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的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6.74K

當閲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動的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感動的讀後感

感動的讀後感1

清晨,我從睡夢中醒來。天亮了。我就再也睡不着了,於是走向了陽台。

天氣很好,絲絲的微風吹過臉頰,很舒服;我抬頭看着天空,藍藍的,很美,很美。今天是雙休日,車來人往顯得很少,喧鬧的城市在這樣的清晨,顯得格外寧靜。人生最愜意的時候,我想定在此時。新鮮的空氣,涼絲絲的,盪滌着你沉睡了一夜的大腦。吸一口氣,舒展舒展胳膊,守侯着太陽,等待與她親切地打聲招呼,告訴自己新的一天就這樣開始了。心中突然洋溢着一陣感動:生命原來就這樣開始每天的歷程——平凡而又真實。

其實,我總是喜歡翹首陽台。不止是清新的早晨。

晴朗的夜晚,我喜歡在久讀後走上陽台。撲面而來的帶着絲絲潮濕的空氣向我襲來,我會立即從“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美麗意境中走出來。輕輕地靠向陽台的護欄,冰冷冰冷的。仰望天空,或見月亮,總有“江畔何年初見月?江月何時初照人”的深沉感慨;或見燦爛的星辰,總有“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的無限遐想。那輕輕的風,劃過臉頰,癢癢的,拂去了我一日的疲倦。人們都睡了,只有遠處的酒家還閃爍着燈光。我也該睡了,在星輝斑斕的美麗的夜晚做一個彩虹般的夢。生命的每一天就這樣劃上了一個美麗的句號——平凡而真實。帶着這個思索,我睡着了。

春去秋來,花開花落,痛苦或幸福不過是明年的泥土。在這樣一個怡人的秋天,你一定也擁有像我一樣感動——生命就是這樣平凡而真實。

感動的讀後感2

《感動青少年的一百道心靈雞湯》這本書讀後,令我很感動。

這本書精選了100個精彩的故事,藴含了闡釋的哲理。真的能鼓舞和提升青少年的心靈。

其中,有一個故事叫《感恩的心》。這個故事令我很感動。在一個小鎮上,發生了饑荒,麪包師卡爾在這個小鎮上最富有,所以他給20個最窮的孩子麪包。格雷奇等那些孩子搶完麪包,才去拿留下的最後一塊麪包。她不管拿到的是一塊怎樣的麪包,總是先親吻麪包師卡爾的手,感謝他為自己提供食物,在回家去和媽媽分享自己的美味。後來,麪包師卡爾送給格雷奇一塊金幣,因為他認為最文雅的孩子才能擁有它。我明白了: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更懂得尊重: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尊重創作。有一顆感恩的心,才會讓我們的社會多一些寬容與理解,少一些指責與推阻,多一些和諧和温馨,少一些爭吵與冷漠,多一些真誠與團結,少一些欺瞞與渙散……就像盧梭所説的”沒有美德就毫無真正的辛福可言.”

自從我讀了這本書後,我覺得我長大了,懂事了.使我認為生活充滿生機和激情:讓我跟有信心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書中的動人情感,令我深有感觸。就像温和的春風拂過心田,還像温柔的春雨滋潤我的心房,在不覺中,使我換醒良知,讓我做一個善良而卓越的人。

感動的讀後感3

這本書裏寫有108個故事,每個小故事都催人淚下,都很感人。不過,我最喜歡的是《吃藥》這個小故事。

有一位母親,兒子不滿一歲就患上了白血病。母親為了讓兒子好起來,就給兒子天天喂藥喝。可是兒子不願喝,她就冒着生命危險,自己喝一口,再讓兒子喝一口。醫生告訴她,這樣沒病喝藥很危險,可是母親聽不進去,為了兒子,她付出了一切。幾年後,兒子的病好了,而她卻患了癌症。不過,她説她不後悔。

世上再也沒有比母愛更偉大的愛了,為了自己的孩子,即使用自己的生命去交換,她們也在所不惜。不只這一篇,每篇故事都非常感人,這本書中流露了人間的各種情感,每篇都很使人感動。我看了這本書後,感覺好像沒看夠,又要反過來再看一遍,因為這些故事都太精彩了。

我為大家推薦這本書,相信你們也會為這些感人的小故事感動得流淚。

感動的讀後感4

感動中國》這本書以"雙百"人物的英雄事蹟、感人細節為教育元素,以學生學習成長中面臨的主要問題為教育主題,兩者有機結合,《感動中國》的讀後感600字。讀了這本書我感受至深。

葉欣是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急診科護士長。翻開歷史,20xx年那一頁,一場令國人誠惶誠恐的非典至今記憶猶新。葉欣,一位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護士長,她對那職業的孜孜追求和感人的事蹟,同樣被載入史冊。20xx年2月24日,葉欣在搶救患者時,被"非典"病毒闖進了已經在一線連續奮戰了好多天的身體,3月4日經確診,葉欣染上了非典型性肺炎,被隔離。在隔離期間,她甚至詢問自己科室的覃醫生,看看還有沒有自己可以力所能及的工作讓她在病牀上完成。但多少人的努力和呼喚,都沒有挽留住葉欣匆匆離去的腳步!3月25日凌晨1時30分,葉欣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她真是一名忠於職守的好護士呀!

她,生活在無聲世界裏,沒有抱怨命運的不公,而是以快樂和感恩的心面對身體的不圓滿,以頑強的意志追求自己所熱愛的舞蹈藝術,為世人奉獻着自己的美與愛,讀後感《《感動中國》的讀後感600字》。她,就是中國殘疾人藝術團團長邰麗華。邰麗華2歲時意外失去聽力,但她愛上了舞蹈。雖然老師不看重她,但經過不懈努力,她從開始的轉幾個圈到後來的幾百個,這種質的飛躍讓老師和師妹們敬佩不已!邰麗華領舞的《千手觀音》,在殘奧會上震撼世界,在春節聯歡晚會上感動國人。她將美的震撼奉獻給世界,她是人間的天使。

"雙百"人物是民族的脊樑、時代的楷模,是我們心目中的道德榜樣。《感動中國》就是幫助我們學習先進道德榜樣的好書。

感動的讀後感5

今天下午,老師放了專題片《感動中國》,看完片子我被深深的打動了。

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叢飛”。他是一位歌手,也是一位好爸爸,當他自己還沒當父親的時候,他就用父親的眼神看着那麼多孩子,孩子的眼神讓他心動讓他行動。叢飛是平凡的,更是偉大的。當他被病痛折磨的時候,他想得仍然是他的“孩子”,他託人將學費轉交給了失學兒童,當時的那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淚如雨下。

讓我感動的還有“魏青剛”。他是一名普通的農民工,甚至還被別人戲稱為“打工的”。可是,他卻樸實,樸實得像一塊石頭。可能平時,我們不知道他,確實,他小得像大海里的一葉扁舟,沒人發現他,但就是那一瞬間,他讓所有人眼前一亮。在給魏青剛的.頒獎詞上這樣寫着: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為一個陌生人,他在滔天巨浪中三進三出,危險面前,他根本不需要選擇,因為這瞬間動作原自內心品質。從人羣中一躍而出,又悄然回到人羣中去,他,是俠之大者。

我們之中有幾個能像魏青剛這樣捨己為人的人,甚至可以説沒有。魏青剛是平凡的,但他的舉動讓他成為一個偉大的人。記得在節目最後,主持人問他:“得了這個獎,你最希望什麼?”他説了一句很樸實的話:“希望大家能給我找得活幹!”在場的觀眾都笑了,可是,我卻覺得沒什麼可笑的,因為,他説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想説的話,能把自己想説的話説出來,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魏青剛叔叔,我佩服你!

看了這次專題片,我從邰麗華身上知道了做人要堅強,從洪戰輝身上學到了什麼是友善。勇敢和堅強……

感動的讀後感6

我無意中翻起了感動這本書,裏面的一篇文章題目吸引了我,使我有想看下去的想法。它三輪車上有大愛的翁——白芳禮。

74 歲的白髮老人,為還要去蹬三輪車呢?是他生活來源,兒女不孝順?都。白用他蹬三輪車的錢去支助貧困山孩子。白一共捐了 35 萬。這可小數目啊! 1994 年,白又做了驚人的舉動,他賣掉了家裏的兩間老房子,了一萬多元,又向銀行貸了些款,在天津火車站旁成立了的“支教公司,並每月為需要支助的貧困學生捐款 8000 元,達就去蹬三輪,借錢也要! 5 年後天津火車站整改,白的“支教公司”轉眼了廢墟,老人留下了眼淚。而他也老了,再也等不了三輪了。辦?給孩子掙錢讀書呢?老人在那年的冬天,硬是給人看了三個月的自行車,一角,兩角,一元,兩元,就湊足了 500 元,當他把 錢交給 老師時,老人很無奈的説:“我幹不動了,以後再給孩子支助了。我最後錢。”老師拿着錢哭了。

20xx 年 9 月 23 日 早晨, 93 歲的他靜靜的。天津幾千名師生和市民自發來為他送行。

想想貧困山孩子,再想想,好的條件不去學習,而吃穿上講究。何不將用在吃和穿的錢省,將錢用來支助貧困的孩子呢?為社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感動的讀後感7

今天我看了感動中國20xx年度頒獎盛典,每一份頒獎詞都是那樣振奮人心和到位,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的平凡而偉大,我被十大人物的生動事蹟深深地感動了,特別是一個叫何玥的同齡人。

何玥是一個有愛心的女孩。汶川地震的時候,她不僅把自己存下的零花錢全捐出去,還説服爸媽把一個月的工資捐給了災區。生病後,學校的老師、同學來看她,送來了捐款,她硬是要父親把捐款捐出去給別人。這次她決定把自己的器官無償捐獻,正是她小時候養成的無私、博愛精神的最好體現;何玥也是一個面對困難很坦然的人,當她得知自己已經活不長時,她顯得很平靜,決定無償捐獻器官。20xx年11月17日,年僅13歲的陽朔女孩何玥永遠閉上了美麗的雙眼。按照何玥生前意願,父母將其器官無償捐獻,使的三名患者的生命才得以延續……

何玥走了,她用短暫而絢爛的生命譜寫了一首大愛之歌,用自己的無私與大愛演繹了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她的事蹟、她的精神,感動着我們,讓我們肅然起敬,讓我們由衷震撼;她的義舉告訴我們,生命的質量,不在於長短,而在於精彩。

總之,何玥的心靈比山水更美,她是我們心中最美的女孩!

感動的讀後感8

暑假裏,我讀了《收穫靈感和感動》這本書。這是一本十分好看的書。這本書一共有三部,我看了第三部,書中有68篇故事,這些故事都很感人。在這些故事中,有一篇故事令我印象深刻,也令我十分感動。題目是:《孩子,爸爸對你説》,這篇文章的內容是這樣的:

有一位13歲的男孩,他讀七年級時,名次較落後。父親便給兒子(男孩)寫了一封信。小時候,那個男孩十分聰明,大都盼着他讀大學。剛讀書時,他的作文很好,常常受到老師的表揚,在班中名列前茅。但現在,他的名次較落後,父母都十分着急。所以,父親寫了這封信,講了他(父親)小時候的故事,希望能激勵他兒子的學習成績。

這篇文章令我十分感動,讓我感受到父母的辛苦。讓我回想起以前的故事。那麼多細小的愛,都來自於父母。他們為了我們省吃儉用,讓我們過上好日子。我們更應該在這美好的環境裏,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以優異的成績來報答他們。,《收穫靈感和感動》讀後感作文300字

感動的讀後感9

課餘,我讀了一本書——《感動男孩的一百個成功故事》。我每讀一個故事都會明白一個人生的道理。我明白了每一次成功也許都會經歷一次挫折。有一篇名叫《鄰居家的餐桌上總有肉》的故事,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

故事發生在一個村民家裏,一個小男孩每天晚上都跑到鄰居家門口聞肉香,小男孩很不明白,心裏想:為什麼鄰居家每天晚上都能吃到肉,而我家兩個月才吃那麼少的一點肉。小男孩跑回家問媽媽這個問題。媽媽聽完之後説:“今天想吃肉嗎?”小男孩點點頭,媽媽帶小男孩來到工地要了一塊土方,媽媽説:“把這塊土方挖滿我們就有肉吃了。”結果小男孩只幹了一點就想休息了,小男孩休息的時候媽媽還在用力挖土方,雖然不是很熱的天,可媽媽的背卻濕透了。看着辛苦的媽媽小男孩不想吃肉了,可媽媽卻説:“不下苦力氣,哪得世間錢。”晚上他們一家終於吃上了肉,可小男孩卻哭了。

這雖然是個平凡的故事,可讀完之後我明白:吃苦是人們的財富,只有吃苦耐勞,才能達到成功的彼岸。再想想我現在的生活,吃穿哪樣是自己辛苦得來的,都是爸爸努力工作用汗水換來的。而我有時卻不懂得珍惜,有時看到不喜歡的飯菜還挑食,我為這樣的自己而感到慚愧。以後的我一定會做一個吃苦耐勞的孩子……

感動的讀後感10

作為一位新教師,要學的知識很多,只平時向老教師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發現別人做得好,但自己卻怎麼做都好像少了些什麼。烏申斯基説:“書籍是人類思想的寶庫。”拜讀了名師的《最能感動學生的心靈教育》後,才深深體會到要做好教育事業真的是一門很深的學問,不光要會説,還要能深刻理解其中的含義,更要會運用到實踐中去,才算是真正懂了。

本書理念創新,並且注重實踐,突出施教的實用價值。採用了通俗的創作方法,把死板的道理鮮活化,把教條的寫法改變為以案例為主,分析、評點為輔,把最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融入有趣的情境中。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用愛温暖他的心靈》這一篇文章。

勃朗寧説:“拿走愛,世界將變成一座墳墓。”菁菁校園應當是一個充滿愛的世界,每一個純真的心靈在這個世界裏盡情地陶冶。無論這校園是在城市,還是在鄉村,愛應當同樣是温暖的、和煦的。在愛的薰陶下,那些曾遭受或正在遭受着心靈創傷的孩子重新燃起對未來的嚮往。鄉村學生,尤其是那些長期被冷落的鄉村“坐家學生”,他們缺乏的正是這種平等的被尊重的愛。而我們學校也處在鄉村,學生有一半左右是外地生,有些基礎的差的,就經常會被老師忽視,而他們也慢慢對學習失去了興趣,變成了案例中所提到的所謂的“坐家學生”。人在卻心不在,上課對他們來説變成了休息時間,而課間就是娛樂時間。就這麼一天天的混日子,從來也沒有什麼人生目標,沒想過將來自己要做什麼,只圖一是的安逸。可又是什麼讓他們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而這僅僅是他們缺少愛的表現而已,老師對學生的愛無異於學生心目中光明,老師也只有用“愛”才能彌補這些基礎不好的學生心靈上的欠缺,幫助他們找一條適合自己的成才之路。

作為教師,我們要比別人付出更多的愛,不能以學生成績的優劣來選擇對待學生的態度。教師往往會偏愛學習成績好,工作能力強的學生,同時也就忽視了那些學習平平,沒有什麼突出表現的學生,然而那些成績不好的學生就更被教師列如差生的行列,得到的師愛也就更少了。可是,“沒有一棵不開花的草”,他們就如同鄉間的那些草們,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會把黃的花,藏在葉間,開得細小而執著。而我們教師要有一個寬廣的胸懷,去包容這些後進生,用更多的愛去關懷這些後進生,才能使他們身心得到和諧健康地成長。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一職業,就不要吝惜自己的情感,只有自己心中擁有太陽,才能給人以陽光,只有掌握了愛的藝術,你的心血才會澆灌燦爛的希望之花。

感動的讀後感11

《感動中國》始終是在所有人的期盼中遲遲播放,它牽動着我們每一個人的心,其中的人物事蹟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而期盼已久的《感動中國20xx頒獎典禮》在20xx年2月19日晚在央視隆重播出了,每一個人都急切的等待着這一時刻的到來,看似平靜的外表下都是一顆激動的心。短短的兩個小時卻讓人心潮迭起,淚流滿面,是我們的同胞,是他們偉大的事蹟、他們的精神感動着億萬人。

今年的感動中國的獲獎者都中,有從事國家高端行業的工程院院士、事無鉅細的照顧年邁患有老年痴呆的母親的人民教師、樸實無華的農村婦女、75歲高齡的耄耋老人、更有年僅12歲的青春花季少女。我們是一個人口大國,更是一個有着中華傳統美德的民族,感動我們事,感動我們的人多的數也數不清,他們是我國十幾億人中中默默奉獻者的縮影,在漫長而短暫的人生路中,不知有多少人時時刻刻在平凡的崗位上用自己的方式和行動詮釋着屬於我們感動。聽着他們的故事,看着屬於他們的不平凡,才覺我們的生活是有多麼的平淡無奇,此時的我們早已淚流滿面,用無聲的抽噎表達着我們的祝福與感動。

我為12歲妙齡的“最美女孩”感動。不知是怎樣的教育讓一個還不知世事的孩子有這樣的舉動,面對生死的不畏懼和坦然師叔難能可貴,可是她的在病痛中的不忘濟世救人的舉動更讓我們為之稱讚。在世界上僅僅生活了12年,而這一場短暫生命的最後的告別,不知牽動了多少人的心靈,平凡的善舉,不平凡的告別又開啟了一個愛的未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病魔無時無刻不在關注着我們,但是我們精神的力量是偉大的,連一個這麼弱小的生命都可以用善良美好的心靈去抗拒它,我們還有什麼可懼怕的。

當我們在懷着悲傷想起最美女孩何玥時,更為她的生命能夠和另外兩個生命和二為一二感到驚喜。何玥她走了嗎?沒有,她始終活在我們的心中,她在病痛中燦爛的微笑,她小小的身軀所擁有的博大的胸懷,是留給我們最美好紀念、最大的禮物,所謂離去的重於泰山也是如此了。只是可憐了天下父母心,送走了心愛的女兒,留下了一份感動給我們。

百善孝為先。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去愛,不去孝順,怎麼將他的愛給予其他人呢。在我們出生,在我們年幼時,是父母不怕髒不怕累的沒日沒夜照顧我們,在我們的心裏這是理所當然的。當我們能夠生活自理,能夠養活自己的時候,父母老了,但他們叮囑我們:不必為他們擔心,只管過好我們的生活就好。在他們心中我們永遠是那個長不大需要照顧的孩子,難道只有我們需要照顧嗎?難道父母真的就如他們自己所説不需要照顧嗎?難道他們是銅牆鐵壁嗎?

孝順自古以來都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之一,我們沒有理由不去傳承。他為人師表,更是我們學習孝道的榜樣之一。陳斌強一個平凡的人民教師,在媽媽換了老年痴呆症之後,事無鉅細的照顧着“不懂事”的母親。他完全把母親當成了自己的孩子,一個需要時時刻刻陪伴,需要關懷的孩子。這位為人師表的老師,在他的身邊隨時都有一張作息時間表,但這是一張母親的作息時間表,什麼時候給媽媽餵飯,什麼時候伺候媽媽睡覺,上廁所等等,除了上課,他就是母親的左右手。小時候,一根布帶是母愛,媽媽用它揹着孩子,長大了,這根布帶是兒子的深情,是兒子報答母親養育之恩的見證,用它揹着母親,走了無數山路。

每年《感動中國》節目,我們們坐在電視機前都會接受一次靈魂的洗禮,短短几個小時的時間,心情時而沉重時而激動。典禮過後,我們都會陷入深深的思考,精神的覺悟,榜樣的力量終將激勵我們不斷前行。如果説學雷鋒離我們太遠,那我們可以學習他們,正因為有了他們的熱情,這個世界才變得不再冷漠。其實我們無需偉大,我們只需付出一點責任之心、一點關愛之心、一點感恩之心,回報家人,來回報社會就足夠了。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