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跳跳虎過生日》

來源:文萃谷 1.29W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跳跳虎過生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跳跳虎過生日》

一、活動生成:

幼兒的學習離不開生活,幼兒的生活離不開語言,在生活中挖掘學習內容,是語言教學的好方式。"孩子們進入大班以後,陸陸續續在班級慶祝生日,藉助這一現象設計了此活動,目的在於讓孩子們感受該童謠所藴含的友愛、寬容、諒解之主題思想,懂得關愛別人的人,才能受到別人的歡迎。

二、教材分析:

這是篇童謠,內容為:"生日到,生日到,跳跳虎買來大蛋糕,沒有朋友來參加,冷冷清清不熱鬧,跳跳虎想出好辦法,急忙來把電話找。喂喂喂,小瑞比,今天我要過生日,請你來吃大蛋糕,羞羞羞,不害臊,昨天揪我的長耳朵,疼得我一夜沒睡着,你的生日我不來,哼!才不稀罕大蛋糕。喂喂喂,小微尼,今天我要過生日,請你來吃大蛋糕,羞羞羞,不害臊,昨天搶我的大面包,餓得我肚子咕咕叫,你的生日我不來,哼!才不稀罕大蛋糕。大家不理跳跳虎。跳跳虎真傷心,吧噠吧噠眼淚掉,丁冬丁冬門鈴響,趕快開門瞧一瞧,小瑞比,小微尼,拎着禮物朝它笑,生日快樂小老虎,剛才和你開玩笑,生日禮物送給你,不要再做淘氣包,跳跳虎樂得哈哈笑,昨天都是我不好,以後再也不胡鬧,吹蠟燭,切蛋糕,又唱歌來又跳舞,跳跳虎的生日真熱鬧。"結構層次清楚分明,以擬人化的手法來寫,使孩子們在欣賞時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形象而易於孩子瞭解的語言,使整篇童謠優美而又富於生命的活力,易於孩子們朗誦和表演。

三、教學方法:

活動過程中我運用了自制的課件及教師自身的朗誦,把孩子們帶入一種歡樂的意境,使孩子們在意境中感受了童謠的韻律美,體驗學習童謠的快樂。活動的開展由易到難,層層深入,使孩子們能主動積極、自願地參與和學習,獲得經驗,體驗了孩子的主體地位,也正好契合了《綱要》中關於"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理念。此外我還採用了欣賞傾聽法、談話交流法、遊戲表演法引導孩子在活動中敢説、想説、願意説,樹立了孩子的自信心,從而使本次活動達到美的享受,快樂學習的和諧統一。

四、學情分析: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遵循由淺入深的教學原則,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玩玩的輕鬆氣氛中掌握了活動的重、難點。在活動中教師充分調動幼兒運用直觀視聽法、討論談話法、情境表演等學習方法,讓孩子學得輕鬆,感興趣。

五、活動目標:

1、運用ppt,打擊樂器、表演童謠等各種學習方法理解兒歌內容,學説兒歌中的對話,並能和教師、同伴一起表演童謠。

2、通過欣賞童謠,感知童謠獨特的情趣美和韻律美,並區別於故事。

六、活動準備:

1、自制的課件四幅。

2、打擊樂器人手一個。

3、小老虎、小白兔、小狗熊的角色胸飾人手一個。

七、活動重點:

學説童謠中的對話。

活動難點:能邊説邊加上肢體動作及語氣。

八、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激發幼兒已有生活經驗。

--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小熊微尼歷險記》嗎?

--裏面有些誰?分別叫什麼名字?

--喜歡看嗎?

2、引出童謠--跳跳虎過生日。

--今天他們中間有一個小動物過生日,聽一聽它是誰?

《綱要》明確提出了"創設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的環境,支持、促進、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還提出了讓幼兒"想説、敢説"。導入環節抓住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既提出了説話的話題,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心,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想象説話的空間和機會。孩子們在談話想象中能無拘無束地説出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體驗到語言交流帶來的樂趣。"又起到激發其興趣的作用,還為下一步學習內容作了鋪墊。

3、欣賞童謠。

(1)、按童謠順序逐段看課件欣賞。

欣賞第一段,提問:

--是誰過生日?跳跳虎用什麼辦法邀請自己的小夥伴?

欣賞第二段,提問:

--跳跳虎給誰打了電話?它是怎麼説的?

--小兔子瑞比來了嗎?它為什麼不來?

欣賞第三段,提問:

--這次跳跳虎請了誰?它又是怎麼説的?

--小熊微尼來了嗎?為什麼?

欣賞第四段,提問:

--大家都不來參加跳跳虎的生日,跳跳虎的心情怎麼樣?

--正當跳跳虎傷心的時候發生了什麼事?

--它們不是不來嗎?它們是怎樣和跳跳虎對話的?最後怎麼樣了?

通過多媒體課件逐段欣賞主要根據幼兒的具體形象思微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而有別於以往欣賞原文提問原文的做法,讓幼兒理解了角色特點和情節發展線索,有效地調動了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使幼兒的思微想象能力得到了真正的發展。並一改過去一問一答的形式,為每個幼兒提供説話的機會。

(2)、完整欣賞童謠。

教師配打擊樂器朗誦,幼兒邊打節奏邊欣賞。並討論交流:

--童謠聽起來怎麼樣?和故事比起來有什麼不同?

小結:童謠和故事比起來語言更簡練,童謠句子都較短,而且有節奏,變化有致。和諧悦耳的音樂美,所以讀起來朗朗上口,聽起來有節奏,很好聽。

採用新穎的朗誦形式,有意的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並在讓幼兒真正聽進去的基礎上,去體驗理解表達出對童謠的情趣美和韻律美的感受。

4、扮演角色,表演童謠,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象即興做動作。

--幼兒自選胸飾,扮演小兔瑞比或小熊微尼,教師扮演跳跳虎,共同表演童謠。

--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表演童謠。

讓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扮演的角色嘗試朗誦和表演童謠,讓其有興趣地實踐體驗角色的特點,既照顧了個體差異培養了合作能力,又體現語言與藝術的融合。

5、經驗的遷移。

--你最喜歡童謠中哪個小夥伴?為什麼?

小結:在發生衝突或矛盾的時候要學會寬容、諒解,與同伴要友愛。懂得關愛別人的.人,才能受到別人的歡迎。

進一步為每個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讓其自己總結出學習的體會,對幼兒的品德教育不是表面化的灌輸,而是讓其在教學過程中自己去感悟,有效地培養了學習能力。

九、活動反思:

文學作品為幼兒提供一個全面語言學習的機會,在理解、感受作品的過程中欣賞和表現優美的敍事性語言,拓展幼兒的詞彙量,培養幼兒傾聽能力,及藝術想象力。此活動的主要教具就是多媒體課件,從色彩、動作等方面都比傳統的圖片教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孩子們注意力很集中。在欣賞環節中,幼兒能夠正確運用感官,理解童謠的內容,感受童謠獨特的情趣美和韻律美,並在此基礎上藉助語言、動作、表情等方式創造性地表現出來。活動中充分運用了鼓勵、表揚的方法激發幼兒講的慾望,提高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活動中基本採用開放式提問,一問多答的形式,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在回答中幼兒能與平時的生活相結合,如:動畫片《小熊微尼歷險記》。

文學活動的基本特徵之一:吸收其他學科內容,使其他領域的教育在語言活動中滲透,讓幼兒從各個側面來了解文學作品中所表現的社會生活內容。本活動容納了語言領域、藝術領域、社會領域,在一系列的環節中貫穿着這些領域的教育,從而發展孩子們的各種能力,表現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通過活動幼兒能夠講出童謠中的對話,幾個能力強的幼兒還能完整地講述童謠,在理解童謠的基礎上,懂得了同伴間要友愛、寬容、諒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