is sweet”的含義。

又如在學習“I like ……”,“I don’t like…… ”這兩個句型時,教師通過出示各種美味的食品圖片、道具,做出飢餓難耐、狼吞虎嚥、大飽口福的誇張樣子,讓幼兒感受到“I like”的意思,繼而又在食物上踐踏、吐口水,教師做出噁心、嘔吐狀,幼兒很直觀地理解了“I don’t like”,並且爭先恐後用英語表達“ I don’t like”。在這種情境下,在老師的感染下,幼兒很快就掌握了這兩個句型,並根據自己的意願表達出來。

這一方法對教師的要求較高,需要教師有投入的情緒、誇張形象的表演、細膩的感情,用自己的誇張表現去刺激幼兒的感受,引起他們的共鳴,從而真正理解英語的內涵,準確表達。

  4、音樂感染法

音樂沒有國界,沒有人能拒絕音樂的魅力。大人是這樣,孩子更是這樣。聽到音樂,孩子們會流露出快樂的表情;聽到音樂,孩子們會不由自主地手足舞蹈;聽到音樂,孩子們會情不自禁地模仿學唱。以音樂為中介,讓孩子們感受到學習英語並不難,英語是可以“唱”會的。

我們從易到難,精心為幼兒選擇了許多旋律優美,易於理解的英文歌曲,讓幼兒在演唱歌曲的過程中,掌握英語的發音,學習英語的表達。如《ABCD》讓幼兒瞭解了英文有26個字母,學會了26個字母的發音和寫法;《Hello》、《Good Morning To You》讓幼兒在歌聲中迅速知道了如何用英語互相問候;《Ten Little Indians》、《Table Number》讓幼兒學會了英文數字的表達;《What’s Your Name》讓幼兒輕鬆掌握如何用英語問名字;《Fruit I Like》、《Pass An Apple》讓幼兒通過歌曲學會了各種水果的英文名稱;《Eyes And Ears》、《This Is The Way》讓幼兒脱口而出自己五官的英文表達。

在音樂的陪伴下,幼兒很自然地張開自己的小嘴,模仿學唱,對他們來説,學習英語已不可怕,而是一件快樂而美妙的事情。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幼兒已經學會了30多首歌曲。當熟悉的旋律響起的時候,熟練的英文從孩子們的嘴裏脱口而出。

音樂是沒有國界的,所以運用這一方法對於環境、教師、幼兒的要求不是很高。但是對不同年齡段的幼兒進行教學,選用的音樂、歌曲作品應是有選擇的。對於年齡小的幼兒應選用一些旋律簡單、歌詞簡單重複的作品內容,對於年齡大一些的幼兒可選擇旋律輕快、優美,歌詞上口、有變化的作品。

  5、全身反應法

美國加里福尼亞聖何塞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創立了一種學習語言的方法—全身反應法(即TPR教學法)。它是通過語言與行為的協調來教語言的教學方法。這種方法充分利用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讓孩子先用身體做出反應,而後再學會用語言進行反應。“聽—做動作”是全身反應法的最明顯的特徵。我們在學習運用這種方法的基礎上又加以拓展,即“做動作—説”。讓幼兒邊做動作邊説,用動作幫助幼兒理解語言。如在學習詩文《Three Little Monkeys》的過程中,我們用手指代表Monkey,隨着詩文的內容做出jump、call the doctor等相應的動作。幾個小手指彷彿在講述一個故事,孩子們非常感興趣,長長的詩文很快就理解了,隨着動作的熟練,詩文內容也脱口而出。又如在學習詩文《Follow Me》時,讓幼兒聽指令做相應的 Walk、 Run、 Turn、 Jump等動作,幼兒通過自己的動作感知理解各種動作的英文表達,在做動作的同時也學會了使用這些動詞。

我們還經常與幼兒共同根據內容討論出動作,然後邊説邊做,這大大激發了幼兒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主動性。由於已經習慣了結合動作來學習英語,所以在説英語時,幼兒會自發地做出相應的動作。如:拍拍自己的胸脯表示“I”,以微笑、飛吻的動作表示“LIKE”,以噁心、皺眉、擺手、搖頭表示“I DON’T LIKE”……。幼兒喜歡邊反覆做動作,邊説出單詞句型,不知不覺中便掌握了所學的知識。

  6、遊戲習得法

“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是《幼兒園工作規程》中的一個基本思想。遊戲是兒童學習的基本方式和獲得發展的最佳途徑。遊戲給予快樂,由內在動機引發,是相對自由的。兒童對遊戲非常感興趣,他們離不開遊戲。雙語教育也不例外,也要藉助於遊戲情境來激發幼兒學習雙語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嚮往雙語學習,覺得雙語學習是快樂的。我們在探索中儘量使幼兒園英語活動形式遊戲化,使幼兒在愉快的遊戲中,學得輕鬆、活潑,發揮出幼兒學習的內在動力和智慧潛能。

我們結合幼兒的心理生理特點和學習內容,進行了大量生動有趣的遊戲。如:體育遊戲:“catch the fish”(抓小魚);智力遊戲:摸箱、奇妙的口袋、九宮格、Passing Down、傳話比賽、猜猜我是誰、What Is Missing;角色遊戲:光臨麥當勞等,孩子們在遊戲的過程中,輕鬆偷快地習得了英語,學會了單詞、句式,鍛鍊了英語聽、説能力,在玩中學習並獲得了發展。同時,在遊戲情境中,幼兒注意力集中,他們的合作、選擇、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這種情境下,幼兒覺得學習英語很有趣、很好玩,這種自覺參與實踐的活動,對幼兒的英語教學十分有效。

對於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的遊戲應是有所側重的。對於3—4歲年齡階段的幼兒,選擇遊戲時應注意其直觀性、形象性和重複性。5—6歲的幼兒應採用一些具有挑戰性、操作性的遊戲。

  小結

實踐證明,只要教學方法適合幼兒年齡特點,並且採用靈活的教學形式,幼兒英語教學不但可行而且還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師要儘可能地為幼兒創造有英語特色的學習環境,採用相應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使幼兒在這樣的環境中逐漸得到第二語言方面的薰陶,讓幼兒象學漢語一樣輕鬆掌握英語。作為教師更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幼兒園則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師資水平、完善辦園環境,從而使英語教學向真正的雙語教育邁進,以利於素質教育總體目標的全面實現。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2

  一、活動設計要科學

幼兒園的英語活動設計應做到遊戲多、要求少,重複多、內容少。

3—6歲的幼兒正處於學習語言的擴展階段。有的專家指出:3—6歲的兒童,相當容易學會世界民族語言的發音。可以説,幼兒在學習外來語言上有比較好的先天條件,孩子們很容易接受新的單詞。但是幼兒由於其特定的年齡特點,學習英語也存在一些困難因素:如注意力時間短,喜歡重複,理解和接受能力較差等。根據幼兒的這些特點,我注意從實際出發,精心設計英語活動。例如:在第一次的英語活動中,我將apple和A作為教學內容,讓孩子們的觸覺(摸)、嗅覺(聞)、味覺(嘗)等多感官參與學習,並讓每個孩子上來做“送apple寶寶回家”的遊戲,使每個孩子都能練習和重複apple這個單詞和發音,我也能為他們個別糾正發音。最後結合短小易學的兒歌(apple黃、apple紅、apple圓、apple嘖、嘖、嘖、甜)。一方面讓幼兒熟悉apple的發音,另一方面也讓他們進一步感知apple的特點。活動下來,孩子們興趣很高,而且很輕鬆得就把apple這個詞學會、記牢了。

  二、要妙用童謠

在英語教學中,我發現讓孩子聽歌謠、説韻文,在説説唱唱中學英文,是一種非常有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

首先,悦耳的音樂、生動的畫面,具有強烈的感染力,符合幼兒思維水平。實踐證明,極富特色的韻詩、歌謠及兒歌,旋律好聽、簡單易學,既能夠吸引兒童的注意,有能適宜兒童的喜好。所以,用有節奏的音樂方式來教學,能增加語言的多樣化和新鮮感,給孩子創造活潑歡快的語言學習環境。

其次,歌曲童謠大都可以配合手指及肢體動作,不但能增加趣味性,而且也符合孩子愛動及愛玩的心理。更重要的是,運用肢體動作可以幫助孩記憶和理解,對語言學習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孩子在學習bird(小鳥)時,邊學小鳥飛邊念兒歌“bird、bird 飛飛”,學習elephant(大象)時,邊學大象走邊念兒歌“elephant,elephant走走”。

第三、學習歌謠韻文不需要具備該語言的基礎。小朋友們由歌謠的引導進入英文世界,只要常練習,能琅琅上口,就會有自信及成就感,對學英文更加起勁。特別是幼兒園新班的孩子,他們第一次接觸英語時,新鮮感和想學英語的慾望較強,能很快得學會唱一些英語兒歌。

第四、歌謠韻文的教學是在歡快的環境下進行的,因而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很濃,效果也特別好。我們還可以讓幼兒在進餐、看圖書、玩玩具時聽歌謠,這種潛移默化的效果會更好。

既然歌謠對幼兒英語教學起着不可低估的促進作用,我們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歌謠給兒童呢?我認為,可選擇一些內容比較簡單、且是幼兒身邊常見的事物,如小動物、碩果、家庭成員、食物、身體部位等等。另外,可搭配動作以及節奏輕快、有趣易學的都可以選用。如以下動作歌謠:

SometimesIam tall(站起來,並將身體向上伸展)

SometimesIam small(蹲下來,收縮肢體)

SometimesIam very tall(站起來踮起腳尖,更用力將肢體向上伸展)

SometimesIam very tall(蹲下來,並儘可能的將肢體縮得很小)

Now tall ,now small(站起來,蹲下)

Now I am a tiny ball(蹲下雙手抱膝,將身體捲成球狀)

  三、科學耐心糾正發音

3—6歲的幼兒由於生理上不夠成熟,不能恰當的支配發音器官,所以他們往往發音不準。幼兒發音的困難主要在不善於掌握髮音部位和發音方法。幼兒發元音錯誤較少,錯誤往往在輔音,這是因為輔音要依靠脣、舌、齒等運動的細微分化。幼兒由於脣舌的運動不夠有力,下齶不夠靈活,因而發輔音時往往不夠清楚,説出來的常常是兩個語音之間的音。這為幼兒學習語言,特別是英語造成很大的阻礙。但是,隨着幼兒發音器官的不斷完善和成熟,上述毛病是可以改變的。在英語活動中,我就經常碰到幼兒發生以上的發音錯誤。例如:早上點名,幼兒應該用“I’m here”來回答我,可是靈靈卻發出“I’m kere”的音來,我對她的發音予以糾正,但是經過三、四遍之後她還是發kere的音。我停下手裏的點名工作,把她叫到我的面前,口對口的糾正起來,一遍又一遍,漸漸地我胸中的無名火燒起來,我也感覺到她開始有緊張了,聲音因害怕而顫抖,舌頭也不聽使喚了,嘴裏的音越發越含糊。我停止了糾正,強壓住內心的急噪,耐心地説:“喝,喝水的喝,説説看。真好,再説一次。”“h h h,h—ere—here。”第一次,她還是説錯了,我在糾正了一次,終於我驚喜的聽到她的口中發出輕輕的聲音“here”,我高興極了,對她大加讚揚,下面的小朋友們也情不自禁的拍起手來。之後,我開始自省:幼兒一時發錯音是很正常的,關鍵看教師如何糾正,還要想想在教的時候是否忽略了什麼。於是我想到,here這個音在聽覺上是很容易與kere混淆的,所以在教之前,應該讓幼兒搞清h和k的區別,這樣就能避免孩子發錯音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孩子是否能正確的發音,教師都應該教會孩子正確發音,因為這會給孩子留下很深的影響。

  四、挖掘幼兒記憶的潛能

幼兒雖然年齡小,語言發展不完善,但是經過實踐,幼兒記憶力並不差,關鍵是怎樣去挖掘。孩子對自己理解的、容易發音的單詞記憶特別好。例如:apple、boy、jelly、cat、dog等。孩子對歌曲、兒歌的記憶力特別好。例如:“Hello”、“Round and round”、“I can say my A、B、C”等,平時只要一播放這些歌曲或兒歌,孩子們就會興高采烈的參與,而且樂此不疲,有的孩子甚至在自由活動中也會唱起來,一個孩子唱錯了,其他孩子還會糾正他。這都表明,孩子的記憶力並不差,關鍵是教師教授內容、設計活動是否是他們感興趣的,是否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只要是具備這些特點,孩子們就一定會將所學內容牢牢記在心裏。

另外我還發現,幼兒對英語的反饋大多集中在第二次,或者説是複習課上。我把他稱之為“奇妙的第二次”現象,在設計活動時我也充分考慮到這一特點,不強求幼兒的第一次反饋,注重第二次的温習。

  五、注意動靜交替

教學互動中的趣味性並不是指幼兒英語教學一定要準備很多遊戲,而是指老師要成為多面手,如會扮鬼臉、會學動物講話等,讓學生在遊戲中興奮的歡呼、大叫,玩的開心。因為喧鬧的活動容易虜獲孩童的心。但是我們如果只是一味地強調動,幼兒會一直處於興奮狀態,無法潛心到教師所要傳授的知識上面,甚至與如果過於興奮,還會出現意想不到的事情。反之,我們如果只是一味地靜,又違背了幼兒的天性,很難激發幼兒的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靈活掌握情況,注意動靜的結合。

  六、創設多層次的課外語言學習環境

實踐證明,英語教學僅僅靠孩子每天20分鐘的學習是不夠的,因為這樣的學習只能讓孩子掌握零星的單詞,達不到英語教學的目的。由於幼兒園是整班教學,除了每天固定的15—20分鐘遊戲化的課堂語言訓練外,孩子的一日常規通常都由教師安排,因此,教師應着力營造良好的語言學習環境,使英語教學深入到一日常規的個環節。

首先,要堅持不懈運用日常英語,例如,早上幼兒來園時,要對孩子説“Good morning、How are you?、What’s your name?”等日常用語,這樣,孩子在模仿後會願意説,也可以使不太會説的孩子得到鍛鍊和提高。孩子説得熟練後,還會主動對老師家長説,這就能使英語基礎教學融入到孩子的生活中去,教師要對孩子説“Stand up、Raise your hands、Put down your hands”等。在午睡時對孩子説“Silence please!、Don’t talk、Close your eyes”等。總之,老師通過動作等肢體語言的提示,努力讓幼兒猜懂老師的意思,時間長了,孩子就不僅會理解句子的意思,時間長了,孩子就不僅會理解句子的意思,還會模仿老師的發音並讀出句子。

其次,創建活動區域。在活動區域中投放生動有趣的圖片,動物紙偶等,能吸引孩子。孩子只要有空,就會主動地指讀單詞,或是拿起紙偶,兩兩結伴玩語言遊戲,愉快地遊樂於英語語言的氣氛中。另外,區域活動有利於教師對兒童的個別指導,孩子都有各自的性格,對於性格內向、不願表達的孩子,可以在小小的區域中鼓勵孩子大膽地講述,老師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以使孩子也得到進步。

最後,提倡英語閲讀。英語閲讀是十分重要的學習環節。閲讀是一種習慣,而習慣最好是從小培育。我們讓小孩從國小英語,決不是想讓他們當一隻兔子,很早起步,快速到達那棵樹,然後就在那裏睡覺。而是要讓他們產生興趣,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英語教學要從娃娃開始,我們要不斷探索,摸索適合幼兒英語教學的新路,讓孩子們開開心心、充滿自信地通向英語王國。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3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四個技能:包括聽、説、讀、寫,而聽與説都和語音息息相關。語音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音標是基礎中的基礎。紮實的音標知識是進行英語詞彙學習的前提,是提高學生英語綜合能力和幫助學生建立積極的自我概念以及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必要條件之一。

近幾年因為音標辨音和單詞的拼寫在會考和大學聯考英語中不單獨考查,所以中學的音標教學並未受到英語教師和學生的高度重視。今年筆者所在的學校教科書新課標改版,大大地側重對學生音標的學習。筆者認為要想學好英語的首要步驟就是學習和掌握音標,只有這樣,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能力才能加強。學生可以通過對音 標的掌握主動地拼讀單詞,熟悉字母組合讀音並快速記住單詞的寫法,短期內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從而更好地學習英語。筆者認為這才是重中之重。現在許多中學將英語教學的重點主要放在閲讀、語法、詞彙、寫作上。讀音不正確,聽力自然就差。有的時候老師受到地域的影響,讀音中帶有濃重的方言,再學生加上音標學習不到位,學生的英語帶地方口音、單詞中的爆破音讀得非常清晰,習慣在最後一個輔音後加元音相拼,筆者曾今聽過一節公開課,發現老師的尾音很重,請學生在起來回來問題,發現學生也有類似的問題,自然而然就影響到學生。所以音發不準確,發音過長或發不到位。這些都是音標基礎不過關帶來的問題。

基於以上諸多因素,筆者結合近幾年教學實踐,就如何提高音標教學效率淺談下自己的觀點。

  一、教師需改變自身教學觀念

教師自身要重視音標的教學,認識到音標學習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作用。克服怕麻煩的心理,從學習英語的一開始就要加強音標的學習,紮紮實實教好音標與其字母組合發音,磨刀不誤砍柴工,授之以漁才能授之以魚。學生一旦音標學好了,拿到陌生的單詞馬上可以朗朗上口。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後就能有效地進行英語學習。眾所周知,單詞在整個英語學習中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説沒有單詞就沒有英語的一切,如果把英語的造句作文比作高樓大廈的話,單詞就是最基本的材料和基石,不會音標,單詞的讀音只能教一個才會一個,機械記憶才能記住單詞,幾天時間不復習鞏固很快忘的無影無蹤,到底怎麼樣才能牢記單詞呢?最根本地記憶單詞就是記它的音形意,其中音和形是相通的,掌握了音標,我們就可以用音標來記單詞,其實和我們學習母語的拼音有雷同之處,輔音和元音拼讀,相當於聲母加韻母。兩者是相輔相成的。音標教學不僅不會沒用,反而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教學過程要有計劃、分步驟

  三、遊戲貫穿課堂

都説國際音標難教、枯燥。是的,單純的音素認讀、記憶,和反覆拼讀練習確實比較乏味。即在教學中穿插些趣味活潑的遊戲,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加快認讀,促進記憶,熟練拼讀。通過緊張而激烈的競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教學音標的遊戲活動大致分為以下三類:

  1、認讀遊戲

學習48個國際音標如同一年級小朋友學漢語拼音一樣,有一個音與形的認識過程。課堂上模仿、拼讀過程一長,學生很容易厭煩。教學中,我常用“比一比,誰的音發得最佳”的競賽來使學生集中注意力,養成仔細聽音、觀察口形、認真模仿的好習慣。

  2、聽辨音遊戲

要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聽力反應是相當重要的。聽辨音遊戲可分兩類:一類是書面練習,如 Listen and circle(圈出你所聽到的音標),Listen and tick,Listen and number等;或者根據簡單的句子意思找出相應的單詞(可用於相似或相同單詞讀音)另一類可以利用音標卡片來舉一反三地做出許多種遊戲。

  3、拼讀遊戲

學習國際音標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拼讀能力。拼讀有一個熟能生巧的過程,只有反覆多拼,才能達到熟練。

  四、課堂及時反饋,給予學生積極評價

音標教學中,及時反饋非常重要。學生學習了一些音標後,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設計相應的練習,反覆操練。教師要關注到學生的個體差異,隨時糾正不正確的發音,將發音訓練貫穿到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而不僅僅是學習音標的那段時期。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重複學過的音標知識。除了必要的練習,教師還要提供一些例如朗讀、筆試、競賽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所學知識的機會,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悦,學習熱情也會更加高漲。相當多國中生的學習熱情往往在初始階段比較高,一段時期後就有點鬆懈了,很容易放鬆自己,這種時候,教師對他們的積極評價就很重要了。積極評價是激發學生學習內在潛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學生持續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做一個有心人,認真關注學生的每一次進步,及時鼓勵學生。很多時候,教師的一個動作甚至是一個眼神,都對學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五、教師可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模式

推行利用網絡實現學生自主學習英語語音課程這種英語語音教學的新模式可以幫助學生學習。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開發和實現網絡平台,在提供相應設備或技術的前提下學生自主學習,使“自主學習”成為可能的新教學模式。這一模式還包括語音糾錯、語音模仿及語音欣賞等幾個環節。有的放矢地進行音標和語音教學的新模式。有條件的地方可以以此作為幫助學生鞏固音標學習的一種途徑。

  六、結語

語音是語言學習的起點與基石。而音標又是語音學習的基礎,在英語教學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首先要確保教師語音的規範性,其次要求師生轉變觀念,對音標教學加以重視、並持之以恆,長期系統地做好音標教學工作,才能徹底解決學生的語音問題,實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真正貫徹新課程的精神。在英語教學起始階段,語音教學主要通過模仿來進行,教師應提供大量聽音、反覆模仿和實踐的機會,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發音習慣。貫穿音標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教師應儘可能地激發學生學習音標的興趣,從而做到寓學於樂,師生共同實現音標教學的開展。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4

  一、在幼兒英語活動中運用的“情景遊戲教學法”的意義曾經有一位教英語的家長對我説:“你們用兩年時間讓幼兒接觸到的英語單詞和句型,我在國中用1——2月的時間就全部搞定了”。我聽後大吃一驚,覺得他説的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們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所倡導的幼兒英語教育可能正走到一種重複別人勞動的無效率狀態。

於是我開始思考幼兒英語教育的目標到底是什麼,我們到底要通過英語教育給幼兒帶來什麼?首先,應該認識到英語是一種語言,作為一種語言它不僅是一種符號系統,而且還是人們相互之間進行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的工具,所以應該採用社會性、敍事性的英語口語來教學;其次,語言不是教和訓練出來的,語言是在實際交往和運用中獲得的,靠説教而傳授的語言難以被幼兒內化,如果要充分發揮幼兒英語教育的教育職能,就不能把幼兒英語的學習等同於單詞、句型的學習,應該創設和日常生活相近的情景,讓幼兒在情景中學習。

二、 “情景遊戲教學法”的概念 “情景遊戲教學法”就是在幼兒英語教育活動中創設和日常生活相近的情景。

三、以有趣的聲調和肢體語言引起孩子的學習興趣等。

一:創設適宜幼兒學習英語的環境

環境是兒童早期獲得語言的社會基礎,正常孩子兩歲就可以用母語與他人交流,在語言敏感期內,創設一定的環境,嬰幼兒可以順利掌握第二種語言。從形式上可以分為聽覺環境,視覺環境,觸覺環境三類,因此我們創設環境要從創設家庭環境、學校環境和社會環境三個方面進行:

<一>創設家庭環境。父母是幼兒學語言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長,就該為孩子學習英語創設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如:對1至3歲的幼兒,家長可在家中貼英語卡片,讓孩子在玩時有意無意中看到卡片,對英語產生興趣,家長還可手指英語卡片,輕聲讀英語,讓孩子看、聽英語,通過視覺、聽覺建立最初的英語概念。還可以準備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徵的英語歌舞帶,讓幼兒享受音樂的同時感受英語的樂趣,但請家長注意,不要強迫孩子跟讀,否則會起到反作用。幼兒期的英語教學更多的是注重興趣的培養,語言的建立就是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形成的。

<二>創設學校環境。這裏所説的學校環境就是幼兒園環境。幼兒進入幼兒園就開始了新的生活和學習,在提倡雙語教學的今天,創設英語學習環境是極為重要的。

首先是物質環境的創設。幼兒園英語教育應該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的物質環境。在活動室、樓道、衞生間、牆面、走廊等周圍為幼兒創設直觀、漂亮的、極富童趣的英語環境,如粘貼一些標有英語的圖片,擺放一些有英語的玩具和實物模型,讓孩子能時刻受到這種直觀的刺激。

其次是把日常生活用英語來組織。用英語組織的日常生活的活動形式不是正式的,所涉及的環節是幼兒已經熟悉的,對幼兒學英語來説是自然的、無意識的習得過程,在這些活動中幼兒是沒有壓力和負擔的。如:在幼兒園入園和離園是鼓勵他們用“Good morning” “By—bye”“Hello, Miss Wang”“Hi ,Xiao Ming”等問候語。

第三以遊戲作為英語教學活動的基本形式。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對遊戲有着天生的痴迷,因此,將遊戲溶入英語教學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可以結合不同的內容開展各種遊戲活動,充分調動幼兒多種器官,發揮手、口、腦的功能,讓他們主動的去感知、體驗和參與,充分感受英語活動的樂趣。如:教幼兒玩數寶寶遊戲《Node your head》等,將學習內容編成兒歌、歌曲《Waiking》等,根據歌曲《倫敦橋》、《小蝌蚪找媽媽》等改編成遊戲,再加上誇張的動作,把靜態的英語變化成幼兒喜歡和能理解的動態英語,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學習英語的樂趣。

<三>創設社會環境。幼兒學習語言是在相應的語言環境中自然習得的,漢語作為母語之所以能很快的被幼兒掌握,是因為有相應的語言環境。英語作為第二語言與母語相比,之所以不易被幼兒掌握就是缺少了相應的語言環境。所以,我們應該多給幼兒創設用英語交流的機會,多帶孩子觀看英語節目,帶孩子外出旅遊,為孩子尋找機會與外籍教師、國內外朋友交流,瞭解一些常用的英文標誌,讓幼兒覺得用英語交流也是很自然的事,同時要為孩子搭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如:組織一個English禮儀小隊,讓幼兒與同伴間、師生間、與家長間嘗試用英語交流,舉辦英語口語大賽,英語兒歌比賽,英語小歌星賽等。這樣幼兒接觸英語的機會大大增多,經常在英語環境中看到、聽到、感受到的都是英語,逐步培養幼兒的英語思維習慣,形成運用自如的能力。

另外,要注意英語教學中的個體差異 每一個幼兒都存在着自己的個性特徵,在對幼兒的英語教學過程中就更應該注意個別差異。

(一)年齡不同,口語發展水平不相等,要求也就不同。由於幼兒年齡的差異,綜合能力和水平就存在着一定的差異。年齡稍大的幼兒能較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反之,年齡較小的幼兒就只能使用簡單的詞語式短句來表達。所以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應針對這一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如:在學習回答“What is this?”時,一部分幼兒我們要求他能較完整的回答出“This is a …。” 但個別小的幼兒就可以只要求他回答出所問事物名字就行。不是每一個幼兒都是按正常水平發展下去的,在口語表達能力方面就是這樣。所以在遇到個別發展緩慢的幼兒時,我們更多是的鼓勵,不能在學習過程中模仿、取笑他們,要求他們説準確,講清楚,不能超之過急,及時給予表揚。

(二)性格不同,方法和要求也就不同。由於幼兒先天或後天形成的性格不同,就產生了很明顯的個別差異。有的幼兒性格活潑好動,在對他們教學時就應放開手,讓他們大膽地説和玩;而有的幼兒性格孤僻、膽小、害羞,那在對他們進行教學時就應多關注,多提示,多鼓勵,讓他們覺得學習英語是件很愉快的事,也是件很容易的事,樹立他們學好英語的自信心。

我們必須正視幼兒的個別差異,教學也應該因人而異,做到不遺漏每一名幼兒,在每一階段都讓每一名幼兒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幼兒期正是孩子語言學習的敏感期,應抓住孩子學習英語的年齡特點、抓住英語學習的科學性,讓孩子愉快學習、樂意開口,讓早期的英語學習對孩子終身的興趣產生積極影響。

(一)引導孩子主動交流。幼兒英語注重的是口語學習,離不開交流。而英語交流習慣是孩子們最陌生的,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不時地穿插一些國外小故事,讓孩子瞭解外國的交流習慣與風土人情,增強孩子對語言交往的興趣,提高交往的積極性。同時,我們在教學中注意一意的多種表達,讓孩子口語交流時具有明顯的靈活性。例如“再見”可以説:By—bye。 See you later。 See you tomorrow。

(二)引導孩子進入現實情景。孩子是活潑好動的,因此,情景教學成了我們慣用的手段。在集體的情景教學中我們通過歌曲法、遊戲法,讓孩子學的輕鬆、愉快。此外,我們英語教學不拘泥於英語課,而應該將英語教學融入在各領域的教學當中,讓英語教學無處不在。如:我們堅持每天早上的晨檢接待音樂裏有英語歌曲,在孩子的早操音樂中有英語歌曲,在語言教學中,故事裏涉及動物可以用英語説,在常識教學中常見的建築、標誌、地名可以用英語説,在體育鍛煉中的口令可以用英語喊,還有其他領域教學都可以涉英語,讓孩子們時時、處處都享受到英語的樂趣,感受成功的喜悦。讓幼兒對英語越來越有信心和興趣。

(三)引導孩子形象思維。語言與思維是同步的,而在非母語學習中,往往不少人語言與思維是脱節的,他們不是直接使用英語思維,而是要把思維變成母語再翻譯成英語。為了讓孩子學得流暢,引導孩子在認識事物的同時直接接觸英語,教師不用語言明示中文意思,而是用形象誇張的動作、用孩子們熟悉的單詞、短句引入新的內容,讓孩子懂其意思,直接掌握其英文,讓孩子脱口而出。如:我們認識“banana”,利用猜謎的形式,通過教師表達“long————yellow————sweet”的一系列動作展示,讓孩子通過思維與猜想得到香蕉的形象,進而聽到老師的發音“banana”。

幼兒英語教育是必須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的,在這過程中我們要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幼兒在歡樂和興趣中輕輕鬆鬆的學習英語!

另外,聲調的變化也是幼兒感興趣的一個重要因素。

變換聲調反覆跟讀──老師通常對反覆跟讀這種方法感到厭倦,重複的次數不夠多,往往讓學生跟讀一個單詞或短語4~5次就學下一個詞或從事下一個項目的教學。其實反覆跟讀是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最基本的教學技巧,關鍵是在採用反覆跟讀的這個技巧的同時其形式得有變化,老師可以用許多不同方式來使用自己的聲音,比如在開始時,聲音可以是輕柔的,然後逐漸地加大音量,或者相反,以響亮的聲音開始,然後逐步減少音量,直到最後象竊竊私語。配合動作加強印象──老師可以用一架木琴來為跟讀作扮奏,讓學生跟着老師敲打着不同音節的音調來跟讀。

還有種辦法是老師可以帶着不同的感情色彩來領讀,比如你可以用愉快的口吻,或者用悲傷的口氣,或用生氣的語調等等,這樣給孩子一種表演的生動感,因而容易引起他們的興趣。

老師還可以讓孩子用手勢動作來伴隨跟讀,具體來説,你可以一邊拍手一邊跟讀某一個生詞,也可以抬一個你的手指頭來跟讀某個生詞,或擊拍膝蓋等等,讓孩子用一個肢體動作來伴隨跟讀,通常就容易把這個單詞記得更牢。老師如果採用多樣化的跟讀方式,那麼學生即使把同一個生詞連續跟讀100遍也不會感到膩煩。在歌唱中學會單詞──兒童是非常喜歡唱歌的,歌曲是介紹和複習生詞的一種最好的方法,許多教科書都帶有歌曲錄音,而且從歌曲中學英語的教科書也有不少。在通過歌曲學英語時,首先可以讓孩子把整首歌聽上幾遍,使孩子掌握歌曲的基本節奏,然後可以把這首歌曲分成幾段,讓孩子來練習歌詞中的單詞、短語等。老師可以先讓孩子跟着磁帶唱歌,並且配合做些動作,直到最後孩子可以不跟磁帶自己唱了。孩子是樂意反反覆覆唱他們所喜愛的歌曲的,這其實是最好的方法。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5

  一、及時糾正少兒的語言錯誤,並進行表揚鼓勵

少兒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由於少兒的發音器官發育不夠完善,聽覺的分辨能力和發音器官的調節能力都比較弱,還常常不能掌握某些音的發音方法,因而產生語言錯誤是很自然現象,有時口形不對,有時發音不準。在教學過程中,當少兒出現錯誤時,教師不要重複少兒的錯誤,不要給予強化,以免引起少兒錯誤的模仿,也不能直接打斷少兒思路,苛求糾正語言錯誤,應該細心觀察,找出導致語言錯誤的原因,用委婉、間接的方式啟發少兒自己來區別發音的正確與錯誤,及時糾正口誤,鼓勵少兒大膽發音,而平時教師也應多表揚,多鼓勵少兒,讓少兒體驗成功帶來的愉悦,從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和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針對少兒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選擇教學內容

少兒3——6歲的這一年齡階段,為學前期,學前期是少兒語言發展和身心等其他方面發展的關鍵時期。少兒英語教學的內容可選擇少兒感興趣的主題,由近及遠,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地進行。其內容可包括:動物、玩具、顏色、數字、食物等等,可先在小班3———4歲年齡段教簡單的單詞,再提升到中班4——6歲的年齡段進行簡單的口語教學,如先學習Pear(梨子)、Cat(小貓)、Banana(香蕉)等單詞讀音後,再由易至難,提升至短語及口語對話:Give me a pear,please!(請給我一個梨子)、It is a dog(它是一隻小狗),讓少兒在這一年齡段中得到適宜的階段性學習。

  三、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培養

少兒在少兒獲得的多數知識和技能與他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因此,教師應不失時機地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個環節,讓少兒説出使他感興趣的事物的單詞(教師可適當個別指導),如:吃飯時説出碗、菜的單詞,課外活動時啟發少兒説出周圍事物的名稱,將隨機教育滲透到教學中。但是少兒的認讀能力與口語水平各不相同,有的能大膽發音讀詞,有的則不敢張口發音,這就要求教師對於能力較弱的少兒,多一些關心和親近,有意地請他們發言,創設情境,鼓勵他們大膽發音,而對於能力較強的少兒,可以向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如請他們領讀兒歌,領唱童謠,為大家表演英語情景劇等。

  四、讓英語教學充滿趣味性

遊戲是少兒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少兒年齡特點及愛玩的天性,教師可有針對性地、靈活地將—些新穎、有趣的遊戲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英語遊戲、歌曲、童謠、繪畫等多種形式動靜結合,激發少兒想學英語、喜歡英語的興趣。如:學習顏色單詞。讓參加遊戲的學生頭戴一種顏色的頭飾。兩位學生碰面用“Yellow yellow/Blue blue……,you are mine…”猜拳,錯誤者必須做正確者的“小尾巴”。遊戲繼續進行,最後成為長龍的“頭頭”者為遊戲的勝利者。這樣,將趣味性融人教學中,讓少兒高興地投入到遊戲中的同時,既學到了口語的交流對話,又培養了少兒開朗的性格和主動團結他人的品格。

  五、打破傳統的母語原則

在英語教學中,用母語教外語是當前比較常用的教學方法,但這種方法使少兒在用英語時,往往先要在腦子裏進行一道翻譯程序,這樣,少兒聽説英語就跟不上正常的語速,影響其英語水平的提高,如“西瓜”用英語怎麼説?少兒在理解英語時都先介入漢語,所以,教師應儘量使用英語來教學,藉助手勢、表情、動作、情景幫助少兒理解,並堅持同樣的手段,使少兒習慣這些手勢加英語的意思。

  六、注重趣味性,將複習貫穿於一日教學活動中

不管什麼人學英語,學過之後不復習就會忘記,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生活中,在學過之後,及時讓他們複習。通過複習,既提高少兒聽覺的感受能力,使之辨別出語音的細小變化,區別正確和錯誤的發音,又訓練少兒發音器官的協調性,經過複習讓少兒掌握單詞的發音,同時可將隨機提問、師生問答、角色表演、遊戲等多種有趣味的形式,貫穿於複習中,以減少複習的機械與乏味。比如:複習 Dog(狗) cat(貓) Duck(鴨子) Monkey(猴子)等單詞時,可開展遊戲活動,如將少兒眼睛蒙上,從裝有卡片的盒子裏摸出一張,教師讓其他少兒看後,模仿所畫動物的叫聲,讓矇眼睛的少兒猜,比比誰猜對的最多,讓少兒在進行遊戲的同時也複習了所學單詞。

總之,英語教學必須遵循少兒語言學習的規律,注重少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並開展具有針對性、趣味性的英語教學活動,讓少兒真正積極地參與到活潑、生動的英語學習中來,體會到學習的快樂!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6

  一、選擇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英語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英語教育是一種啟蒙,要把重點放在學習英語的興趣上,興趣不只僅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幼兒學習的主動力。假如幼兒對英語感興趣,他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會表示出一種積極的情緒,小朋友會主動融入到活動中。反之,假如只是追求單詞、句子數量的多少,那會讓小朋友處於一種消極狀態,久而久之也變會發生逆反情緒。因此,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我們應選取合適的教學方法,提高幼兒學英語的興趣。

  1、故事教學法

故事對學齡前幼兒具有極大的吸引力,例如幼兒們所熟悉、所喜愛的〈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紅帽〉、〈Jack and magic beans>(傑克與魔豆)等經典童話劇,它們情節生動活潑,內容極富有啟發性和趣味性。在故事中貫穿英語內容,可以充沛調動小朋友的積極性,使小朋友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使幼兒在和諧的氣氛中增進學習意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一次我在教動物單詞“horse”(馬)、“rooster”(公雞)、“Long face”(長長的臉)、“Funny red comb”(可笑的紅雞冠)與Don’t quarre!(不要吵架)時,先為小朋友們講天剛剛亮,一隻小馬在馬棚裏睡得正酣,一隻紅冠的大公雞Wo—Wo———Wo打起鳴,兩人吵起架來:“看看你那可笑的紅雞冠!”“一個説看看你那長長的馬臉!”的故事。在講述中,將“Horse,look at your long face”、“Rooster,look at your funny red comb”交叉其中,小朋友們對此非常感興趣,紛紛舉手上來爭當角色扮演,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全部掌握,且印象極深。

  2、情景教學法

眾所周知英語的學習是一種自然習得式的學習,而不是一種教學式的學習。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創設各種有意義真實的情景,使他們想説、會説、喜歡説,主動説、相互交流、激勵情意,啟發幼兒學習動機,並協助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

語言的學習不只是學習幾個單詞,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和他人主動交往。因此,從事幼教的老師要以幼兒為主體,從他們的興趣動身提供一系列豐富的教學法情境,讓幼兒通過自由活動來理解語言,在使用的過程中學習語言。同時教師要充沛利用教材的內容創設栩栩如生的情景,如打電話、娃娃家、購物、生日聚會、野餐、旅遊、問路、看病等,為幼兒提供使用英語進行交流的機會。每當小朋友們進入角色,勝利地做成一件事,他們便情不自禁,喜形於色,從而興趣倍增、信心加強,動機和情意也會受到很大的激勵。 如:在教 jump un walk 幾個單詞時,我設計了一個機器人學走路的情景“I am a robot, I can walk,(walk, walk,walk—模仿走路的姿勢); I am a robot, I can jump。(jump,jump。jump———模仿跳的姿勢), I am a robot, I can say“Hello, Hi, How are you ?”在單詞複習的過程中設計“Walking ,walking, walking ;jump, jump, jump; running,running,running, Now we stop !” 歌曲韻律環節,讓小朋友們邊玩邊學,她們在歡樂的氣氛中,很快掌握了所學內容。另外,我們園組織串門子活動,我發現幼兒比較喜歡扮演小主人的角色。而且在玩的過程中,他們都能主動的自由交談滔滔不絕,興高采烈手舞足蹈,臉上還洋溢的甜蜜的笑容。抓住他們的這一興趣特點,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教學情境。如:逛超市的活動中,引導幼兒説英語“Can I help you ? I want to buy some…(bread,hamburgers,ice—cream…) “或 “How much is it ?――Two yuan。――Here you are。 ”等。幼兒在活動中,能自主地交談,學會了用英語表達各類食品名稱,還能進行簡單的日常會話……通過玩角色遊戲,幼兒所學語言在遊戲中得到鞏固,練習。久而久之,不只僅培養了幼兒的英語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而且解決了那種學時才用,平時放置腦後,容易遺忘的弊端。

  3、遊戲教學法

眾所周知遊戲教學活動可以協助同學進行語言操練,遊戲教學是適應了幼兒好動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其自主性,給他們快樂的情趣體驗,從而達到了愉快的教學目的。著名的教育學家杜威説幼兒階段“生活即遊戲,遊戲即生活”。曾經聽説過這樣一句話:小小朋友生來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遊戲是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小朋友學習的最佳途徑。由此可見,遊戲在我們日常教學活動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局部。遊戲也是最能調動幼兒學習積極性的有效形式之一。因此可見,玩是小朋友的天性,符合幼兒天性好動的特點。遊戲能激起幼兒學英語的興趣,密切師生間的關係,不只提供幼兒充沛運用語言的機會,調動學習積極性,將知識融於遊戲中,而且讓幼兒在情趣盎然的遊戲中練習所學知識, 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更重要是讓幼兒感受到了學習英語的樂趣。因此,幼兒英語活動也應該做到遊戲化,寓教育於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輕輕鬆鬆學英語。如:户外體育遊戲《Wolf, What time is it ?》(老狼老狼幾點鐘了?),這個遊戲對於幼兒來説是最熟悉不過的。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7

  一、培養學生的開口能力

國小時期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幫助國小生學好英語,一直是家長、學生、教師所關心的話題。總結國小英語學習心得,我們可以看到,要想幫助學生提升英語能力,首先就得鼓勵他們開口。在上課時,要儘量用英語表達。其次,引導學生不怕犯錯,大膽的説英語。這樣的教育方式,與我們一貫的教育理念不謀而合,我們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會採用浸入式教學法,力求為學生營造最好的英語環境,培養他們思維方法,為英語學習開個好頭。

  二、培養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

無論是中文還是英文,良好的書面表達能力總能讓你倍受歡迎。在學生第一次握筆寫英文之時起,我們就要筆順和符號抓起,要求英文書面表達要做到規範,單詞要寫的美觀。絕大多數的教育學者認為,好的書面表達能力不僅能使學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英語這門學科,更能提升他們的英文寫作水平,對於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很有利。

  三、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

由於近年來聽力在考試中所佔分數的比例正不斷增大,大家都不約而同地將英語聽力放在英語學習最重要的位置上。老師對英語聽力教學很重視,要求每個學生能做到在聽完課文和看完動畫之後,能分清課文的主要脈絡,並學會記憶重點句型。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們會為學生開展多樣化的聽力練習方式,讓他們的聽力水平不斷進步。

  四、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

許多教育者總結國小英語學習心得時,都會談及英語閲讀並表示對於國小生而言,英語閲讀題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畢竟,通俗易懂並能適合國小生閲讀的兒童文學不多,國小生通常會覺得閲讀很難,無法體會到閲讀的快樂。為此,在課堂上,圍繞着課文設計了不同難度的習題,幫助學生理解,讓學生分組進行討論,激發學生的閲讀熱情,這樣不僅能夠提升他們在英語閲讀方面的能力,還能同時提升聽力和口語能力,可謂是一石三鳥。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8

  一、對自主學習的界定

如何定義自主學習(autonomous learning),從來就有多種不同的描述。

Holec (1985)認為,自主學習是學生管理自己學習的能力,其中包括確立目標、自我監控和自我評價等。

Huttenen(1986)則認

為,自主學習是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的意願和能力;而Little(1990)將自主學習看作是學生對學習內容和過程懂得心理反應;也有人提出,自主學習實際上是指學生對學習過程的控制權。

歸結起來在這三種含義中,態度和能力是核心,是決定自主學習的關鍵因素。

  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方法

我們首先必須要明確的一點就是自主學習不等於自學,不能排斥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

自主學習是一個漸進的動態過程,學生的自主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連續不斷的過程。

而從前在我們的教育中存在的一個普遍現象現象就是在學生學習過程中一端是完全依賴教師,另一端是完全自主,這兩者之間不存在互動性,沒有交集,不是一個整體。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學生沒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了,不會學習了,走出校門顯得茫然不知所措。

這恐怕就是我們教育的一個悲哀了,鑑於此我們提出了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實際上就是學生從完全依賴教師逐步走向完全自主、教師從緊緊控制學生逐步走向不干涉學生學習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步得到培養。

自主學習不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是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的一種意識、一個教學原則和一種學習方式。

國中英語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個體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一種積極自覺的學習態度,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主動獲取知識、發現規律、靈活運用的權利和學習能力,是學生從完全依賴教師學習逐步走向自學的漸進過程。

發展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師,學生之間的那種“上下級”關係,從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遵循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要充分相信在學生身上存在着巨大的潛能,同時承認學生個體發展的差異性,此種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些都是符合現代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習論等基本原理的。

只有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才能使他們的知識得到拓展,能力得到提升,視野得到開闊。

眾所周知,“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

”那麼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教只是學生獲取知識和培養能力的外因,學生的學才是內因,起着決定性的作用,兩相結合才能產生最佳效果。

教學就是教育目的規範下的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教育活動。

其中,學既包括學生在教師的直接教授下的學習,也包括學生為配合教師上好每一節課而進行的預習、複習與獨立完成作業等自學活動;教的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從而達到能獨立自主地自學,即所謂“教是為了不教”。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知識的掌握要靠他們自己在平時的學習中進行不斷地觀察、縝密地思考和實際地操作,這些教師都是不應該也不可能包辦代替的。

學校教育要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經驗,防止強行抑制學生學習中的身體活動、感知活動和語言活動,要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討論與合作,發展良好的人際關係,營造一種寬鬆的心理氛圍,只有這樣,我們的教學才能達到理想的境界。

學生的自主學在英語教學中起着決定性的作用。

任何好的學習方法、學習材料和學習條件,都只能通過學生自己的自主學習,既發現英語的語言規律和使用規律,又發現英語的學習規律,這樣,才能把以往的接受性學習提升為發現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從學習的本身激發出學習的興趣,從而發展學習的能力。

  三、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三步走”。

長期以來,由於受封建等級思想的影響,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師道尊嚴”的現象,在學習上實行統一要求。

其實,人無論年齡的大小,無論何種身份,無論家庭出身,無論種族,無論信仰,無論居住地,都有受到重視和尊重的心理需要。

師生之間雖有年齡的差異、性別的差異、聞道的先後等等,但基本的權利都應該是平等的,學生應該尊重教師,反過來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教師的教應該服務於、服從於學生的學,任何情況下都應該把學生的學放在第一位。

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學生才有可能相信老師,才喜歡學習,才會把學習當成一種愛好而不是一種必須完成的任務,才敢於提出問題,自主探究。

因此,教師應該尊重學生自己對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的選擇,尊重學生提出問題和發表意見的權利,能夠承認自己在知識上和方法上的錯誤,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能夠體諒和疏導,而不是橫加干涉,總是把自己放在很高的位置上,認為學生很無知,很笨,簡單的問題都不懂,不理解,自己好像就是一個無所不通的先生,對學生的所有做法都嗤之以鼻。

例如:初學英語的學生往往記不住單詞的發音,於是就在書上注一些漢字或拼音。

這種方法有時或者是短時間內會湊效,但不能長期使用。

對於這種現象,英語教師是深惡痛絕的,我們也不提倡,但我們不應該過多地指責學生,不能全盤否定,説他們一無是處。

而應該充分理解他們希望記住單詞發音、學好英語的迫切心理,幫助他們分析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然後教給他們正確的記單詞的方法,或者是一些適合他們自己實際的簡單易行的方法,要求學生一邊讀一邊記,課後就趕快背,經常複習,不斷鞏固,並教給他們一些記住發音的方法。

這樣,學生才會對英語學習逐漸產生濃厚的興趣,對英語及教師產生好感,才會主動去學,才會把英語學習變成一種愛好,從而增強學習的積極性,把被動學變成主動學,最終變成一種能力。

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學習。

我們不可否認,學生的智力和發展是存在差異的。

在教學中,我們也應該承認學生之間的這種差異,同時幫助每一個學生確定一個跳起來能達到的切實可行的目標,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喜悦,讓他們覺得自己還是很優秀的,還是能成功的,而不是一無是處,從而去除自卑及我不行的想法,不斷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建立良好的心理基礎,這樣學生的學習才會積極主動。

如果我們只用一個標準去要求全體學生,其結果必然會形成三分天下的局面,即:一部分人剛好“吃飽”;一部分人“吃不飽”,浪費許多學習時間;一部分人“吃不了”,逐步喪失了學習的動力。

如:對一篇短文的閲讀,教師就可以根據自己學生不同的實際情況,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或查找生詞,讀懂短文字面意思;或直接從原文中找出答案回答問題,做 "True" or "False "的判斷;或要求學生通過對比、歸納、推斷出作者的意圖,揣摩生詞的意思;還可以要求學生將短文讀會、讀熟、背誦、複述等。

這樣,就可以實現不同層次的目標,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就調動起來了,就能夠充分發揮學習的自主性了,進而讓實現不同目標的學生一步步提高,最後達到總體提高。

給學生一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一定的時間。

在英語教學中,感知、理解、表達、記憶和運用等過程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保證學生學習和實踐的時間,是實現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關鍵環節;沒有時間,就談不上實現自主學習。

因此,教師必須全面掌握教材,精心備課,預先設計好授課過程中的每一環節,做到心中有數,儘可能減少講授的時間,避免灌鴨式的直接教給學生答案、結論或規律現象,應儘可能創設豐富多彩的情景,讓學生感同深受,同時提供一定的指導,進行方法點撥,讓學生多聽、多説、多讀、多寫、多記、多思,通過學習和實踐,去感悟、發現英語的內在規律,通過這種長期的學習有效地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習慣和能力。

課堂提問或練習環節,教師應先根據實際,如授課內容,學生理解情況由簡到難等一步步提出問題,然後讓學生深入思考,待多數學生思考成熟後再點人回答,講解答案;如果先點人後提問,或一提出問題接着就講答案,或一有人舉手就點人回答,這樣大多數學生就沒有自主思考的餘地了,長此以往一些學生就不願意再去思考問題了,即使老師提出的問題很簡單,甚者會有牴觸情緒。

對他們來説只需要寫下答案就行了,完全不需要管答案是如何得來的。

又如:讀課文時,老師或錄音只領讀兩遍就了事,而學生很難讀熟、讀懂;這種情況下如

果老師能在領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己讀幾遍,效果就大不一樣了。

因為經過了學生自主的朗讀和體會,印象會格外深刻,之後再讀背就會變得非常容易。

再如:學習形容詞的比較級和最高級,如先灌輸一些語法術語和規則,學生就會覺得枯燥難懂,沒有興趣;而如果我們能先創設比較級和最高級的一些非常有意思的語境,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語境中學習、體會、運用表示比較的句子,然後再在大量實踐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我分析,介時我們會發現他們自己其實也可以歸納出不少的形式和用法,並能較熟練地運用所得出的規律進一步學習和實踐。

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很多,除上述幾點外,我們還要不斷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品質,敢於挑戰權威的創新精神等,要在課堂內外多創設豐富語境,擴大學生學習英語和實踐的時空,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困難時,從知識上和方法上給予必要的幫助;我們還應該在教學評價時少一些教材上的記憶性內容,多一些教材以外更能考查學生綜合能力的內容,一步步引導教師把教學的重點轉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上來。

  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關鍵在教師

學生的自主學習,並不排斥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

畢竟師生之間“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教師見多識廣,且經過了一定的專業訓練,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傳道、指點等方面是不可替代的,學生無法企及的。

學生是否可以自主學習,是否能夠有效地學習,關鍵在於教師能否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組織探究與實踐的能力、指導有效的學習方法。

要培養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學生在學校所學的知識不僅有限,而且很難跟上時代的飛速發展,出了校門他們就會覺得自己和這個世界好像完全隔絕了一樣,不知今夕何夕。

2)每一位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都必須明確傳授基礎知識只是學校教育中很小的一個方面,一個很基礎的方面,而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自主學習、並形成終身學習和發展的能力,才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才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才是我們教育發展的目標。

3)學生學習英語的時間少,教師也不可能讓每一位學生掌握全部的英語語音、詞彙、語法等基礎知識,形成聽説讀寫譯等各方面的能力,而只可能給他們傳授一些繼續學習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同時進行一些基本而有效的訓練,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讓他們形成一定的運用英語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的能力。

惟有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主的教育觀,我們在英語教學中,才會避免長期以來形成的考什麼就教什麼的應試傾向,才會避免盯着教材不放,只着眼於教材,才會避免對語法和語言點進行大量的規則灌輸和題海訓練,才會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學習策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

總之,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學生獲取知識、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形成終身學習發展的能力的基本途徑,是第一位的,而在學校教育的環境中,教師的調控又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必須轉換觀念、精心組織、恰當指導。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9

時間轉眼即逝,六月馬上就又要過去了,這個月孩子們有文藝匯演的重要活動,所以很多課堂也進行了調整。

雖然這個月的教學活動不如前幾個月豐富,但是對於複習英語也儘量安排在節目之餘。在教學過程中慢慢的發現自己的不足,並要求自己繼續學習,慢慢改進。

在這一個月的教學中,我明顯的感覺到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沒有以往濃厚,不願意開口。同時我自己也感覺到枯燥乏味,確實每天覆習同樣的東西,我自己也漸漸的失去了激情更何況是孩子呢?

經過與孩子交流和反思之後,我改變了教學方式,不再單純的讀以前學過的單詞,而是把單詞放入到情景中去複習。在課堂上也不在單純的僅僅出示卡片讓他們認讀而是讓他們自己在教室或户外尋找我們以前學過的單詞,我發現通過此方法不僅提高了他們觀察的能力而且也樂於用英語去表達,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

當然也有很多單詞沒有實物,對於這些單詞我採取了遊戲形式的方式進行,如進行龜兔賽跑的遊戲,把單詞卡片用圈圈套住形成一條小路,讓幼兒扮演烏龜和小白兔,但是在進行比賽的過程中會有很多障礙,障礙就是這些單詞卡片,你必須把這單詞卡片讀出來才能繼續進行。由於中班的孩子都具有了一定的競爭意識,所以在進行比賽的時候孩子們表現的都很積極,對於沒有上來扮演的小朋友也在下面暗暗為自己隊的小朋友加油,有的甚至迫不及待的告訴自己隊的小朋友下一個英語單詞是什麼。看到他們恢復了往日的活躍,我也開心起來了。

對於幼兒英語教育,我也快接觸一個學期了。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繼續努力堅持嚴格要求自己。英語組的老師也很優秀,我會更虛心的向其他老師請教,多做交流,不斷學習。讓孩子們在玩中學,逐漸愛上英語課。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10

  1、故事教學法。

故事對學齡前幼兒具有極大的吸引力,它情節生動活潑,內容極富發性和趣味性,例如在故事<聰明兔寶寶>中,先為孩子們講一個兔媽媽要去買菜,要兔寶寶在家等候,卻來了一隻大灰狼要兔寶寶開門,兔寶寶發現是大灰狼,一齊將大灰狼趕跑的故事,在講述中,將come in,please, go out。穿插其中,孩子們對此非常感興趣,在不知不覺中,竟然全部掌握,且印象極深。又如:在教單詞turn ip時,我在引入時先説i am a rabbit,i m very hungry,i want something to eat。在這個情節引入後,幼兒複習各種已學過的食物單詞,教師還是很餓,i am still hungry now時,巧妙地出示了食物蘿蔔引出新的單詞turn ip的學習,在老師的引導下引出《拔蘿蔔》,使幼兒與老師共同參與,自然學習新的知識。

  2、情景教學法。

幼兒的語言能力是在實際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應創設各種有意義真實的情景,使他們想説、會説、喜歡説。語言的習得與周圍環境息息相關。英語的學習是一種自然習得式的學習,而不是一種教學式的學習。語言的學習不只是學習幾個單詞,更重要的是運用語言和別人交往。因此,教師要以幼兒園為主體,從他們的興趣出發提供一系列豐富的教學法情境,讓幼兒園通過自由活動聽來理解語言,在使用中學習語言。還有醫院、餐廳、髮廊等,通過玩角色遊戲,幼兒所學語言在遊戲中得到鞏固,練習。久而久之,培養了幼兒的英語思維能力和運用能力,並解決了那種學時才用,平時放置腦後,容易遺忘的弊病。

  3、遊戲教學法。

曾經有一位教育家説過這樣一句話:話小孩子生來是好動的,是以遊戲為生命的。的確,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形式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符合幼兒天性好動的特點。。遊戲能激起幼兒學英語的興趣,密切師生間的關係,提供幼兒充分運用語言的機會,調動學習積極性,將知識融於遊戲中,讓幼兒在情趣盎然的遊戲中練習所學知識。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了知識。更重要是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因此,幼兒園英語活動應儘量遊戲化,寓教育於遊戲,讓幼兒在遊戲中輕輕鬆鬆學英語。如:户外體育遊戲《老狼,老狼,幾點鐘》,這個遊戲是幼兒熟悉而喜歡的。於是,我把遊戲改為wolf,wolf,whatcanyoudo?是請一位幼兒當老狼,其它是小羊。小羊問wolf,wolf,whatcanyoudo?老狼回答,icaneat。然後開始追逐小羊。幼兒在他們原有的遊戲經驗的基礎上,輕鬆愉快的習得了英語,學會了句型whatcanyoudo?icanjump/run……鍛鍊了英語聽説能力,在玩中學習並得到發展。在這種情況下幼兒覺得學習英語好玩,從而為往後的學習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引入競爭機制,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

任何一種活動形式,時間久了,孩子就會厭倦。冷漠的情緒會使活動效果大打折扣,引入競爭機制,這一難題迎刃而解。競爭能激活幼兒潛在的支力,能激起幼兒的進取心。幼兒好勝心強,大都不甘落後,所以在設計活動時,運用競爭機制,並配以各種形式的獎勵,以表示對勝利者的賞識,對進步者的鼓勵。有時是幾句鼓勵的話語——good!/verygood!/clever!/excellent!……有時是一朵小紅花、一顆小星星……。孩子們在熱鬧的氣氛中,你追我趕,學英語的興趣越來越濃。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11

對兒童有效的英語學習方法的幾點建議:

1、 我們最缺的是英語的語言環境。有關英語的節目、圖書、交流機會都非常少,因此,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好的英語聽的環境非常重要。每天都要進行,但不用非要正式讓孩子老老實實坐在那裏一個勁聽,可以邊玩邊聽。如果每天堅持30分鐘的英語聽的習慣養成,會為孩子打下良好的語言認知能力和語音意識。

2、 聽歌曲、童謠和故事都可以,在保護視力的前提下可以看看原版英文動畫片。

3、 建議家長不要把英語翻譯成中文,這樣的輔助翻譯其實是對孩子認知的干擾,是負荷。英語的經驗、對話要和孩子當前做的事情、正在進行的活動和理解水平相關。尤其不要在讀故事書時,一字一句的翻譯。要鼓勵孩子從繪本中理解猜測。同時,語言的對話交流和閲讀故事要在上下關聯的語境中進行,有助於孩子的推理能力。如果故事很複雜,可以在朗讀之前把中文簡單概述下內容,而非讀一句英文翻譯一句中文。

4、 越小的孩子越早聽英語可能講的英語會更好聽,但不表示孩子大了學英語就晚了。孩子大了理解能力也增加了,同時注意的時間也可以長了。那麼對英語的文化功能和風俗習慣也會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5、 漢語培養的是孩子的語言學習習慣和閲讀習慣,這些學習中文的方法、經驗和理解水平,可以應用並遷移到英語學習中去。很多家長追風英語卻忽略了我們中文的美妙,其實是適得其反的。因為語文是任何學科的基礎,同樣是英語的基礎。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大聲朗讀和複述故事的能力、樂於交流的勇氣、以及喜歡錶達的動力,都是英語學習必備的。

6、 孩子不説英語還是聽的不多,遠遠不夠,事實上,聽作為語言的輸入是前提,而説是輸出——這個功能的要求非常高也對孩子更難。輸入的刺激不夠,就不會形成一種自主説的意識。有可能你聽了半年孩子什麼都不説,但某天會突然爆發!

7、 單詞是基礎是骨架,它串起了句子。孩子當然要學單詞,但不能孤立單詞,單詞必須在句子中應用。語法對於兒童來説,就可以不用強調了。聽得多,自然會形成語法意識。 讓孩子學好英語的技巧其實最關鍵的是:讓孩子有興趣,有動機,有自信。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12

有人説,英語的啟蒙要在幼兒時期。確實,幼兒時期學習語言是最好的。現在有很多孩子參加英語輔導班,那麼孩子究竟什麼時候學習英語比較好?應不應該學?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很多,但總的觀點是肯定的。孩子小時候可以學第二外語。

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發很多成人發不出的音,如果你利用了他的資源,趁腦細胞的發展還沒有固定化的時候,進行第二語言的訓練,是有好處的。但這個時候的學習要根據年齡特點,主要停留在語音上,而不是要孩子認字,孩子只要能用語言來表達就可以了。另外,孩子在進行第二語言學習的時候,一定要以快樂為主,讓他願意學。很多孩子會學得很愉快,他甚至會超過成人,大人坐在那兒背單詞,現在有很多孩子參加外語輔導班,孩子什麼時候學比較好?應不應該學?對這個問題的爭論很多,但總的觀點是肯定的。孩子小時候可以學第二外語。很多孩子會學得很愉快,他甚至會超過成人,大人坐在那兒背單詞,背一個小時就會很難受,但孩子聽語音磁帶,他可以聽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他認為是非常的享受。既然孩子有這個願望,你何樂而不為呢?

學習外語時還要注意處理好第二語言和第一語言的關係。在正常的交流環境,是以第一語言為主,第二語言知識應作為一種興趣、作為一種內容、作為一種愛好。如果這個正常環境需要他,他自然就去學。如,在正常的國小裏,幼兒園裏,有的孩子學了外語,他的一些句子講得很漂亮,模仿能力非常強,能講很好的句子,但是一定時間裏,由於特殊的原因,沒有接觸外語,他會很快遺忘的。這是正常的。但訓練過,總比沒訓練過要好。他一旦到了國小、中學、在正規的英語教學時,他會比其他人學得更好。所以不要因為孩子會忘記,就認為這個努力就沒有必要。

兒童學習外語應該從什麼開始學比較好?應該從三歲開始。因為:三歲時,他的語言已經有了一定的能力,有自己的發展趨勢,那麼這個時候學第二外語,他的思維水平會有助於他的第二語言的學習。但是,三歲應該學比較簡單的單詞,作為一種樂趣去學,不一定一天講多少英語,他有興趣就讓他學一點,沒有興趣也沒有關係。

那麼究竟有哪些幼兒英語的學習方法呢?現在稍微來總結歸納一下:

  1、直接教學法(Direct Method)

教師於授課時不使用學習者本身之母語(中文)教授第二外國語言,在教學中,不做翻譯,純粹憑藉外語直接進行教學。

  2、互動式教學法(Interactive Learning)

語言的認知和學習最佳方式為透過個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歷此,學習成效端看其在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是否達到一定程度。

  3、情境式教學法(Situated Language Teaching)

透過真實的情境教學將教學內容表達給學習者,感受到所學的語言能夠實際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進而培養學習者對教學內容的認同感,在面對真實情境下較易呈現出口語能力。

  4、聽説教學法(Audio—Lingual Method)

強調讓學習者反覆練習,並由反覆的句型演練中達到有效學習,不重視讀寫與認知的理化,迎合了普遍學習語言者的偏好。

  5、肢體反應式教學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

語音的傳達用動作表示,可以憑藉學習者的肢體動作來反應來其學習的成效,同時透過右腦足夠的肢體反應的刺激,能有助於學習者左腦的發展和語言學習的效果。

  6、溝通式教學法(Communicative)

長頸鹿美語特色教學法,強調溝通技巧的訓練,因為良好的溝通能力,不僅是表達意見,或具備語法能力,還要具備語言的多樣的功能:運用信息互補、自由選擇、反饋等方式,達到真正溝通的目的。

  7、自然教學法(Natural Approach)

提供語言學習環境,包括:視覺、聽覺、練習機會等,同時需要使用學生能理解的語言教學,活動設計要有趣、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着重有意義的輸入,而非機械式的練習。

  8、字母拼讀法(Phonics)

字母拼讀法是一切教學法的起源,如同英文字母是英語的起源一般,因此學生可能憑藉此來培養讀與寫的能力。

  9、歌謠韻文教學法(Songs And Rhymes Teaching)

憑着與主題相關的歌曲或韻文,複習學過的單字或句型,更能熟悉語調、節奏感和韻律感;提高學習興趣和引起學習動機。

  10、自然拼音法(Natural alphabet)

通過自然拼音的學習,可以讓孩子建立起字母與發音之間的直覺音感,看到單詞可以立即直覺反映出發音,同樣,聽到發音亦可直覺反映出單詞拼寫。

  11、三文治故事教學法(Sandwich Story Methodology)

廈門大學紀玉華教授研發的一種以母語夾着外語的方式通過講故事教外語的方法。推薦案例《三隻小豬》(以上部分觀點源於網絡,如有侵犯權益,請速與韋博國際英語寧波中心聯繫)

  幼兒英語教育方法 篇13

鑑於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以及在母語為漢語的中國背景下學習英語的現狀,教授幼兒學習英語應遵循以下主要原則:

  1、發揮幼兒的主體性

創造條件讓幼兒主動參與到英語學習活動中,如果強迫孩子學習,只能適得其反,甚至使其厭惡學習。在幼兒階段,樂學比會學、學會更重要。

  2、在遊戲活動中學習

遊戲是幼兒學習活動賴以進行的最好載體,也是開發幼兒學習英語潛能的最佳方式。充分的溝通與積極的鼓勵。成人積極鼓勵、刺激幼兒説英語,但不要苛求、挑剔,或急於糾正其語言的錯誤,否則會讓幼兒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英語的信心。培養幼兒説英語的自信心比英語説得是否準確更重要。

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快速發展,英語成為未來社會中必不可少的交際工具,對於孩子的語言學習能力的培養,越來越成為家長關注的熱點,中國現階段家庭結構多以 “三口之家”組成,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不斷倍增,在“望子成龍,望女人成鳳”的心理促使下,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日後白熱化的社會競爭中不具備優勢,所以迫切希望他們從小就能獲得一張全球化時代的語言通行證。

舊的教條式的學習難以滿足當下教育培訓市場的需求,少兒英語培訓市場更是呼籲新理念,語言學教育專家認為,3—10歲,是學習語言、掌握語言的最佳時期,即“語言黃金學習期”,3—10歲期間,是一個人一生中記憶能力最強的階段,此時接觸的語言會被大腦深層記憶,終身不會遺忘。

  一、多感官教學,全面訓練“聽説讀寫”能力

二、遊戲互動中增強孩子學習興趣

三、“浸入式”塑造原汁英文環境

四、交互式站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