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錦集9篇

來源:文萃谷 1.95W

時光在流逝,從不停歇,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是時候寫一份詳細的計劃了。可是到底什麼樣的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錦集9篇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1

一、指導思想 :

本學期繼續以《數學新課程標準》為指導,進一步確立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堅定不移地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探索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心的素質教育,轉變教研工作的理念,改進教研方法,積極探索新課程背景下的國小數學教學新思路。

二、工作重點

1.加強學習,提高教師素質

(1)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學習。

(2)組織教師業務學習,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2.加強教師新課程培訓,確立新理念

(1)數學課程理念:突出體現基礎性、普及性和發展性。

(2)數學學科理念:數學有助於學生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的發展。

(3)數學學習理念: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

(4)數學教學活動理念: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

(5)數學評價理念: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關注學習水平。更要關注學習中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

(6)現代信息技術理念:運用它們,使學生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數學活動中。

3、定期(雙週二下午)開展科組活動,集體評課,備課,聽課、互相交流學習教學經驗。

4.加強課堂教學研究,改進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領會教材編者的意圖,創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據新課標理念,重新組合,體現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繫。

(2)改進課堂教學,努力體現新理念。課堂是學生煥發活力的地方,教學中要以學生為主體,放手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5.加強教研組建設,正常開展課題研究和教研活動

(1)開設教研課,組織青年教師和骨幹教師上示範課,認真聽課和評課。要求全體數學教研組成員多學習、多探討、多交流、多反思、多總結。

(2)做好教師工作規範檢查,每月進行一次重點項目檢查。

(3)、落實“教學檔案”的實施,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本學期將對學生進行口算達標查測試,及數學應用能力(以實際動手操作的形式)評比,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主要工作安排:

九月:

1數學組各教師在開學第一週制定學科教學計劃,制定教研計劃。

2 制定備課、課堂、作業批改等操作標準,組織學習教學常規。

3、各組員安排出自已研討課的時間。

4、檢查開學初佈置的兩週備課教案。

十月:

1、教學常規檢查。

2、對新教師瞭解性聽課

3、各年級口算競賽。

十一月:

1、各科組教研活動(圍繞教學檔案和常規課規範展開,課堂一般的程序,如何準確分析出學情,怎樣的措施效果更好,怎樣分層次由淺入深上課,佈置作業,考測等等)、集體備課。

2、階段性學生學習情況分析,修改教學計劃。

3、常規檢查。

4、月中期會考試。期會考試學情分析,前半學期教學問題研討。

十二月:

1、各科組教研活動、集體備課。

2、階段性學生學習情數學應用能力況分析,修改教學計劃。

3、各年級根據教材,進行數學應用能力(以實際動手操作的形式)評比。)

xxx年一月:

1、寫好科複習計劃、總結,上交有關資料,資料(計劃、總結、教學檔案等)歸檔工作。

2、準備期末考試。

3、備課、作業批改常規檢查。

4、期末測試及質量分析。

5、教師教學工作總查、考核。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單元教材劃分為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兩節,包括下面一些內容: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

表內除法是學生學習除法的開始,它是今後學習除法的基礎。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是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本單元教學的難點是: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 “除法的初步認識”內容編排,分兩個層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實例和活動情境,讓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第二,在建立“平均分”概念的基礎上引出除法運算,説明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遵循由易到難的原則,教材對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編排,按被除數從小到大的順序分成兩段。第一段,被除數不超過12。第二段,被除數不超過36。

3.本單元的解決問題是結合除法計算出現的。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係。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三、教學建議

1.讓學生充分參與“平均分”的實踐活動。

除法概念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所理解。教學時,要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獲得較多的感性認識。

2.設置情境或通過直觀讓學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關係。

教學用乘法口訣求商,關鍵是讓學生了解乘除法的關係。教學時,要設置情境或通過直觀,使學生初步理解乘除法的關係。

3.合理組織練習,使學生達到“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教學目標。

這裏的合理組織練習,強調要做到以下幾點。

(1)為學生提供必需的練習內容。

(2)適當加大課堂練習密度。

(3)練習形式要多樣化。

4.重視創設解決問題的情境。

本單元教學,應讓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或用學生身邊的實例),為學生創設發現數學問題的情境,使學生獲得從數學角度提出問題的機會。對於提出的需要用新知識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方法。

四、教時分配

本單元可用13課時進行教學。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3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略。

教學內容:

有餘數的除法,混合運算和兩步計算的應用題,萬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千克的初步認識,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時、分、秒。這冊教材的一個重點是萬以內的數的讀法和寫法。本冊中認數的範圍擴大到四位。這是學習讀、寫多位數的基礎。另一個重點是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口算的範圍擴大到兩位數加、減兩位數和整十、整百、整千的口算加、減法。教學三、四位數的筆算加、減法

教學措施:

1、加強學生的口算能力。採取課前速算、聽算、對手互考等形式。

2、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形式多樣的練習和遊戲。

3、充分利用學具,讓學生充分理解所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4、聯繫學生生活實際,理解所學內容。例如:時分秒的認識。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在平時的生活中多用多練,體現了數學來源於生活的道理。

5、增加實踐活動,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

6、結合本冊的數學知識,加強能力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1)教學數的讀、寫,利用利用計數器和數位表,總結概括出法則。

(2)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利用口算,讓學生尋求不同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思維的靈活性。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4

新學期的工作已經開始了,展望本學期,為了更好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發揚優點,彌補不足,現對本學期的教學工作擬定如下計劃:

一、學生學情分析:

一學期下來,兩班學生在數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方面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標準,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但是還有部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尚缺少主動與同學交流的習慣。因此在本學期的教學中我還會繼續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探尋良好的學習方法,採用各種激勵機制,讓孩子迎頭趕上。

二、教材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冊教材包括: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四則運算,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三角形,觀察物體,圖形的運動,平均數與條形統計圖,數學廣角和數學綜合運用活動等。

(二)教學目的要求。

1、理解小數的意義和性質,體會小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發展數感,掌握小數點位置移動引起小數大小變化的規律,掌握小數的加法和減法。

2、理解四則運算的意義,掌握四則運算中每種運算各部分間的關係,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運算定律,會應用它們進行一些簡便運算,進一步提高運算能力。

3、認識三角形的特性,會根據三角形角的特點給三角形分類,知道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於第三邊以及三角形的內角和是180°。

4、能辨認從不同方位看到的物體或幾何體的形狀圖;能在方格紙上補全一個軸對稱圖形;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的圖形沿水平方向或垂直方向平移。

5、瞭解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結果是整數);認識不同形式的條形統計圖,初步學會簡單的數據分析,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6、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假設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數學的魅力。形成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的意識,初步形成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7、經歷從實際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小數的意義與性質,小數的加法和減法,運算定律與簡便計算,以及三角形是本冊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

三、教學措施。

1、本學期,我將繼續認真擔負本職工作,備好每一節課並針對班級情況有的放矢的開展教學工作。對學生的評價力求講究策略,讓學生“在鼓勵中發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受到愛的薰陶,情的感染,保證學生健康地成長。

2、認真對待本學期自己所選單元的教材解讀工作,備好單元中的每一節課,再積極與同組老師交流,並進行及時反思,真正領會教學設計意圖,提高駕御課堂的能力,提高教與學的效益。

3、本學期繼續進行學校《走進生本,使學生學會學習》的課題研究,在教學中注意採用開放式教學,在課堂上組織開展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堂上注意學生課堂習慣的培養,包括坐姿、寫字姿勢和學具擺放。

4、增強數學實踐活動,讓學生認識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關係,使學生感到生活中時時處處有數學,用數學的實際意義來誘發和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運用“遷移”法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5、培養學生估測、估算的意識,重視培養學生的估測、估算能力。

6、後進生的轉化工作用“放大鏡”全面細緻觀察,如果發現其閃光點,就因勢利導,當眾表揚,充分發揮其能力,使他感到集體的温暖,激發他們的興趣,鼓舞他們的士氣。另外除了對後進生進行一般的課外指導外,還需為他們組建“結對子”小組,使他們漸漸地對學習產生興趣,樹立自信心,逐漸養成自己愛學習的好習慣。

7、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四、業務學習

作為年輕教師,我要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利用業餘時間,每天保證至少半小時的讀書時間,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在讀書中成長,提高自己運用科學觀點看待問題的能力。與此同時,根據自己的理解和教學工作的經驗撰寫經驗性文章,藉此使自己不斷成長。

總之,在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地踏踏實實工作,向同組老師學習,積累教學經驗,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提高。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5

一、情況分析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班學生27名,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後,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着一定的興趣,樂於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這些學生,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並逐步引導的思維的樂趣、成功體驗所獲得的樂趣中。

(二)教材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

位置、20以內退位減法、圖形的拼組、100以內的數、認識人民幣、100以內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一)、認識時間,找規律,統計,數學實踐活動。

二、本學期教學的指導思想

1、重視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具體情景,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知識。

2、增加聯繫實際的內容,為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3、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

4、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5、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適當改進評價學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學生課堂發言的“奇思妙語錄”等。

三、本學期教學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識和技能方面

1、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十位上的數表示的意義,能夠熟練掌握100以內數,會讀寫100以內數。掌握100以內數的組成、順序和大小,會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並會進行簡單的估計和交流。

2、熟練計算20以內的退位減法。會計算100以內兩位數加,減一位數和整十數,會用加、減法計算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愛護人民幣。4、會讀、寫幾時幾分,知道1時=60分,知道珍惜時間。

(二)、數學思考方面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數學信息作出解釋,並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係、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的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三)、解決問題方面

1、經歷從生活中發現並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瞭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學合作解決問題的經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參與生動、直觀的教學活動。

2、在他人的鼓勵和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信心。

3、經歷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導下,能夠發現數學活動中的錯誤,並及時改正。

5、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6、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四、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20以內的退位減法和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

教學難點:10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以及數學思維的訓練。

五、本學期提高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遊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於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於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

3、佈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繫,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6

指導思想:數學是人們對客觀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畫、逐漸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論,並進行廣泛應用的過程。20世紀中葉以來,數學自身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與計算機的結合,使得數學在研究領域、研究方式和應用範圍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數學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探求客觀世界的規律,並對現代社會中大量紛繁複雜的信息作出恰當的選擇與判斷,同時為人們交流信息提供了一種有效、簡捷的手段。數學作為一種普遍適用的技術,有助於人們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數學模型,進而解決問題,直接為社會創造價值。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一、 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全班共有學生39人,大部分學生對數學有上進心,但接受能力還有待提高,學習態度還需不斷端正。有部分學生自覺性不夠,不能及時完成作業等,對於學習數學有一定困難。所以在新的學期裏,在端正學生學習態度的同時,應加強培養他們的各種學習數學的能力,以提高成績。

二、 教材分析

1.“簡單的統計(一)” 統計是數學的一個重要分支。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統計的應用範圍日益廣泛。在工農業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我們需要不斷地總結和改進工作,然而僅憑經驗和感覺是不能把握事物的發展的。我們還經常需要通過數量的分析來評價事物的發展情況,並從中發現規律,指導以後的工作。統計工作就是把工作中有關的大量數據收集起來,經過整理、計算和分析比較,來發現事物內部的規律,來研究和評價事物的發展情況。本單元教學收集原始數據和分類整理的方法,編制和分析各種統計表的方法。最後,教學求較複雜的求平均數的方法。將來在第十二冊中還要進一步教學統計表和統計圖等知識。

2. 長方體和正方體學生在低年級初步認識了一些簡單的立體幾何圖形,已經能夠識別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體。在前面幾冊教材中還學習了一些平面幾何圖形的特徵,以及它們的周長和麪積的計算。本單元教材是在此基礎上教學的。這是學生比較深入地研究立體幾圖形的開始。由研究平面圖形擴展到研究立體圖形,是學生髮展空間觀念的一次飛躍。長方體和正方體是最基本的立體幾何圖形。通過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可以是學生對自己周圍的空間和空間中的物體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是進一步學習其他立體幾何圖形的基礎。另外,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計算,也是學生形成體積的'概念、掌握體積的計量單位和計算各種幾何形體體積的基礎。

3. 約數和倍數本單元教材是在學生學過整數的四則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以後學習約分、通分、分數四則運算的基礎。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獲得一些有關整數的知識,即數論中最初步的知識,還為學生到中學學習因式分解做些準備,使學生加深對整數的認識,還有助於發展他們的抽象思維。本單元教材概念較多,內容比較抽象。重點是求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由於目前在實際教學中奎遜耐彩條的運用並不是很廣泛,根據教學反饋的情況來看,用圖解的方式也完全可以使學生理解分解質因數的原理,奎遜耐彩條在此的作用並不十分顯著。因此,此次修訂把利用奎遜耐彩條來分解質因數的有關內容刪去了。但是在講約數、倍數、最大公約數等內容時,仍保留奎遜耐彩條的形式,幫助學生藉助直觀進行理解。

4.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這部份內容是在學生對分數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掌握了約數和倍數、最大公約數和最小公倍數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本單元是學生系統學習分數的開始。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的意義和性質,為今後學習分數四則運算和解答分數運用題打好基礎。本單元是分數教學的重點,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分數的加法和減法”單元中的“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但是,我們認為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仍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需要讓學生掌握,故把這部分內容移至本單元。

5.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掌握了整、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及其計算法則,分數的意義和性質,以及在第七冊學過的簡單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計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

(1)根據《大綱(試用修訂版)》的要求,刪去“同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異分母的帶分數加、減法”、“分數、小數加減混合運算”三部分內容(“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移至上一單元),並對有關例題和練習題中的數據進行修改。

(2)刪去“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中的“連加、連減”內容及相關練習題。

6. 增加“數學實踐活動”。高年級的數學實踐活動逐步轉向培養學生初步的課題研究能力。本冊教材中的兩個數學實踐活動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

(1)你喜歡什麼電視節目?這個活動通過讓學生了解周圍的人喜歡什麼電視節目,初步體會到用收集、整理信息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瞭解某些具有傾向性的現象,例如,男生比女生更喜歡體育節目,家長比學生更喜歡新聞節目,等等。在這個活動中,首先要使學生通過調查,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其次,要讓學生學會對收集到的信息進行整理,並從統計的結果中獲得儘可能多的信息。第三,要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提高數學交流的能力。

(2)數字與編碼這個活動主要由三部分組成。首先,讓學生通過調查瞭解郵政編碼的有關信息。其次,共同交流了解到的郵政編碼及生活中其他數字編碼的知識。最後,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討給學校的每個學生編號的方法。通過以上活動,學生可以進一步認識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提高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通過讓學生探討一種全新的編碼規則,可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精神,以及簡單的課題研究能力。

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經歷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的過 程,掌握一些數據處理技能;體驗事件發 生的等可能性、遊戲規則的公平性,能計 算一些簡單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數學思考

●能對現實生活中有關的數字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會用數、字母和圖表描述並解決現實世界中的簡單問題。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係、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案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

●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説服力的説明。解決問題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能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能借助計算器解決問題。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能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具有回顧與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四、 教學措施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一)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體驗和理解數學

(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數學學習過程充滿着觀察、實驗、模擬、推斷等探索性與挑戰性活動。教師要改變以例題、示範、講解為主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投入到探索與交流的學習活動之中。

(三)加強估算,鼓勵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與數學學習中有着十分廣泛的應用,培養學生的估算意識,發展學生的估算能力,讓學生擁有良好的數感,具有重要的價值。

(四)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 本學段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和態度與第一學段的學生相比都有了進一步的發展,教師應該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以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綜合應用是培養學生主動探索與合作學習的重要途徑,教師可以通過下面案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的:讓學生通過統計活動,經歷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加深對不同統計量意義的理解,並且在活動中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感受到丟棄塑料袋的行為會對大自然造成污染,以喚起他們的環保意識。

五、 教學進度表

單元教學內容 總課時 時間安排

一、 簡單的統計(一) 8 第一至第二週

二、 長方體和正方體 15 第三至第五週

三 、約數和倍數 17 第六至第十週

四、 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20 第十一至第十四周

五 、分數的加法和減法 10 第十五至第十六週

六、總複習 10 第十七至第十八週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7

國小數學第九冊教學計劃

一、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二、教材分析

1、 數和運算的教學。

2、 幾何初步知識的教學。

A平行線和垂線 B三角形、平行四邊形和梯形

C多邊形面積的計算 D實際測量

3、 量和計量的教學

4、 教學思維專項訓練的教學

三、教學目標

一、 知識和技能

1、 掌握倍數和因數、素數和合數等概念。

2、 認識分數的意義。

3、 初步認識垂線和平行線,會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垂線、平行線、長方形和正方形。

4、 掌握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和梯形的特徵。

5、 認識土地面積單位

二、 教學思考

1、 能結合具體情境,對有關的數學信息作出合理的解釋。

2、 在探索物體的位置關係、圖形的特徵、圖形的變換以及設計圖形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 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

4、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能對結論的合理性作出有説服力的説明。

三、 解決問題

1、 能從現實生活中發現並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 能夠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並試圖尋找其他方法。

3、 在解決問題的活動中,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

4、 能夠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並嘗試解釋所得的結果。

5、 具有回顧和分析解決問題過程的意識。

四、 情感與態度

1、 對周圍環境中與數學有關的事物充滿好奇,能主動參與教師組織的數學活動。

2、 在他人的鼓勵和引導下,能夠積極地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有克服困難和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成功體驗。

3、 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認識到許多實際問題可以藉助數學方法來解決,並可以藉助數學語言來表達和交流。

4、 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推斷等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問題的探索性和挑戰性,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條理性和數學結論的正確性。

5、 對不懂的地方或不同的觀點有提出疑問的意識,並願意對數學問題進行討論,發現錯誤能及時改正。

四、教學措施

一、 切實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

1、 數學基礎知識的理解。

2、 處理好基本訓練與創造性思維發展及後繼學習的關係。

二、 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1、 本冊教材設計了適量探索性和開放性的數學問題,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機會和一個比較充分的思考空間。培養學生肯於鑽研、善於思考、勤於動手的科學態度。

2、 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創造精神。對學生在探索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要適時,有效的幫助和引導。

三、 重視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

1、 數學教學應體現“從問題情境出發,建立模型,尋求結論,應用與推廣”的基本過程。

2、 在日常的數學活動中要注意小課題研究和實習作業等實踐活動,對這方面的內容不但不能隨意刪減,而且要加強這方面內容安排的密度和強度。

四、 把握教學要求,促進學生髮展。

1、 教師要善於駕馭教材,把握知識的重點和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教學要求,開展教學活動。

2、 要注意在直觀感知廣泛的背景下,通過自身體驗在分析、整理的過程中學習概念,不要用死記硬背的方法。

五、 改進教學評估方法。

1、 教學評估要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考察。

2、 知識和技能的評估,試題類型要多樣化。

3、 評價應體現激勵的作用。

五、教學進度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8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 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數學思維活動在數學教學課堂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一是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符合課改的要求;二是填補了我們課改中的弱項。

二、 學情分析

經過二年的學習,三年級學生對數學有了初步的瞭解,大部分同學對數學有着濃厚的興趣。計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像能力有着明顯的提高,數感不斷加強。但也有一些同學思維不開闊,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

三、教學目標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體人格,培養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引導學生在掌握數學思維成果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創造。

2、將數學知識寓於遊戲之中,教師適當穿針引線,把單調的數學過程變為藝術性的遊戲活動,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在玩中收穫。、 3、課堂上圍繞“趣”字,把數學知識容於活動中,使學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力求體現我們的智慧祕訣:“做數學,玩數學,學數學”。 四、 教學措施

1.精選教學內容,力求內容貼近學生生活,富有趣味性。 2.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3.充分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主動思考,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4.練習的設計做到由易到難,層次分明。 五、具體安排

檢測以期末檢測與課堂隨機檢測相結合為主要形式,評價以過程評價為主,結合檢測結果作為最終評價結果。

國小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篇9

一、指導思想

以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教學理念為指導,通過開展豐富多采的語文實踐活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努力建立 “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讀書訓練為主線,以學生自主實踐活動為載體”的教學模式。

二、班級概況分析

學生剛入校,對學校的常規不瞭解。年紀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較懂禮貌,見到老師能主動問好。有部分學生有説普通話的意識,能用簡短的普通話與老師和同學做簡單的交流。個別學生不懂得執筆方法,需要老師不斷糾正、督促。至於其他學習成績還有待於在今後去了解。

三、本冊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入學教育、識字、漢語拼音、課文、語文園地、口語交際”六個部分。入學教育“我上學了”的教育目的在於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瞭解學習常規。接下來是識字教學、漢語拼音學習、及課文學習。每篇課文學習結束後都會有語文園地、口語交際練習,

以豐富的內容和多樣的形式,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

四、教學目標

1、漢語拼音。

(1)、學會漢語拼音,能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

(2)、能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3)、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讀漢字。

2、識字與寫字

(1)、認識常用漢字304個,其中100個會寫;

(2)、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識字的願望;

(3)、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按筆順規則寫字;

(4)、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

3、閲讀 。

(1)、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朗讀課文;

(2)、喜歡閲讀,感受閲讀的樂趣;

(3)、學習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閲讀。

4、口語交際 。

(1)、能認真聽別人講話努力瞭解講話的主要內容。

(2)、與別人交談,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積極參加討論,對感興趣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

五、教學重點、難點

1、漢語拼音比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學生掌握起來就比較困難,因此,拼音教學是難點。

2、識字量的增加,是學生“回生率”很高,因此304個漢字教學是難點,如何鞏固漢字更是一個難點。

3、如何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閲讀教學中是個難點。

六、主要措施:

1、幫助學生了解學校常規,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吃透新教材,深入瞭解學生,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體,利用教材優美的情境圖,創設輕鬆愉悦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加強語文和兒童生活的聯繫;引導學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學語文;

5、設立學習小組,讓學生自主合作地開展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

6、認真批改每課作業,及時作好反饋、小結;

7、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及時導優輔差;

8、變學會為會學,教給學生學習的靈活方法,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儘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體地運用教材,併力求能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進行整單元備課,在備課時注重單元內每個教點的聯繫。

六、教學進度安排表

九月份

1、組織學生報名、領書;

2、入學教育;

3、識字(一)及部分拼音。

十月份

1、繼續學習拼音;

2、課文《秋天》

十一月份

1、課文《小小的船》、《江南》、《四季》及口語交際、語文園地四;

2、組織學生參加期中檢測。

十二月份

1、識字

2、第六、七兩個單元的課文、口語交際及語文園地。

元月份

1、最後一個單元的學習;

2、組織學生參加期末檢測;

3、工作總結。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