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後感

來源:文萃谷 3.05W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讀後感

打開王維審老師的第二本書《做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扉頁,我寫着的日期是20xx年3月17日,記得當時是學校裏發的,收到書時我很是欣喜,可惜的是我拿回家囫圇吞棗地瀏覽了一遍之後,就再也找不着了,這件事可以借用書名裏的一個詞,就是我很“困惑”。一直困惑到今年春天,搬家的時候才發現了這本書。

時隔三年多之後,藉着教體局“師訓科”掀起的“讀書活動”,我們學校裏暑假讀書活動,我再次領到了同樣的一本書,感覺是再遇老友,也感覺很幸運。新書送人,讀的是老的一本。

今天,輪到我交本書的讀後感,我覺得自己的感受是從來沒有的獨特。

本書共有七章,第一章是“成為好老師的第一步”,就是老師要讀書和寫作。

我想起了我當初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在喜歡的學校圖書室裏初次見到蘇霍姆林斯基的厚厚的書,抽出來翻看了一下,隨即放回去,為什麼呢?感覺如看天書,啥也不懂,更沒有興趣,主要是對這本書很陌生。而現在呢?我家裏光教育專著就有70本多,僅僅一個多月前的“6.18”噹噹搞活動,我就一次性的買到20本書,李鎮西的一套就10本,還有家風系列,尹建莉的,雖然擁有的不是全部讀透,但是,大部分讀完,而對比讀書前後的感受,就是讀教育專著越多,越感覺到自己對教育理解的淺薄;讀得越多,不是懂得多了,而是覺得自己懂得太少,越需要多讀。

書的第二章到第六章都是講的今天,我們作為教師,如何去看待教育的現狀和學生,是運用“你有抬高一釐米的權力”,是“用什麼樣的'眼睛看學生”,那麼“我們應該怎樣愛學生”?“教育不僅僅是拯救”,“教育還有另一種力量”。

最後第七章是“從教書匠到教育家”。用動畫片《傑克與仙豆》收尾,給了教育工作一個詩意的詮釋。

關於寫作,我想起新教育創始人朱永新老師在20xx年發過的“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的帖子,如果哪位老師加持寫作,所見,所聞,所讀,所思無不可入文,,每天1000字,堅持十年,不能成為名師,可以向他索賠鉅額保險金。

的確,作為老師,誰的工作不遇到很多奇葩的學生和更奇葩的家長呢?下了課的辦公室裏哪位老師沒有吐槽和抱怨呢?更有老師遇到棘手的工作上的事情是一籌莫展,非常難堪,那麼,去努力,從讀書和寫作開始,從記錄和反思開始,如果選擇這麼做,你不但成為一個不再困惑的老師,還可能走上了從教書匠教育家的幸福之路。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