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近體詩六首》自讀篇目教學設計

來源:文萃谷 4.62K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二《近體詩六首》自讀篇目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二《近體詩六首》自讀篇目教學設計

【學習篇目】

近體詩《蜀相》《石頭城》《錦瑟》《書憤》

【學習要求】

學會從整體上或單一角度鑑賞詩歌,提高對古典詩歌自主探究的能力。

【學習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

【學習時間】一課時

【教學步驟】導入目標—情境激趣—誦讀鋪路—合作搭橋—問題探究—互動交流—拓展研究

教師活動】

導入目標——鑑賞古典詩歌可以從整體方面着手,對詩歌作全面的分析評價,也可以從一個角度切入品味詩歌的意藴和情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四首近體詩,希望大家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詩篇進行探究活動,然後和大家一起分享審美的快樂。閲讀篇目杜甫《蜀相》劉禹錫《石頭城》李商隱《錦瑟》陸游《書憤》

情境激趣——運用多媒體手段,播放配樂詩朗誦的視頻文件或音頻文件,為自主鑑賞營造良好的情境氛圍,定好自主探究的基調。

【學生活動】

誦讀鋪路——

第一步:自由朗誦詩歌,對照註解讀懂詩歌內容。

第二步:個別朗誦詩歌(自薦或他薦)的形式,相互評點矯正朗讀中存在的問題,包括讀音、節奏、語速和情感基調的把握。

合作搭橋——

第三步:各學習小組將自己有困難的問題板書到黑板上,請求其他學習小組的幫助。

第四步:質疑問難,疏通詞句,從整體上理解詩歌的內容,為深入探究做好準備。

問題探究——在初步理解詩句內容的基礎上,確定好自主探究的內容,並寫好簡短的賞析文章。

【教師活動】

注意瞭解學生自主鑑賞的情況,遇到普遍存在的問題需要強調的要及時注意調整教學,此外做好個別指導工作,幫助有困難的學生解決困難。教師在行間瞭解學生的探究意見時可能會發現自己鑽研教材時疏漏的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靈活機動的處理這些問題。的確有時學生的思考會令老師有意外的驚喜,這是將自主課堂引向高潮的契機。

互動交流——

【學生活動】

個人活動:將自己的學習體會與同學交流,要求站到講台前面,聲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可適當板書主要觀點和意見。

集體活動:補充修改完善對於作品的理解意見。

【教師活動】穿插在學生活動中,及時點撥,引導矯正錯誤認識,將思維引向縱身發展,為形成審美經驗,總結審美的體會做好準備,同時也為拓展延伸,課外自主探究積累經驗。

教師意見:(作為與學生交流時的參考,根據課堂情況適當選用)

《蜀相》是詩人杜甫獻給諸葛亮的頌詞和輓歌,也是書寫自己懷抱的詩。“映階碧草”、“隔葉黃鸝”,一在強調“春色”的悦目,一在渲染“好音”的悦耳。然而詩人用了一個“自”字,一個“空”字,使景物着上了作者的主觀情感,成了“情語”。它傳達了詩人特殊的感受:盎然的春色固然美好誘人,然而丞相祠堂卻是如此淒涼寂寞,句句寫景,字字含情。它是對壯志未酬者的惋惜,也是對當代英雄的企盼和呼喚。

《石頭城》石頭城原名金陵城,戰國時代曾是楚國的都城,三國時孫權改名為石頭城,並在此修築宮殿。經過六代豪奢,至唐初廢棄,二百年來久已成為一座空城。劉禹錫在這首詩中寓情於景,在淒涼的景中寄寓着作者對國運衰微的感慨。在詩中山、城、潮、月見證了石頭城昔日的繁華,也看到了今日的蕭條,潮因城空而寂寞悲涼,月卻不諳人事依然在淮河東邊升起,這不免讓人產生深沉的感傷之情。物本無情,詩人卻移情於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

《錦瑟》這首詩千百年來給予我們太多美麗的遐想。傳説詩人二十多歲曾入山學道,偶遇從宮中隨侍公主的女道士,頓生愛戀。後因觸犯律條,雙雙分離。許多年後又在京城巧遇女道士,自然百感交集,因此有人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詩人一生與妻子王氏感情甚篤,而妻子又早亡,因此這首詩是詩人悼念王氏所作。由於詩人夾雜在牛李黨爭中,一生潦倒,身份卑微,據説這首詩中提到的“滄海”是李德裕客死崖州之地,“藍田”指令狐綯執掌相印、炙手可熱。詩人曾與令狐綯有舊交,但因黨爭疏遠。詩人又特別傾慕曾任宰相的李德裕,所以這首詩有人認為是一首政治抒情詩。不管它屬於哪類詩,總之詩人給了我們豐富的聯想和想像,莊生夢蝶,喻往事如夢。望帝啼鵑,喻往事堪傷。泣淚成珠,喻往事足悲。藍田玉暖,喻往事如煙。作者運用典故增強了詩歌的意藴和審美的情趣,給人如詩如夢、悽婉朦朧的美感。

《書憤》詩中用“憤”揭示全詩主旨,是全詩的抒情線索。據“世事艱”“氣如山”等語可知詩人對奸人誤國、國土不復的社會現狀的不滿與憤慨,以及詩人年歲已老而壯志難酬的人生感慨,全詩洋溢着憂憤深廣的愛國情感。“氣如山”運用比喻修辭,讓我們想到詩人年輕時報國的一腔豪氣,也使人想到詩人戎馬倥傯一生誓死收復河山卻壯志未酬的一腔悲憤之怨氣。“空自許”“已先斑”兩相對比,更突出詩人內心的憂憤。

【學生意見】(教師無法預見,只是根據詩歌鑑賞的規律有大致的瞭解,然後根據學生在

課堂上的發言整理)

《蜀相賞析》

生1:丞相的祠堂在哪裏呢?就在錦官城外那一片鬱鬱葱葱的柏林之中。青草映着台階,黃鸝奏着鳴歌,詩人卻無心欣賞。想到先主曾三顧茅廬與丞相商討國家大事而丞相不負所托匡扶了兩代漢室。但是英雄也有失意時,可歎丞相他一身抱負未能實現卻累死在征伐途中。作者由諸葛亮想到自己一生懷才不遇、功業未就、壯志難酬的經歷,不免產生了滄桑

悲涼之意。

生2:詩中以問句開頭,別具特色。首聯寫靜景。頷寫遠景,遠近景結合,逼真地寫出了祠堂四周的肅穆、寂靜的景色。一個“自”,一個“空”字帶有濃烈的感情色彩,既有對諸葛先生的懷念,也有對人生的感慨,自己功業未就、壯志未酬的苦悶。頸聯短短十四個字高度概括了諸葛亮曠世勛功,惋惜自己懷才不遇,空有一腔熱血。對“過去”詩人有對諸葛亮的讚頌懷念與崇敬,對“現在”詩人有對自己空有一腔熱血卻壯志難酬的傷感慨歎,

對“將來”詩人希望召喚“諸葛亮”那樣的人才出來輔佐君王,匡扶社稷。

《石頭城》賞析

生1:“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城外的羣山依然圍繞着古城,城臨大江,潮水張了,波浪拍打着城根,潮水退落,又復歸寂寞。一句寫山,一句寫水,一動一靜,既為空城渲染出荒涼寂靜的氣氛,又寫出作者對國運衰微的感慨,尤其一個“在”字,有和杜甫詩中“國破山河在”異曲同工之妙。一個“空”字,極形象地烘托出作者心中的悲涼。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望着天上的`月亮,作者頓時感慨萬千,“現在照着這荒涼石頭城的月亮,不也見證過石頭城昔日的繁華嗎?”石頭城繁華已去,只剩月亮高掛,月亮也不諳人事,不懂人情,偏偏高掛在這昔日繁盛的秦淮河上,真是令人倍感悲涼。

生2:第一句“山圍故國”描寫了石頭城的堅固與高大,也表現了統治者倚靠着地理的形式鞏固自己的統治。第二句“潮打空城寂寞回”讓人感受到的是一片荒涼、寥落與蕭條的景象。尤其一個“空”字,與金陵先前的繁華形成鮮明的對比,讓讀者感歎歷史變遷的無情。

“一切景語皆情語”最後兩句,不盡烘托了石頭城的荒涼景象,也暗寓後人不要重蹈覆轍。詩人運用“青山”、“潮水”、“明月”等亙古不變的物事,反襯金陵城之前繁華消失殆盡,借景抒情,以古諷今,告誡今朝統治者要吸取歷史的教訓。

《錦瑟》賞析

生1:在古代,琴具五十,音節為繁複可知,繁音促節,令聽者難以為懷。所以,我認為在這裏,詩人是以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就像數弦一樣,往事在自己的腦海裏依次放映一遍,所以有了“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那是一種美好的情境——虛渺的夢境。而在“望帝春心託杜鵑”

中,那哀音怨曲,引起了詩人無限的悲慼及難言的冤憤,如聞杜鵑之悽言,送春歸去。而這句中的一個“託”字,恰到好處,就像望帝將自己的心託付給杜鵑一樣。這句話寄託了詩人對理想的追求及對現實的失望。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描繪了異常美好的理想景色,然而這種景色卻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最後一聯,“此情”與“華年”相照應,體現詩人悵惘的苦痛心情。

本詩運用典故描寫的一些虛無飄渺的景色表達詩人對人生的一種感傷。所以,我認為這是一首感懷詩而不是愛情詩。

生2:詩的首聯以錦瑟起興,引出對華年的追憶,錦瑟本是古樂器,詩人看到錦瑟引起聯想,一生潦倒,往事不堪回首。詩人本來是不願再想的,但看到錦瑟又不由自主地引發了對自己身世的傷感,可見這種悲苦的自傷之情一直深深地縈繞在詩人的心中。錦瑟無緣無故為什麼偏是“五十弦”呢?可能是詩人感歎自身長期在外飄泊,不知不覺已快五十歲了。“一弦一柱思華年”錦瑟的一弦一柱,都使作者想起已逝去的一年又一年、一件又一件難忘的往事。心情沉鬱蒼涼。“莊生曉夢迷蝴蝶”是一個充滿浪漫主義色彩的動人的故事,“曉夢”指的是詩人年輕時美好的願望和理想,但熱切的追求和期望到頭來只是一場令人迷惘的夢幻,所以緊接一句,“望帝春心託杜鵑”可能是自己美好的希望已徹底破滅,只能寄託於杜鵑啼血的悲苦之聲中了。滄海珠淚抒寫自己的懷才不遇,抒寫至痛情懷,淚晶瑩似珠,珠晶瑩似淚,在滄海明月的背景下交織成一種悽美的境界、一種哀傷的情調。司空圖

引戴叔倫的一段話:“詩家美景,如藍田日暖,良玉生煙,可望而不可置於眉睫之前也”,詩人的“藍田日暖”“良玉生煙”意象美妙虛幻迷離正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理想的象徵。

尾聯十分曲折而又細膩地表達詩人感歎華年已逝、理想幻滅的複雜心境,流露出濃厚的迷惘傷感情緒。回首近五十年的悲歡生活並非追憶往事時才有,就是當年就已令人無限悵惘了。

所以,我認為這是一首回顧平生、感歎身世的感懷詩。

《書憤》賞析

全詩無一“憤”字,卻充滿了憤慨之情。詩以激昂的筆調抒發了自己的抱負和報國無門、壯志難酬的憤慨。

早年不知世事艱難,遠望中原,壯氣如山。這其中也有怨氣,金兵佔領祖國河山,詩人心中怨恨積聚,抒發了憂國憂民的情感。頷聯回首過去豪邁壯觀的情景,與現在形成鮮明的對比,憤慨、怨恨不由地充溢在字裏行間。當年曾徒然自許為塞上長城,有着滿腔的抱負。然而時光易逝,如今自己已白髮斑斑功業未就,空有抱負而壯志難酬,河山終究不能收復,詩人的憂憤何嘗與諸葛亮的興復漢室、還於舊都有別?所以詩人以諸葛亮自況,表達深沉的報國之情。

【教師活動】總結學生自我探究的成功經驗,指出存在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探究,可以選擇一個研究課題,課後自主學習,查閲資料,逐漸形成審美鑑賞的能力。

【拓展研究】

參考課題1:賈島詩中的歸隱思想

閲讀篇目:

題李凝幽居賈島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雪晴晚望賈島

倚杖望晴雪,溪雲幾萬重。樵人歸白屋,寒日下危峯。

野火燒岡草,斷煙生石松。卻回山寺路,聞打暮天鍾。

注:此詩是詩人長安應舉落第,與從弟寄居長安西南圭峯草堂寺時所寫。

參考課題2:唐詩中的意象語言品讀

閲讀篇目: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劉禹錫

巴山楚水淒涼地,二十三年①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②,到鄉翻似爛柯人。③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注:①二十三年:指劉禹錫於永貞元年被貶出京,到寶曆二年回京這段時間。

②聞笛賦——晉人向秀經過亡友嵇康的舊居,聽見鄰人吹笛,不勝悲歎,寫了一篇《思舊賦》。聞笛賦即指此。

③爛斧柯——據傳晉時王質在山中伐木,看見數個童子邊下棋邊唱歌。王質站在旁邊觀看,一個童子給了他一樣東西,像棗核一樣。王質將它含在嘴裏不覺得飢餓。不久童子

説:“你還不離開?”等到他起身離開發現斧柯盡爛。後以此喻世事變遷。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秋夕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