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學反思15篇

來源:文萃谷 2.06W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那麼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反思15篇

教育教學反思1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施行,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越來越被重視.但是從國中升入高中時,學生的能力已經出現了差距.如果統一的按照一種能力水平去教學,去評價學生,勢必會出現這樣的情況:能力基礎稍差的,接受起來比較困難.而能力基礎較強的學生接受比較快,感覺又太簡單,沒有什麼挑戰性.這樣一來,會形成基礎好的學生能力提不上去,而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會越來越沒有信心.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環節,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在生理髮展和心理特徵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又存在能力差異,導致不同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與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這勢必對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帶來負面影響.導致學生兩級分化非常嚴重.要解決這一矛盾就必須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的原則,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從而使各個層面上的學生成績都有所提高.

分層教學,它是一種教學策略,也是一種教學模式,更是一種教學思想,它強調了“教師的教要適應學生的學,學生是有個性差異的,不能以犧牲一部分人的發展來換取另一部分人的發展,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一份寶貴的可供開發的'教育資源”.它的核心是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體差異,針對學生“最近的發展區”,實行分層推進教學.基礎教育積極推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新世紀人才的客觀要求.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個大轉變,要以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為目標,以促進全面發展為宗旨,以育人為根本,以因材施教為方法.

 一、學生要分層

要想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師首先必須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現狀非常瞭解,這樣才能準確分組.可以通過使用一套難易適中的題目對所教班級進行測驗,然後按照學生的測驗成績進行分組,這裏三組或四組較好,組別過多不好進行調度,組別過少又不能體現分組的意義,所以要適中.當然還要考慮到學生的自尊心是否受到傷寒,在這方面得讓學生感覺是為了他們學習成績好,千萬不能刺激到學生,對心理上有想法的學生要多説教,也可以做出微調.對學生的分層應由老師掌握,不宜對學生公開,防止優生自滿、差生自卑,儘量保護低層次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的分層是動態的,要隨時注意學生層次的變化,鼓勵低層次的學生向高層次發展.

分層教學中的分層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其指導思想是變傳統的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是成績差異的分層,而不是人格的分層.瞭解差異,要對全班學生進行前期調查瞭解,內容包括學生的智能、技能、心理、數學成績、在學校表現、家庭環境等,並對所獲得的數據資料進行綜合分析,分類歸檔.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分成A(好)、B(中)、C(滯後)3個層次,讓教師瞭解每個學生在某一階段所處的層次,在實施分層教學時充分尊重學生,真正使學生處於主體地位,發揮其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當中要尊重學生的需要、興趣和能力,使每個學生在學習數學各項知識的同時,找到自己最喜愛的部分,並可在這部分知識上超出課本最基本的要求,這是符合個性全面發展規律的.

二、授課要分層

學生是教學的主體,課堂教學應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水平和教學目標,對課本內容作相應的調整和組合,在提問過程當中要有層次、有針對的進行提問,注意內容的難度和坡度,以適應各層次學生的水平,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備課要分層

在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根據教材和大綱的要求,以及各層次學生的水平,對各層次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各層次的教學目標,應該是各層次學生通過努力能達到的,這樣才能調動各層次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作用.備課時應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設計好教學內容,課堂提問,技能訓練,應注意層次和梯度.對學生進行分組後,教師在備課時便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層備課,在備課的過程中,對組別不同的同學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必須在備課時體現出來.這樣在實際的教學中才能做到目標明確,不至於使分層教學留於形式.

 四、作業要分層

為了使學生學有所獲,我在對學生實施分層上課後對作業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層次不同的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難度和量上要有所不同,不能一個模式,更不能學生做不了就鄙視、打擊學生,並且在實踐過程中,還可以對學生的組別進行調整,讓學生自己找到自己的位置,在此基礎上加以提高.

五、輔導要分層

在教學中,學生並不是聽了就懂,懂了就會,會了就對,所以課下對學生的輔導是學生鞏固和掌握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在課堂上我對學生實行分層授課後,在課外的輔導方面可以讓學生成績好的輔導成績差的,這樣既能讓學生感到競爭意識,又能在相互合作的基礎上找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好方法,以此來提高各層次上學生的學習成績,另外,教師自己可以對不同的學生進行檢測和幫扶,讓學生感到危機和負擔.分層測驗。

六、測試要分層

課堂技能訓練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應該設計多層次的練習供不同層次學生選擇,題型應由易到難成階梯形.為了檢查學生學習的效果,測驗是用得最多的一種方式.可以採用試題分類的試卷,供學生自己選擇,使不同的學生在考試的過程中都能將自己的水平發揮出來,並在此基礎上若能做出更高層次的題目,則就是一種突破,要好好表揚其進步.

 七、評價要分層

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評價有所區別,對於A層次的學生的點滴進步應採用激勵評價,鼓勵他們努力向高一層次發展,對B、C層次的學生所取得進步應採用競爭評價,高標準,嚴要求,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奮進.

分層次教學是一種符合因材施教原則的教學方法,它能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創造條件,有利於學生數學素質的普遍提高.基礎教育積極推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新世紀人才的客觀要求.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是教育思想要有一個大轉變,要以提高全體國民的素質為目標,以促進全面發展為宗旨,以育人為根本,以因材施教為方法.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學科類課程教學中的問題不解決,活動類課程就不能正常組織,“面向全體”、“促進全面發展”就是一句空話.分層次教學所要解決的問題,正是從最關鍵的環節上,解決“教育目標的短視性”、“教育對象的侷限性”和“教育內容的片面性”,是實施素質教育首先必須解決的一個現實問題.

教育教學反思2

在剛剛過去一學期裏,我校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幫助指導下,在學校全體教職工的齊心努力和團結協作下,崌峪國小教育教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圍繞省級示範學校評估複查授牌工作重心,推行養成教育,增強德育功能;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水平;優化內部管理,推行素質教育;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品位。在抓好學校常規工作的同時,響應上級號召,積極採取有效措施預防“非典”,保證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為了做好今後的工作,現將本學期的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本學期主要是圍繞省級示範學校評估複查授牌工作重心,針對評估時提出的三個問題,全面核實適齡兒童入學情況,確保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進一步加強教師的理論及技能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保證資金投入,進一步完善教學設施的.配置。在常規工作管理中,我們推行養成教育,增強德育功能;強化隊伍建設,提高師資水平;優化內部管理,推行素質教育;改善辦學條件,提升辦學品位。在抓好學校常規工作的同時,積極響應,廣泛動員,採取紮實有效措施預防“非典”,保證了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做到了“常規工作”和“防非”兩不誤。

二、取得成績

1、進一步全面核實適齡兒童入學情況,確保適齡兒童的入學率達到100%,國小升國中率100%,鞏固了“普九”成果。

2、加強了常規工作管理,抓好了學前教育,規範了辦學行為。

3、教學過程管理得到加強,落實了教學環節,強化了質量觀念,樹立了質量意識,加強了畢業班的管理,確保了教學質量居全鎮前列。

4、制定出長遠教師隊伍培訓規劃,提高了教師綜合素質。

5、完成了過去課題的結題工作,申報的新課題通過了評審得以立項。

6、校園文化建設得到完善,進一步綠化、美化、香化了校園。

7、學區的教育信息宣傳工作開端良好,提高了學校的知名度。

8、鞏固好原有的勤工儉學項目,提高了學校的收入,保證了學校辦公經費。

9、學校安全工作得到加強,特別是學校的環境衞生進一步徹底得到清理;加強對師生健康教育,確保“防非”工作的開展,取得了無疫情發生的良好局面。

三、方法措施

(一)推行養成教育,增強德育功能。

思想品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我校立足農村實際,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突出德育地位,拓寬德育渠道,建立德育網絡,增強德育實效性、針對性,狠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1、突出德育地位,建立德育網絡,拓寬德育渠道。一方面形成了以校長負總責,德育領導小組為龍頭,少先隊抓督促,各班抓落實的德育網絡,各科教學有機滲透;利用晨會、講座、黑板報、學習園地、教育櫥窗、文化長廊、新風台、班隊會進行“五愛”、“四有”的愛國主義理想教育,已形成了“誠實、守紀、勤奮、博學”的學風。增添了養成教育新內容,拓寬養成教育新途徑,大力開展有益健康的文娛活動,樹立了良好的學風、班風、校風,使學校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

2、立足農村實際,增強德育實效性、針對性,狠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不斷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培養學生良好的勞動習慣。農村的孩子生在農村,長在農村,沒有良好的勞動習慣,就不能很好的適應農村發展形勢。為此,我們大膽探索,積極實踐,增強勞動意識,培養勞動習慣,讓學生熱愛勞動、尊重勞動,用勞動創造生活。

第二,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針對當前一些青少年不良習慣,我校依據《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和《國小生日常行規範》,狠抓文明禮貌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禮儀習慣。在具體工作中,我們堅持了“四性”:一是建立網絡,堅持一體性;二是榜樣示範,堅持針對性;三是曉理動情,堅持持久性;四是潛移默化,堅持互動性。

第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積一千,累一萬,不如養成個好習慣。” 我們通過調查分析,認為學習成績不理想的大部分學生不是智力原因和教師因素,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針對這種情況,我校着力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激發學習慾望,讓學生想學;減輕課業負擔,讓學生樂學;三是注重方法指導,讓學生會學。

第四,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不會生活,就不會工作”國小生可塑性強,各種習慣極易形成,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使他們終身受益。學校結合國小生的年齡特點和農村實際,確定了生活習慣養成教育三大系列八項內容,從一點一滴抓起,持之一恆,以一貫之,堅持開展了“三小”活動:一是爭當“小大人”活動,自己動手,自理生活,杜絕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產生;二是爭當“小主人”活動,愛護公共財物,愛護學習用品,愛護花卉草木,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學校,照顧好家庭,當好主人翁;三是爭當“小能人”活動,堅持開展“小幫手”、“小巧手”、“小炊事員”、“小服務員”、“小修理員”競賽評比,學習生活知識,掌握生活技能,提高生活能力。

教育教學反思3

在現實生活中,天災和意外傷害往往難以避免,但是如果我們採取合理的預防措施,並加強對學生的防災避險教育,當災害來臨時,是可以把損失降到最小程度的。學生無論是上學、放學、課內、課外、校內、校外,隨時隨地都存在安全問題。在教育地位如此突出的今天,嚴峻的現實警示我們,除了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而安全的成長環境,我們還要培養孩子們自衞、自救的能力。

通過學校校會課和午會課對全體學生進行教育並觀看錄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班會課上,我班經常討論,説一説在家裏曾經發生的事件你是怎樣處理的?大家展開討論設想,如果是你遇到此事你會怎樣?

孩子們討論興奮,積極性很高。我緊抓住這良好的教育時機對孩子們進行引導,教會他們如何一人在家裏進行自我保護的措施。

在家裏的自我保護如下:

(1)發生火情怎麼辦?孩子常常自己一人在家,教育孩子在家裏不能隨便玩火。火柴、打火機不能點着玩兒。用爐火或煤氣灶要按操作規程使用,具體方法一步一步教給孩子。熱飯、燒水要及時去看,怕忘記最好上鬧鐘。家裏應預備一些滅火器材,如滅火器、滅火粉,教孩子如何使用。告訴孩子,一旦發現火情如何用正確方法滅火。及時關閉電源、煤氣灶閥門,同時打開門窗,呼喚鄰居、行人幫助滅火。如家裏或近處有電話,應迅速撥119報警。

(2)發生跑水怎麼辦?家裏跑水也會造成損失。家裏跑水一般有兩個原因,一是水龍頭損壞,一是水管破裂。教育孩子在家裏不能用堅硬的東西砸管子,以防破裂。告訴孩子瞭解家裏水源的'總開關在哪裏,一旦發生跑水情況,先把總開關關閉。如果擰不動,要趕快請鄰居幫忙。等家長回來再找人修理。

(3)發生煤氣泄漏怎麼辦?: 爐火、液化氣和管道煤氣使用不當或管道泄漏都可能導致一氧化碳中毒。每年各地都有慘劇發生,必須高度警惕。教給孩子預防煤氣中毒的常識,特別要教給孩子使用爐火和煤氣灶的方法。屋裏要經常通風換氣,冬天也不例外。一個人在家感到不舒服時,趕快開門開窗,檢查爐火、煤氣灶有什麼問題。及時請鄰居幫助查看,給家長打電話。

(4)發生防盜怎麼辦?孩子一人在家,教育他們如果有人叫門,不能輕易開門,先問清是誰。是至親好友,再開門迎進來。是陌生人或僅僅似曾相識的人,不能開防盜門,應委婉拒絕:“實在對不起,父母不在,請您晚上再來,什麼事情,我可以轉告。”若來人藉口非要進來不可,也不能開門。可以這樣説:“我給爸爸媽媽打個電話,請他馬上回來,麻煩您在外邊等一會兒。”看看來人的反應,居心不良的人會離開。如果來人強行進門,則應大聲呼救。

本學期主要對孩子進行了在家的自我保護措施,進行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很多,平時還應從實際出發,教孩子學會自我保護,絕不是小事一樁。要多給孩子講實例,加深孩子印象,在生活中隨時要進行教育。

教育教學反思4

新課程倡導生成性教學,在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是動態生成的,是充滿變化的,教學過程是師生共同的生命歷程,是不可複製的激情與智慧的綜合生成過程。教學中隨時有可能出現一些意料之外、超越預設、節外生枝的不可預期因素,這就是課堂的生成。“生成”的到來,也許會打亂課堂、擾亂預設,但只要我們應對有方、引導有術,生成就會“為我所用”,課堂就能演繹出更多的“無法預約的精彩”。

在《青春故事》一課的教學中,我根據教材內容設計一個活動,就是要求學生根據英語26個字母的形狀,描會自己眼中的青春。在經過簡短的討論探究之後,同學們開始了踴躍的發言。有人説青春是一個小寫的n,是一扇又一扇的門等待我們用智慧去開啟;有人説青春就是v,是一把錘子,鍥而不捨地來攻克人生一個又一個難題;有人説青春就像z,是一個又一個階梯,等待着我們去攀登;又有人説青春是j,是一把薩克斯樂器,能奏出悦耳、動聽、浪漫的音樂……“我覺得青春就是m,像女生的`胸脯。”突然,一個響亮的聲音語出驚人!同學們鬨堂大笑。我一看,是平時最調皮搗蛋的一個男生。女同學們紅起了臉,男同學們在竊笑……

性——這個中學生最敏感的話題被抬上了桌面。怎麼辦?同學們正等着一場好戲上演!我靈機一動,趕緊予以表揚:“嘿,李某同學還真是個善於聯想的人!我們在上節課聊過我們進入青春期以後,男女同學的身體開始發育,表現出不同的生理特徵,女生身體曲線的變化正是女生第二性徵的表現。但是,老師想知道李某你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聯想呢?”這下輪到李某臉紅了,他撓撓頭皮,一臉尷尬。“因為他好色!”又一個調皮鬼大喊。全班鬨堂大笑。“錯!”我立刻反駁道:“即使李某特別關注女生的生理變化,他也不是好色!難道你們沒有關注過異性的身體變化嗎?難道你們心裏就沒好奇過嗎?”課堂慢慢地安靜下來。“其實當我們邁進青春的大門,當我們的性意識悄悄地覺醒時,我們就會關注身邊的異性。他(她)們對我們來説是神祕的朦朧的,這種神祕感又會促使我們的好奇心膨脹。所以有時候我們可能常常會在背後議論異性同學,對不對?這都符合我們青春期的性心理規律。要是哪位同學從來沒有過關注過異性同學,那才不正常呢!”一場課堂“危機”過去了,我悄悄放下了心。

課堂上最精彩的部分是師生在不可預知的情況下迸發的思維火花,是隨着教學環節的變化流淌出來的教學機智。設計用字母解讀青春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對青春有更為全面的理解和把握,讓他們從關注自己的身心變化提升到一種精神上的追求。而李某同學的這個“意外”恰恰是他關注異性生理變化的體現。於是我抓住這個“意外”,引導學生從青春期的生理變化規律入手,瞭解青春期心理變化規律,並設計了幾個情景,一步一步把他們引導到對青春意義的思考上,不僅正視了這個意外,也解決了學生心理關於青春期的一些疑問,真可謂——化腐朽為神奇!用意外促進課堂生成,以達到預設的教學目標,教師必須用新課程理念來武裝自己。

教育教學反思5

所謂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活動過程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其實質就是理解和實踐的對話。教學反思不是簡單的教學回顧。是一種通過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來促進能力發展的途徑。在新課程標準下,如何進行教學反思?反思的內容與方法怎樣?結合教學實踐,我想談談本人的看法。

一、反思的內容

1、教學理念的反思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要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的基礎上,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為他們今後升學、就業和終身學習創造條件,並使他們具備作為21世紀公民所應有的基本英語素養。”為此,新的課程標準主要提出了六個基本理念,即面向全體學生,注重素質教育;整體設計目標,體現靈活開放;突出學生主體,尊重個體差異;選擇活動途徑,倡導體驗參與;注重過程評價,促進學生髮展;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這六個基本理念體現出新課標的幾個特點:改變了傳統教學大綱中以教為主的原則,樹立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提倡學生體驗參與,倡導發現式學習和培養能力。我們在進行教學反思時首先要拋棄陳舊的應試教學觀,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檢查自己教學中是否遵循了新的教學理念:有沒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有沒有既照顧學生普遍需求又關照到學生個性需要;有沒有注重學生的主體又關注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有沒有在照顧到學生知識習得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又注意學生情感的培養和價值觀的形成。

2、教學目標的反思

《高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高中英語課程的總目標是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英語學習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英語學習的目的,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我們對教學目標反思時,也應該針對新課標的要求,查找自己教學目標的設立是否符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具體表現在:(1)檢查自己有沒有幫助學生明確英語學習目的,幫助學生形成英語學習動力。(2)檢查自己培養學生英語綜合運用能力時是否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五個素養整合發展基礎上。(3)檢查自己有沒有倡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獲得知識和能力。(4)檢查自己有沒有引導學生獲得好的英語學習方法和英語學習策略。

3、教學內容的反思

高中英語課程採取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課程設置模式。必修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英語語言能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靈活多樣的學習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選修課程的目的是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就業選擇、升學深造以及個人的興趣和發展的需要。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內容反思時,有必要明確教材只是教學的工具而不是教學的目標。可以對教材內容取捨的同時,添加自己選編的材料。反思時,回顧教學效果,對有益的嘗試不凡加以總結經驗,為以後備課提供參考,改進自己的教學質量。

4、教學策略的反思

教學策略是指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所採取的方法和手段。所謂“教無定法”,但好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一定是能經取得好的教學質量和效果,能夠受到學生的歡迎的。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應該不斷吸納適應新課標要求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新自己的教學理論。要從以教師為中心的舊教學模式轉變到新的以學生為主體,倡導發現式學習、啟發式引導的教學模式上來。這就要求課堂是師生間、生生間互動的場所。教學策略要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和啟發。教學策略的.反思應該圍繞自己的引導、啟發學生取得的經驗和不足進行,看是否促進了學生自主學習和形成了有效的學習策略。

二、反思的方法

1、內省式反思

內省式反思是指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中的得失進行自我反省,通過寫教學日記和教後備課的方式進行分析和探索。這種反思是常見的,也是教學反思的基本做法。有時不形成文字,教師通過心中思索得失,在下節課糾正不足。

2、交流式反思

交流式反思是指教師通過教師間或者與教師與學生間就教學過程中的得失進行探討和分析,得出經驗和不足,為以後教學做準備。新課標要求教師學會協作,在與同事的交流中獲取更多有益的經驗,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教師間取長補短,資源共享,在新課程改革中有重大意義。

3、學習式反思

學習式反思是指通過對新的教學理論或者專業知識的學習,對照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教學反思。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一日千里,教師在知識經濟時代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及時掌握教學理論的最新成果,更新自己專業知識儲備,做一名研究性、專家性教師。

4、研究式反思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的得失進行分析和研究,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呈現,使自己研究成果系統化。

有位教育名家説:“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寫三年教育反思能成為教育行家。”在新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只要教師結合新課標的要求備好課,課後做好教學反思,我想,一定會有巨大的收穫。

教育教學反思6

讀的訓練是語文教學中最經常、最重要的訓練。“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就是對“讀”書作用的最好解釋。讀的主要形式有朗讀、默讀、背誦等,讀的訓練方法有集體讀、個別讀、引讀、導讀、自由讀、按角色讀等。朗讀有助於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音韻、節奏、格調,體味語言文字的情趣,它是默讀的基礎,默讀能力的培養往往先從朗讀着手。默讀即古人的“目治”,它不受語言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限制,學生的思維活動可以充分展開,有助於學生更好更細地對課文中的字、詞、句、篇進行揣摩品味。背誦是中國學習語文的傳統方法,也是記憶知識有效的方法。多種多樣的讀,使課堂多姿多彩,活躍了學習氣氛,吸引了學生注意力,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語文教學只有藉助讀,才能訓練語言,啟迪思維,開拓聯想,只有藉助於讀才能發展想像力,感知形象,陶冶情趣。

教學中要使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就要指導學生在“讀”上下功夫,要使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教師除了指導學生掌握好音的輕重緩急,調動抑揚頓挫的技巧外,還應指導學生深入文章中的人、事、景、物之間的複雜感情,深刻理解作者表達情感的文字語言藝術形式及所包含的深刻的思想內涵。

加強讀的訓練,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語感。何謂語感?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説:“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隨處留意,得到真實的經驗,對文字語言才會有正確豐富的瞭解力,對於語言文字才會有靈敏的感覺,這種感覺通常叫?語感?。”教學中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挖掘文字語言的深層含義,體會語言的運用之妙,把作者用語言文字敍述、描寫的靜態意境,在讀的聯想中變成一幅幅動態的畫面和課文中的特定環境引起情感共鳴,使課文中的人、事有形象感、主體感,才能讀出“情”,讀出“意”,讀出課文的亮點,起到加深理解,領會課文內容的作用。

第二要激發學生“讀”的熱情。不同的課文運用不同的訓練手段和方法,讓學生受到感染,融入其中,因文動情,因景生情,從而達到以情動情,陶冶學生心靈的作用。如抒情性課文,在讀的'訓練中要加強音調的高低、語氣的緩急和吐字快慢的指導,使學生讀出作者喜怒哀樂的感情,用朗讀來表現作者對祖國山水深切而真摯的愛,對敵人鄙視、憤怒的恨,讀出作者胸中的豪邁和信心。童話課文讀的訓練可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指導學生把握好角色思想狀態、心理情節,通過不同角色的對白,惟妙惟肖地再現童話中的人物形象,激發出學生情感的火花,讓學生在故事中學習,在情趣中思考,有利於學生對深刻道理的理解。

教育教學反思7

教育教學反思週記完成了本週的教學活動,下面就來反思一下這周自己的教學能力。首先是發現的閃光點,

第一點就是認識到了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可以根據這些信息進行教學活動上的調整和改造;

第二點就是活動的連貫程度上,一開始講課的時候發現自己所準備的活動跳躍性太大,學生很難跟上課堂的節奏;到現在可以根據上課期間學生的反應和回答問題的情況隨時調整教學進度;

第三點就是教學活動的生動性,我發現一些優秀的教學案例的老師教學過程整個班級的氛圍都很和諧,並且活動都很生動、接近實際、並且可以成功的吸引學生的興趣,但是在自己的課堂上,課堂氛圍就很沉悶,幾乎沒有學生主動的回答問題,在最近的課件設計以及課堂的安排中,我也嘗試加入了一些學生很感興趣的話題,發現學生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主動發言的人也逐漸多了起來,這一點也有了進步,當然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嘗試與改進。其次是不足之處,

第一點對於課堂上時間的把握程度,在認識學生水平的基礎上,這個問題會有一些進步,但是在講解習題以及語法點的時候,由於學生的水平不同,時間就控制的不好,有時候還會導致拖堂。

第二點就是分層次教學,這個問題是短時間內很需要提高的一個能力,學生的.水平有高有低,對於新知識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都大不相同,如果只是傳統意義上的教學,所有同學都教一樣的知識,可能會導致好的學生學的知識太簡單,基礎知識薄弱的同學理解不了的情況,所以我要加緊對自己這一方面的訓練,在課堂上有意識地分層次的進行教學。最後就是獨立自主性,由於有指導老師的原因,再做完課件後,會有老師進行檢查,有的地方就做的馬馬虎虎,經常發現一些小錯誤。雖然這周有很大的進步,在下面的時間我要爭取自己完成課件,可以直接用於教學活動。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每一天都有一定的收穫,相信在結束的那一天,我也可以看見一個不一樣的自己。

教育教學反思8

《認識人民幣》是本學期的教學內容。人民幣是我國法定的貨幣,在人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幼兒年齡小,缺乏社會經驗,家長單獨讓孩子上超市購物的機會很少,對人民幣只是初步的認識。這節課的教學就是為了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掌握的對100以內數的'認識,進一步認識人民幣,使幼兒在簡單的活動中感知人民幣的面值和人民幣的功能。為了培養幼兒對數學的興趣,使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在這節課的開始時。我以提問的形式,引入課題“認識人民幣”同時也滲透一種德育思想在其中,合理利用零花錢,教育幼兒養成節約的品質。第二環節是讓幼兒區分硬幣和紙幣。第三個環節是讓幼兒認識人民幣的面值。為了完成這一環節,我課前讓幼兒準備了假幣,所以我就讓幼兒拿出樣幣逐一進行辨認,並讓有疑問的幼兒請教同桌。反饋提問幼兒:“你是怎麼知道這些人民幣的面值?”通過幼兒的回答總結出方法。再讓幼兒對手中的樣幣進行分類。最後一個環節是遊戲,加深對人民幣的認識。

在這次活動,課上的很好,完成得還很順利。我思考了許久,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1、在這次活動的時候,我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對於1元的人民幣比較熟悉。當然我也準備了真的人民幣。因為人民幣每人都有一份,所有的幼兒都看的很仔細。

2、在《紙幣找朋友》這個環節上,我是通過讓他們利用自己的學具是多少人民幣,幼兒怎樣拿這麼多錢。

3、《看誰拿得對》這個遊戲,大部分幼兒都能拿正確。

教育教學反思9

在二年級的單元投擲教學中,讓我受益匪淺。由於上課的教學對象是水平一學生,他們自控能力和認知能力都比較差,因此,從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考慮,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圍繞單元投擲教學目標,三節課的主要內容上都做了適當的安排,即:各種方式的投的動作:投準、投遠等。在課的結構設計上,做了精心的規劃,即:激發興趣、身心準備——培養興趣、自創投擲——積極實踐、提煉真知——活躍情趣、滲透教學——驗收評價、創導合作——均衡發展、身心放鬆六個階段,力求較好地體現新課程的創新和改革精神。

一、激起千層浪的導入:導入是課堂教學的熱身活動,教師應努力使其能產生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良好的課堂導入,學生的參與熱情會立即高漲,而且對整堂課都會產生積極影響。在導入過程中,根據國小生的身心特點,採用了富有情趣的'遊戲活動,營造了一個寬鬆、積極、主動的教學環境。簡簡單單的兩片硬紙板、普普通通的舊報紙,學生們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師愉快的做起了準備活動,這一切看起來都是那樣的自然和諧。

二、實踐出真知教學:“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實踐出真知。在國小體育教學中提倡“自主式”教學和提出“研究性學習”的理念,是現今教育改革中的實踐創新。所謂“自主式教學”和“研究性學習”,其內涵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通過親自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的投擲教學偏重於技術要領的傳授,教學過程枯燥無味,投擲形式遠離生活實踐,更難讓學生以此作為健身的方法。在本單元教學中,淡化了投擲技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學習基礎,以投遠為目的進行創新體驗與練習,在學生的實踐中積極提取正確的投擲動作,既提高了投擲能力,又激發了學生參與投擲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實為一舉多得。在本課教學中,學生的多次示範,教師的重點提示,充分營造了濃厚的民主氛圍,實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

三、分層教學關注個體差異:這節課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應用了分層教學法,以不同的投擲起點來挑戰相同的終點,給素質好的學生給予更高的要求,培養學生積極挑戰自我;給相對素質差的學生給予成功的喜悦,享受到學習的樂趣。總體來説,分層教學重視了學生主體參與和教學信息的反饋,引進了平等競爭的激勵機制,使各類學生在練習時都能處於亢奮狀態,既能讓優秀生“吃得飽”,又能讓希望生“吃得好”,還能讓中等生再提高,使學生在求知中感受樂趣。在這節課中,濃縮了許多新體育課程的基本理念,這些基本理念既是對傳統教學思想的挑戰和突破,也有助於改革體育教學模式,作為第一線體育老師的我,還將繼續努力。

教育教學反思10

12月16日,上海專家汪博士來園觀摩區域活動以及進行園本教研。我園全體教師對大班的區域進行了互相觀摩活動。在觀摩當中,我比較注重這些區域角的創設和孩子們玩的全過程。我發現老師們都能根據班級孩子的年齡特點來創設,投放的材料比較豐富,展示出來的作品很精緻很漂亮,幼兒也在參與的過程當中也相當愉快,能夠玩的進去。在這些區域的創設上有好多值得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就大一班的區域活動而言,我也感悟到了很多。從最初的設計,到整改再整改,到最後的活動開展,他們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看着孩子們在活動中認真專注的神情,活潑可愛的表演,那探究的慾望,還有那在區域製作完了作品不捨離去的孩子,擺弄着自己的製作成果。當然在觀摩當中,我也感覺到了一些不足:

1、教師角色的定位要準確把握。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應該做什麼?這是我們必須弄清楚的首要問題。區域活動中教師的支持性指導是有別於集體活動中教師的'主導式指導的。也就是從活動的前到後,從一個引領者變成一個尊重幼兒意願的支持者和推動者。這就要求老師們要關注幼兒探索學習的整個過程,這樣才能充分了解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有利於正確指導和幫助不同層次的孩子。

2、教師介入指導要適宜。幼兒的探索學習需要得到老師的支持、幫助,但這並不意味着教師可以不分情況的隨意提供幫助。我們應該有這樣的理念:只有當幼兒確實因其本身經驗與能力的侷限,致使探索活動難以繼續的時候,才給予一定的支持。所以這就要求老師一定要具有敏鋭地觀察力和判斷力。比如當孩子在很專注、很順利地進行製作活動時,老師最好不要在此時去打擾他,以免中斷孩子的思維、影響孩子的活動。

3、“多給孩子一點空間”是我們大家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在具體指導中,我們會不知不覺地變成一種灌輸。記得汪博士説過:教師自制的教玩具要有創新,還要層層遞增。4、活動區材料層次性不足,不能滿足不同水平幼兒的需要。有的孩子可能已經操作好了這些材料,可是還有幾個孩子並不會操作。這裏就要把材料有層次的投放,否則對前一個孩子來説就沒有吸引力,對後一個沒興趣。

總之,只要我們教師樹立正確的區域活動觀念,把區域活動作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基本活動,不斷開拓活動空間,解放孩子,讓孩子們在玩中求發展,發揮區域活動的實效性,使每個區域真的活起來,相信我們的區域活動會越來越完善,真正達到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目的。

教育教學反思11

時光飛逝,轉眼就到了期中,實習也有一段時間了,漸漸地對上好一節課有了一定的認識。我先從教學設計説起。地理課堂教學能否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教師課前的教學設計異常關鍵。教學設計首先要認真研讀課程標準,明確新課程標準要求的重、難點,領會其思想理念顯得尤為重要。不要受以前的思維束縛,要與時俱進。還應注意學情的分析以及教學三維目標的確定。以上就是教學設計這個環節應多加註意的。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上好地理課也是這樣。良好的導入,能夠引人入勝,激發學習興趣,把同學們的注意力都轉移到教學上,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當然,導入應儘可能貼近生活,這也符合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導入還應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導入環節容易出現的錯誤是牽強附會,為了導入而導入。還有導入的時間不要過長。課堂教學導入要以最少的時間、最快的速度拉近學生與教材、學生與教師的心理距離,使學生儘快進入課堂學習狀態。一堂完整的課不僅應當有引人入勝的開頭,豐滿翔實的展開,還應有發人深省、餘味悠長或知識昇華的結課。課堂接近尾聲的時候一定要對本堂課進行回顧總結,並突出重、難點,有利於學生系統地掌握所學知識,實現知識的昇華與遷移。

對於整個教學,也有很多值得我們注意,並不斷地去實踐。作為一名教師,站在講台上就一定要自信,要有良好的精神風貌,還要樹立良好的'形象,着裝大方,符合規範。另外,不要有小動作,教態自然大方。教學語言要科學性、專業性,儘量使用專業術語,簡潔明瞭。切記口頭語。聲音要洪亮、清晰,有節奏,語氣分明。教學過程要再現知識的學習過程,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關注學生的邏輯起點。突出重、難點。知識點之間的銜接與過渡要自然流暢。教學過程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不斷引導。“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課堂問題的設計也很關鍵。課堂教學提問應避免 “無效提問”,問題的難易程度以及提問的時機也應進行很好的把握,問題要具有啟發性、思考性。並且必要時還要進行導答。提出問題後要留出時間讓同學們思考。另一方面,老師要認真傾聽學生的回答,尊重學生,還要鼓勵學生儘量做出完整的回答。學生回答後要及時做出適當的評價,而不是簡單地説“很好,請坐”。教學中,師生互動的環節要合理有效,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多關注學生,與學生要有一定的眼神交流,別低着頭只顧講課。教學要始終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師只是發揮引導的作用。另外,多媒體課件方面,PPT上文字要精練,忌密密麻麻的全是文字,PPT顏色的搭配要符合學生的色彩習慣,文字與背景的色彩對比度要大,確保文字能清晰可見。

以上是我實習兩個月以來的地理教學反思,我會繼續加油不斷探索,更好地完成教學工作。

教育教學反思12

新時期的美術教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技能技巧訓練,而是一種文化學習,更注重培養人文素養與美術素養,因為在整個人類社會歷史中,美術本來就是一種重要的文化行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達、交流中產生髮展的。美術教育家尹少淳説過;美術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綜合性質的人類活動之一。隨着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美育在培養全方面發展的素質人才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認識美,創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徵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動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於樂的愉悦性,它的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儘管從教也有五六年光景,卻發現要上好一堂高質量的美術課真的很難,下面是我在美術教育教學中的幾點反思。

1.課前的準備要充分

美術課的準備絕不僅僅是教具的準備,它要有更廣泛的內容。比如在《元肖節裏掛彩燈》這一課裏,教具是製作好的各種各樣的手工裝飾品,為了讓課堂更有氛圍,我試着準備了一些《快樂的節日》、《過大年》等一些有節日氣氛的歌曲,這些歌曲在課堂氣氛的烘托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除了有形的課堂資源的準備之外,更要準備的是老師多方面的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藴。這得靠老師長期的知識積累,所以要求我們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充電,才能遊刃有餘的給學生展現我們的魅力,是他們覺得美術課不光是“好玩”。

2.學生的想法要尊重

在教學中,有的學生因輕鬆的教學氣氛而感到興奮,有的學生因教學內容的生動和教學方式的形象直觀而感到愉快,還有學生因課堂給了自己一塊充分表現的天地,為自己完成了美妙的創作而感到陶醉,所以,也經常會有學生冒出與眾不同的、別出心裁的想法,針對這樣的學生,首先要尊重他們這種不尋常的想法,其次要注意引導,來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比如我在上《閃光的名字》時,剛表揚完一位經常不做作業學生的奇思妙想,就有同學舉起了手,大概是得到了老師的賞識,我想這位調皮大王又有什麼新花樣,但是沒想到他提出可不可以用刀、槍等圖形來裝飾自己的名字,我當然認可了他的想法。沒想到,這位同學在進行名字設計時還特別認真。正如偉大的法國哲學家蒙田曾説:“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輸,而是激情的激發”。

3.學習的興趣要保持

在美術教學中,作為教師常常感到,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太難,但要使學生的學習興趣長久保持下去卻很困難。有一句名言這樣説:“蹲下來看孩子”,教師要蹲下來和學生保持一樣的高度,才能真正尊重、理解學生,恰如其分地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幫助,才能真正發自內心地為他們的每一個進步發出由衷的讚歎,學生的學習才可能是自主而快樂的,教學反思《我的美術教育教學反思》。一件好的'美術作品,一次成功的作品展覽,一次精到的示範,一個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導入,一句鼓勵的話,都可以引起學生對美術教學的短暫關注和學習激情,想要這種學習興趣長久保持,需要我們從符合學生年齡特徵和認知習慣對教學內容重新組織,加強學生對課程的認同感,通過長久而不間斷的鼓勵、誘導,才有可能使學生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濃厚興趣,並能長久的保持下去。

4.課堂的組織要別緻

課堂教學的有組織性是上好課的保證,這是大多數教師認可的原則。但相對於美術課而言,有些類型的美術課往往不需要孩子規規矩矩端端正正地作業,比如一些手工課,需要幾個孩子合作完成,小朋友湊在一起難免會各抒己見,不會像成人那樣有剋制力,這樣勢必造成紀律不好。還有一些繪畫課為了更好地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加入了遊戲、舞蹈等活潑的形式,課堂也會顯得雜亂,問題是這樣形式上的“亂”並非無效。國外的老師在上美術課時不需要孩子坐得端端正正,他們給孩子足夠的空間創作,可以畫在桌子上,可以“亂塗亂畫”。德國紐倫堡丟勒中學的謝爾先生曾説,在丟勒中學,學生作畫時可以戴耳機聽音樂,邊聽自己喜歡的音樂邊作畫。我想這在國內肯定是禁止的。學校要求課堂必須有秩序,但一味的整齊往往會抹殺孩子的個性,限制孩子的創造性。怎樣兼顧呢?那要求教師在組織教學上的收放自如,既不放縱,也不壓制。例如:可以採用開放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走向自然、走向社會,投身於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園、田野、村莊等作為學習美術的大課堂,在大自然中學美術,感受生活中的紅、黃、藍。如手工製作課不妨帶領學生去放飛風箏,去迎風玩一玩小風車,用製作的彩鏈、掛飾、窗花美化周圍的環境;結合繪畫課,可自辦一個課堂小畫展,組織學生參觀發言,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學生生活相結合的能力。4.作業的評價要講究

有時候,大人在看孩子的畫時,往往搖頭責備:“畫的是什麼呀,亂七八糟!”殊不知,兒童繪畫貴在無序、天然童真,去雕飾的浪漫稚拙,而且個性鮮明,想象力豐富。有的孩子喜歡色彩,有的孩子畫畫喜歡用線條。還有的孩子只喜歡畫抽象的形狀。所以對於兒童畫的批改、評價應該有多重的標準,要善於發現兒童畫中閃光的東西,不要侷限在形打得準不準,畫得像不像,色彩原理對不對。

美術作業如果在課堂進行的,教師在巡視時要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指點。對學生的好的作業,要及時的給予表揚,對繪畫構圖有創意的學生給予肯定,或者直接展示好的作業,這對提高學生的興趣起到一定的幫助,因為對於一般的同學來説能起到引導的作業,那麼對於還在猶豫或者束手無策的學生來説能夠起到參考的依據,有時同學的創意可能老師也是無法想到的。

5.教師的素質要提升

作為一名美術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才能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新課標指出:美術課是對人的發展起促進作用的,對人的全面發展有幫助的,它在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方面有着獨特的作用。美術是一門包容性非常廣泛的學科。它要求教師的知識面要廣,要涉及多方面的領域。同時要富於創設情境,培養審美意識。教師是創設情境的主導者和調節控者,通過設置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感知對美術內容儘快瞭解,產生探究慾望。明確學習的目標,培養審美意識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徵、知識、社會環境、自然環境等方面出發引導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理解自己所學習的內容。以此形成自己的審美個性。

綜上所述,美術課要想上好,還真不是那麼容易,課前的精心準備,課堂的情景創設、環節安排、個性輔導、多樣評價以及課後的反思等等一樣都不可少,都需要美術老師下功夫來思考、推敲。但不管多難,我想我能克服,我要不斷地通過美術教學活動去喚醒他們對生活的感受,引導他們用基礎的藝術形式去表現他們內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審美能力,到達認識、操作、情感、創造的整合的道路中。

當然,在美術教育教學中我還有很多的不足,所以下定決心要在以後的教學過程中,除了會不斷提高自己的美術素質以外,還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方法,上好每一堂美術課。讓學生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技法,培養學生具有一定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構圖能力和辨別、調色能力的同時,努力為學生創造一個輕鬆愉快,有趣味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消除學生心中的心理障礙,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負擔,上美術課更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樂。

教育教學反思13

背景: 最新的課改向我們體育教師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中樹立新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在新的歷史時期,隨着社會和家庭對獨生子女的不斷“關愛”,行為孤獨不合羣的學生越來越多,他們因不合羣被同學嘲笑、冷落,而這些學生又因為怕同學嘲笑冷落,久而久之,便疏遠了集體體育活動,成了體育課上受冷落的旁觀者,也導致心理、行為的惡性循環。如何使這些同學像其他學生一樣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並獲得樂趣,是我們每個體育教師的職責和追求目標,也是新課改向我們提出的基本要求。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實踐,我感悟到只要教師努力去關愛這些特殊學生,這個目標是一定能夠實現的。

實例: 剛給八年級(3)班上體育課不久,課堂上便發現該班女生張揚,不願和同學們一塊活動,做練習時總是往後溜,平時測驗成績也比較差。課後我找到他,問他為什麼上課不積極活動?開始他不説,在我的啟發下,他才説:“其實我很喜歡體育活動的,可我不願和他們玩,而且做起動作來又不好看,同學們會笑話我,所以就不想動了”。根據他的想法,我誘導説:你看大家在一起活動的多開心、如果你也去參加的話同學們一定會歡迎你的。況且不管誰在學習新動作時,都不可能做得很好,再説對於你,重要的是參與、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練習的次數多了,動作也就好看了。老師相信你,你一定會戰勝自我,找到體育活動的樂趣。”在後來的活動中我認真尋找該生的閃光點。不久在上籃球課時我便發現韓鵬程同學投籃不錯,動作輕鬆自如、而且命中率高,他顯得很快活、自信。這使許多同學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眼光。於是在當時的體育課上,我及時表揚了她,並要求其他同學多向他學習,共同探討投籃的技巧。同學們也報之以熱烈的掌聲,紛紛向他詢問起來。老師的表揚,同學的鼓勵給張揚裝上了自信的翅膀。這天的體育課他上得很投入,與同學合作的也很愉快。結束後,韓鵬程主動對我説:“老師,是您和同學給了我信心和勇氣。”我便對他説:“在課堂上只要主動參與、和大家一起積極練習,就一定能獲得快樂,獲得成功。”在以後的體育課上,韓鵬程不合羣的習慣漸漸消除,他不再往後退了,而是融入到集體的快樂之中,不懂不會的主動請教,反覆練習。同學們覺得他變了,與他合作、交流的人越來越多。同時課堂上我也留心觀察他,有時提醒他一下,有時帶他一下,有時和他一塊練習。對於特別難的動作降低動作標準和動作要求,讓他盡力去完成。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的體育成績在原有基礎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原因分析: 這類學生有自卑感,缺少自信,往往選擇獨來獨往。

解決方法: 為這類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有意創造機會,使他能充分表現出他的閃光點,得到其他同學的認可後,他就會有快樂、自信心大增,自願融入集體活動中。

反思: 課堂上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思想、精神、和參與度;對有異常的學生想方設法找到原因,創設條件幫助學生改變現狀;讓每個學生在體育課上都融入集體活動中,達到新課程要求。

從教三年,“快樂體育”、“終身體育”、““以人為本”、“健康體育”的理念,逐個滲透到我的教學思想。幾種理念孰輕孰重,曾經令我迷惑。從學生的角度看,學習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和項目,更樂意接受,枯燥的田徑不學。從教師的角度看,挑自己拿手的項目教,危險的單、雙槓、足球等項目少教,最好不教,避免麻煩。這樣,嬌生慣養的學生已失去了吃苦耐勞的意志,健康的個體在體育能力的方面有着很大的缺陷。因而如何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就成了我教學的目標。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能力的培養是體育素質教育的要求。從以往乃至當前中學生體育能力,不難看出中學體育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在體育教學的教材、教法、組織形式等方面,基本上沿襲命令式、模仿式、檢查式的傳統教育模式。嚴重忽視對體育意識、興趣愛好以及獨立自主鍛鍊能力與習慣的培養。熱衷於片面追求競技體育成績,或過分強調“達標”及國中升學考試的體育項目檢測,導致了本來是學校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手段的體育,反而成為應試教育的附庸。

體育能力培養是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

1、能力是知識、技能、智力在一定教學條件和實踐途徑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綜合心理特徵。體育能力則是一個人的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素質和體驗等諸因素的綜合能力,並在參與具體體育活動中可體現出來的各種鍛鍊方法和健身手段。根據中學生年齡特點,體育能力的培養必須建立在教師鑽研教材的基礎上,使教學和方法服從於目標,服務於目標,教學手段上注重誘導、激發與調節、控制,在不斷改進和革新中做到多樣化、生動活潑、富有情趣。激發學生內在力,使自覺參與主動投入,在主動參與中體驗成功、感受喜悦,促使能力的形成,鞏固並發展。

2、現代教育強調終身教育,終身體育作為一種新思想,是受終身教育思想的影響,隨着體育功能、社會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觀念、行為的變化而產生的。當代社會人們對體育需求的日益高漲,科學鍛鍊、終身受益,已形成一股育社會體育的新潮流。學校體育應以終身體育為主線,以學生終身受益為出發點,着眼未來,奠定終身體育的基礎。根據終身體育的思想和學校體育現狀,強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是現代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

3、重視學生體育能力的培養,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作為學校體育工作的基本任務和體育教學的目標之一,也就是將學生的個人行為納入終身體育行為方式,拓寬了學校體育培養目標的內涵,在培養學生個體行為的基礎上發展體育特長,使學生掌握體育鍛煉的知識技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養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習慣,有利於促進全民健身活動的普及與提高。

教育教學反思14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我和孩子們在一起已經生活了幾個月,常規教育對於小班來説尤為重要。因為他可以幫助孩子早日適應大班的環境和生活,使班級形成良好的秩序。而且孩子常規的好壞還直接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

就我們大班來説,常規教育主要是衞生習慣,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的培養等,我們的目的是幫助孩子在集體生活中有秩序的生活,發展幼兒的自理和自控能力。但是在實踐中有的教師卻異化了常規教育的目的,在吃飯時老師要求要保持安靜,不剩飯,不灑飯,所以有些老師會強迫孩子吃下所有的飯菜,雖然孩子是吃完了,但是有些孩子是在不高興的情況下吃完的,這對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在午睡時,孩子們個體差異都很大,有些孩子很難入睡,但是為了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即使你在牀上翻來覆去也必須都躺在牀上,而且有些老師為了營造安靜有序的教學環境,不許孩子在活動室大聲講話,甚至不許發出一點響聲,所以有些幼兒有時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該做什麼和不該做什麼。我認為,孩子就是就是孩子,都是活潑好動的,是不可能象大人一樣安安靜靜的。

大班雖然有它的規章制度,但我們時時刻刻都要做一個有心人,要靈活機動對待身邊的每一件事,例如,有些孩子不肯睡覺,如果換一種方式,給孩子講個故事,或者讀一首兒歌,其實很多孩子都喜歡在故事中入睡,我的孩子就是這樣,在進餐時,孩子們大多都不會主動,但是我們不能強迫,要讓孩子們變被動為主動,我的孩子也不會主動吃飯,但是我利用她喜歡美羊羊來鼓勵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孩子們的喜好,有的孩子喜歡看喜洋洋與灰太狼,那麼,你就可以説,這個菜是喜洋洋最喜歡吃的,你吃了一定象喜洋洋一樣勇敢,我想這樣的.效果一定比威逼強得多吧!有的孩子喜歡亂丟玩具,我們可以引導孩子:玩具怎麼哭了啊?誰願意來幫它啊?等等,其實很多老師都可以做到,但是我們的老師普遍都存在着一種惰性,不想也不願意這麼做,這樣多麻煩呀,還不如吼幾句算了。

那麼究竟什麼樣的常規是真正有利於幼兒的呢?其實這是一個值得大家都反思及深思的問題,我個人認為:首先要有一顆愛孩子的心,我們的孩子每天都是在老師的明確指示下,進行各種常規,那麼假如是我的孩子,我一定不會用強制手段,我一定會用一種平等的方式來對待他,所以我們老師時時刻刻都要有這樣一種想法:假如是我的孩子!其次,孩子的模仿性強,老師為人師表,言行舉止,行為習慣,都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老師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時時處處規範自己的言行舉止,行為習慣,時時刻刻都做好孩子的表率,然後,老師時時刻刻都要做一個有心人,把握好教育的度,不要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也不要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

教育教學反思15

課堂教學是一門藝術。任何一堂數學課,當你課後反思的時候,總會覺得有一些不足,留有不同程度的遺憾。而教學藝術水平正是在解決不足和遺憾的過程中得到了提升。因此筆者以為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幾種意識的加強,相信只要有不懈的努力,業務水平一定會不斷提高,數學課程改革也一定能夠結出豐碩的果實。

一、應用意識的加強

數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數學的應用已經滲透到社會的方方面面。但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很少講知識的來源和實際應用,學生的應用意識淡薄。即使是應用題教學,也缺少了“應用味”。絕大多數都是湊好數據編好題型直接塞給學生的。學生做了千百道應用題,還是隻會按類型解題,不懂得怎麼應用。既不知道數據從哪裏來,又不知道解決某個問題需要哪些數據、怎樣獲得數據。絕大多數學生只在考試時感覺到數學有用,而走出教室,離開考場,幾乎感覺不到數學的存在。在課堂教學中必須積極倡導應用意識,根據教育目標,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有目的地培養一種應用數學的慾望和意識,儘可能地讓學生了解數學來源於生產和生活實踐,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特別強調,數學在實際中的應用,培養學生自覺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創新意識的加強

創新意識是創新的慾望和信念,其核心是自我批判得意識,不受固有思維模式的束縛,勇於立新。創造性的設計教學,使教學過程更加優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課堂教學設計中的創新主要包括:

(1)教學內容組織的創新。例如,對教材內容的解構與重組;對概念、命題賦予不同的現實模型和不同的數學模型;對例題、習題的改造與擴充等,均是在原有基礎上的創新。

(2)教學模式構建的創新。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合理的選擇教學模式,更應該注意綜合一些教學模式,創建一些新的教學模式。

(3)教學組織形式的創新。

(4)教育技術的創新。主要是多媒體的合理組合,課件製作更富創意等。

三、主體意識的加強

“主體性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當今世界許多國家教育改革的趨勢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更要注意發展學生的主體性。課堂教學必須倡導鮮明的主題意識,讓教師充分認識到: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場所,而不僅僅是自己施展才華的舞台;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和獲取知識的能力的培養。而要關注學生在45分鐘裏的變化和發展。

四、效率意識和訓練意識的加強

優化課堂教學過程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一節課只有45分鐘,要完成教學目標,又要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新的收穫,教師就必須具有效率意識。另一方面,學數學離不開解題。特別是對數學的基礎知識,不僅要求要形成一定的技能,還要在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方面達到一定的要求,這些離開必要的訓練是不行的。所以要真正提高課堂效率,必須有訓練意識。

五、反思意識的加強

反思是立足於自我之外的批判的考察自己的'行動及情景的能力。反思意識是教師自覺產生對自己的活動目的、活動計劃、活動策略、活動過程及活動評價的反思慾望和信念。反思不是單純的事後行為,還包括事前和過程中的反思。首先,要對教學目的進行反思。數學知識的建構、數學技能的形成、數學能力的發展、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數學知識產生的過程體驗等,都是數學教學的目的。因此,在教學設計中要認真分析教學內容,確定多個教學目的,有的是主要目的,有的是次要目的;有的是直接目的,有的是間接目的,設計時要統籌把握。其次,要對數學程序的設計及教學策略的選擇進行反思。反思知識展示的順序是否合理;選擇的教學策略是否恰當;例題與習題的搭配是否符合教學目的的要求;採用的媒體是否真正發揮輔助教學的作用;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教學程序。為什麼要選擇這樣的教學策略等等。第三,教學實施後的反思。主要是對教學效果及評價的反思。如何改進教學設計的反思。

六、合作意識的加強

實施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課堂教學,是應該有學生積極參與的,不斷有新見解、新思維孕育產生的生機勃勃的教育,而合作學習正好為學生創建了獨立學習和相互研討的平台,在合作學習中最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積極性,開動創造思維,使認識昇華。

首先,營造課堂上良好的合作氛圍。在合作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不是服從與被服從的關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當然不民主的環境下,創造力也有表現,那僅是限於少數,而且不能充分發揮其天才,如果要大量開發人的創造力,只有民主才能辦到,只有民主的目的,民主的辦法才能完成這樣的大事。”教師應發揚民主,在分析問題、討論問題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質疑,提出看法,使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解放感”、“輕鬆感”,這樣才能有利於學生在課堂上大膽提出問題,暢所欲言,集思廣益,逐步形成寬鬆民主的課堂氣氛,為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成功合作學習,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在合作教學中,教師對教材處理和教學設計是否符合學生實際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影響課堂合作的氣氛和效果。如設計學習問題坡度太陡,知識過於複雜、難度高,學生接受不了,無法合作學習。因此,教師對教材的處理和教學問題的設計應難度適中,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分散難點。使學生在每一節課的學習中,有一定的坡度和難度,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其次,展示合作過程的魅力,品位成功的喜悦。教學合作過程是師生共同參與、合作、交流、探究的過程,其間充滿無窮的魅力。如教師引導: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引導的內容不僅包括思維和方法,同時也包括價值觀和做人,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啟迪:當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告訴他的方向,而是引導他怎麼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為一種激勵:當學生登山畏懼的時候,教師不是拖着他走,而是喚起他內在的精神動力,鼓舞他不斷攀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一個成功的“導演”,發揮自己在課堂上的“導學”與“解惑”作用。這樣,課堂上的學生就處於一種主動學習的狀態,經歷困惑、喜悦、失敗、成功多種情感體驗,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合作中品位成功的喜悦。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