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有趣做老師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6.03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有情有趣做老師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有情有趣做老師讀後感

十二月,要讀一本好書,讓自己與孩子們一同成長。李愛羣老師的為師之道《有情有趣做老師》是一本很接地氣的教育專著,書中描述了作為老師在教育教學中的感悟,在教學活動中的偶得,但更多是作為老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的故事。讀後,引發我在教育教學中的許多思考。

每個老師都有這樣的願望,做學生喜歡的教師經驗告訴我,作為老師,想讓一部分學生喜歡你很容易,但是讓所有的孩子都喜歡你真的很難。要做一位學生喜歡的老師,就要像李愛羣老師一樣,必須具備教學上的智慧、教育中的智慧、同家長交流的智慧,以發展的眼光關注學生的未來,以博愛的胸懷面對全體學生。

第一章李愛羣老師提出了一個無痕教育之道,告訴我們教育的另一個名字叫“影響”,而影響往往是靜悄悄,沒有教育的痕跡,留給學生自然流暢之感——在教師的人格感染中、心靈碰撞中、理解傾聽中、真誠鼓勵中潤物細無聲的完成了育人使命。看完李愛羣老師的第一章也不禁回想起我剛踏入老師行列的第一年,滿腔熱血全身無不洋溢着使不完的工作幹勁,同時也是眼睛裏容不得沙子,於是常常讓孩子充滿怨念,讓我一身疲憊。每一天基本都是衣服濕透嗓子喊啞而收場,可是效果呢?不如人願。

隨着工作經驗的積累,我意識到對於孩子嚴厲的教導也許並不是最佳的良藥,我逐漸明白要學會抓住教育的契機,那麼教育的契機在哪裏就像李愛羣老師説的,教育契機就是孩子犯錯誤的瞬間,在孩子犯錯誤的瞬間扎住這個契機,學會用巧妙的方法去引導孩子認識到他的問題,並給與耐心告訴他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抓住孩子心底的那根弦,不多嘮叨也不多説教,換個角度在無痕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第七章難得糊塗之心,李愛羣老師提到了鄭板橋説的一句話:“聰明難,糊塗尤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對真相,留一點空間與餘地,這就是難得糊塗。

還記得我在帶一箇中班時班上有個孩子W很喜歡貼紙,他不僅喜歡自己書包上的貼紙,甚至也喜歡別人書包上的貼紙,有一段時間很有幾個孩子向老師反應他們書包上的貼紙不見了,有一天有一個一個小朋友拉着W説:“老師我看到了就是他撕了我們的貼紙放到書包裏了,其他幾個被撕了貼畫的小朋友聽見了也湊了過去,在這種情況下我看到W的額頭冒出密密的汗珠,我沒有撕不是我撕的。我走過去對小朋友説:”老師也相信W不會撕大家的貼畫,也有可能是不小心掛掉了呢?你們的貼紙老師補給你們。“孩子們散去以後我看到他低下他的小腦袋,然後默默的從書包裏拿出那一堆”不見“的貼畫,放在了我的手心裏然後從那天起再也沒有小朋友丟掉貼畫了,反而他還會常常帶貼畫過來發給大家。

其實妙用一顆糊塗之心,這種糊塗並不是愚蠢,更不是對學生錯誤的包庇與縱然。心有底線和原則,眼有光芒與期待,才是真正的大智若愚啊!

看完《有情有趣做老師》掩卷而思,為什麼李老師會對教學能夠如此高瞻遠矚?他既能跳出老師縱覽全局,又能出神入化的融入其中,歸根結底,我想還是緣於對孩子的摯愛,對教育事業的摯愛。由此我想,我們做老師的,只有像李愛羣老師那樣成為學生喜歡的老師,至少要在學生的生命裏留下什麼,那就是留下語言,留下能力,留下情感,留下興趣和習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