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人傳》賞析

來源:文萃谷 3.09W

梓人傳 作者:[唐]柳宗元

《梓人傳》賞析

裴封叔之第①,在光德里。有梓人款其門②,願傭隙宇而處焉。所職尋引③、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④。問其能,曰:“吾善度材⑤。視棟宇之制⑥,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羣工役焉⑦。舍我,眾莫能就一宇。故食於官府,吾受祿三倍⑧;作於私家,吾收其直大半焉⑨。”他日,入其室,其牀闕足而不能理,曰:“將求他工。”餘甚笑之,謂其無能而貪祿嗜貨者。

其後,京兆尹將飾官署,餘往過焉。委羣材,會眾工。或執斧斤,或執刀鋸,皆環立向之。梓人左持引,右執杖,而中處焉。量棟宇之任視木之能舉揮其杖曰斧彼執斧者奔而右顧而指曰鋸彼執鋸者趨而。俄而斤者斫,刀者削,皆視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斷者。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畫宮於堵,盈尺而曲盡其制,計其毫釐而構大廈,無進退焉。既成,書於上棟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則其姓字也。凡執用之工不在列。餘圜視大駭,然後知其術之工大矣。

繼而歎曰:彼將舍其手藝,專其心智,而能知體要者歟?吾聞勞心者役人,勞力者役於人。彼其勞心者歟!能者用而智者謀,彼其智者歟!是足為佐天子相天下法矣,物莫近乎此也。

彼為天下者,本於人。彼佐天子相天下者,舉而加焉,指而使焉,條其綱紀而盈縮焉,齊其法制而整頓焉,猶梓人之有規矩、繩墨以定製也。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居天下之人,使安其業。視都知野,視野知國,視國知天下,其遠邇細大,可手據其圖而究焉。猶梓人畫宮於堵而績於成也。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夫然後相道得而萬國理矣。相道既得,萬國既理,天下舉首而望曰:“吾相之功也。”後之人循跡而慕曰:“彼相之才也。”猶梓人自名其功而執用者不列也。大哉相乎!通是道者,所謂相而已矣。

餘謂梓人之道類於相,故書而藏之。

註釋

①裴封叔:人名,是柳宗元的妹夫。第:住宅。光德里:長安里弄名。

②梓人:木匠師傅。款:叩。傭:租賃。隙宇:空閒的房間。

③職:掌握。尋引:度量長短的工具。繩墨:定直線的工具。尋:八尺為尋。引:十丈為引。

④居:放置。礱(lóng):磨刀石。斫:砍削。

⑤度:衡量。

⑥棟宇:屋柱和屋檐,指房屋。制:規模。

⑦羣工:各種工匠。役:勞作。

⑧祿:薪俸。

⑨直:通“值”,工價。太半:大半,多半。

譯文

裴封叔的住宅,在光德里。有個木匠師傅敲響了他的大門,想在他那裏租間空屋居住。他的職業讓他隨身帶有量尺(度量長短的工具)、圓規、曲尺(量方的器具)、墨線和墨斗等東西,家裏沒有木工用的磨刀石和刀斧這些工具。問他的技能,他説:“我善於計算建築材料。看房屋建築的規模,(考慮怎樣用料)適合高低、深淺、方圓和長短的需要,(隨後)我就指揮工匠們具體勞作。若是沒有我,工匠們就無法建成一座房屋。所以,到官府幹活謀生,我得到的工資(是工人們的)三倍;到私家幹活,我得到的工錢是總收入的大半。”有一天,(我)到他的屋裏去,看見他睡的牀缺了一隻腳(自己)卻不會修理,説:“打算請別的木工來修。”我覺得他很可笑,覺得他是個沒有技術卻貪圖工錢和財物的人。

後來,京兆尹要修建衙門,我經過那裏,看到積聚了許多建築材料,匯聚了許多工人。他們有的拿着斧頭,有的拿着刀鋸,都圍成圈子面對那個木匠師傅站着。木匠師傅左手拿着度量工具,右手拿着一根棒,就站在中間。(他)估量房屋的規格,觀察哪根木頭可以選用,然後揮着手裏的那根木棒説:“砍!”那些拿斧頭的工人們就奔向右邊。回過頭去指着(木料)説:“鋸!”那些拿鋸子的工人們就奔向左邊。一會兒,拿斧頭的在砍,拿刀子的在削,都看他的臉色,等他説話,沒有哪一個敢自己決定怎麼幹。其中有個別擔當不起任務的,他就生氣地斥退那個人,也沒有誰敢怨恨他。他在牆上畫了一座房屋的圖樣,只有一尺見方的面積,卻可以把房屋結構絲毫不差地全部勾畫出來,照着圖樣的尺寸計算來建造大廈,就不會有出入了。房屋建成以後,在正樑上題字説:“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就是他的姓名。所有實際動手造房子的工匠們都不列名,我向四周一看大吃一驚,這才明白那個木匠師傅的技術確實是十分高超。

接着,我感歎道:那個木匠師傅是放棄他的'手藝,專門發揮他的智力,而且能瞭解、掌握(體察)建築學關鍵問題的人吧!我聽説用腦力的人指揮(役使)人,用體力的人被人指揮(役使),他大概(也許、恐怕)就是用腦力的人吧!有手藝的人使用他的技能,有智慧的人出謀劃策,他也許就是有智慧的人吧!這完全可以為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效法,事情沒有什麼比這更近似的了。

那些治理國家的帝王,根本在於用人。那些輔佐皇帝、治理國家的宰相,選拔、任命官吏,指揮、使用官吏,分別按照朝廷的法律規定來升降他們,一律按朝廷的制度來整頓他們,就像那個木匠師傅依據規矩繩墨來決定房屋的規格(規制、規模)一樣。選擇天下的官吏,使他們適合所擔當的職務;安定天下的百姓,使他們專心工作。觀察了京城就瞭解鄉野,觀察了鄉野就能瞭解各地,觀察了各地就能瞭解全國。那些遠的近的小的大的各種事情,都可以用手按着圖紙來決定怎樣處理它們。這就像木匠師傅在牆上先畫房屋草圖然後照着它建造房屋直到完成一樣。有才能的人提拔上來重用他們,使(他們)並不感激自己的恩德;沒有才能的人就辭退,停止他們的工作,也沒有人會怨恨自己。只有這樣做宰相的方法才真正掌握,全國各地也就能治理好了。做宰相的方法真正掌握好了,全國各地真正治理好了,天下的人就會抬頭仰望着説:“這是我們宰相的功勞呀!”後人也會根據史書記載的事蹟仰慕地説:“這是那個宰相的才能呀!”就像那個木匠師傅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樑上表明自己的勞績一樣,而實際動手造房子的工人們是不能列名的。宰相真是偉大呀!懂得這個道理的,只有我們所説的宰相罷了。

我認為做木匠師傅的道理跟做宰相的道理相似,因而寫了這篇文章並且將之保存起來。

【解析】

本文作者通過一個梓人“善度材”,“善用眾工”的故事,生動形想而又合理自然地闡明瞭當宰相治理國家的道理。“擇天下之士,使稱其職”;梓人的“其不勝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與宰相的“能者進而由之,使無所德。不能者退而休之,亦莫敢愠”。異曲同工!文中引用孟子“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來説明人們的社會分工不同,各司其職;有現實積極意念。

熱門標籤