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

來源:文萃谷 1.29W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1

夜,靜悄悄的,我翻開《三國演義》,想再次回味那位令我疑惑的“神機老人”的風采。

忽然,燈滅了。四周漆黑一片。一股涼風撲面而過。不一會兒,桌上多了一根點燃的蠟燭。在搖曳的燭光中,我發現我的對面坐着一個人。

手執羽扇,頭裹素巾,坐在一張木製花椅上,猶如仙人一般。我立即明白過來,便走上前去。

“前輩,”我開口了:“我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促使你決走出茅廬輔助劉備呢?”

他一點也不遲疑,甚至用一種愉快的口氣回答道:“先帝乃一守信講義之人,心胸寬廣,有王者風範。能夠放下身份來請教我,已是很難得了。而我受他三顧之恩,又豈有不助他一臂之力的道理呢?”

“那,你既然為其效力,在華容道時,你應派其他將領埋伏於此,將敗將曹操一舉殲滅才對呀。”我説。他聽了,笑一下,接着説道:“我若在此時將曹操一舉殲滅,那曹操的後方一定大亂,使百姓又遭受戰亂之苦。而關將軍在此前,曾受恩於曹操,故我送關將軍一順水人情,借他之手,放了曹操。於敵於我,都是有利的。”

我沉思了片刻,又問了一句:“那你有沒有料到,日後的蜀國會被滅掉呢?”聽了這個問題,我竟發現他的臉上不再有愉快的光輝,取而代之的是不盡的惋惜。他歎了一口氣,説道:“天意弄人。先主創下的基業就這樣毀於一旦,我也很痛心啊!可是,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在受先主拜訪之前就已猜到會有這樣的結局。”

我很驚訝,他卻絲毫未停頓:“先主的實力在當時是很弱小的。雖然後來有所發展,但實際上,力量根本無法同魏國相抗衡。魏國接受了漢的領地、兵力,大小諸侯多聽命於他,這是我們所不及的。”

“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後主實在令人失望。他的所作所為根本無法同先主相提並論。這兩點原因,是蜀被滅的根本原因。這不是我一個人能改變的。我曾説,‘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其實就是這個道理。”

我點了點頭,明白了他的意思。原來,歷史永遠是向前發展的,它不會因人的主觀意願而改變。

他見我沉思,便又補充了幾句:“其實,歷史的車輪不停地轉動,沒有誰能夠阻止車輪前進或是改變它的運動方向。在這個世界上,歷史是唯一不能改變的。”

我知道,沒有人能夠改變昨天的故事。

又是一陣涼風吹過,蠟燭滅了。他,走了。

昨天過去了,是不能改變的。那麼今天呢,是否能改變?

靜靜地,我深思着……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2

今天,我讀了《三國演義》一書,真是受益匪淺啊!《三國演義》是一部斷代體古典名著小説,它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代統一之間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正文第一句話這樣寫道:“話説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不無道理。從周朝末年七國紛爭,併入於秦統一天下開始,楚漢相爭,又併入於漢……書中有上百個人物、無數的軍事謀略,加上作者本身藉着歷史人物,來闡述忠、教、仁、義、愛的道理,更是深入人心。羅貫中筆下的庸主獻帝劉禪,無能之輩呂布、董卓,心胸狹窄的`周瑜,長厚的魯肅,機智的孔明……這些鮮明的人物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雖有這些人物,但最令我受到感染的就是關羽。文中描述的文字極其簡單:“丹鳳眼、卧蠶眉、面如重棗,青龍偃月刀”後騎一匹“赤兔馬”,他降漢不降曹、秉燭夜旦、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古城斬蔡陽,後來又在華容道義釋曹操,他刮骨療毒,斬顏良,誅文丑……幾乎變得天下無敵,他的所作所為真的是值得我們學習。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其所描繪每個有血有肉的人物筆法令我敬佩,抓住人物個性,突出人物的特點,還巧妙地運用了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手法。故事中“赤壁之戰”令我最為激烈,使讀者都有身臨其境之感,真為作者高超的筆法折服!

《三國演義》——四大名著之一,值得同學們學習!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3

許久之前讀過《三國演義》這本書,直到現在,每當想起三國中的蕩氣迴腸,熱血激情,總令人內心有説出的感慨。

從開始的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三分天下到最後的天下歸晉。演繹出了一幕幕血與淚的故事。其中,我最為敬佩的人是曹操,但是書中為了突出劉備的仁義,他被寫成奸詐的人,雖然如此但他個方面的才能依舊是那麼顯著,他在亂事之中統一了北方,擊敗了少數民族,同時魏也是三國中最為強大的。曹操是三國的君主中最有才華的,他善於招攬人才,有着豁達的胸襟和廣闊的胸懷。

劉備能夠成為一方霸主靠的是仁義的名聲,與當時依舊對漢室忠誠的人才。孫權他卻只能夠守基業,並不能夠像他哥哥孫策一樣,有能力去打江山。三國裏面包含了各種人與生俱來的性格:正直、驕傲、奸詐等等,包含了善與惡。關羽是那正義的化身,他勇猛機智,敢於和任何惡勢力鬥爭,是令曹操感到畏懼的她。諸葛亮在書中看來似乎是智慧的化身,他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名流千古。阿斗是蜀國的後主,他昏庸無道,貪圖享樂,可以説是一個爛泥敷不上牆的人,但是即使是在這樣的君主之下,諸葛亮仍用自己的生命報答劉備的情意。

一本三國夾雜了千種味道,令人回味無窮。同時也體現出了各種情懷。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4

最近,我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我深有感觸。

這是三國時期,有一個人叫劉備字玄德,以賣鞋為生。他遇見了張飛、關羽,大家一見如故,相識恨晚,於是他們在張飛家的桃園結拜為兄弟。劉備大哥,關羽比張飛大一點,做二哥,張飛做三弟。然後他們收兵買馬,創建了蜀國,故事發生了。

三國也有一些故事:如空城計、赤壁之戰、草船借箭等。我在這裏向大家介紹草船借箭。話説劉備把諸葛亮調到東吳孫權的,周瑜看不起諸葛亮,他想一計。對諸葛亮説:“你要在三天之內湊齊十萬支箭,不然按軍法處治。”前兩天他就喝酒,他準備二十隻船,每隻船十個稻草人。他預測第三天會起大霧。魯肅擔心諸葛亮會被殺掉,但諸葛亮不動於衷。第三天果然起了大霧。諸葛亮的船往曹操陣營開去,曹操命令放箭,等船的兩邊的稻草人滿了,就回去。這次諸葛亮憑藉淵博的知識和過人的智慧,輕而易舉地借得了有十萬餘隻箭。

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很厲害,真是令我很佩服他。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5

有人説:讀一本好書就如同和一位高尚的人談話。我一開始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直到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才真正明白了。

《三國演義》這本書書中描寫了許多場波瀾起伏、氣勢磅礴的大戰,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其中最令我難忘的是智慧忠心的諸葛亮、智勇雙全的趙雲。

先説面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宛若神仙的諸葛亮。他能言善辯,面對張昭的故意刁難,他的一句:“大鵬飛萬里,鳥雀怎麼知道它的志向是什麼呢?”讓張昭啞口無言;面對謀士、大臣們提出的難題,他對答如流、言辭得體。當週瑜嫉妒諸葛亮的才智,打算利用找他造十萬支箭的機會除掉他時,他以己之長攻敵之短,避實就虛誘使曹操中計,成功地取得了十萬支箭,讓周瑜也不得不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再看看劉備手下威風凜凜的趙雲,他精忠報國,對劉備更是忠心耿耿,他不顧生死,長阪坡一戰,他單槍匹馬從八十萬曹軍中救出阿斗和甘夫人。在定軍山,趙雲奉命去燒曹軍糧草,利用埋伏趕走了曹軍,奪得了糧草。使得曹操都對他起了愛才之心。

讀經典三國,悟英雄豪氣,使我知道了:做人要有“忠”“義”“智”“膽”,這樣你的人生就會更加精彩。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6

《三國演義》是羅貫中的作品,寫了三個國家的興衰史。從桃園結義到三國歸晉共有五大時期:黃巾之亂、董卓之亂、羣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分天下和天下歸晉。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諸葛亮了。《隆中對》讓我胸有百萬雄兵;舌戰羣雄讓我目瞪口呆;草船借箭讓我讚歎不己;七擒孟獲讓我心服口服;火燒新野火燒博望火燒赤壁三把火燒的曹操心驚肉跳……這些足以證明,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戰略的天使!雖然他被寫成毫無戰力的人,但是他的智慧冠絕羣雄,是中國文人智慧的化身而近乎妖。在幾十年的東征西戰中,為蜀國佔領了以四川為主的大片土地,連整個蜀國都信任他,他是三國中最有智慧的,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戰略家。(這一段的排比句用得好——具體地描寫了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是戰略的天使)

拿諸葛亮智收姜維來説吧,諸葛亮一路所向披靡,派人假冒夏侯楙的部下攻天水,姜維提醒馬遵,把諸葛亮的詭計識破了,諸葛亮用妙計收了人才姜維,姜維幫諸葛亮取天水、上邽和三個城池。可見諸葛亮的智慧為蜀國幫助是有多大————不僅僅維護了蜀國的利益,還為蜀國的將來培養了又一個能文能武的接班人。(具體事例寫諸葛亮的智慧)

智慧的化身諸葛亮了,早已成為中國歷史中“妖”的代表人物。我喜歡這樣的“妖”!我崇拜這樣的“妖”!我也想做這樣的“妖”!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7

讀完《三國演義》,心中激動不已,對於書中每個角色都充滿好奇,於是又去查尋了許多相關書籍,之後瞭解到書中每個着名人物都有其特點,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足智多謀、穩重沉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猜疑心重、為人機警又有謀略、奸雄且多疑;周瑜——擅長於用兵、聰明絕頂、自視甚高。

我喜歡書中孔明的草船借箭、火燒赤壁。這種充滿智慧的作戰方式,實在令人激賞,也讓我們學習到遇到緊急事件之時,不可驚慌,冷靜的用智慧去思考,明辨是非、凡事三思而行、秉持忠義之心幫助劉邦打天下,奠定了蜀國日後大業。並於出師表一文中,道盡了他的一片忠心,是三國演義一書中讓我非常感動之處。

“熟能生巧”,是讀完三國演義後另一個啟發,那時期的諸侯們個個對於打仗技巧都非常熟練,並不是他們天生善戰,而是時代迫使他們將一代代的經驗慢慢累積與傳承,且經過不斷的努力,最後才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和朝代,由此得知—凡事只要有心,肯花時間不斷努力練習就會慢慢熟練,再加上冷靜而明確的判斷,終會有成功之日。

《三國演義》是一本流傳二千多年的歷史鉅作,看完《三國演義》之後可以從裏面學到了不少歷史教訓,也從裏面認識了很多的歷史人物,且書中所闡述的忠誠、禮義、仁德也是我們必須效法的。

讀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有感8篇8

近期學校圖書漂流下發了《三國演義》上下兩冊書,要求同學們利用課餘時間認真閲讀,想必大家也都和我一樣看完了吧。《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元末明初的羅貫中根據北宋至明朝時期的民間故事和戲曲,結合《三國志》整理、編輯而成的。

這本書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反映了三國時代羣雄逐鹿的軍事鬥爭,塑造了一大批個性鮮明、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有仁義當先的劉備,有料事如神的諸葛亮,有氣量狹隘的周瑜,有陰險狡詐的曹操,有英勇善戰的關羽……

書中刻劃的200多個人物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主要有四個。第一位是劉備,字玄德,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他身高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以販鞋織度為生;第二位是張飛,字翼德,身高八尺,豹子頭,圓眼睛,聲如洪鐘,做賣酒屠豬的生意;第三位是關羽,字雲長,身高九尺,胸前長鬚飄飄,臉色如同紅棗,丹鳳眼,卧蠶眉。第四位是諸葛亮,字孔明,嫻熟韜略,多謀善斷,長於巧思。他們雖然性格不同,但他們都是仁、忠、勇、謀的典範,他們是三國時期當之無愧的英雄。

在中國兩千多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無數的英雄,也賦予了英雄不同的含義。七七盧溝橋事變中,中國將士奮不顧身,頑強作戰,奮勇殺敵,長達八年的抗日戰爭,中國人民贏得了最終的勝利,向世界證明了中國人民的不可欺不可辱。無數不知名的戰士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英雄。

新時代的解放軍戰士們,他們不畏冬日的寒冷和夏日的酷熱,不顧環境多麼惡劣,為了祖國,為了人民的安全,他們日夜駐守。當地震、洪水、冰雪等災難降臨的時候,最先出現的總是他們的身影,最危險的地方總有他們的身姿。只要國家和人民需要,他們總是不畏艱險,舍小家顧大家,甚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他們是新世紀的英雄。

《三國演義》這本書內容豐富,成語很多,雖然閲讀起來不如現在的文學作品順暢,但是正是通過對經典和原著的誦讀,才讓我更深地體會到人物的豐滿,故事的生動,讓我對歷史也有了更深的瞭解。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