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無限的企業學習信息化

來源:文萃谷 2.21W

前景無限的企業學習信息化

企業學習信息化”聽起來也許有點陌生,我把它看為是e-Learning的一個延伸,由於多數人會將e-Learning視為在線學習,我想用一個更好的詞彙來表達在組織中技術對學習的影響和改變。總是沒有更好的詞彙表達出出這個含義,因此就乾脆稱為企業學習信息化。企業學習信息化包含了兩層意思,一個是企業學習,一個是信息化,我在《企業學習信息化白皮書》中將這兩層意思解釋為:

企業學習(Enterprise Learning)是指企業為滿足組織戰略目標以及員工學習與發展需要而構建的學習與知識體系,它是支撐企業學習型組織戰略的核心。企業學習包含了企業內部的學習戰略、教育培訓、知識管理、學習技術、學習文化等眾多學習相關的領域,同時也定義了這些領域之間的關係。較傳統的企業培訓而言,企業學習所包含的學習模式更為寬泛,即包括正式學習也包括了非正式學習,囊括了員工獲取知識和技能的全部方式。

企業學習信息化 是指信息技術在組織學習中所發揮的價值作用以及應用過程。企業學習信息化包括了兩個方面內容:其一,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新的學習方式,包括基於計算機的學習、網絡化學習、移動學習等;其二,信息技術在學習相關事務管理中的應用,包括培訓業務管理、知識資源管理、員工學習與發展管理等方面。

從上述的定義可以看到,企業學習信息化覆蓋面是相當廣泛的。未來,圍繞着這個領域將衍生出一個全新的市場,這個市場的深度和廣度非常之大,圍繞這個市場將會出現從諮詢、培訓、技術到方案提供、內容開發的完整的產業鏈。“企業學習信息化”的前景廣闊,但也並非遙不可及,從近期的相關領域的發展趨勢來看,這個市場正在趨向成熟。

Talent Management(人才管理)觀念的持續深入

Bersin在《Enterprise Learning and Talent Management 2010》報告中,首先一點就提到了企業對人才管理(Talent Management)觀念的.持續深入,TM(人才管理)已經成為企業董事會的核心議題,其實這也不奇怪,誰都可以試着回答這個問題:對於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什麼?如果答案不是“人”,那麼答案就一定是錯的。對國人來説有點奇怪的是Talent Management(人才管理)是個概念嗎?從有組織的那天起不就有人才管理嗎?其實,我個人對,TM(人才管理)也有微詞,這個詞不好,體現不出學習與發展對組織的重要性,不如稱之為TD(人才發展)更好。人才管理也好,人才發展也好,請理解它的內涵:

人才發展是指通過無縫集成的學習、績效與薪酬激勵解決方案來改善員工的能力、知識與技能,從而改善企業績效。人才發展方案可以幫助企業把企業目標與員工團隊緊密相連,從而打造高績效的企業文化。有效的人才開發可以幫助企業簡化工作流程,開展後備人才管理,降低多方面的業務風險。(摘自SumTotal網站)

上面給出的TD(人才發展)的定義很好!:)大家注意了,上面的解釋中“無縫集成”是關鍵!我們的現狀是數不清的觀念、方法、培訓公司、諮詢公司、績效工具、e-Learning公司、知識管理公司….把企業學習這一件事情搞得無比複雜!!!企業學習信息化就是通過一個體系來解決這個爛攤子。既然如Bersin所説,這個話題已經成為董事會的核心議題,相信這個市場為其不遠了。

沒有哪個企業不關注知識管理。問題是,企業搞不清傳統的教育培訓與知識管理之間的關係。一些企業會有專門的知識管理部門來負責知識管理,培訓部門來負責培訓。這是一個過渡,一個組織中不可能出現兩個同時負責“企業學習”的部門。這一點身為知識型企業領頭羊的埃森哲公司已經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榜樣:將知識管理部門與培訓部門合併!是的,企業學習原本就是一件事情。企業學習信息化就是要建立起一個技術體系,把知識管理和教會培訓或者把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統一起來。至於現在市場上看到的知識管理平台或者是e-Learning平台都是過渡產品。

企業學習信息化給服務商帶來的是機會,給企業帶來的是希望,然而,給企業中的教育培訓工作者帶來的卻是“壓力”。如果真如Bersin所提到的那樣,人才管理已經成為董事會的核心議題,那麼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以及教育培訓工作者就必須擴展自己的知識、技能領域,Bersin在報告中提到了這個問題,而且還給出了具體的調研結果和分析建議。調查顯示組織中的教育培訓工作者最欠缺的知識技能是“知識管理”;其次是“信息架構”(Information Architecture);第三位是商業智能/分析(Business Intelligence / Analytics);第四位是新媒體的運用能力;第五位是績效諮詢(Performance Consulting)。為什麼這裏會提到企業教育培訓管理者的技能欠缺問題呢?我覺得真正推動“企業學習信息化”企業中的教育培訓從業者是關鍵因素,僅有企業高層的認同和廠商的推動是遠遠不夠的。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